主题:【分享】实验室设备保养与维护技能除尘和清洗

浏览0 回复1 电梯直达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实验仪器的保养与维护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仪器的保养与维护,关系到仪器的完好率、使用率和实验教学的开出率,关系到实验成功率。因此,作为实验教师应懂得教学仪器保养与维护的一般知识,掌握保养与维护的基本技能。

  仪器一旦吸附灰尘、污垢,不仅影响仪器的性能,缩短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实验效果,而且影响美观和实验者的身心健康。仪器在使用或贮藏中都会沾上灰尘和污垢,做到以防尘防污为主,经常地除尘清洗是搞好仪器保养与维护的重要环节。
  1、除尘

  灰尘多为带有微量静电的微小尘粒,常飘浮于空气中,随气流而动,遇物便附着其上,几乎无孔不入。灰尘附着在模型标本上会影响其色泽,运动部件上有灰尘会增大磨损,电器上有灰尘,严重者会造成短路、漏电,贵重精密仪器上有灰尘,严重者会使仪器报废。
    清除灰尘的方法很多,主要应依灰尘附着表面的状况及其灰尘附着的程度而定。在干燥的空气中,若灰尘较少或灰尘尚未受潮结成块斑,可用干布拭擦,毛巾掸刷,软毛刷刷等方法,清除一般仪器上的灰尘;对仪器内部的灰尘可用皮唧、洗耳球式打气筒吹气除尘,也可用吸尘器吸尘;对角、缝中的灰尘可将上述几种方法结合起来除尘。不过对贵重精密仪器,如光学仪器、仪表表头等,用上述方法除尘也会损坏仪器,此时应采用特殊除尘工具除尘,如用镜头纸拭擦,沾有酒精的棉球拭擦等。

    在空气潮湿,灰尘已结成垢块时,除尘应采用湿布拭擦,对角、缝中的灰垢可先用削尖的软大条剔除,再用湿布试擦,但是对掉色表面、电器不宜用湿布拭擦。若灰垢不易拭擦干净,可用沾有酒精或乙醚的棉球进行拭擦,或进行清洗。

    2、清洗

    仪器在使用中会沾上油腻、胶液、汗渍等污垢,在贮藏保管不慎时会产生锈蚀、霉斑,这些污垢对仪器的寿命、性能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清洗的目的就在于除去仪器上的污垢。通常仪器的清洗有两类方法,一是机械清洗方法,即用铲、刮、刷等方法清洗;二是化学清洗方法,即用各种化学去污溶剂清洗。具体的清洗方法要依污垢附着表面的状况以及污垢的性质决定。下面介绍几种常见仪器和不同材料部件的清洗方法。

    1. 玻璃器皿的清洗

    附着玻璃器皿上的污垢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用水即可清洗干净的,另一类则是必须使用清洗剂或特殊洗涤剂才能清洗干净的。在实验中,无论附在玻璃器皿上的污垢属哪一类,用过的器皿都应立即清洗。 

    盛过糖、盐、淀粉、泥砂、酒精等物质的玻璃器皿,用水冲洗即可达到清洗目的。应注意,若附着污物已干硬,可将器皿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用毛刷边冲边刷,直至洗净。 

    玻璃器皿沾有油污或盛过动植物油,可用洗衣粉、去污粉、洗洁精等与配制成的洗涤剂进行清洗。清洗时要用毛刷刷洗,用此洗涤剂也可清洗附有机油的玻璃器皿。玻璃器皿用洗涤剂清洗后,还应用清水冲净。 

    对附有焦油、沥青或其他高分子有机物的玻璃器皿,应采用有机溶剂,如汽油、苯等进行清洗。若还难以洗净,可将玻璃器皿放入碱性洗涤剂中浸泡一段时间,再用浓度为5%以上的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或磷酸钠等溶液清洗,甚至可以加热清洗。 

    在化学反应中,往往玻璃器皿壁上附有金属、氧化物、酸、碱等污物。清洗时,应根据污垢的特点,用强酸、强碱清洗或动用中和化学反应的方法除垢,然后再用水冲洗干净。使用酸碱清洗时,应特别注意安全,操作者应带橡胶手套防护镜;操作时要使用镊子,夹子等工具,不能用手取放器皿。 

    此外,洗净的玻璃器皿,最后应用毛巾将其上沾附的水擦干。

    2. 光学玻璃的清洗 

    光学玻璃用于仪器的镜头、镜片、棱镜、玻片等,在制造和使用中容易沾上油污、水湿性污物、指纹等,影响成像及透光率。清洗光学玻璃,应根据污垢的特点、不同结构,选用不同的清洗剂,使用不同的清洗工具,选用不同的清洗方法。 

    清洗镀有增透膜的镜头,如照相机、幻灯机、显微镜的镜头,可用20%左右的酒精和80%左右的乙醚配制清洗剂进行清洗。清洗时应用软毛刷或棉球沾有少量清洗剂,从镜头中心向外作圆运动。切忌把这类镜头浸泡在清洗剂中清洗;清洗镜头不得用力拭擦,否则会划伤增透膜,损坏镜头。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后知后觉1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发帖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正确使用,认真保养仪器设备并能排除一般故障是实验员的基本职责,是体现实验室实验能力的指标之一,是衡量实验人员工作责任心、工作业绩和业务水平的依据之一。实验员必须认真掌握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并能排除一般故障。对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耐用期,保证仪器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一、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实验员首先必须做到:

1、对新购仪器,要充分了解其性能,掌握其操作规程后,才能调试运行。

2、各类仪器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每次使用完仪器后,都要回复原状,擦拭干净,并填好使用记录。

4、爱护仪器,合理使用,不得带病运行,要及时排除故障。

5、不得丢失零、附件及说明书。

二、仪器保养范围和技术要求:

1、所有仪器设备贯彻“专人负责、预防为主、经常保养,及时检修”的原则。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调试、小修是实验员的职责。

2、日常保养:是指按仪器的操作与管理规程所进行的例行保养。主要项目包括对仪器的外部清洁、润滑、紧固和外观检查等。

3、一级保养:此项目是由设备的外部进入到设备的内部(全局性的清洁、润滑和紧固),它主要包括对一般性可解体(如拆外壳)保养的仪器作局部解体检查和调整,对整仪器的通电试运行或驱潮等内容。

4、二级保养:此项目主要是指对仪器的内部保养,它主要包括对一般性可解体的仪器的主要部件所要进行的解体或不解体检查、调整,换易损零部件,同时,还包括对成套仪器中所有配套元器件的重新清点组合,更换其中的易损零部件。另外,还包括对各类使用时间较长(三年以上)的仪器进行精度检查、校正和定标等工作。使仪器经常处于整洁、润滑、安全和可用的技术状态。

5、在不影响工作前的提下,必须定期对自己所管理的仪器进行保养维护。除日常保养外,每月应进行一次对主要仪器的一级保养。对清洁度和温、湿度要求较严的仪器(含特殊药品、动植物标本等),除日常保养外,应经常检查这些设备使用和存放环境的状况。防尘、调温、去湿、防腐蚀、防虫、防震等。每学年结束前,结合对仪器的盘查工作,分重点地对各类仪器、材料进行一次一级或保养。

三.仪器修理范围和技术要求:

1. 仪器的修理是指修复由于正常或不常因素(如使用、保养不善的人为因素等)引起损坏的仪器设备,使之恢复(基本恢复)到原来的技术状态。

2. 修理工作原则上由实验员承担,但由于各人的维修技术能力不同,因此凡需要拆卸、换件或大修理的仪器,必需报请物资科批准。

3. 凡发现仪器出现不属于保养范围之内的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报请实验室负责人或物资科,经审核确定故障程度和修理人员后,由修理人填写《仪器修理工卡》之后,方可进行修理工作。修理工作结束后,报告实验室负责人或物资科,经有关使用人员验收签字后,修理工作结束,仪器投入使用。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