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

主题:【线上讲座之十】: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器(答疑结束)

浏览0 回复155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tutm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想分光光度计的发展会有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但是小型化、专用化也会产生不同的分支,检测器、光源、分光元件都会由此进化。
CCD只是一个近期容易看得到变化的元件,其它如发光二极管,可变探头,专用软件等都可能会支撑仪器发展。
祥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zwyu 发表:
关键是CCD等技术并不是说有太过于拖后腿的“先天缺陷”,做出的仪器的性能指标完全满足80%的用户需求,只是可能现阶段由于价格问题,市场份额没有做到太高。若关键的CCD器件成本下来,这种仪器当然会有大的发展的。
另:发展并不是说要把指标做到最高,毕竟,骨灰级的玩家也就那么一小部分。一种技术的发展,要做到主流,靠几个“骨灰级玩家”是没有太大用的。要靠大多数的买家才是硬道理。
呵呵,个人愚见。nemoium专家见笑


zwyu,实在不好意思,没风度了一把。最近总是心烦气躁,多多包涵。

pfz1985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Spai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tutm 发表:
我想分光光度计的发展会有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但是小型化、专用化也会产生不同的分支,检测器、光源、分光元件都会由此进化。
CCD只是一个近期容易看得到变化的元件,其它如发光二极管,可变探头,专用软件等都可能会支撑仪器发展。


小型化:PE推出的Lambda bio紫外,GE的紫外,Thermo的IS10、IN10红外、红外显微镜等。
专业化:Thermo的Nanodrop,海洋的光纤光谱仪等都是代表。
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说,具有更多的选择,以更加经济的方式满足不同需求;从仪器公司的角度来说,可以丰富产品线,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所以会不断推动其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出。
特定行业检测的软件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可以方便使用者,特别是现在大家都希望方便快速,很多时候甚至不求甚解,有结果自动出来就好。

zw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呵呵,我确实凭感觉说的居多。也可能是更想表达自己的一个理念罢了。诚如tutm老师说的,仪器的发展,会有几个不同的进化方向。这些个不同的方向,才会最终促成分析仪器百花齐放,各领风骚的繁荣景象。扯远了,哈。

原文由 nemoium 发表:
原文由 zwyu 发表:
关键是CCD等技术并不是说有太过于拖后腿的“先天缺陷”,做出的仪器的性能指标完全满足80%的用户需求,只是可能现阶段由于价格问题,市场份额没有做到太高。若关键的CCD器件成本下来,这种仪器当然会有大的发展的。
另:发展并不是说要把指标做到最高,毕竟,骨灰级的玩家也就那么一小部分。一种技术的发展,要做到主流,靠几个“骨灰级玩家”是没有太大用的。要靠大多数的买家才是硬道理。
呵呵,个人愚见。nemoium专家见笑


zwyu,实在不好意思,没风度了一把。最近总是心烦气躁,多多包涵。

tutm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spain 发表:
小型化:PE推出的Lambda bio紫外,GE的紫外,Thermo的IS10、IN10红外、红外显微镜等。
专业化:Thermo的Nanodrop,海洋的光纤光谱仪等都是代表。
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说,具有更多的选择,以更加经济的方式满足不同需求;从仪器公司的角度来说,可以丰富产品线,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所以会不断推动其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出。
特定行业检测的软件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可以方便使用者,特别是现在大家都希望方便快速,很多时候甚至不求甚解,有结果自动出来就好。

真是深谙其道的高见啊!
请问:Cary50,在做动力学时,可同时采集6个波长的吸光度,但是这6个点一次采集需要多长时间?有没有每次采集更多指定波长点的仪器呢?(比如在2-5秒钟内10-30个点。不要全波长范围的,采集点太多数据处理麻烦)
夕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尊敬的nemoium(nemoium)先生您好,我是仪器信息网会员anping,对于您的讲座很感兴趣,
仔细拜读了您的大作,受益颇多。
因为我以前所见过的仪器均是硅光二级管和光电倍增管做检测器的,二极管阵列的也略见过几种,主要是用在液相色谱检测器上的。
所以请问:采用您介绍的CCD,CID,PDA 及 multi-anode PMT四种检测器的分光仪器大概占分光光度计仪器的比例是多少(粗略)?


祥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anping 发表:
尊敬的nemoium(nemoium)先生您好,我是仪器信息网会员anping,对于您的讲座很感兴趣,
仔细拜读了您的大作,受益颇多。
因为我以前所见过的仪器均是硅光二级管和光电倍增管做检测器的,二极管阵列的也略见过几种,主要是用在液相色谱检测器上的。
所以请问:采用您介绍的CCD,CID,PDA 及 multi-anode PMT四种检测器的分光仪器大概占分光光度计仪器的比例是多少(粗略)?


其实,这个前缀看着挺难受的。尤其是tutm老师和您这么说,因为和您们也比较惯了。您们这么说,真让我如坐针毡。

我写这个,主要是自己看分析仪器的书时,这些器件也有解释,但都根本看不懂,后来在网上查到些资料,解释的形象生动,所以整理整理,发给大家看看。 multi-anode PMT是觉得挺新颖的。

我对这些也是刚沾皮毛。

在仪器的最新技术上,spain先生和tutm老师接触的仪器多,比我要强多了。

您这个问题,我一点概念没有,见谅。

另,anping老师,您在论坛的帖子,我准备整理成集,自己留着用,以后遇到问题,就好解决了。

不知道原子吸收啥时候能让我修上一台,不过现在在论坛看的越多,越不敢修了,心里突突的。
祥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大家好像对这些器件的区别比较感兴趣。其实,这些区别的资料,网上是很多的,不过我看的有点晕,所以就没整理出来。

前几天,查到一个讲CCD和CMOS区别的资料。
原地址:http://www.dalsa.com/corp/markets/CCD_vs_CMOS.aspx


讲的观点挺新颖,我翻译了一下大概意思,也可能是厂家在忽悠,大家可以参考下。
这个文章的旁边的参考资料,也挺有参考价值。

CCD 和 CMOS


CCD和CMOS是两种不同的图像传感器。在不同的应用中,各自有不同的优势和弱点。它们之间并没有说谁对谁有绝对的优势。在过去一些年中,CCD和CMOS都取得了许多的进展,并不像有些人预言的会有一种消失。

CCD和CMOS都是把光转换为电荷,再转换成电信号。对CCD,每个像素的感生电荷通过有限数量的公共线输出,并转换为电压,缓冲,最后CCD输出模拟信号。所有的像素都专注于光信号的采集,输出均一性(uniformity)很高。

CCD系统结构


对CMOS,每个像素有自己的电荷--电压转换器,而且CMOS传感器一般也集成着放大器,噪声校正器,和数字化电路,CMOS传感器最后输出的是数字化信息。对CMOS来说,所有这些附加的功能,都增加了设计的复杂性,并且减少了感光面积。由于每个像素独立完成光电转换,所以均一性(uniformity)比较差。但是,由于CMOS的集成度高,需要的外围电路少。

CMOS系统结构



CCD和CMOS分别发明于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CCD最初占据着绝对优势,主要是是CCD采用当时的工艺可以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但CMOS需要更好的均一性和更小的尺寸,这是当时的工艺所不能提供的。直到九十年代,由于掩膜技术的发展,设计者又开始关注CMOS技术了。当时的主要关注点是,CMOS的低功耗,摄像头的片上集成,低成本。虽然所有这些优点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上,确还是很困难的。

CCD和CMOS图像传感器,只要采用合理的设计,都能提供极佳的图像质量。传统上,CCD可以提供更高的量子化效率和更低的噪声,代价是整个系统的尺寸比较大。CMOS提供了更高的集成度,更低的功耗(芯片级),和制造更小系统的可能性,但是,需要在图像质量和器件成本之间取舍。

今天,CCD和CMOS在应用上,并没有很明晰的界限。CMOS设计者,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而CCD设计者也可以降低器件功耗和像素的尺寸。结果,你可以发现,CCD用做低成本和低功耗手机的摄像头,而CMOS可以应用于需要更高性能的专业摄像机上。

CCD和CMOS在芯片级上,成本是相同的。早期的CMOS制造商,宣称CMOS图像传感器成本更低,因为CMOS可以采用主流的逻辑器件和存储器的制造工艺。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图像,CMOS设计者必须使用特殊的、优化的和目前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混合信号制造工艺,这些和CCD非常相像。

CMOS需要更小的外围电路和更低的功耗,但是,CMOS仍然需要外围电路来优化图像质量,而这些又增加了功耗和成本。CCD比CMOS结构更简单,所以,CCD需要更少的设计成本。CCD制造工艺也在趋向成熟和优化,一般来说,在设计成本和制造成本上,获得相同的图像质量,CCD的成本比CMOS的要低。但是决定性因素还是晶圆的尺寸。晶圆的直径越大,一个晶圆就可以切割出更好的器件,所以每个器件的成本也就越低。200mm晶圆在第三方CMOS制造厂用的非常普遍。而CCD第三方制造厂普片采用150mm晶圆。但captive foundries一般使用150mm,200mm,300mm的晶圆来制造CCD和CMOS。

CMOS在速度上占有优势,因为CMOS更加容易采用并行输出架构。

CMOS的高集成度,也带来了它的设计灵活性没有CCD的高。

CCD和CMOS将保持互补。选哪个,主要取决于应用和方案提供商,而不是技术。





夕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nemoium 发表:
其实,这个前缀看着挺难受的。尤其是tutm老师和您这么说,因为和您们也比较惯了。您们这么说,真让我如坐针毡。

我写这个,主要是自己看分析仪器的书时,这些器件也有解释,但都根本看不懂,后来在网上查到些资料,解释的形象生动,所以整理整理,发给大家看看。 multi-anode PMT是觉得挺新颖的。



楼主不要对于帖子的前缀有任何不安。一来是遵守论坛的规定,二来您奉献了自己宝贵的时间无偿地为广大的版友服务,这本身就是值得尊敬的;尤其是在目前版面比较冷清的形式下,楼主能连着举办两场线上活动,实在是令人钦佩至极。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