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国当代物理学家

浏览0 回复708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张一鸣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生命科学仪器》和《分析仪器》编委。1987年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92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获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核磁共振技术。主要研究经历:(1)1992-1996年,参加院“八五”重大攻关项目—“CNC高技术研究与高档数控机床控制系统”,1995年,获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实用技术成果纪念奖;1997年,获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1996-1999年,参加“AMS”永磁磁体的研制,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3)1999-2002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核磁共振测井系统中主要电磁场问题的研究”;(4)2001-2003年,负责院 “低场脉冲核磁共振分析测量仪器”的研制项目;(5)2003-2004年,负责科技部“旋进式核磁共振磁力仪”的研制;(6)2004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单侧核磁共振系统中主要电磁场问题的研究”。希望招收的考生专业: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机与电器;微波与射频技术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顾文琪    1964年毕业于北京机械学院。1967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硕士毕业。1980年至1983年,作为访问学者在德国亚深工业大学半导体电子学研究所工作2年。1985年至1987年,作为技术专家受聘于香港华科电子有限公司,从事电子束制版技术工作。1967年起在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工作,曾任该所微细加工研究室主任、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高技术局局长、中国科学院综合计划局局长。现任该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负责人。顾文琪研究员,长期工作在微细加工科研领域,从事电子束曝光技术的研究,注重于电子束曝光系统总体设计和电子光学柱设计,发表论文30多篇。先后主持和参与1:1电子束投影系统、可变矩型电子束曝光机、亚微米电子束曝光机以及0.1微米电子束曝光机装置研究,目前正主持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电子束缩小投影成像曝光系统研究,该项目主攻21世纪纳米电子束光刻技术。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孔 力      1994年2月毕业于法国国立洛林高等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电机设计、电气控制、电力电子仿真和新能源发电的研究开发工作,主持并完成了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100kW、班戈县70kW和尼玛县40kW光伏发电站关键设备的研制和电站的建设,并成功投入运行,通过国家验收。发表论文32篇,合作出版著作1本。现任中国太阳能学会光伏发电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太阳能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太阳能学报》编委会编委,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能源委员会委员。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马衍伟    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1998年在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做博士后研究;1998-2002年作为文部省助手/战略基础研究员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高场实验室工作;2002-2003年作为特别研究员在日本筑波国立材料研究所超导材料中心工作; 2003-2004年作为客座研究员在法国科研中心工作;2003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4年2月正式到电工所工作。2005年4-5月,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作“访问教授”。现任2006年美国应用超导大会Program Committee委员会委员。 马衍伟研究员长期从事高温超导材料和强磁场下的材料合成及其相关物性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外杂志包括Phys. Rev. B、Appl. Phys. Lett.、Supercond. Sci. Technol.等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近10项。目前,参与1项国家“973”项目;主持1项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多项其它方面的课题;另外,还承担着中日、中法、中澳以及中美等多项双边国际合作课题。现在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主要从事(1)强磁场下的应用研究,特别是强磁场下新材料的制备及其相关物性研究,包括超导、磁性、纳米材料合成等;(2)新型超导材料的研制。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孙广生  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获硕士学位,1986年至1988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高电压、脉冲功率、新能源、永磁体、磁悬浮、高功率微波技术。长期从事高压技术、新能源、永磁磁体、磁悬浮等领域的科研工作,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一本。 “西藏双湖25千瓦光伏电站”97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阿尔法磁谱仪(AMS)永磁体系统”99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科研经历:2001.8-- 脉冲功率、高功率微波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803主题专家。2000.1-- 高速磁悬浮交通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磁悬浮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1995.7—1998.6 阿尔法磁谱仪(AMS)永磁体研制,获1999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5—1998.7 研建西藏双湖25千瓦光伏电站,西藏安多县100kW光伏电站,获1997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10—1995.2 电磁脉冲及其防护研究。1989.1---1995.7 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项目“高压直流开断实验回路及电弧不稳定性研究”, 评为中科院重要成果。1981.5—1988.3 “大储能爆炸丝模拟实验方法与装置的研究”,评为中科院重要成果。1986.3—1988.3 访问学者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克尔光电场图测量研究”。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王秋良  中科院电工所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1986年毕业于湖北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91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 低温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1994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日本九州大学工学部超导科学研究中心,完成博士后。1996?1997年在韩国科技部(STEPI)的资助下, 于韩国电气研究所工作。1998-2000年在韩国三星高等技术院任高级研究员,从事大规模超导聚变装置研究。2000?2002年在英国牛津仪器公司,高级工程师,从事极高磁场的NMR和MRI 超导磁体系统。2003?2004年,德国重离子加速器中心,客座教授,从事加速器二极磁体技术研究。 多年来一直从事电工电能新技术研究,包括极高磁场应用超导磁体科学和技术、特种超导电工装备、低温工程、空间磁体科学、加速器磁体技术、医学介入治疗、低温传质传热、工程电磁场、大规模的计算软件和材料制备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国际知名杂志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共145篇,其中SCI收录有 54 篇,EI收录有68篇。SCI期刊中他人引用超过100余次。专著《高磁场超导磁体科学》科学出版社出版在当代杰出青年文库序列丛书。参加《材料工程大典》和《中国电气工程大典》编写。承担国家973、863和国际合作项目,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多项横向等项目。 希望招收的考生专业 :超导技术、物理学、低温传质传热、电机工程、电力电子、薄模材料、精密机械、测量和控制、医疗仪器、大规模计算软件、强磁场、加速器技术。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肖立业  1989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1989年9月至1995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3月获得硕士学位,1995年4月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高温超导磁体技术;1995年10月至1997年8月在美国国立强磁场实验室作博士后研究,主攻1GHz NMR中的高温超导磁体的稳定性;1997年9月至1998年8月在日本国立金属材料研究所筑波极限场实验室任COE特别研究员,承担1GHz NMR中的高温超导磁体的失超传播和失超保护的研究。肖立业研究员,长期从事高温超导体在强电方面的应用研究,在高温超导磁体技术、高温超导电力科学技术和高温超导物理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过去主要研究工作包括:高温超导磁体的稳定性、复合高温超导体的稳定性结构分析、高温超导材料的电磁性能及其与应力的相互关系、高温超导磁体的失超传播和保护、高温超导限流器和高温超导变压器等。自从1998年回国工作后,在我国积极开展超导电力技术的研究。肖立业研究员曾经主持国家“九五”863项目“超导磁体技术”和“高温超导永久磁体及其应用”等多项课题的研究,现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课题“高温超导磁体物理基础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高温超导限流器及其在电网中的应用研究”和“超导储能系统的研究”以及863项目中有关高温超导变压器、高温超导限流器、高温超导电缆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约70篇,其中在国际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约35篇,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约35篇。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严陆光  长期从事近代科学实验所需特种电工装备的研制和电工新技术的研究发展工作。在我国开创了大能量电感储能装置的系统研制,领导建成了储能 X 107 焦耳的合肥7号常温电感储能装置。领导研制和建成了我国第一台托卡马克CT-6的电磁系统,参加了合肥8号托卡马克CT—8的设计和意大利强磁场FT托卡马克调试。在超导电工方面,领导进行了多方面应用基础研究,研制成多台实用超导磁体,并在西德与日本进行了客座研究。组织领导了国家863计划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主题的工作。组织领导建成了空间反物质探测计划用阿尔法磁谱仪的大型永磁磁体。积极倡导与促进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磁流体船舶推进与高速磁浮列车研究发展工作的进展。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李艳秋  2001年“引进国外杰出人才” 入选者,微纳技术学科带头人,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国家自然基金委信息学部评审专家,国家IC装备重大专项咨询专家、顾问,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暨国家光刻技术研究中心咨询专家,微细加工技术期刊编委,SPIE 会员。 1982年毕业于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激光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87和1997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光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2年7月-2002年2月任教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助教、讲师、副教授),在1997年5月-2002年2月期间,分别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姬路工业大学和尼康(Nikon)公司等单位任研究员、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 24年来,一直从事物理学、光学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完成并验收通过国内外项目13项,目前参与973项目一项。发表学术论文97篇,其中18篇论文被SCI收录,第一作者10篇,SCI收录文章他引45次,他引第一作者26次。42篇被EI收录,ISTP收录9篇,发明专利13项,软件版权4项。目前主要科研方向:(1)微纳加工与检测技术;(2)微能量转换技术; (3)65nm-32nm光刻技术。 希望招收的考生专业:应用物理学,应用光学, 精密仪器与测试。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齐智平    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电工电能新技术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机电一体化装备控制技术研究,曾经在机床数控技术领域取得多项研究成果,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二等奖。2002年以来,从事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及其在电能质量控制和电力节能中的应用研究。“十五”期间,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863前沿探索项目“可再生能源发电用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并在电工所所长基金支持下开展了“基于超级电容器储能的动态电压恢复器”、“用于牵引供电系统节电的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高能量密度超级电容器关键技术”等研究工作。通过上述研究工作,在超级电容器建模、串联充电平衡电路技术、储能系统能量管理技术、快速充放电控制技术、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等方面建立了较好的理论与技术积累,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