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国当代物理学家

浏览0 回复708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王文锋  1987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为核分析科学与技术研究室研究员。从事分子的辐射与光化学行为研究工作,同时也开展太赫兹光谱应用研究。利用动态研究装置详细研究了抗氧化剂的性能及其修复受损伤的DNA及其碱基、蛋白质自由基的过程及反应机理,结合稳态产物分析,得出抗氧化剂作用的分子机理。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装置进行了一些化合物结构的分析鉴定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并结合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对不同的吸收峰对应的分子不同振动或转动方式进行了解析,并利用THZ-TDS进行了不同组分的混合物的定量解析研究。 研究方向 :自由基反应动力学、太赫兹时域光谱。研究领域:分子内与分子间超快电荷与能量转移及自由基反应过程的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及结构分析鉴定的太赫兹时域光谱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张益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3大学毕业于兰州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做博士后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科技,包括表面的分子组装和纳米结构构建、单分子DNA纳米操纵等。获2001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2004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已在包括Science、J. Am. Chem. Soc.、Angew Chemie、NanoLett等权威杂志的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谷 鸣    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电源技术部副主任、高压脉冲组组长。从事核电子学、核技术应用、同步辐射光束线技术和加速器技术的研究。曾获中国科学院科学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科院“核科学研究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等。研究方向:高功率脉冲电源技术、高功率微波开关技术、高压恒流充电电源技术、高功率源系统和设备监控和安全保护技术、同步辐射装置注入引出系统(冲击磁铁、切割磁铁研究研制)。参加SSRF大科学工程项目,负责110MW脉冲调制器、增强器注入引出系统和储存环注入系统的研究研制。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李 燕  198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1999年在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副所长,核分析室副主任,中国核物理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科研究,近年来又从事核分析技术和环境科学的研究。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研究方向:先进核分析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原子核的低激发态、高自旋态研究。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李勇平  1986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2000年在英国萨里大学获电子工程学博士学位。1987至1995年主要从事核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和数控测井仪器方面的工作;1996年至2000年在英国萨里大学视觉语音和信号处理中心(CVSSP)跟随Josef Kittler教授从事生物特征识别研究工作,先后参加欧盟第四、第五轮计划的M2VTS和BANCA研究项目;2001-2003年美国硅谷VERBALTEK公司及加州大学UCSD从事语音识别及DSP应用等智能系统研发工作。2003年12月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引进海外杰出人才,2004年获得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现任先进探测仪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IEEE协会、IEEE计算机学会和IEEE通讯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身份生物特征识别(Biometrics)、图像及语音信号处理与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产品标准化和检测技术、DSP和嵌入式系统应用研发等。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马余刚          1989年毕业于杭州大学,1994年获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核物理研究室室主任,兼《中国物理快报》编委,RHIC-STAR理事会理事,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World Consensus Initiative 2004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等。1997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中能重离子碰撞动力学、核反应的集体流、多重碎裂、液气相变、放射性核束物理及在核输运理论的创造性应用等核物理的前沿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如首次提出了核的Zipf定律和多重性信息熵,论文发表在国际公认的物理学著名刊物《物理评论快报》上;首次提出了用核的输运理论研究核反应总截面的新方法;关于氩核的量热曲线的测量的论文被国际同行的SCI论文引用近百次。多次获奖和被授予荣誉称号,如1994年获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2001获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目前领导的小组还加入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的大型国际合作组STAR ,正在进行寻找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这种新的物质状态和进行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物理研究。研究方向:中高能及极端相对论的重离子碰撞反应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主要研究核物质的液气相变和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相变;放射性核束物理的实验与理论,主要研究奇异核结构和性质特点及用奇异核进行的核反应研究;基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的γ束的产生(SLEGS)及其在多学科研究领域和应用的探索性研究;有关物理学与复杂性的交叉学科。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沈文庆  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副主任,上海分院院长,上海市科协主席,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长,973项目“放射性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首席科学家。1992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多次荣获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特等、一等、二等奖,获200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研究方向:实验核物理,主要从事放射性核束物理、中能和高能重离子核反应,其中放射性核束物理主要研究奇异核结构和性质特点及用奇异核进行的核反应研究,包括新核素的合成,新的衰变性质研究,N/Z自由度在核反应中的作用,诸如中子晕,中子皮和新模式共振的研究;中能重离子核反应主要研究这种反应的集体效应及由此研究核物质相变,物质态方程及介质中核子-核子相互作用截面。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邰仁忠    1989年南开大学物理系毕业,1999年在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获理学博士,现任同步实验部二组副组长。科研结果:研制了同步辐射光源软X射线强度干涉仪;建立了等离子体软X射线激光光源的瞬态散斑实验方法,首次观测到钛酸钡立方相的动态电极化团簇。研究方向:相干软X射线方法学与应用研究。目前主要从事X射线散斑法在团簇结构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软X射线扫描显微实验站设计、软X射线光谱显微及应用研究。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叶愷容            196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任束测部束流测量组负责人。自94年起曾任北京正负由子对撞机束流测量及上海同步辐射装置束流诊断系统负责人,曾参加多项国际合作,曾获院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在参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建设及改进期间,为发展我国高能加速器的束测系统作出贡献。 研究方向:加速器束流诊断系统及高分辨率(微米、微安)、高灵敏度探测系统、新探测技术及加速器高速数据采集处理等的研究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赵振堂  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0年在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副所长,上海光源工程部副总经理,973项目“自由电子激光”副首席科学家,上海市超导高频腔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加速器物理和加速器高频技术研究、承担和负责大型粒子加速器设计和研制工作以及加速器的运行和升级改造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和完成了包括BEPC高频系统“二腔改四腔”升级改造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耦合阻抗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在欧洲核子中心作访问学者期间,对LHC超导高频腔的高次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1998年10月至2001年3月,作为工程副总经理,负责和组织完成了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批准的上海同步辐射装置预制研究项目中的加速器预研及其技术设计等科研任务。目前,正在主持研制100MeV高性能电子直线加速器和深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实验装置、负责和组织上海同步辐射装置加速器的优化设计工作。此外,在束流动力学、束腔相互作用、高频系统功率耦合与馈送等方面还进行了多项理论与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加速器物理、加速器高频技术、自由电子激光和同步辐射光源加速器设计和研制。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