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国当代物理学家

浏览0 回复708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敬岚    1983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电机系(获工学硕士学位), 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国营东方机械厂工作。现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CSR控制系统硬件系统设计负责人。 研究方向:加速器控制系统,核物理数据获取系统,及相关的DSP技术,大规模现场可编程集成电路设计,高速布线技术的研究。主要工作与获得的成果: 1、筹备和建立现代电子工程实验室。设计、安装、调试了一条切合实际的中速高精度SMT生产线,吞吐量为每小时贴裝3到4千片表贴元器件,贴裝成品率达到96%。最近,又成功的贴裝了2G锁相环(PLL)IC的CSP封装的RF模块,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2、建立CSR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环境平台 3、设计(原理图和PCB)各种功能单元电路,建立硬件设计集成平台: 4、HIRFL-CSR控制系统关键硬件电路设计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王志光  198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98年获博士学位。1985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参加工作至今。其中1993-1995年在法国国家重离子激光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工作;2001-2002和2003在日本北海道大学(2003.11-12)开展合作研究。 2001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研究方向:核物理应用—重离子与材料科学 主要工作与获得的成果:长期从事核技术与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并努力探索利用高能重离子辐照诱发合成特殊功能材料的新方法等。曾负责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西部之光’及联合学者项目、研究所知识创新方向性课题等。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有: 1、发展了热峰模型,提出纯金属中强电子激发能转化为靶原子位移能并引起辐照效应的可能方式,第一次将电子能损、材料物性与辐照效应联系在一起。定 2、在国际上首次实验测定电子能损在纯金属中引起辐照效应的入射离子速度效应,并发现辐照损伤效率随辐照剂量反常增加的新现象。 3、独立提出“随机原子热跃迁过程模型”,对强电子激发能转化为靶原子运动能而引起缺陷产生与演化的模式作了较深入的描述。 4、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低能离子注入+高能重离子辐照”合成特殊功能材料的新方法。 5、试验成功用于辐照损伤剖面观测的TEM断面试样制备技术。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几十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二项,作国际会议大会特邀报告2次,合编出版国际会议文集1部。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度)、二等奖(2001年度)、三等奖(2002年度)各一次,2004年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兼职情况:现任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中国核物理学会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专委会副主任、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李希国    198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博士学位);1994-1996年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 1998-1999年在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CATANIA分部做访问学者。现兼任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原子核理论中心秘书长。 研究方向:理论物理与中高能核物理主要工作与获得的成果: 1、规范场分解理论建立与其应用; 2、经典量子对应的研究; 3、各种变分原理的统一; 4、中能重离子碰撞输运理论的研究与同位旋效应; 5、核物质中强子性质与CSR上强子物理研究; 6、强子性质、内部夸克结构和产生机制的研究工作。自1994年以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80篇。以主要完成人获得甘肃省2003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宋明涛  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先后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1989年起在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 1999年,2002年两度赴德国重离子研究所GSI实习和工作。 研究方向:加速器物理、技术及应用主要工作经历: 1.1992.-1996. 从事核反应机制研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能重离子碰撞中产生的热核的衰变性质研究》。 2.1996.-2001. 参加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工程HIRFL-CSR项目申请、可行性研究与物理设计工作。 3.2001年迄今,进行HIRFL-CSR的优化、调试和运行,研制重离子治癌装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2005年度被命名为甘肃省青年岗位能手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满开第    1981年12月毕业于甘肃理工大学机制一系(获工学士学位), 同年,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参加工作至今。其中:1996—1998年在意大利INFN南方试验室学习和工作,2001年在德国GSI工作学习3个月。现任研究所电气与水冷研究室主任,兰州HIRFL-CSR工程副总工艺师。 研究方向:核技术及应用主要工作与获得的成果: 1.1982—1992年,主要负责SSC回旋加速器高压静电偏转板和注入引出电磁铁的机械设计。 2.1996—1998年,在意大利INFN南方试验室工作,负责静电偏转板的试验等工作。 3.1992—1996年,通过攻关研究,掌握了进口低温制冷机的修理技术。 4.1993-1996 年,主持设计了研究所第一台大型真空冷冻干燥机,并通过技术鉴定,走向市场。 5.1999-现在,任研究所工程副总工艺师,负责工程总体机械设计、安装等,现进入调试阶段。承担了“国防科工委高新工程-1”研究任务,在大尺度精密测量技术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yuxia1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yuxia1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那有没有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呢?给我介绍介绍啊!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侯泉林    1993年10月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5年11月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后出站,其后,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2002年10月后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作至今。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课题、国家攻关项目专题和科学院创新重大项目课题等,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4部。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两项。主要研究领域:构造地质、煤层气地质、铂族元素分析方法及地球化学等,在华北地区构造动力学过程、大别山伸展构造变形、闽西南前陆褶皱冲断带及煤层气成藏动力学等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曾获中国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和中国科学院优秀青年称号。任“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和“中国煤层气”杂志编委,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南大学兼职教授。曾到英国Leicester大学、莫斯科大学、香港大学、澳大利亚Monash大学等大学合作研究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魏东平      对东亚地区的微板块运动做出了重要工作,首次明确从欧亚板块划分出独立的阿 穆利亚(Amuria)微板块,给出在贝加尔隆起有每年至少0.4至0.7mm的扩张速率,与最 新GPS观测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 提出了软流层静压推力的概念,可以将传统意义上针对海洋板块型而言的洋脊推 力扩展至大陆型板块;据此可以比较简明有效地解释海洋与大陆过渡区域及重力非均 衡区域观测得到的复杂应力场图象,并对欧亚板块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板内应力 场及其板块运动驱动机制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研究。 此外,在地球物理学中的数据挖掘,及上地幔间断面相关震相的理论分析方面, 也做出了一定工作。近十年来,依次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国家“十五” 攻关项目子课题在内的多项研究课题。并与国内外例如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香 港科技大学,美国Rice大学及法国巴黎高等师范等的研究同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于锦海      1982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1987年在中科院数学物理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1992年在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大地测量与地球重力场的研究工作,对确定地球重力场的各种方法和应用、卫星轨道计算以及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