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究竟如何才算是近红外定量?

浏览0 回复15 电梯直达
yiwang520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看了很多文献  但文献里的所谓定量分析  都只是在建立模型之后  再用一个表样继续用化学和建立的模型进行对比看该模型的准确度    并没有对待测样品进行什么定量分析啊??

我需要对烟草里面的各类物质如蛋白质  还原糖惊醒定量  求的他们的含量  然后和感官评定系数进行相关分析  是不是根本就没有必要这么复杂用近红外定量  如果要用近红外  具体又该如何进行定量  难道不是在建立模型之后  对待测样品进行红外扫描  然后就可以通过模型得到各种物质的含量的嘛?

为什么还要去用常规分析方法测他们的各个指标?

我现在被这个东西搞得很混乱  希望高手能给我一个解答  谢谢  不胜感激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近红外光谱(NIR)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b-j_s-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最开始也很糊涂,不过现在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
在建模的时候,采集校正样品的NIR光谱和标准方法的化学值,用于建模。
建好模型后,再用一部分验证样品,以NIR方法得到预测化学值,再和它们标准方法测得的化学值比较,看模型是不是适用——我个人感觉,这部分是为了说服大家:模型是合理的——好像很多文献就停留在这一步。

真正定量应用,是别人认可了NIR方法和模型后,你就直接以NIR预测未知样的化学值。这时不需要每个未知样都用标准方法测一遍,但需要定期以一定的样品校正模型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capezx2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理解正确,思路清晰!
b-j_s-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自己琢磨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是这样理解的,当初看文献的时候感觉和lz一模一样!
但我比较笨,一直没把自己的疑问提炼出来,就是觉得模模糊糊的纳闷。
yiwang520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b-j_s-h(b-j_S-H) 发表:
我最开始也很糊涂,不过现在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
在建模的时候,采集校正样品的NIR光谱和标准方法的化学值,用于建模。
建好模型后,再用一部分验证样品,以NIR方法得到预测化学值,再和它们标准方法测得的化学值比较,看模型是不是适用——我个人感觉,这部分是为了说服大家:模型是合理的——好像很多文献就停留在这一步。

真正定量应用,是别人认可了NIR方法和模型后,你就直接以NIR预测未知样的化学值。这时不需要每个未知样都用标准方法测一遍,但需要定期以一定的样品校正模型


恩  我现在的理解和你差不多  但是我不知道是不是正确  因为我无法理解既然文献都是说以近红外定量,为何在验证模型适用性之后,就没有再用其进行定量了?我所需要的只是定量后的含量数据,用近红外究竟有没有必要?

那请问你现在有做近红外嘛??
b-j_s-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想估计是他们定量的应用就没有再发表了吧,也或者NIR在处在科研阶段,真正实际应用的不多。

我也需要定量后的含量数据。有没有必要我觉得是看你用的地方吧,比如样品量非常多,我觉得才有使用NIR的必要,如果3、5天才有一个样就没什么必要。而且含量非常少的好像也不太适合,反正我们这边误差很大。

我是做油的,测液体。具体干嘛我也还在摸索不明确~~~这是我现在郁闷的地方~~
睦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是这样的,上面你们的理解是对的。定量模型的整个建立过程大致如此。之所以模型应用过程中要不断的完善和修改模型,是因为对于植物提取物,它的含量往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一段相应的时间里的变化对模型的预测能力不构成威胁,但是时间一长,植物的生长变化,进化退化都会对其某种含量值影响很大,所以还是要不断的对已有模型进行校正和优化。

用近红外的目的就是“多,快,好,省”是针对大规模样品和在线生产过程的分析方法,对于烟草,作物,水果生产和研究非常有意义。也就是花少部分的钱解决你在研究分析当中更大的需求。当然这是建立在你信任模型,并且接受模型误差的前提下。

上面仁兄说的很好,给你加分
筆尖挑風月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模型建立之后就是运用了,也就是拿个枪头扫描一下 出个结果。几秒钟的事情,对技术、经验、没有任何要求。就是傻瓜操作,所以都省略了吧
yiwang520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睦惜(capezx) 发表:
是这样的,上面你们的理解是对的。定量模型的整个建立过程大致如此。之所以模型应用过程中要不断的完善和修改模型,是因为对于植物提取物,它的含量往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一段相应的时间里的变化对模型的预测能力不构成威胁,但是时间一长,植物的生长变化,进化退化都会对其某种含量值影响很大,所以还是要不断的对已有模型进行校正和优化。

用近红外的目的就是“多,快,好,省”是针对大规模样品和在线生产过程的分析方法,对于烟草,作物,水果生产和研究非常有意义。也就是花少部分的钱解决你在研究分析当中更大的需求。当然这是建立在你信任模型,并且接受模型误差的前提下。

上面仁兄说的很好,给你加分


你好,我建了一个QQ群  能加到群里大家互相交流帮助吗?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0/4/24 11:09:55 Last edit by capezx
yiwang520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b-j_s-h(b-j_S-H) 发表:
我想估计是他们定量的应用就没有再发表了吧,也或者NIR在处在科研阶段,真正实际应用的不多。

我也需要定量后的含量数据。有没有必要我觉得是看你用的地方吧,比如样品量非常多,我觉得才有使用NIR的必要,如果3、5天才有一个样就没什么必要。而且含量非常少的好像也不太适合,反正我们这边误差很大。

我是做油的,测液体。具体干嘛我也还在摸索不明确~~~这是我现在郁闷的地方~~


你好,我建了一个QQ群  能加到群里大家互相交流帮助吗?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0/4/24 11:10:14 Last edit by capezx
clnir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因为应用已经很简单了,所以大多数文献描述的是建立模型的过程,强调模型的可行性,然后就可以用来进行测量了,但是一般的文献不会说这一部分的。
clnir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yiwang5200(yiwang5200) 发表:
原文由 b-j_s-h(b-j_S-H) 发表:
我最开始也很糊涂,不过现在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
在建模的时候,采集校正样品的NIR光谱和标准方法的化学值,用于建模。
建好模型后,再用一部分验证样品,以NIR方法得到预测化学值,再和它们标准方法测得的化学值比较,看模型是不是适用——我个人感觉,这部分是为了说服大家:模型是合理的——好像很多文献就停留在这一步。

真正定量应用,是别人认可了NIR方法和模型后,你就直接以NIR预测未知样的化学值。这时不需要每个未知样都用标准方法测一遍,但需要定期以一定的样品校正模型


恩  我现在的理解和你差不多  但是我不知道是不是正确  因为我无法理解既然文献都是说以近红外定量,为何在验证模型适用性之后,就没有再用其进行定量了?我所需要的只是定量后的含量数据,用近红外究竟有没有必要?

那请问你现在有做近红外嘛??

验证的数据就相当于是定模型后的测量数据,以后的实测情况参考这些就可以了。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