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

主题:【第三届原创大赛】由测试DNA样品而引发的思考

浏览0 回复18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poplar_ya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DNA样品极易形成分子团并吸附在比色池的池壁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吸附在池壁上的DNA越来越厚,吸光值自然也就逐渐加大了

铅的样品极易被吸附在样品杯壁上,于是进样器吸取的样品浓度会逐渐变低,自然其测试值随之逐渐减少了,这也就是为何原吸样品中添加硝酸的原因了。

Good ,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has the similar situation
初学者&九点虎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tutm(tutm) 发表:
这个情况应该不是溶质分子在比色皿壁上吸附造成的。

因为如果溶质分子在内壁吸附,会降低溶液浓度,但在光通过的两面壁上吸附的分子仍然会吸收光线能量,应该影响不大;但是在侧面壁上吸附,它对吸光度没有贡献了。因此,综合起来的结果应该是吸光度逐步下降才合理。

这个现象正好做动力学测试,说不定他们还可以有新发现啦。

好像都有道理,建议楼主做个试验,把一个测定过的比色皿中溶液去掉,然后测定一下吸光度,当然试验之前在同样条件下测定一下空比色皿的吸光度,看两者的比较,是否有很大的差值,我觉得就能证明是否吸附在内壁上
初学者&九点虎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还有一个问题,请教楼主
我个人觉得吸附和脱附最终会达到一个动态平衡,一定时间后吸光度应该是维持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不知道楼主做过这方面实验吗?
不可能一直这么高上去吧
刚开始可能吸附的多,脱附的少,表现出来的就是吸光度增加,但后来这种速率会减小的,最终达到平衡
夕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由于近日在外出差并没有带电脑,故今天在旅馆租了台电脑刚刚看到大家的回复和看法,尤其是tutm老师的提法很有意思,容我余后试试。同时也感谢以上版友和zhouyuhu 版主的建议。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0/11/28 17:43:59 Last edit by anping
天涯就是天地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tutm(tutm) 发表:
这个情况应该不是溶质分子在比色皿壁上吸附造成的。

因为如果溶质分子在内壁吸附,会降低溶液浓度,但在光通过的两面壁上吸附的分子仍然会吸收光线能量,应该影响不大;但是在侧面壁上吸附,它对吸光度没有贡献了。因此,综合起来的结果应该是吸光度逐步下降才合理。

这个现象正好做动力学测试,说不定他们还可以有新发现啦。
tumu老师分析的非常有道理,真的学到不少的东西。
tus1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初学者&九点虎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夕阳(anping) 发表:
由于近日在外出差并没有带电脑,故今天在旅馆租了台电脑刚刚看到大家的回复和看法,尤其是tutm老师的提法很有意思,容我余后试试。同时也感谢以上版友和zhouyuhu 版主的建议。

安老师太敬业了
suiniube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弱弱地问一句:比色皿在测试时加了盖没有?
  
  不加盖,随着溶剂的挥发,吸光度是可以渐渐变大的。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