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质谱硬件对cross talk的影响

浏览0 回复30 电梯直达
蓝精灵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有人关注过质谱硬件对交叉干扰(cross talk)的影响吗?
有些公司会说明,本公司的某某技术能改善交叉干扰现象。坛内有筒子遇到过交叉干扰现象吗?有用不同款仪器对比过吗?是否真的有些仪器能改善,有些仪器却不能呢?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小H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发起讨论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蓝精灵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它山之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johne0212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知道2个如下

AB Scien 的API 5500 比API 5000 用了更长的QJet2 Ion guide 来选择性的引导离子进入Q1,降低Orifice的交叉污染。

Agilent 6490,在引导离子进入Q1的时候选择了Z设计,多加一个不是同轴设计的Ion Guide,也可以减少交叉污染的情况。

5500正在使用,相对来说灵敏度会比5000高,加上Turbo V ion source,比其它的维护起来更方便,污染的几率是很少。总体来说还可以,是像它自身介绍的那样交叉污染很小,但是必须把Ion source的位置和相关参数优化好才可以做到这点。

6490没有用过,6460正在使用,因为6460加上了Jetstream ESI离子源,交叉污染比6410少很多,相信6490因为Jetstream+Z ion guide也会比6460有所提高。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capinter8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积极讨论
小猪飞飞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遇到过的,在做孔雀石绿的时候,在MRM-1通道出现了MRM-2离子对的峰(保留时间是MRM-2的时间)。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capinter3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积极讨论
maldiguy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三重四级杆方面,很多公司在最后一个Q采用弯曲型的
现在很多公司在离子源设计上也采用off axial技术了,布鲁克的ion funnel,waters的stepwave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capinter4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积极讨论
netski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johne0212(johne0212) 发表:
我知道2个如下

AB Scien 的API 5500 比API 5000 用了更长的QJet2 Ion guide 来选择性的引导离子进入Q1,降低Orifice的交叉污染。

Agilent 6490,在引导离子进入Q1的时候选择了Z设计,多加一个不是同轴设计的Ion Guide,也可以减少交叉污染的情况。

5500正在使用,相对来说灵敏度会比5000高,加上Turbo V ion source,比其它的维护起来更方便,污染的几率是很少。总体来说还可以,是像它自身介绍的那样交叉污染很小,但是必须把Ion source的位置和相关参数优化好才可以做到这点。

6490没有用过,6460正在使用,因为6460加上了Jetstream ESI离子源,交叉污染比6410少很多,相信6490因为Jetstream+Z ion guide也会比6460有所提高。


你说的Jetstream Z设计在6490是不是就是Agilent 的iFunnel技术?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capinter3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积极讨论
maldiguy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jetstream解决不了cross talk的问题,Z spray也不行
iFunnel如果是off axial就可以,否则就不行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capinter3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积极讨论
johne0212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netsking(netsking) 发表:
原文由 johne0212(johne0212) 发表:
我知道2个如下

AB Scien 的API 5500 比API 5000 用了更长的QJet2 Ion guide 来选择性的引导离子进入Q1,降低Orifice的交叉污染。

Agilent 6490,在引导离子进入Q1的时候选择了Z设计,多加一个不是同轴设计的Ion Guide,也可以减少交叉污染的情况。

5500正在使用,相对来说灵敏度会比5000高,加上Turbo V ion source,比其它的维护起来更方便,污染的几率是很少。总体来说还可以,是像它自身介绍的那样交叉污染很小,但是必须把Ion source的位置和相关参数优化好才可以做到这点。

6490没有用过,6460正在使用,因为6460加上了Jetstream ESI离子源,交叉污染比6410少很多,相信6490因为Jetstream+Z ion guide也会比6460有所提高。


你说的Jetstream Z设计在6490是不是就是Agilent 的iFunnel技术?


yes
johne0212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maldiguy(maldiguy) 发表:
三重四级杆方面,很多公司在最后一个Q采用弯曲型的
现在很多公司在离子源设计上也采用off axial技术了,布鲁克的ion funnel,waters的stepwave


不是最后一个Q弯曲吧,是中间一个Q弯曲吧.
maldiguy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恩。最后一个弯曲没啥意思了。中间一个弯曲,能将中性的粒子去掉,减小背景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capinter3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期待更深入讲解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