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食品新标准稀土限量取消 标准新不如旧系误读?

浏览0 回复8 电梯直达
快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新速冻面米制品标准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稀土限量取消

  多家速冻食品巨头产品先后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随后传出新速冻面米制品标准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的要求改为限量要求。无独有偶,此前立顿乌龙茶被检出稀土限量超标,同样牵出了稀土限量标准是否取消的争论。跟生乳国标被质疑一样,食品安全标准"被大企业绑架开倒车"的质疑声再次出现。

  继思念、三全之后,湾仔码头的速冻食品也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早在思念水饺被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后,"问题水饺符合新标准"的说法就令舆论炸开了锅。当时就有声音指出,在宽松的背后是为了更多地保护一些企业或行业利益,行业标准太多未能考虑到企业或行业的利益。

有专家持不同意见

    不过卫生部则在11月11日发出速冻面米食品微生物指标问题的说明,指出"有关新标准比老标准要求低系误读 ",因为《速冻面米制品(征求意见稿)》是采用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三级采样方案,用多个样品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定,限量指标与ICMSF基本一致,更加符合国际食品微生物采样检测要求。

    从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李晓明博士也对本报指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而且比较脆弱,很容易被杀死,真正对人体产生比较严重危害的,是其产生的毒素,但这种毒素必须是在一定量的细菌中产生,新标准对细菌做出量的限制,就是出于控制毒素产生量的目的。

    暨南大学食品研究中心主任傅亮对本报指出,按照不得检出的标准速冻食品工厂可能就很难生产出稳定质量的产品,这就让生产管理出现巨大难题。此外,由于速冻食品最终要经过煮熟后才食用的,高温烹饪后这种细菌对人体危害就降到了最低。

    李晓明指,标准有三种"作用",一是保证产品质量,二是等级划分,三是作为技术壁垒。

    他认为,国内的食品安全标准很难被企业绑架,因为标准制定并不是由企业一方决定,还有专家委员会,"标准制定可以说是三方权衡的过程,包括企业、专家、消费者,而生命健康始终是底线,是不可触碰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正常的程序,新国标在起草或修订后都需要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但是是否接纳,接纳哪些意见往往难以掌握。

    例如一份由广东奶协2007年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上书的《对液态奶和酸牛奶新国标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就显示,当时本地高校的部分专家学习与讨论了新国标后就曾反映,新标准与原有国家标准相比,似乎没什么进步,反而在许多方面是倒退了。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快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标准不能跟着企业走

  据这份意见写到,本地的专家们当时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新不如旧"实在令他们困惑不解".

  比如当时他们就指出新《酸牛乳》征求意见稿标准中将发酵酸牛奶产品分为杀菌与未杀菌两类,无论从营养还是环保的角度来看都是不值得推广的产品。"不能因为某些企业的利益而制定出这种对消费者和社会不利的标准".

  至于在今年引发热议的《生乳》新国标,原奶细菌数允许最大值为每毫升200万个,而此前的标准是50万个,被质疑保护了没有自己奶源的大企业利益。卫生部早前曾指出,设置菌落总数的指标符合"我国发展实际",能够保护大量中小规模奶农的利益,维护奶业稳定发展。
快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标准化专家:

  几个标准事件

  必须区分对待

  标准化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郎志正昨日就对本报记者表示,要区分对待最近几次的标准争议,"金黄色葡萄球菌经过加热就能杀死,标准留有一定余地是比较科学的、可以接受的。但之前的生乳标准则的确有降低标准的嫌疑,是不能接受的。"

    至于稀土标准,他同样认为不能简单地因为国外标准没有就取消掉,而是要考虑国内情况,研究对人的危害程度、经过大量试验科学验证来决定。

  郎志正指出,标准制定的过程中要平衡各方利益,不可以单凭企业说了算。他指出,修订标准一般由标委会负责,而标准是否为企业所垄断,就要看标委会秘书处设在企业内部还是研究院所内。
去年冬天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既然打算跟着国外标准走那么很多没规定的检测项目国外标准有的应该也添加上去呀
快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新国标宽容“金葡菌”并非开倒车

就在两大速冻食品知名品牌近期相继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而陷于风口浪尖之时,卫生部正在征求意见的速冻食品"新国标",金葡菌却从"不得检出"变为可有限检出。

我国现行《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金葡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而卫生部今年9月公布的《速冻面米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将该菌群检测由定性转向定量。即每批产品抽检的5个样品中,至多只能有1个样品每克生制品中检出的金葡菌菌群含量至多为1万个。

在各种行业标准都在趋严的今天,我国对金葡菌的"宽容"引起坊间对新国标开倒车的质疑。记者比较国外同类规定后发现,除个别食品外,国际上也是允许在食品中检出少量金葡菌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国标并未开倒车。

●对比国外

检测金葡菌 欧美都有限定

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国外标准中很少有专门针对速冻食品的要求。不过,参照其他食品有关金葡菌的要求,还是可以看出,国外的标准同样是以"定量"为主,即允许少量检出,但对检出的菌群数量有严格要求。

美国FDA对速冻食品中金葡菌的规定也是允许检出。如生虾中允许检出不超过每克100个菌群,其他水产品允许检出每克10000个菌群。一些州的标准比较严格,如内布拉斯加州禁止在生蚝、蛤蜊以及海鲜熟食中检出该菌群。

日本的规定相对宽松,肉制品中金葡菌不得超过每克1000个菌群。冷冻食品中,需氧微生物(包括金葡菌)的含量为每克最多3百万个菌群。冷冻贝类食品为每克不得超过10万个菌群。

国际微生物规格委员会(ICMSF)颁布的《食品微生物限量规定》中涉及金葡菌的标准稍多一些。速冻即时的烘焙食品规定为可检出每克100个菌群以下为优质,10000个以上则为超标。

其他如蟹肉、干酪、谷物制品中金葡菌的限量也在100到10000个菌群之间,例外的是婴儿用的干燥食品,标准为不得超过每克100个菌群,每克10个菌群以下为优质。

欧盟对金葡菌的要求最为严格,不过欧盟的规定是针对奶酪、奶粉制品,要求在25克样本中不得检出金葡菌,对于其他食品则无此规定。

●历史回眸

美日标准宽松 监管却不手软

表面上看,国外的标准比我国现行国标要宽松,但标准的相对宽松并不意味着监管不严。

今年6月,美国FDA就因金葡菌超标召回了一家公司生产的奶酪制品。而近年来著名的因金葡菌超标导致的召回事件,当属日本的"雪印奶粉"事件。

2000年,日本雪印公司奶粉、低脂肪牛奶、酸奶等3种牛奶制品被查出金葡菌毒素超标,造成1.5万名消费者中毒,所有产品被迫全部召回。

之后日本全国近万家食品超市拒售"雪印"大阪工厂生产的低脂牛奶,进而使"雪印乳业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由高高在上的第一位急剧下滑到第三位,公司总裁被迫公开谢罪并引咎辞职。

●金葡菌

金葡菌是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据美国疾控中心统计,金葡菌引起的感染病例仅次于大肠杆菌。

金葡菌毒素是世界性的卫生难题,在美国由其引起的食物中毒占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的比例更高达45%.

金葡菌虽然"杀伤力"不小,但并不难杀灭,在80℃的高温下,持续加热30分钟可杀死。对于速冻食品而言,只要经过沸水煮(或蒸)熟,金葡菌就可被杀灭,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直接危害。
活到老,学到老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反正是一出又一出,只要你交的税收比较多,那就好办得多
马踏飞燕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还是那句话,国家标准滞后不说,越来越多的放松限值,导致食品越来越不安全,还呼吁食品安全,简直莫名其妙,为什么不学学欧盟啊,为什么闭门造车的这个老毛病就是改不了呢?
tangta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快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国标被大企业“绑架”这个问题,应该从体制来解决。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