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大家都是怎么做石墨炉的最佳条件的啊?

浏览0 回复9 电梯直达
nibaoxue1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几天在做石墨炉最佳条件的选择,结果不是很理想。
因为之前没有做过,各位大侠来说说吧

今天试着做了一个铅的正交试验,以前没有做过,也不知道这么做行不行水平2是仪器的推荐条件
因素    灰化温度(℃)灰化保留时间(s)原子化温度(℃)原子化保留时间(s)
水平16001517003
水平27002018005
水平38002519007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马踏飞燕2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月末发帖奖励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原子吸收光谱(AAS)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秋月芙蓉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有些仪器软件带有智能优化程序,可以针对样品优化选择最佳灰化和原子化温度
马踏飞燕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ldgfiv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个没有有必要,原子化温度可以参考分析手册,优化的主要是干燥和灰化的温度和时间长度,灰化温度从低往高优化
夕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nibaoxue123(nibaoxue123) 发表:
这几天在做石墨炉最佳条件的选择,结果不是很理想。
因为之前没有做过,各位大侠来说说吧

今天试着做了一个正交试验,以前没有做过,也不知道这么做行不行
因素    灰化温度(℃)灰化保留时间(s)原子化温度(℃)原子化保留时间(s)
水平16001517003
水平27002018005
水平38002519007


别的不谈,就楼主的这个表格我认为是有问题的。
(1)首先测什么元素,未告知。
(2)寻找最佳升温条件,要逐步摸索,不能将灰化,原子化的温度和时间一股脑地以递增的方式来升温。例如:测低温元素时,800°的灰化(不含基改)早已产生损失了,即使原子化采用1900°也无济于事。
所以楼主的这个表格是主观臆断出来的,而不是从正确使用仪器的角度出发的。
nibaoxue1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夕阳(anping) 发表:
原文由 nibaoxue123(nibaoxue123) 发表:
这几天在做石墨炉最佳条件的选择,结果不是很理想。
因为之前没有做过,各位大侠来说说吧

今天试着做了一个正交试验,以前没有做过,也不知道这么做行不行
因素    灰化温度(℃)灰化保留时间(s)原子化温度(℃)原子化保留时间(s)
水平16001517003
水平27002018005
水平38002519007


别的不谈,就楼主的这个表格我认为是有问题的。
(1)首先测什么元素,未告知。
(2)寻找最佳升温条件,要逐步摸索,不能将灰化,原子化的温度和时间一股脑地以递增的方式来升温。例如:测低温元素时,800°的灰化(不含基改)早已产生损失了,即使原子化采用1900°也无济于事。
所以楼主的这个表格是主观臆断出来的,而不是从正确使用仪器的角度出发的。


这就是个3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表,实际上做了9次试验,不是说就是上面三个试验~整个试验是这样的

因素

灰化温度(℃)

灰化时间

s

原子化温度(℃)

原子化时间(s

实验1

600

15

1700

9

实验2

600

20

1800

5

实验3

600

25

1900

7

实验4

700

15

1800

7

实验5

700

20

1900

3

实验6

700

25

1700

5

实验7

800

15

1900

5

实验8

800

20

1700

7

实验9

800

25

1800

3

用心飞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nibaoxue123(nibaoxue123) 发表:
原文由 夕阳(anping) 发表:
原文由 nibaoxue123(nibaoxue123) 发表:
这几天在做石墨炉最佳条件的选择,结果不是很理想。
因为之前没有做过,各位大侠来说说吧

今天试着做了一个正交试验,以前没有做过,也不知道这么做行不行
因素    灰化温度(℃)灰化保留时间(s)原子化温度(℃)原子化保留时间(s)
水平16001517003
水平27002018005
水平38002519007


别的不谈,就楼主的这个表格我认为是有问题的。
(1)首先测什么元素,未告知。
(2)寻找最佳升温条件,要逐步摸索,不能将灰化,原子化的温度和时间一股脑地以递增的方式来升温。例如:测低温元素时,800°的灰化(不含基改)早已产生损失了,即使原子化采用1900°也无济于事。
所以楼主的这个表格是主观臆断出来的,而不是从正确使用仪器的角度出发的。


这就是个3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表,实际上做了9次试验,不是说就是上面三个试验~整个试验是这样的

因素

灰化温度(℃)

灰化时间

s

原子化温度(℃)

原子化时间(s

实验1

600

15

1700

9

实验2

600

20

1800

5

实验3

600

25

1900

7

实验4

700

15

1800

7

实验5

700

20

1900

3

实验6

700

25

1700

5

实验7

800

15

1900

5

实验8

800

20

1700

7

实验9

800

25

1800

3


如果没有猜错,楼主应该做的是铅。(对否?)不过完全可以把原子化保留时间去掉。4-5秒最合适。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1/12/1 20:52:42 Last edit by shufengliu
tangta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委员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子化的时间一般是5S,这个不需要作为一个因素去考虑吧。关键还是灰化温度及原子化温度。
wmj31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子化时间和灰化时间不是重要项目,可以考虑去掉,可加个基体改机剂的因素。拿样品去优化条件才好,要不然实际做样品时还是有差异,优化好的条件又不适用了。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