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

浏览0 回复26 电梯直达
沙漠兄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关于印发《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质检办〔2011〕568号



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认监委、标准委,总局各司局,各直属挂靠单位:

现将《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及时组织学习,认真贯彻落实。

一一年十月十八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沙漠兄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目  录



序言……………………………………………………………4

一、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发展目标……………………… 6

(一)指导思想…………………………………………………6

(二)工作方针…………………………………………………7

(三)发展目标…………………………………………………8

二、全面加强宏观质量管理…………………………………10

(一)推动建设质量强国……………………………………11

(二)建设质量诚信体系……………………………………12

(三)强化产品质量监督………………………………………13

(四)科学实施进出口商品质量把关与监督管理………… 14

(五)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 15

三、切实维护质检相关领域公共安全……………………… 15

(一)全面实施风险管理…………………………………… 16

(二)全力维护食品安全…………………………………… 17

(三)维护口岸卫生安全………………………………………18

(四)严防动植物疫病疫情传入传出……………………… 19

(五)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20

四、积极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21

(一)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1

(二)服务对外贸易健康发展…………………………………23

(三)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24

(四)服务区域发展战略………………………………………26

(五)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27

五、大力提升基础保障能力 …………………………………28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28

(二)加强标准化工作…………………………………………29

(三)加强认证认可工作………………………………………31

(四)强化计量基础……………………………………………32

(五)提升质检科技实力………………………………………33

(六)加强质检信息化建设……………………………………36

六、努力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7

(一)完善质检工作体系………………………………………38

(二)加强质检队伍建设………………………………………38

(三)强化基层能力建设………………………………………40

(四)加大经费保障力度………………………………………41

(五)营造良好社会环境………………………………………41

(六)健全规划实施机制………………………………………42

沙漠兄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序  言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质检事业科学发展、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阐明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以下简称质检)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作为“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质检工作的行动纲领。

“十二五”时期质检事业发展具备良好基础。过去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质量工作得到加强,质检工作体系不断完善,质检职能有效发挥,质检事业健康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质检部门认真履行质量综合管理职能,大力推进质量振兴,推进名牌发展战略,促进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组织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质量和安全年、质量提升等活动,妥善处置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事件,质量安全状况得到改善。严格检验检疫执法把关,加强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严防疫情疫病和有毒有害物质传入传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产安全和国家生态安全。改革检验检疫通关模式,提高口岸验放效率,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质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标准化工作水平显著提高,认证认可体系建设有效推进,计量工作得到明显加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技术基础保障作用。大力实施“科技兴检”和“人才强检”战略,加强技术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质检科技、人才优势进一步发挥。坚持重心下移,加强质检基层基础建设,基层一线履职能力显著提高。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质检队伍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十二五”时期质检事业发展面临良好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质检工作,地方党委政府不断加强质检工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质检工作,为质检事业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更加注重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求质检工作必须发挥更加切实有效的作用;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改善品种质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为质检部门履行职责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十二五”时期质检事业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质量总体水平还不高,产品质量竞争力还不强,人民群众的质量需求与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还十分突出,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水平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因诚信缺失导致的质量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假冒伪劣屡禁不绝,质量安全隐患大量存在,维护质量安全、守住安全底线的任务繁重而艰巨;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增创外贸竞争新优势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疫病疫情跨国界传播风险加剧,口岸防控压力日趋增加,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任务繁重而艰巨;质检工作正处于爬坡奋进的关键时期,质检工作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质量综合管理职能有待深化,质检基层和基础能力建设有待加强,机构编制、技术装备和执法经费不足难题有待解决,质检工作有效性有待提高,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有效破解发展难题的任务繁重而艰巨。

面向未来,质检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良好机遇与严峻挑战同在。必须准确把握质检工作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质检工作预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力开创质检事业发展新局面。

沙漠兄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一、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动建设质量强国为引领,以维护产品质量安全和质检相关领域公共安全为己任,以从严治检、强化监管为着力点,不断完善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体系,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全面建设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方针。

抓质量。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推动建设质量强国,综合发挥质量监管和质量基础作用,大力推进质量兴省、质量兴市(县)、质量兴企,提高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提升我国产业、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保安全。坚持人民质检、为民服务,坚持从严监管、防范在先,以质量为基础,以安全为底线,加强风险监测和风险管理,严格实施出入境检验检疫,严厉打击各类质量违法行为,避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风险,努力维护产品质量安全和质检相关领域公共安全。

促发展。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服务主题主线作为质检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服务国家外交外贸大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依照科学发展目标确定质检任务,根据科学发展需要制定质检政策,运用科学发展成果检验质检工作成效。

强质检。深入开展“以质取胜,创先争优”,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强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推动建设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不断夯实质检基层基础,提升质检系统履职能力,始终保持质检事业发展生机与活力。
(三)发展目标。

推动建设质量强国,产品质量监管和进出口商品质量把关得到加强,质量安全状况持续改善,口岸疫病疫情防控更加有力,质量基础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高,质检工作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有成效。

——建设质量强国成为广泛共识,以质取胜理念深入人心,产品质量水平 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质量安全监管更加严密,质量诚信建设不断加强,质量违法行为有效遏制,质量安全状况得到改善,避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和行业性质量安全事件。

——进出口商品质量把关更加有力,口岸疫病疫情防控更加严密,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更加有效,维护国门安全作用更加突出。

——质检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善,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疫检测、质检科技和信息化等基础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质检工作有效性进一步发挥。

——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建设成效显著,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质检基层能力不断提升。

“十二五”时期,质检系统牵头制定并积极推动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大力建设质量水平提升工程、公共安全保障工程、主题主线服务工程、基础能力强化工程、规划实施保障工程。

沙漠兄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专栏1  建设质量强国

建设质量强国,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把质量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作为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着力点,把提高质量总体水平作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基本途径,树立科学质量观,完善质量发展政策,创新质量发展机制,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构建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企业主责、行业自律、市场调节、社会监督的质量工作格局。加强全社会质量诚信建设,推动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质量竞争力,建设科技含量高、品牌影响大、质量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集群,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以质量引擎经济社会发展,以质量提升推动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质量保障。


沙漠兄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专栏2  “十二五”时期质检事业发展工程

宏观质量管理工程  全面加强宏观质量管理,探索建立质量统计分析和评价考核体系,推进实施国家质量奖励,积极推进品牌培育价值评估和知名品牌建设,大力推动质量兴省、质量兴市、质量兴企和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深入实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建立产品伤害监测系统,强化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实施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制度,落实产品质量“三包”责任。严格产品质量监管和进出口商品质量把关,开展重大工程设备监理,提高防伪技术水平,严厉打击各种质量违法行为,促进提升国家产品质量总体水平。

公共安全保障工程  全面实施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分析评价信息平台,加强口岸检验检疫核心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口岸卫生检疫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口岸出入境传染病监测和动植物检疫防控体系,完善口岸核生化监测防控体系,严防疫病疫情和有毒有害物质传入传出。认真履行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职责,始终保持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高压态势,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有效防范系统性、区域性和行业性质量安全事件。

主题主线服务工程  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全面履行质量监督和检验检疫职能,综合运用标准、计量、认证认可、生产许可、市场准入、监督抽查、进出口商品监管、原产地证书签证管理等多种手段,全力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对外贸易健康发展,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科学发展提供质检支撑和保障。

基础能力强化工程  坚持不懈地加强质检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大力推进认证认可创新,强化计量技术基础建设,加快建设统一、共享、联动的质检电子政务体系。构建国家检测资源共享平台,强化质检技术支撑能力,发挥质检科技引领事业发展作用。

规划实施保障工程  大力建设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完善质检法律法规体系,创新质检体制机制,加强质检队伍建设,夯实质检基层基础,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创造规划实施有利条件,营造规划实施良好环境,凝聚规划实施整体合力,确保各项目标圆满实现。

沙漠兄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二、全面加强宏观质量管理

围绕提升我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认真履行质量综合管理职责,大力推动建设质量强国,全面加强宏观质量管理。

(一)推动建设质量强国。

大力促进质量发展。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提升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推动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探索建立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竞争力为基础的品牌产生机制,建立健全品牌建设国家标准体系。加强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完善品牌价值测算制度,推进自有品牌国际化水平,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大力扶持节能环保、先进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加大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培育力度。在汽车、机床、重大装备、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高新技术产品、家电、电子元器件、建材等重点行业促进质量提升。

推动落实质量责任。加快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促进形成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企业主责、行业自律、市场调节、社会监督的质量工作格局。依法推动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把提高质量安全水平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落实质量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推动企业依法承担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报告、追溯、自主召回等制度,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开展质量对比提升活动,鼓励质量管理技术创新,落实关键质量岗位持证上岗要求。

建立宏观质量评价考核体系。推动各级政府和广大企业建立以产品质量合格率、出口商品质量合格率、认证组织获证比率、生产及服务企业获证率、质量竞争力指数、顾客满意度指数、工业产品质量指标等为主要内容的质量评价体系,做到符合性、适用性和可靠性相统一。推进质量统计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逐步建立对各级政府和有关行业质量工作的考核制度。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分析结果应用信息平台,完善质量安全状况分析报告制度,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组织开展以产品质量为重点的区域、行业、企业及产品质量评价活动,促进产品质量和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改进。

建立质量奖励制度。制订《国家质量奖励管理办法》,推动设立国家质量奖。帮助、指导地方政府建立健全质量奖励制度,完善评审细则,严格标准和评定程序,奖励质量管理取得卓越绩效的组织和为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鼓励引导行业管理组织和企业建立质量奖励制度。

(二)建设质量诚信体系。

健全质量诚信机制。建立以企业质量信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质量诚信体系,完善质量信用评价与分类管理机制,开展质量信用评价,实施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探索建立质量诚信联动机制,完善质量诚信奖惩制度,有效惩戒失信行为。明确企业质量诚信责任,建立企业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制度。从食品和重要消费品领域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入手,开展市场经济条件下质量诚信机制和信用监管模式研究。

推动企业质量诚信建设。加强法制教育和诚信宣传,引导企业质量自律,增强质量诚信意识。推动企业建立质量诚信制度,支持企业明示质量承诺,提升质量诚信水平。建立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的社会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代码、物品编码和防伪技术相结合的质量溯源制度,促进企业质量诚信水平提高。

加强质量信用信息管理。建立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完善企业及产品质量档案,整合质检系统质量信用信息资源。加强质量信用信息管理,完善质量信用信息发布机制,实现质检系统质量信息共享,逐步实现质量信用信息社会共享。建立质量信用“黑名单”制度,公布失信企业名单,引导社会舆论和投资消费。推进质量信用市场建设,满足质量信用服务需求。

沙漠兄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三)强化产品质量监督。

改革生产许可制度。科学设置生产许可条件,加强许可条件评价、现场审查和发证检验。对涉及人身健康安全和产业政策的产品,严格准入标准条件。建立生产许可管理目录动态调整机制,下放生产许可证审批权限。建立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监管制度,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强化发证后监管,对不能持续满足准入条件、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整改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一律强制退出。
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完善产品分类监督抽查机制,加强国家、行业、地方监督抽查的统筹协调,推进抽查信息互通共享,深化监督抽查联动机制。对可能危及健康、安全和涉及国计民生、节能环保的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加大跟踪抽查力度。加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和强制性认证重点领域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加大监督抽查的后处理力度,督促企业整改提高。完善产品防伪监督管理制度,加强防伪标识、防伪材料监督管理。加强纤维质量监督工作,深化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稳步提高公证检验覆盖率,促进纤维和絮用纤维制品质量水平提高。

建立健全产品召回制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符合我国国情的产品召回制度,突出重点产业,统筹规划,逐步推进。加强召回工作管理,扩大实施召回范围,努力消除缺陷产品安全隐患。加快建立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监管工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信息管理体系。

(四)科学实施进出口商品质量把关与监督管理。

健全进出口商品全面质量监管机制。创新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方式,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和进出口商品检验等多种手段,全面完善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制度、抽查验证制度、市场采购出口商品和边境贸易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制度,着力破解制约检验监管工作“二元管理结构”难题,逐步建立相对独立的检验监管机制。
建立基于商品供应链的全过程监管机制。明确进出口商品供应链中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责任,理清检验监管工作在产品供应链上的职责,有效发挥认证认可机构、实验室、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等社会资源作用,建立健全基于供应链的进出口商品全过程监管机制、质量追溯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出口货物原产地标记的查验和管理,推进电子证书国际核查,严厉打击非法出口,有效遏制假冒检验检疫证书违法行为。

健全检验鉴定机构管理机制。强化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管理,制定配套监管规范,完善考核、评价、监督及责任追究机制,规范检验鉴定行为。积极推动检验鉴定市场开放,将监管重点转移到对检验市场、检验机构的管理和对产品质量总体状况的监管,引导第三方检验机构有效发挥作用。

沙漠兄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五)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

建立健全质量执法体系。完善执法打假工作体系,健全上下联动、省际联动、部门联动办案工作机制,与行业协会、名优产品生产企业联手建立“打击假冒、保护名优”协作网络,提升执法打假效能。建立重大质量违法突发案件应对处置机制,做到快速反应与妥善处置相结合,促进突发案件应急处置工作常态化。围绕重点产品质量安全,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打假。加强执法打假督查,健全质检行政执法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机制。
强化12365举报处置指挥系统功能。加快12365系统建设,完善系统功能,优化工作流程,充分发挥举报投诉、咨询服务、风险监测、打假指挥功能,拓展质检工作综合服务平台。完善责任分工、日常管理、协作联合、考核激励制度,改进服务作风,完善联动措施,形成整体合力。加强与卫生、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工作协调,推动纳入地方政府应急联动指挥系统。

三、切实维护质检相关领域公共安全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监管为民的理念,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全面实施风险管理,切实加强质检相关领域公共安全,严格食品安全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检验检疫执法把关,忠于职守,勇于负责,有效防范、科学处置安全风险,全力守住安全底线。
(一)全面实施风险管理。
深入开展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建立质量安全明察暗访制度和举报奖励制度,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加强产品质量风险监测,重点加强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进出口农产品动植物疫病疫情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监测、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监测、输入性传染性疾病风险监测、进出口检验检疫和日常抽查监测。积极发挥国家级、地方各级技术机构作用,加大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的风险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害因素,有效防范质量安全风险。
建立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建立以风险监测为基础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组建专门的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依托总局科研院所、国家质检中心、各地检验检疫技术机构和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加大质量安全风险分析评估工作力度。加强对风险监测信息的科学研判,对系统性质量风险及时发出预警,对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及时提出处置建议。推进建立统一的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信息平台,有效整合共享风险信息资源,完善风险评估技术体系,提高行业、区域、产品风险预警能力,为科学处置质量安全问题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

建立质量安全风险快速处置机制。完善质量安全风险通报制度、快速处置机制和事故调查处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应急指挥体系。制定统一的风险应急预案,加强风险处置演练,提升风险应对和处置水平。对已发出预警的系统性质量安全风险,根据风险频率、危害程度和范围迅速启动应急机制,采取针对性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严格执行应急处置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预案,及时发布信息,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建立消费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快完善消费品安全法律法规,健全监管体系,强化风险管理。开展国内产品质量伤害监测制度研究,加强消费品安全监管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建立产品伤害事故数据库,完善产品伤害监测信息系统,开展产品伤害评估和预警分析,发布消费预警,正确引导消费。

(二)全力维护食品安全。

严格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完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召回制度、标签标识管理制度等基本监管制度,督促企业依法承担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地方政府落实食品质量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员制度。始终保持食品安全监管高压态势,有针对性地开展食品领域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严防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和行业性质量安全事件。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督导,构建监督检查全国联动机制,促进农村、城镇小型食品加工者提升质量安全控制能力。依法淘汰规模小、生产条件差、质量安全没有保障的食品生产企业。严格整顿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对整改未达到要求的企业一律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对违法企业和责任人从严查处,对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完善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健全源头备案、过程监督、产品抽检相结合的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从种养殖源头、生产加工过程到装运出口等环节的各项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基于风险分析、符合国际惯例的进出口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加强入境前市场准入、入境时现场查验和入境后监督管理,对进口食品实施严格检验检疫监管。推行出口食品检验检疫分类管理制度,完善进出口食品企业注册和备案制度、质量信用档案管理制度、产品追溯和召回制度。强化出口食品企业主体责任,发挥境外进口食品企业注册保障作用。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分析评估、污染物溯源、安全标准制定、检验检测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食物污染防控智能化技术。全面推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创新监管模式,提升进出口食品安全水平。

推动企业健全食品生产全过程安全追溯制度。研究确定食品生产可追溯监管关键项目和控制参数,改进相关技术规范。推动企业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严格实施索证索票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原辅料验收、加工、储存、出库等重要环节查验记录制度。督促企业制订食品批次编码规则,严格产品批次规范管理,严把原辅材料进厂关、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关和产品出厂关。
沙漠兄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三)维护口岸卫生安全。

加强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贯彻落实《国际卫生条例(2005)》,加强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根据对外开放口岸现有装备、条件及承担任务,实施分类、分批、分期建设和考核,促进所有口岸达到标准。继续完善和推进创建国际卫生机场(港口)活动,探索开展创建国际卫生陆港工作。研究推广口岸卫生检疫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加强新发传染病、核生化有害因子监测技术研究,提高重点疾病、重点地区核与辐射物质监测能力。加强卫生检疫数据信息化建设,完善口岸交通工具电讯检疫。

加强口岸传染病防控。构建包括风险评估、现场检疫查验、实验室检测、信息通报、联防联控为一体的口岸传染病防控体系。改革口岸卫生检疫查验模式,加强医学排查、医学巡查工作。全面促进对出入境货物、集装箱等卫生检疫。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监测工作机制,实施分类监管和监测预警制度。探索研究保健中心发展方向和管理模式,强化保健中心对口岸卫生检疫的技术支撑作用。

保障口岸公共卫生安全。构建口岸重大疫情疫病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口岸医学媒介监测和携带病原体检测,逐步推行监测报告制度和病原体快速检测工作。完善口岸食品卫生监管体系,加强口岸食品卫生监督分级管理。研究制定国际航行大型船舶卫生检疫监管模式。改进卫生处理监管模式,加强口岸卫生处理监管,提高卫生处理水平。加强口岸核生化有害因子监测,提高核生化突发事件反恐防范能力。

(四)严防动植物疫病疫情传入传出。

完善外来有害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防御体系。进一步完善风险监控、风险预警、检疫审批、检疫准入、境外预检、口岸查验、隔离检疫、检疫除害处理、后续监管等制度,创新进境动植物检验检疫查验模式。完善推广“人、机、犬”综合查验模式,健全高风险动植物及其产品指定口岸入境制度,建立转基因产品查验和监管工作机制。加强大宗敏感、高风险动植物产品检验检疫,加强旅客携带物、邮寄物、运输工具等查验监管。

完善出境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强化源头管理和过程监控,进一步完善注册登记、疫情监测、有毒有害物质监控、分类管理、出口验放、产品溯源、企业诚信、责任追究等制度。初步构建物种资源检验检疫体系,防止我国生物物种资源流失。加强动植物疫病疫情监测和有毒有害物质监控,推进出口动植物无规定疫病区域化建设。

加强进出境动植物检验检疫能力建设。建立动植物疫病疫情和旅客携带物、邮寄物、运输工具、物种资源等截获评价体系,建设国际动植物疫情、检验检疫截获和国际动植物检验检疫法规标准数据库,完善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标准,建立动植物检验检疫风险预警信息系统。加强动植物检疫隔离、现场查验、实验室检测、检疫除害处理、疫情监测防控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口岸集中建设大型检疫处理基础设施,规划建立国家级和区域性动植物检疫处理中心。

(五)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努力提升特种设备质量安全水平。从生产源头抓好特种设备质量安全,严厉打击非法生产使用行为。加强起重机械等事故高发和电梯、大型游乐设施、气瓶等涉及公共安全的高风险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加强石油化工、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娱乐等重点行业领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推动大型起重机械设备安装监控管理系统。加强使用环节安全监察,逐步建立实施使用单位分类监管制度,预防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力争到“十二五”末特种设备事故死亡率下降到0.38人/万台。
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系。完善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各安全主体责任,强化责任履行机制和措施。完善法规标准体系,着力提升技术规范和标准水平。完善动态监管体系,健全监察组织网络和信息化网络,实现全国监察与检验信息网络系统互联、互通和共享。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实施设备、企业、区域分类分级监管,加强工程示范和事故风险监测预警、重大危险源治理监控。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充分发挥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作用。推动应急管理与协调指挥技术平台建设,科学实施事故调查处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健全特种设备科学监管体制机制。完善基于风险的全过程安全监察体制,形成“政府统一领导、企业全面负责、部门联合监督、检验技术支撑、社会广泛参与、科学监管设备”的多元共治工作格局。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对一定区域领域、安全监察部门、检验检测机构和相关企业开展安全绩效评价。深化行政许可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检验工作改革,完善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相结合的特种设备监管体制机制。

沙漠兄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四、积极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质检职能优势,增强主动性,激发创造性,提高有效性,努力为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

(一)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标准,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强进境动植物检疫,积极支持优良动植物品种和资源性农业产品引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良好农业规范和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围绕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物流业等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加强质量管理,改善品种质量,淘汰落后产能和产品。帮助企业提高品牌创建能力,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立服务业标准化工作体系,推动认证机构创新开发服务认证,提升传统服务业水平,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推动节能减排。加快制修订与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相关标准,完善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探索建立碳排放认证制度,加快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领域认证实施进度,强化能效标识产品监督管理。扩大低碳、节能产品、环保产品认证范围,加强商品过度包装监管。深化能源计量工作,加快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建设,重点抓好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监管,强化能效标识产品管理,严格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发放。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加强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构建节能技术服务、科技支撑平台,建立高耗能特种设备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提高特种设备降耗水平。强化节能环保产品监管,加大产品监督抽查力度,突出能效、环保等重点指标的检验。加强节能检测技术研究,提高节能检测技术装备水平。加强对“两高一资”出口商品的检验把关,严格查验进口商品的能效指标。引导企业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规范,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
(二)服务对外贸易健康发展。

促进对外贸易便利化。深化检验检疫机制和口岸验放模式改革,建立更加科学的进出口商品法检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完善目录外商品监管制度。加快建立以电子申报、电子监管和电子放行为主要内容的电子检验检疫平台,推动地方电子口岸建设,实现口岸联检单位联网申报、信息共享、自动分单、统一验放。推进实施绿色通道、直通放行制度,减少验放环节,扩大受惠范围。完善口岸检验检疫设施建设标准,统一同类口岸检验检疫工作流程。对质量长期稳定、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出口企业,采用验证监管和信用监管相结合方式,减少重复检测和收费。帮助出口企业充分利用普惠制、自由贸易区等优惠原产地政策,享受国外关税减免优惠待遇,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促进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善检验检疫政策促进体系,帮助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机电产品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出口,扶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推动出口贸易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提高生态、低碳、绿色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促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零部件、重要能源原材料进口,促进节能降耗环保产品进口,服务重要进口资源储备体系建设,推动进口市场多元化,促进进出口贸易平衡。积极服务“走出去”战略,支持境外园区建设,促进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跨国经营。
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充分发挥技术性贸易措施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加强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跟踪、分析、研判、评议和交涉,完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深入研究主要贸易国家贸易措施体系构成要素、特点和功能,加大对技术壁垒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的投入,加强技术法规、标准化和合格评定工作,构建科学有效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指导和服务企业提高应对能力,根据国外技术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
完善国际合作布局。围绕国家外交外贸战略布局,进一步加强与发达国家质检合作,增进相互信任,提高合作水平。密切与周边及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丰富合作内涵,深化传统友谊。开拓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加深相互了解,拓宽合作领域。继续完善并有效运行双边质检合作磋商机制,有效解决涉质检问题国际贸易争端。积极参加国家自贸区战略实施,加强自贸区质检合作。

丰富国际合作内容。推动质检立法国际交流,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出入境检验检疫以及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我国产品质量监管和市场准入制度,推动双边或多边质检证书互认,扩大高精度和高稳定性计量基准和标准物质的合作研究。加强农产品检验检疫、食品安全、消费品安全、商品检验、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认证认可、缺陷产品召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展信息共享和风险共管,开展认证认可结果、实验室资质及检测人员资格国际互认,建立互信、互认、互利的质检国际合作关系。加强与毗邻国家动植物检疫、卫生检疫合作,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及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积极推动便利跨境运输的检验检疫合作,推进国际间电子证书联网核查。加强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等领域的质检国际科技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标准。

提升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国际计量委员会、国际认可论坛、国际实验室认可组织、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植物保护公约、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金伯利进程组织等国际或区域组织相关活动,加强对相关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的影响和引导,提高质检国际合作话语权。充分发挥我国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常任理事国以及担任亚太法制计量组织、亚太计量规划组织、亚太旅行医学学会、国际地理标志网络组织主席或秘书处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外展示和宣传,推动国外认可我国出口检验检疫证书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树立中国质检品牌形象。继续扩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际影响力,在中欧10+10互认试点基础上,扩大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
深化与港澳台质检合作。推动实施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有关补充协议,完善与港澳建立高层质检合作磋商机制,加强粤港澳深珠五地检验检疫合作,支持粤港澳区域经济发展。落实海协会、海基会多项质检合作协议,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相关附件的实施。配合落实《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推动建立符合两岸实际和满足两岸经贸文化交流需要的质检合作模式,规范开展两岸交流合作。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