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各家TOF的数据采集速率最高能到每秒几张谱图?

浏览0 回复28 电梯直达
gaoliang1012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说了这么多,好像有点偏题了。
其实我想问的是:
1.有没有人对LECO的500HZ提出质疑?
2.没有的话,既然LECO可以做到,为什么其他的TOF厂家没有跟进?(如上所述,高扫描速度在蛋白质组学方面还是很有应用前景的)
xueliwu200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gaoliang1012(gaoliang1012) 发表:
原文由 peter2006(peter2006) 发表:
同问,waters MSE 具体是个什么过程?AB的SWATH又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
我了解的waters MSe:假如waters的QTOF最大的扫描速度是20Hz,那么扫描时间最小也就是0.05S(1/20=0.05)。
当我们设定一个MSe方法扫描时间设定为0.1秒钟时,其中0.05S用于MS扫描,下一个0.05S用于MS/MS扫描,然后循环......(当然中间还有inter scan delay,lockspray snan time等,在此我们忽略这些次要因素),这样就在计算机的处理下,形成了两个数据通道,即低能量通道和高能量通道。这种办法是针对全质量范围的。不知道我的理解是不是正确?


AB的SWATH是这样的,一个循环中,首先100ms的MS(400-1200),接下来进行32个100ms的MS/MS,第一个MS/MS的precursor ions是400-425(对Quad进行一种特殊的tune,使其可以选择这一范围的离子送到碰撞室去进行CID),第二个MS/MS的precursor ions是425-450,以此类推,第32个MS/MS的precursor ions是1175-1200,这样一个循环下来总共花费了3300ms,得到了一张MS谱图,以及32张MS/MS谱图。(为了简化描述,这里precursor ions的选择是整数,实际上Reudi做的时候,是有一个0.5Da的偏移)

按照我的理解,Waters的MSE一个扫描循环下来似乎只得到了一张MS谱图和一张MS/MS谱图,这样的话对MS/MS谱图进行解析的话,有些难以将谱图上的碎片峰与其precursor ion进行对应。当然了WATERS对此好像有解释,但我没有仔细看,不知道有没有高手对此了解的比较详细的来给大家解惑。

AB的swath虽然也不是对某个确定的m/z的precursor ion去打二级,但他们将全部的质量范围等分成了32份,至少我们知道第一张谱图的precursor ions来自400-425这个范围。即使这样,在谱图解析的难度上,这与我们常用的DDA,IDA等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因为DDA或者IDA是选择一个确定的m/z去打二级的,每张MS/MS谱图都有一个确定m/z的precursor ion。当然了,SWATH是对全质量范围进行了MS/MS,其结构信息还是更为丰富的,DDA或者IDA只是对TOP 5, 10,20或者甚至到50,100(已经非常困难了)进行了MS/MS。若要以每张谱图都有一个确定m/z的precursor ion的要求来对全质量范围进行MS/MS的话,一个循环中要有800张二级谱图(当然要保证谱图的质量),这对扫描速度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挑战。


您的理解很准确,waters的MSE一个Scan只得到一张MS及MS/MS图,瞬间切换(约1ms),它解析整个母离子与子离子关联的方法是依靠waters家的chromlynx的软件(设计是一个三元的高斯函数),此软件的原理是母离子应该与子离子具备相同的色谱行为,必须保证有高度稳定的保留时间,这也是waters号称只有他们有底气同时采集MS及MS/MS的原因,他家的UPLC有足够稳定的泵。
xueliwu200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peter2006(peter2006) 发表:
同问,waters MSE 具体是个什么过程?AB的SWATH又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
我了解的waters MSe:假如waters的QTOF最大的扫描速度是20Hz,那么扫描时间最小也就是0.05S(1/20=0.05)。
当我们设定一个MSe方法扫描时间设定为0.1秒钟时,其中0.05S用于MS扫描,下一个0.05S用于MS/MS扫描,然后循环......(当然中间还有inter scan delay,lockspray snan time等,在此我们忽略这些次要因素),这样就在计算机的处理下,形成了两个数据通道,即低能量通道和高能量通道。这种办法是针对全质量范围的。不知道我的理解是不是正确?


理解很准确,就是低能量及高能量两通道瞬时切换。waters的扫描速度MS和MS/MS均为30scan/sec
徐好狗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些机器用的是TDC,而且是TDC里面比较老的LIST模式。数据线上传输的是HIT信息,并不是质谱的谱图。到了电脑以后再转换成HIST模式,才是谱图。理论上LIST可以记录每一个离子打击的时间,但是问题是动态范围低会失真。

如果是ADC的话,一张谱图大概至少256k点x 32bit=1Mb,如果一秒钟100张,总线传输能力要达到100Mb,超过PCI-32和100M以太网,特别是硬盘,需要用阵列8个硬盘才够。也不是不能做,麻烦一点。USB2号称480Mb,实际效果也就10MB随机BLOCK的样子。或者根本不开FPGA处理功能,这样,一秒钟可以到3万张,但是数据量大概2Gb的样子,用板载的32G RAM,可以记录15秒,但是无法传输。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zpf200312122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欢迎常来
xueliwu200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gaoliang1012(gaoliang1012) 发表:
对于一台QTOF而言,最主要的指标有分辨率,灵敏度及扫描速度(当然还有精度),正常而言,在采集速度与分辨率及灵敏度必须择其一。因为LC峰宽远大于GC峰宽,因此并不需要如此快的速度,以免牺牲其他性能。LECO的这些指标可能都是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做出来的结果,当在500HZ速度下,可能灵敏度及分辨率都会较差。扫描速度与各个厂家采用的数据采集方式是息息相关的,现在最主要的QTOF厂家主要是两大类采集方式,Agilent,bruker采用DDA,AB采用IDA和SWATH,IDA就是DDA,waters采用MSE,DDA是一种比较经典但稍显落后的方式,需要设定阈值,再按照丰度从高到低进行MS/MS,这样这个占空比会受到限制,必须去提高扫描速度,所以AB到100HZ,安捷伦50HZ,bruker50HZ,定量会稍弱,且对使用者经验要求较高。SWATH及MSE是同一条路,不需要阈值,同时去采集MS及MS/MS,这样会节省大量时间,定量较好。但需要有性能可靠的软件对复杂的谱图进行解析。当然,SWATH(AB去年推出此技术)跟MSE(waters在07年推出此技术)去比就是小儿科了,SWATH是在25Da(非楼上Lics05说的50Da)范围进行MS及MS/MS同时采集,MSE是在全质量范围进行MS及MS/MS采集,完全避免占空比的问题。


您好,非常感谢您的意见,不过还是有些不太懂的地方:

1.不知道Waters的MSE的在全质量范围进行MS以及MS/MS采集具体是怎么做的,因为按照SWATH的25Da范围在m/z400-1200进行MS以及MS/MS同时采集,一个循环需要的时间大约是100ms(MS累积时间)+100ms(每个MS/MS的累积时间)*(1200-400)/25=3300ms,32张质量还可以接受的MS/MS谱图就需要三秒多,不知道Waters的MSE是怎么样的?

2.即使LECO的500Hz是极端的情况,那么50-100Hz应该是一个各个参数都能够顾及到得情况了,厂家应该不至于常用的条件是10Hz就拿500Hz的极端条件来宣传。然而50-100Hz对目前LC的MS和MS/MS同时采集来说也已经是很高很高的了。因为虽然AB宣传的是最高到100Hz,但为了谱图质量能接受,Reudi的SWATH也只是用了10Hz(每张谱图累积100ms)。如果能把LECO的检测器拿过来用的话,按照50Hz计算,在同样的3300ms时间范围内,一个MS能够得到约160张MS/MS谱图,很高的数目了。

waters的MSE据我所知,因为整个过程非常简单,只是在整个质量数范围做高低能量切换从而得到一张MS及一张MS/MS图,以30HZ计,一个duty cycle time约为33ms+33ms=66ms,1s可以采集15张MS/MS图及15张MS/MS图。您的第一条中MS及MS/MS累积时间均为100ms,我觉得因为AB的MS最高速度为100hz,而MS/MS为50hz,因此我想如果MS累积时间为100ms,那么MS/MS是否应该为200ms呢?我个人觉得waters及AB在速度上或者说在单位时间所采集谱图的数量上应该差别不大。倒是有个担心,当SWATH以25Da做扫描质量数范围切换,四级杆需要变换质量数范围,会不会有信号会丢失呢?不明白。
gaoliang1012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xueliwu2000(xueliwu2000) 发表:

waters的MSE据我所知,因为整个过程非常简单,只是在整个质量数范围做高低能量切换从而得到一张MS及一张MS/MS图,以30HZ计,一个duty cycle time约为33ms+33ms=66ms,1s可以采集15张MS/MS图及15张MS/MS图。您的第一条中MS及MS/MS累积时间均为100ms,我觉得因为AB的MS最高速度为100hz,而MS/MS为50hz,因此我想如果MS累积时间为100ms,那么MS/MS是否应该为200ms呢?我个人觉得waters及AB在速度上或者说在单位时间所采集谱图的数量上应该差别不大。倒是有个担心,当SWATH以25Da做扫描质量数范围切换,四级杆需要变换质量数范围,会不会有信号会丢失呢?不明白。


1.虽然AB的MS最高速度为100Hz,MS/MS为50Hz,但是swath中的MS和MS/MS均只是用到了10Hz,因此MS和MS/MS都累积100ms应该没什么问题

2.我个人的理解,SWATH的quad是做了一种特殊的Tune,从而能够选择一定质量范围的母离子,切换应该不会有影响,因为常用的DDA或者IDA在对TOP5或者TOP10做二级的时候也会有切换的问题,只不过SWATH的切换是从一个质量范围到另一个质量范围,而DDA或者IDA是从一个确定的m/z到另一个确定的m/z.
gaoliang1012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徐好狗(hoggy) 发表:
这些机器用的是TDC,而且是TDC里面比较老的LIST模式。数据线上传输的是HIT信息,并不是质谱的谱图。到了电脑以后再转换成HIST模式,才是谱图。理论上LIST可以记录每一个离子打击的时间,但是问题是动态范围低会失真。

如果是ADC的话,一张谱图大概至少256k点x 32bit=1Mb,如果一秒钟100张,总线传输能力要达到100Mb,超过PCI-32和100M以太网,特别是硬盘,需要用阵列8个硬盘才够。也不是不能做,麻烦一点。USB2号称480Mb,实际效果也就10MB随机BLOCK的样子。或者根本不开FPGA处理功能,这样,一秒钟可以到3万张,但是数据量大概2Gb的样子,用板载的32G RAM,可以记录15秒,但是无法传输。


非常感谢徐老师的回复,不过您提到的TDC的一些相关名词真心不太懂。另外按照您提到的,是不是受电脑和通讯等硬件方面的限制,因此ADC的扫描速度不能做到100Hz以上,但是就ADC本身来说还是能够达到500Hz甚至更高的。还有后面的FPGA等彻底不懂了
peter200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Waters Synapt G2 or G2-s采用3Ghz ADC,再之前老的产品是TDC。
AB5600采用40GHz TDC。
不过仍然不是很明白TDC与ADC的区别,请教。
徐好狗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来给你们讲讲SWATCH的笑话吧!



说QTOF的MS2,其实窗口开的太小不是太好,一方面灵敏度低了,生物大分子同位素浪费很厉害,另一方面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其实也不是太看母离子的m/z有多好。这些软件如今都可以从碎片倒推母离子,甚至于很多时候倒推出来的母离子还不只几个这么多,即使你母离子子窗口还仅仅1u宽,有的母离子可以偏离窗口高达十几个u。



这样就有聪明人想,干脆烂到底,全开(MS ALL),后来效果也不好,就跳呀跳,搞了个开30u。
lics05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gaoliang1012(gaoliang1012) 发表:
原文由 peter2006(peter2006) 发表:
同问,waters MSE 具体是个什么过程?AB的SWATH又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
我了解的waters MSe:假如waters的QTOF最大的扫描速度是20Hz,那么扫描时间最小也就是0.05S(1/20=0.05)。
当我们设定一个MSe方法扫描时间设定为0.1秒钟时,其中0.05S用于MS扫描,下一个0.05S用于MS/MS扫描,然后循环......(当然中间还有inter scan delay,lockspray snan time等,在此我们忽略这些次要因素),这样就在计算机的处理下,形成了两个数据通道,即低能量通道和高能量通道。这种办法是针对全质量范围的。不知道我的理解是不是正确?


AB的SWATH是这样的,一个循环中,首先100ms的MS(400-1200),接下来进行32个100ms的MS/MS,第一个MS/MS的precursor ions是400-425(对Quad进行一种特殊的tune,使其可以选择这一范围的离子送到碰撞室去进行CID),第二个MS/MS的precursor ions是425-450,以此类推,第32个MS/MS的precursor ions是1175-1200,这样一个循环下来总共花费了3300ms,得到了一张MS谱图,以及32张MS/MS谱图。(为了简化描述,这里precursor ions的选择是整数,实际上Reudi做的时候,是有一个0.5Da的偏移)

按照我的理解,Waters的MSE一个扫描循环下来似乎只得到了一张MS谱图和一张MS/MS谱图,这样的话对MS/MS谱图进行解析的话,有些难以将谱图上的碎片峰与其precursor ion进行对应。当然了WATERS对此好像有解释,但我没有仔细看,不知道有没有高手对此了解的比较详细的来给大家解惑。

AB的swath虽然也不是对某个确定的m/z的precursor ion去打二级,但他们将全部的质量范围等分成了32份,至少我们知道第一张谱图的precursor ions来自400-425这个范围。即使这样,在谱图解析的难度上,这与我们常用的DDA,IDA等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因为DDA或者IDA是选择一个确定的m/z去打二级的,每张MS/MS谱图都有一个确定m/z的precursor ion。当然了,SWATH是对全质量范围进行了MS/MS,其结构信息还是更为丰富的,DDA或者IDA只是对TOP 5, 10,20或者甚至到50,100(已经非常困难了)进行了MS/MS。若要以每张谱图都有一个确定m/z的precursor ion的要求来对全质量范围进行MS/MS的话,一个循环中要有800张二级谱图(当然要保证谱图的质量),这对扫描速度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挑战。


讲得太好了,我们假设一个循环是3300ms,而且已经能做800张二级谱图。那SWATH的窗口最小就可开成是1Da(实际工作时由于同位素峰不需开得这么小),基本上一个样品做下来所有看得见看不见的母离子二级信息都全了,那将推动二级谱图采集从data dependent 到data independent的巨大改进。我想这也是楼主对500HZ技术那么感兴趣的的原因。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