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为什么测As、Se国标不用氢化物原子吸收法?

浏览0 回复58 电梯直达
xiejun11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冰山(yang_qingwen) 发表:

    如果要求数据具有法律效力,那就得用标准方法啊!如果只是想看看结果是多少,那就不拘方法了,这事想想也只能是这样。
很多情况下,测得数据是要有参照的。既然要参照,就得采用一样的方法,最好是标准方法,这样才有可比性。所以采用什么方法还是很重要的。对于一些很冷门的检测项目,由于没有标准方法可以参照,通常就要自己开发方法,对方法进行验证,然后尽量将该方法推广为国家标准。开发方法的活,可以委托给一些大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来做。
xiejun11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喝一碗凉茶(yanglianjun666) 发表:
国标方法是经过论证才制定出来的。
我看了一下,不少国家标准GB包括测试方法都是参照ISO、AATCC等国际权威标准来编写的。不知道是不是直接照搬过来(翻译)用,或者是要经过大量的实验验证并稍做修改使之国产化?
xiejun11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ylylttt(ylylttt) 发表:
照顾国产仪器的情节还是有的。
怎么说也是中国原创。在国外的话就不是这样子。
你是说原子荧光是中国原创么?
喝一碗凉茶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xiejun110(xiejun110) 发表:
原文由 喝一碗凉茶(yanglianjun666) 发表:
国标方法是经过论证才制定出来的。
我看了一下,不少国家标准GB包括测试方法都是参照ISO、AATCC等国际权威标准来编写的。不知道是不是直接照搬过来(翻译)用,或者是要经过大量的实验验证并稍做修改使之国产化?


有参考,同时也要做精密度试验,有起草、一验、二验。做完验证试验之后可行才会发布的。
xiejun11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喝一碗凉茶(yanglianjun666) 发表:
原文由 xiejun110(xiejun110) 发表:
原文由 喝一碗凉茶(yanglianjun666) 发表:
国标方法是经过论证才制定出来的。
我看了一下,不少国家标准GB包括测试方法都是参照ISO、AATCC等国际权威标准来编写的。不知道是不是直接照搬过来(翻译)用,或者是要经过大量的实验验证并稍做修改使之国产化?


有参考,同时也要做精密度试验,有起草、一验、二验。做完验证试验之后可行才会发布的。
这样看来国标制定的周期挺长的。一般从起草一个国标到正式发布要花多长时间呢?要半年吗?
喝一碗凉茶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xiejun110(xiejun110) 发表:
原文由 喝一碗凉茶(yanglianjun666) 发表:
原文由 xiejun110(xiejun110) 发表:
原文由 喝一碗凉茶(yanglianjun666) 发表:
国标方法是经过论证才制定出来的。
我看了一下,不少国家标准GB包括测试方法都是参照ISO、AATCC等国际权威标准来编写的。不知道是不是直接照搬过来(翻译)用,或者是要经过大量的实验验证并稍做修改使之国产化?


有参考,同时也要做精密度试验,有起草、一验、二验。做完验证试验之后可行才会发布的。
这样看来国标制定的周期挺长的。一般从起草一个国标到正式发布要花多长时间呢?要半年吗?


从定项目开始到发布一般要一到两年呢
冰山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xiejun110(xiejun110) 发表:
原文由 冰山(yang_qingwen) 发表:

    如果要求数据具有法律效力,那就得用标准方法啊!如果只是想看看结果是多少,那就不拘方法了,这事想想也只能是这样。
很多情况下,测得数据是要有参照的。既然要参照,就得采用一样的方法,最好是标准方法,这样才有可比性。所以采用什么方法还是很重要的。对于一些很冷门的检测项目,由于没有标准方法可以参照,通常就要自己开发方法,对方法进行验证,然后尽量将该方法推广为国家标准。开发方法的活,可以委托给一些大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来做。


基本就是这样啊
xiejun11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喝一碗凉茶(yanglianjun666) 发表:
原文由 xiejun110(xiejun110) 发表:
原文由 喝一碗凉茶(yanglianjun666) 发表:
原文由 xiejun110(xiejun110) 发表:
原文由 喝一碗凉茶(yanglianjun666) 发表:
国标方法是经过论证才制定出来的。
我看了一下,不少国家标准GB包括测试方法都是参照ISO、AATCC等国际权威标准来编写的。不知道是不是直接照搬过来(翻译)用,或者是要经过大量的实验验证并稍做修改使之国产化?


有参考,同时也要做精密度试验,有起草、一验、二验。做完验证试验之后可行才会发布的。
这样看来国标制定的周期挺长的。一般从起草一个国标到正式发布要花多长时间呢?要半年吗?


从定项目开始到发布一般要一到两年呢
时间要这么久啊,我以为半年就够了呢!
xiejun11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ldgfive(ldgfive) 发表:
原文由 xiejun110(xiejun110) 发表:
原文由 ldgfive(ldgfive) 发表:
氢化物发生器的方法已经落伍了

弱弱纠正下,应该是氢化物原子吸收法落伍了,不过我想知道氢化物原子吸收法为什么会落伍?


原子荧光法灵敏度更高,稳定,功能强大
氢化物原子吸收法的灵敏度也很高,我们实验室用氢化物+原吸(型号:AA6000)测浓度为5ppb的As,其吸光度为1.4。如果用氢化物+原吸就能达到这么高的灵敏度,就没必要用原荧了吧?氢化物+原荧的灵敏度应该和这个差不多,就算原荧的灵敏度能达到ppt级别,做到这么低浓度的行业应该是不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灵敏度太高了对于大多数行业来说意义不大。

wangjun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xiejun110(xiejun110) 发表:
原文由 ylylttt(ylylttt) 发表:
照顾国产仪器的情节还是有的。
怎么说也是中国原创。在国外的话就不是这样子。
你是说原子荧光是中国原创么?


国外研究和开发原子荧光都比国内要早,后来原子荧光在过内攻克多个技术难题,使原子荧光取得长足的进步。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