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NIR应用于饲料行业,哪个类型的仪器更加物美价廉?

浏览0 回复22 电梯直达
hr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近红外常见的类型:
滤光片型近红外光谱仪
光栅扫描型近红外光谱仪
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
AOTF(声光可调滤光器)近红外光谱仪
多通道近红外光谱仪(通常采用CCD作检测器)

请问:这几种仪器的类型在饲料行业的应用,哪个比较物美价廉? 如果,有相关的数据证明,就更好了.
    因为我看到的一些资料,没有横向比较哪类仪器的好坏?比如说,在同样的样品处理下,利用近红外扫描,哪个结果更精确?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近红外光谱(NIR)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长江之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三种类型:1、滤光片型近红外光谱仪
2、光栅扫描型近红外光谱仪
3、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
傅立叶技术又分为:
棱镜干涉仪系统          典型代表  NIR-Lab 200(Buchi)
麦克尔逊干涉仪系统      典型代表  (?)
Wisbone干涉仪系统      典型代表:Vector 22N, MPA (Brucker)
声光调制滤光器系统      典型代表: InfraAnalyzer  (B+L)
长江之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滤光片型是1970年代第一代近红外仪。检测光强度弱,只能收集样品表层信息。滤光片对应特定波长的吸收。12片滤光片即只有12个数据收集点,信息量极少,只能用于较单一指标测定。仪器光学系统受外部环境影响很大。温度、湿度的变化对测试结果有很大影响。必须经常校正仪器和调整定标模型。

80年代初,农业部曾引进100多台滤光片近红外给各省级农科院及农业大学。但因为仪器厂家只提供仪器,没有同时提供可靠的应用数据库,也没有专门的技术支持。结果这批近红外全部闲置仓库。前年国家粮食系统招标,又出现这类现象。
长江之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对饲料而言,最主要的还是仪器厂家是否有现成的模型,以及仪器硬件所决定的模型是否能够转移。信噪比决定了总体上的准确度和最小测量浓度;它是影响定标传递和长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比如二极管阵列技术, 有厂家声称定标可以在他们的仪器间可以完成定标传递,但没有得到检验。单从检测器设计角度来看,采用256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非常难保证每台仪器的256个检测元的一致性。因此从硬件构造上说各仪器的定标传递将很难解决,更不用说不能提供任何光谱克隆技术从光谱一致性角度解决定标传递的问题。

在饲料行业,曾有这样的事情:有厂家拿几十份样品建立一个模型,然后再来检测该样品,结果重复性非常好,然后就对用户说,你看,建立模型就这么简单。结果用户真正买了仪器之后才发现建立模型不是这么回事。

要真买仪器,搞不懂技术的话,就看看这个行业谁家产品用户最多,准没错。
hr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多谢长江之子的指点!

  我们实验室正在用傅立叶(PMA)建立模型,从去年的研究结果来看,没有预期的好。按理说,随着科技的进步,模型的效果应该是越来越好,当然这之中要排除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样品,仪器,实验室操作等。在考虑了各种因素的情况下,有的成分建立的模型R=0.92,RSD=3.8,还没有光栅型的好呢。(综合各种因素,BULKER04年产的MPA的性能应该比FOSS00年的光栅型好些吧?我是听说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建立模型时的一些光谱前处理没做好,因为是半路出家,所以大部分是交给计算机自己算的,只根据R,RSD,SEP的大小选择了合适样品建立了模型。

  另外,再请教一个问题,国外用近红外建立的代谢能预测模型,是直接用代谢能和近红外模型挂钩,还是用近红外先预测出化学成分再预测代谢能??(看了一些资料,说的有些模糊!)近红外是通过一些C-H键来反映一些成分,而代谢能是经过了机体内一些理化反映,用近红外能直接预测出代谢能吗?期待你的解答!
hr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对于一些模型的应用,有的厂家买仪器时给了模型,但是大部分是用国外饲料建立的。FOSS公司的产品应用于农业比较早,可能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模型和数据,但是BULKER公司的只能给国外建立的模型来用,鉴于国内外原料的差异,实用性也受到了限制。

看着别人建立起来的模型精确度都很高(已经发表的文章中看到的),
也听技术人员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解决很多不用搞明白就可应用的问题,
可是,操作起来,还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lee50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长江之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据我了解,MPA是没有饲料模型的,有国外的模型?头一次听说。

你说的傅立叶比光栅好,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但我觉得,近红外关键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单纯的追求仪器的高精尖不是聪明的做法,仪器技术能够满足实际的应用就可以了。比如,分辨率,仪器的分辨率能否满足要求,要看仪器的分析对象,即分辨率能否满足样品信息的提取要求。对于农产品、谷物、饲料的近红外光谱,由于样品组分的复杂性及吸收叠加特点,其最小峰宽为10nm,故分辨率达到10nm即可完全满足分析需要。傅立叶在做农产品的时候也不是用很高的分辨率,因为那么带来很高噪音。

由于近红外光区高叠加、宽吸收的光谱特点,具有较大噪音的傅立叶技术一般不适宜用于进行农产品的定量分析
jxdwde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edmund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如果楼主已经买了傅立叶,建议做模型的时候,多搜集不同浓度的样本,理化分析一定要准确,且多让厂商提供支持。毕竟模型建立需耗用大量时间和人力。如果还要买,就选有模型的。如果怕有厂商冒充有模型,让他们提供书面的证明,比如模型有多少样本的参与,准确性,相关性。最好带着去看看现有用户。
供参考。
mybear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hran 发表:
对于一些模型的应用,有的厂家买仪器时给了模型,但是大部分是用国外饲料建立的。FOSS公司的产品应用于农业比较早,可能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模型和数据,但是BULKER公司的只能给国外建立的模型来用,鉴于国内外原料的差异,实用性也受到了限制。

看着别人建立起来的模型精确度都很高(已经发表的文章中看到的),
也听技术人员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解决很多不用搞明白就可应用的问题,
可是,操作起来,还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不能全相信文章中的结果,国内的文章看看知道有这么个事就行,国外的文章也不要死抠着,如果按照文章中的条件做不出结果,要赶紧掉头。经验之谈,而且大受文章之苦:)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