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自己动手维修PPMS部件,省却三月时间与一点经费

浏览0 回复23 电梯直达
上海依阳实业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看了帖子,还想谈两点感受:
        (1)陆老师说“单位技术部门有专门的电子维修队伍”,感触很大。记得这是20年前大型国企和军工系统内的做法,但实际上这些专门电子维修队伍能力上确实有限。一个系统内的电子维修队伍根本就没有什么维修经验,基本上每台次的维修都是面临一个崭新的维修问题,都要从头了解从头学起,等搞明白了也不一定敢下手维修。整体来看,这类电子维修队伍纯属摆设,还不如动手能力强的该仪器使用人员更能真正解决问题,所以很多年前这种单位自己筹建的维修队伍早就销声匿迹了。没想到中科院还配备这种单位,应该也至少配备2代人了,不可思议。
        (2)陆老师说这仪器已经伴随多年了,帖子也反映出对仪器的充分了解,而且看到一次备件的更换以及维修的费用昂贵和不便性, 这让我想到技术水平和能力发展到这个层面,是不是考虑可以仿制和研发这种设备替代进口推向市场呢?这条路总要走,这条路总要有人走,也只有经常使用这台设备的人以及对整个测试原理和理论有深刻理解的人才能走这条路,也只有热爱这行当的人去做这项工作。否则,仅靠进口设备永远无法做到比老外更高水平的研究工作,也只能享受高昂的价格和不便的服务。
        总的来说,国内的仪器制造水平和研发能力与国外相比,是个差距越拉越大的趋势,感触的是像陆老师这样有机会、有条件和有能力的专业人士是越来越少,如果一个大国的绝大多数仪器都是进口的,那是什么样子?哈哈,不可想像啊。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handsomeland6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谢谢发表感想。
大陆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上海依阳实业(SH103383) 发表:
看了帖子,还想谈两点感受:
        (1)陆老师说“单位技术部门有专门的电子维修队伍”,感触很大。
        (2)否则,仅靠进口设备永远无法做到比老外更高水平的研究工作,也只能享受高昂的价格和不便的服务。
        (3)国内的仪器制造水平和研发能力与国外相比,是个差距越拉越大的趋势


1. 不是能力问题,因为这个活说实话没多大难度,应该是意识问题:选择想法设法解决问题,还是把自己的能力放在框子里?
2-3. 深切同感,这好比一个人让一个房间空气清新并不难,但改变环境与气候几乎不可能。不过现在的差距我认为越来越小,各仪器行业中所谓的国外核心技术说穿了也就那么回事,随着草根科研人员的活力慢慢释放出来,从模仿到超越的路上,我们在上坡速度比国外越来越更快。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5/3/23 9:05:43 Last edit by handsomeland
DevinYo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上海依阳实业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大陆(handsomeland) 发表:
1. 不是能力问题,因为这个活说实话没多大难度,应该是意识问题:选择想法设法解决问题,还是把自己的能力放在框子里?
2-3. 深切同感,这好比一个人让一个房间空气清新并不难,但改变环境与气候几乎不可能。不过现在的差距我认为越来越小,各仪器行业中所谓的国外核心技术说穿了也就那么回事,随着草根科研人员的活力慢慢释放出来,从模仿到超越的路上,我们在上坡速度比国外越来越更快。

是,核心技术是一方面,但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实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另外,还有相应的社会配套条件,现在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用在仪器设备的可靠性和外观上,国内的配套能力很难满足要求,没大单不作,小单又做不好。
还有,提到的草根科技人员,都是那些人呢?陆老师具体说说那些科技人员在做些真正市场化的仪器设备,也交流交流信息鼓舞鼓舞大家。
上海依阳实业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大陆(handsomeland) 发表:
1. 不是能力问题,因为这个活说实话没多大难度,应该是意识问题:选择想法设法解决问题,还是把自己的能力放在框子里?
2-3. 深切同感,这好比一个人让一个房间空气清新并不难,但改变环境与气候几乎不可能。不过现在的差距我认为越来越小,各仪器行业中所谓的国外核心技术说穿了也就那么回事,随着草根科研人员的活力慢慢释放出来,从模仿到超越的路上,我们在上坡速度比国外越来越更快。

正好在仪器信息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为什么投资人不愿意碰院所技术成果“,网址是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50323/156053.shtml,大家可以看看,挺一针见血的。其中有一条就是:
2)研究所技术团队的技术认知问题
  目前院所技术人员一个通病是对自身技术在整个产业化过程中的作用拔得太高,而实际上从技术---样品或样机---标准化地批量产品,单纯说技术的话,可能只走了30%-40%的路程,后来还有大量的路要走:
  a.客户试用过程中,往往有很多我们没有想到的问题或缺陷,环境适应性问题、兼容性问题、易用性问题等等。
  b.量产稳定性问题
  c.性价比问题,当科研人员把项目仅当成一个一次性成果时,强调品质,强调高指标,在材料选择、产品结构设计、生产工艺上有时可以说是不计成本,而市场产品通常强调性价比,强调最合适的指标以最优的价格销售,因此,项目公司成立之后在生产环节往往需要花大量时间精力,而不能简单沿用研究所生产样机的方式。
  正因为单纯对技术认知太高,会忽视产品化其他环节,以及营销、客户服务、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得研究所技术团队与项目公司其他部门配合重视度不够,认为“东西做出来了”,项目公司只管卖就可以了,卖不出去就是公司的能力问题。不接受或不承认自己的技术和产品还不成熟,还不是真正的产品。
  这类问题,如果项目公司管理层不能有效进行协调、沟通、解决,合作方最终必定走不到一起。
70码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大陆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上海依阳实业(SH103383) 发表:

正好在仪器信息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为什么投资人不愿意碰院所技术成果“,网址是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50323/156053.shtml,大家可以看看,挺一针见血的。其中有一条就是:
2)研究所技术团队的技术认知问题
  目前院所技术人员一个通病是对自身技术在整个产业化过程中的作用拔得太高,而实际上从技术---样品或样机---标准化地批量产品,单纯说技术的话,可能只走了30%-40%的路程,后来还有大量的路要走:
  a.客户试用过程中,往往有很多我们没有想到的问题或缺陷,环境适应性问题、兼容性问题、易用性问题等等。
  b.量产稳定性问题
  c.性价比问题,当科研人员把项目仅当成一个一次性成果时,强调品质,强调高指标,在材料选择、产品结构设计、生产工艺上有时可以说是不计成本,而市场产品通常强调性价比,强调最合适的指标以最优的价格销售,因此,项目公司成立之后在生产环节往往需要花大量时间精力,而不能简单沿用研究所生产样机的方式。
  正因为单纯对技术认知太高,会忽视产品化其他环节,以及营销、客户服务、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得研究所技术团队与项目公司其他部门配合重视度不够,认为“东西做出来了”,项目公司只管卖就可以了,卖不出去就是公司的能力问题。不接受或不承认自己的技术和产品还不成熟,还不是真正的产品。
  这类问题,如果项目公司管理层不能有效进行协调、沟通、解决,合作方最终必定走不到一起。
这篇文章很有见地。研究只是产品升级的开始,树木与树林的关系,但我能感受到整体水平提升比国外快,国外产品缺陷三十年未改进还继续在中国卖的例子我见过。
sc360xp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大陆(handsomeland) 发表:
没事,被人看到比精华重要。
给实验室省了点钱,关键是给大家争取了时间,没浪费大家测量时间,值了。
原本想着从其他实验室借过来一根旋转杆就能用,结果发现温度计不匹配很难进行完美匹配,样品附近温度指示在300K差别超过10K,尽管只看系统温度也勉强可用,但总觉得缺点什么,或者更改软件中的温度校准系数,只是相对有些麻烦,所以选择修是正确做法。
陆老师的精神境界高啊,谢谢分享!
lynne61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QUANTUM量子科学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陆老师,国内像您这样能自己动手修好的用户太少了,这个难度还是挺大的,赞一下。
我们的库房现在有20万美元左右的维修部件库存,常见的问题可以很快进行维修或更换。但如果是不常见的问题,要从美国总部调货的话,维修的周期就会长一些。随着PPMS用户的增多,我们也会继续扩大我们的库存,给用户更短的维修周期。
关于维修费用,像PPMS这样原装进口的仪器的维修成本的确要比国产的设备贵一些,尤其牵扯到返厂,会有包装、出关、清关和长距离运输等多个环节,也请您理解。
感谢陆老师您长期以来对我们的关照,我们希望今后也能拥有更多的像您这样的用户,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如果您今后有任何需要我们的地方,也请您一如既往的随时联系我们。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是我们永远的目标。
http://www.qd-china.com/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5/3/27 10:42:00 Last edit by SH100980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