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气相色谱检测器-介质阻挡放电离子化检测器(DBD)

浏览0 回复14 电梯直达
m3087685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请问各位大神,有人了解介质阻挡放电离子化检测器吗?好像是岛津的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liando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symmacro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chengjingb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就是DID类或ADD类,前者是氦放电离子化,后者有高频氩放电HFADD。每家都会用些新技术加以整合。
你的是DBD技术检测器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6/3/13 23:05:36 Last edit by chengjingbao
chengjingb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介质阻挡放电电路的物理结构和工作原理
        介质阻挡放电(DBD:DieleetrieBarrierDISeharge)又称无声放电,它是有绝缘介质插入放电空间的一种气体放电,介质可以覆盖在电极上或者悬挂在放电空间里,这样当在放电电极上施加足够高的交流电压时,电极间的气体,即使在很高气压下也会被击穿而形成所谓的介质阻挡放电。在电极间安插介质可以防止在放电空间形成局部火花或弧光放电,在通常大气压强下也可实现稳定的气体放电。它表现为很均匀、漫散和稳定、貌似低气压下的辉光放电,但实际上它是由大量细微的快脉冲放电通道构成【’]。早在1857年wernervonsiemens就提出用这种方法在常压(指气压)下产生臭氧,现在介质阻挡放电电路已经广泛应用于臭氧合成、紫外光源、气体激光激励、环保、微电子工艺和金属表面改性等方面。然而到目前为止,这种放电形式还是工业上合成臭氧的唯一方法[3l。工业中合成臭氧的装置其外形多为圆柱型,装置地极与大地相连,装置高压电极放在发生器中。地极和高压电极通常采用不锈钢制造。图1.1给出了这种臭氧发生器的物理结构图。臭氧发生装置产生臭氧的过程如下:当干燥的氧气或干燥的空气从加有交流高压的发生管左边流入,在发生管中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反应后,将氧气合成为臭氧[4门,并由发生管右边流出。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v29845022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感谢应助
chengjingb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chengjingbao(chengjingbao) 发表:
介质阻挡放电电路的物理结构和工作原理
        介质阻挡放电(DBD:DieleetrieBarrierDISeharge)又称无声放电,它是有绝缘介质插入放电空间的一种气体放电,介质可以覆盖在电极上或者悬挂在放电空间里,这样当在放电电极上施加足够高的交流电压时,电极间的气体,即使在很高气压下也会被击穿而形成所谓的介质阻挡放电。在电极间安插介质可以防止在放电空间形成局部火花或弧光放电,在通常大气压强下也可实现稳定的气体放电。它表现为很均匀、漫散和稳定、貌似低气压下的辉光放电,但实际上它是由大量细微的快脉冲放电通道构成【’]。早在1857年wernervonsiemens就提出用这种方法在常压(指气压)下产生臭氧,现在介质阻挡放电电路已经广泛应用于臭氧合成、紫外光源、气体激光激励、环保、微电子工艺和金属表面改性等方面。然而到目前为止,这种放电形式还是工业上合成臭氧的唯一方法[3l。工业中合成臭氧的装置其外形多为圆柱型,装置地极与大地相连,装置高压电极放在发生器中。地极和高压电极通常采用不锈钢制造。图1.1给出了这种臭氧发生器的物理结构图。臭氧发生装置产生臭氧的过程如下:当干燥的氧气或干燥的空气从加有交流高压的发生管左边流入,在发生管中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反应后,将氧气合成为臭氧[4门,并由发生管右边流出。



在上图三种结构形式中,图(a)中介质阻挡层紧靠一个电极,它是一种很实用的放电结构,通常用以制造臭氧发生器;其特点是结构简单,而且可以通过金属电极把放电产生的热量散发掉。图(b)中两个电极都被介质阻挡层遮盖,放电发生在两层介质之间,可以防止放电等离子直接与金属接触,对于具有腐蚀性气体或高纯度等离子体,这种结构具有独特的优点。图(c)的中介质阻挡层与两个电极都不接触,可以在介质两边同时生成等离子体。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6/3/14 7:50:01 Last edit by chengjingbao
chengjingb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chengjingb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五六年前,参与一个臭氧项目的分析判定,就有这方面的工业应用。
从我个人的感觉,该技术起源于理论,实验室研发,工业实验平台,工业应用,然后才是分析仪应用。
纯属个人观点
安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yzgu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安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