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同一个有组织废气排气筒的非甲烷总烃和二甲苯数据结果相差太大

浏览0 回复10 电梯直达
末m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同一个有组织废气排气筒的非甲烷总烃以碳计算,结果为10.2mg/m3和二甲苯(对间邻二甲苯)数据结果22.3mg/m3相差太大,是不是不符合逻辑?
在多少偏差范围是可以接受的?
推荐答案:绿树之林回复于2022/08/24
着两个方法没有可比性吧,非甲烷总烃和苯系物虽然都是用FID测定,但是两个项目完全不同,一个是以苯系物做标液、一个是以甲烷做标气,所以会导致测定出来结果不能那来说非甲烷一定高于苯系物。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只要苯系物浓度高,非甲烷的浓度是不会低的。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检测老菜鸟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欢迎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ztyzb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同一个有组织废气排气筒的非甲烷总烃以碳计算,结果为10.2mg/m3和二甲苯(对间邻二甲苯)数据结果22.3mg/m3相差太大,是不是不符合逻辑?
楼主,一般情况下二甲苯数据是不会超过非甲烷总烃的,根据产品标准要求的限值也能看出来,但是也有可能。假设一种极端情况,排气筒中全是二甲苯,分子式是C8H10,算成以碳计的话是22.3*96/106=20.2mg/m3>10.2mg/m3,所以说楼主分析下排气筒中气体主要成分,通过原辅料以及处理措施效率分析下,建议分析下VOCs。

在多少偏差范围是可以接受的?
个人理解没有理论值,需要具体点位、具体原辅料和处理措施分析下。
末m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ztyzb(zxz19900120) 发表:同一个有组织废气排气筒的非甲烷总烃以碳计算,结果为10.2mg/m3和二甲苯(对间邻二甲苯)数据结果22.3mg/m3相差太大,是不是不符合逻辑?楼主,一般情况下二甲苯数据是不会超过非甲烷总烃的,根据产品标准要求的限值也能看出来,但是也有可能。假设一种极端情况,排气筒中全是二甲苯,分子式是C8H10,算成以碳计的话是22.3*96/106=20.2mg/m3>10.2mg/m3,所以说楼主分析下排气筒中气体主要成分,通过原辅料以及处理措施效率分析下,建议分析下VOCs。在多少偏差范围是可以接受的?个人理解没有理论值,需要具体点位、具体原辅料和处理措施分析下。
是的,同时以碳计算的话,二甲苯结果还是>非甲烷总烃,我理解的偏差范围,是分析方法的不同,所造成的偏差,毕竟一个是吸附管方法,一个是气袋方法
chien_2007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星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个情况我们也在委托单位检测时发现过,后来那个单位找了多个检测公司进行检测,都出现这种情况。当时华测也在,他们对这个情况好像做过研究,只能说是方法不一样,没法进行数据的比较。
绿树之林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着两个方法没有可比性吧,非甲烷总烃和苯系物虽然都是用FID测定,但是两个项目完全不同,一个是以苯系物做标液、一个是以甲烷做标气,所以会导致测定出来结果不能那来说非甲烷一定高于苯系物。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只要苯系物浓度高,非甲烷的浓度是不会低的。
xiaogumd11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二甲苯>非甲烷总,一般情况不会出现,采样与检测方法不同,可能造成偏差,如楼上所上,有条件的话做一个VOC分析
Insm_9713ba6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ztyzb(zxz19900120) 发表:
同一个有组织废气排气筒的非甲烷总烃以碳计算,结果为10.2mg/m3和二甲苯(对间邻二甲苯)数据结果22.3mg/m3相差太大,是不是不符合逻辑?
楼主,一般情况下二甲苯数据是不会超过非甲烷总烃的,根据产品标准要求的限值也能看出来,但是也有可能。假设一种极端情况,排气筒中全是二甲苯,分子式是C8H10,算成以碳计的话是22.3*96/106=20.2mg/m3>10.2mg/m3,所以说楼主分析下排气筒中气体主要成分,通过原辅料以及处理措施效率分析下,建议分析下VOCs。

在多少偏差范围是可以接受的?
个人理解没有理论值,需要具体点位、具体原辅料和处理措施分析下。
这个实验在HJ 38没有换版时我用标气做过实验,如果总烃按原标准只计算第一个峰,我用的苯系物标气(组分:苯、甲苯、对/间/临二甲苯),总烃结果=苯+甲苯,建议将总烃实验时间延长一些,看第一个峰后面是否还有峰,如果后面有峰,应按新版标准一起计入总烃,后面我没有做过标气实验,但是遇到过二甲苯含量较大的,总烃不止一个峰,满足总烃>苯系物
ztyzb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nsm_9713ba66(Insm_9713ba66) 发表:
这个实验在HJ 38没有换版时我用标气做过实验,如果总烃按原标准只计算第一个峰,我用的苯系物标气(组分:苯、甲苯、对/间/临二甲苯),总烃结果=苯+甲苯,建议将总烃实验时间延长一些,看第一个峰后面是否还有峰,如果后面有峰,应按新版标准一起计入总烃,后面我没有做过标气实验,但是遇到过二甲苯含量较大的,总烃不止一个峰,满足总烃>苯系物
谢谢分享
ztyzb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末mo(v2981297) 发表:
是的,同时以碳计算的话,二甲苯结果还是>非甲烷总烃,我理解的偏差范围,是分析方法的不同,所造成的偏差,毕竟一个是吸附管方法,一个是气袋方法
楼主理解的没问题,吸附管还存在吸收效率的不同
检测老菜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