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十六届原创】ODC1多癌肿当中在研究进展

浏览0 回复0 电梯直达
吃饭请叫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维权声明:本文为Insm_c3ff04c3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ODC1多癌肿当中研究进展

.1  神经母细胞瘤

多胺与神经系统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本世纪初就已有文献报道:精胺合酶的基因突变可直接导致一种罕见的X连锁智力迟钝综合征[65];帕金森病和阿尔斯海默病均属于老年退行性疾病,与体内多胺代谢的减弱密切相关[70]。可见多胺与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功能维持密切相关。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致死性儿童肿瘤,若伴有MYCN扩增,常预示着预后不良,确定MYCN下游关键的信号通路可能提供治疗机会。通过转录组分析表明[4]MYCN扩增的神经母细胞瘤协同解除了包括ODC1内的多种多胺酶的调控,以促进多胺的生物合成。有文献报道,近20%MYCN扩增的神经母细胞瘤伴有ODC1扩增,其二者的共扩增显示了第一个致癌转录因子(MYCN)及其致癌靶基因(ODC1)可共同作为治疗靶点[48]Michael D[4]研究了多胺拮抗作用,以检测神经母细胞瘤对该途径的代谢依赖性,证实ODC1表达与神经母细胞瘤生存率相关;MYC扩增的神经母细胞瘤显示促进多胺生物合成的协调性途径改变;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中敲低ODC1基因可抑制瘤细胞增殖;敲低ODC1基因可防止MYC导的肿瘤发生;DFMO可提高化疗的疗效;DFMO引起的神经母细胞瘤可绕过多胺消耗屏障。Qiu L[38]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在神经母细胞瘤中,cell division cycle 27CDC27/ODC1轴可促进癌细胞转移,加速癌细胞铁死亡,并提示预后不良。综上所述,充分说明ODC1可促进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早在本世纪初就有文献报道,使用DFMO治疗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具有一定疗效,因为在癌细胞中存在促进癌细胞增殖的MYCN-ODC1途径[46,47]。另有一项临床研究表明[13],多胺拮抗剂疗法可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生和进展,类似地,也有文献报道[14],当多胺拮抗剂与传统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时,对于改善MYC扩增和非MYC扩增的神经母细胞瘤的预后均具有巨大潜力。可见,ODC1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极有可能为神经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治、预后判断和靶向治疗带来革命性的提高。

.2  肝细胞癌

现代医学早已证实,乙肝是肝细胞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15],多胺与HBV病毒的复制关系密切,在HBV感染细胞并复制过程中,ODC1基因高表达状态,从而提高HBc蛋白的含量。下调ODC1的表达会导致病毒DNAHBc蛋白和衣壳蛋白的含量减少。DFMO可以通过增加HBc蛋白泛素化,从而减少HBc蛋白的含量,最终抑制HBV DNA的复制,降低病毒的侵袭能力。

Zi Ye[5]的研究发现,ODC1基因在肝癌组织和细胞系中表达上调,并与KI67PCNA共同表达(P<0.05),下调其表达在体外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在体内同样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P<0.05),此外,ODC1基因的表达在模拟酸性微环境中会上调,同时干扰ODC1的表达会通过调AKT/GSK3β/β-catenin和相关下游蛋白,逆转酸性微环境导致ODC1基因表达上调导致的影响。综上所述,在人肝细胞癌中,ODC1通过AKT/GSK3β/β-catenin途径和调节酸性微环境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另有文献报道[10],在肝细胞癌中,PKM2/ODC1参与一个正反馈回路,DFMO和化合物3k同时抑制ODC1PKM2具有协同效应,通过AKT/GSK-3β/β-catenin途径抑制癌细胞的增殖。ODC1可能是人肝细胞癌分子靶向治疗的一个极具价值的选择。

.3  肺癌

在发病率和死亡率常年居于首位的肺癌中,ODC1基因的作用亦有文献报道[3],氨酸脱羧酶抗酶-1ODC1的天然抑制因子,它可以与ODC1单体结合而阻止ODC1活性亚二聚体的形成,以及与ODC1亚二聚体形成杂二聚体并辅助26S蛋白加快ODC1降解,同时可抑制细胞膜多胺转运体而抑制细胞外多胺向细胞内转运,实验证明对ODC1基因起抑制作用的鸟氨酸脱羧酶抗酶-1过表达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凋亡。同时DFMO抑制ODC1的表达可显著增加BCT-100治疗肺腺癌的临床效果,因为BCT-100的治疗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精氨酸和多胺的消耗而产生的[16]。综上所述,ODC1很可能在肺癌的靶向治疗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前列腺癌

在成年哺乳动物体内,多胺和雄激素可协同诱导前列腺的生长,且ODC1的含量水平明显受到雄激素含量的影响[17]Lisa Kaminski[18]的一项研究发现,在人类前列腺癌中,PGC-1抑制多胺合成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的侵袭性,而对前列腺癌患者体内转移和临床数据的分析支持PGC-1/c-MYC/ODC1轴调节多胺生物合成和前列腺癌侵袭性的观点。另有相关研究表明[19]ODC1可作为前列腺癌组织诊断的上皮特异性生物标记物,甚至可通过精胺代谢酶的mRNA评估前列腺癌的增殖状态[20]Shukla-Dave A[21]研究表明,ODC1是通过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ODC1完全有可能成为前列腺癌新的高效生物标志物或靶向治疗靶点。

.5  子宫内膜癌

有一项基础研究表明,ODC1高表达与大鼠子宫内膜癌的形成具有明显相关性[22]。在一项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队列研究中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 PCR)证实[23]ODC1的升高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PFS缩短呈明显正相关,他们的研究表明:1. 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ODC1基因是过表达的。2. ODC1高表达与复发时间缩短和生存率降低密切相关。3. DFMO抑制体外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4. DFMO治疗显著降低体内子宫内膜癌的生长。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可能高度依赖多胺的生物学作用,且易受多胺代谢途径抑制的影响,所以ODC1,完全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新的治疗靶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6  其他肿瘤

ODC1与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24]ODC1的多态性是结肠癌高风险的遗传标记,将ODC1抑制剂和阿司匹林或其他非体抗炎药(NSAIDs)结合使用可作为结肠癌预防的策略[25-26]ODC1可以改变正常的免疫调节机制,在M2样巨噬细胞中,可见ODC1下游多胺水平明显升高,并且IL-33可通过激活ODC1来完成M2样巨噬细胞分化,改变正常的免疫调节,从而促进食管鳞癌的发生[27],并且下调ODC1可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癌前病变形成的多种途径[44]。在乳腺癌中,相关研究显示:1.ODC1可以调节人乳腺癌细胞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和生长,从而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8]2. 沉默ODC1基因可以使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细胞毒性化疗更加敏感,是三阴性乳癌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29],而还有报道证实,ODC1可通过调节血糖的代谢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癌细胞的增殖[43]。在乳腺癌细胞中ODC1的过表达还可以抑制内皮抑素和type XVIII collagen的含量,从而导血管的生成,促进癌细胞的增殖[12]。还有研究证实[62],多胺可以通过促进B-DNAZ-DNA构象的转变来增加哺乳动物雌激素受体(ER)对其响应元件(ERE)的亲和力,故而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Nature最新刊登的一篇论文证实,ODC1与其调节的多胺代谢途径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具有密切关系[30]。另有文献报道,通过抑制MYC的作用靶点亚精胺合酶的生物合成,可预防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31],而升高的多胺可通过干扰四重体-WC平衡来诱导C-MYC过表达[32],表明ODC1MYC存在相互作用,甚至,多胺可逆转B细胞的衰老[33]、抑制B细胞激活后的克隆缺失[52],并通过募集更多免疫细胞增强抗肿瘤免疫的作用[34],也表明ODC1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ODC1基因的表达或调控异常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也密切相关,并且这种关联性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状态无关[41]。多胺腐胺还可以促进皮下黑色素的沉着,与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值得进一步探索[42]。在皮肤中过表达ODC1的转基因小鼠模型表明,ODC1可单因素导致自发性皮肤肿瘤的形成,这与体外细胞实验的结果一致[67]。鉴于ODC1的多种生物学效应以及与其他多种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故ODC1可以作为多种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研究方向[45]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其他生物/生化分析仪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