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资料】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简介

浏览0 回复45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李政道

现有外籍院士

  (Tsung-Dao Lee) 物理学家。美国国籍 。生于中国上海,原籍江苏苏州。1944-1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6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0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6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费米讲座教授,198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全校讲座教授”。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59)、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4)、意大利林琴科学院外籍院士(1982)和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57)。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和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等。作为重要的划时代贡献,发现了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和杨振宁教授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在弱相互作用研究领域还做出了二分量中微子理论、弱相互作用的普适性、中间玻色子理论以及中性K介子衰变中的CP破坏等重要研究成果;在统计力学方面,和杨振宁、黄克孙合作对多体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70-80年代,创立了非拓扑性孤子理论及强子模型,提出了量子场论中的“李模型”、“KLN定理”以及“反常核态”概念等。  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利翁斯
 
已故外籍院士

  (Jacques-Louis 1928.5.2-2001.5.17) 数学家。法国国籍。1950年毕业于法国高等师范大学。1954年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54-1986年历任法国南锡大学、巴黎大学和法国综合工科大学教授。1973年任法兰西学院教授。1980-1984年任法国国立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所长。1984-1992年任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主席。1991年任国际数学联盟主席。1995-1996年任法国科学院副院长,1997-1998年任院长。法国科学院院士(1973)以及20个国家与地区科学院外籍院士。利翁斯教授以力学、物理及工程中的重要应用为背景,在函数空间的插值理论、偏微分方程的非齐次边值问题、变分不等式、分布参数系统的最优控制、渐近分析等众多的领域中,开创性地建立了系统的理论,发展了独特的方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立了以他为首的当代法国应用数学学派,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199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林家翘

现有外籍院士

  (Chia-Chiao Lin) 力学和数学家。美国国籍。生于中国北京市,原籍福建福州。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1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硕士学位。1944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3年迄今历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教授、学院教授、荣誉退休教授。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51),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2),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60)。林家翘教授是当代应用数学学派的领路人。40年代开始的流体力学流动稳定性和湍流理论方面的工作,带动了整整一代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探索。从60年代开始,进入天体物理的研究领域,开创了星系螺旋结构的密度波理论,并为国际学术界所公认。他在应用数学领域作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贡献,特别是发展了WKBJ方法。  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林同炎

现有外籍院士

  (Tung-Yen Lin) 土木工程学家。美国国籍。生于中国福建福州。1931年获唐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学位。1933年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长期担任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和全校文学科技教授,现任该校土木工程系名誉教授,美国林同炎公司董事长、总工程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67),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奖(1986),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首届预应力混凝土奖(后称林同炎奖)和首届杰出成就奖(2000)等。  林同炎教授是预应力混凝土理论及设计领域的奠基人之一和世界闻名的土木工程结构大师。在长跨度桥梁和高层建筑的抗震结构等方面作出了创造性贡献。创立了不少预应力理论,并通过实验和实践证明其正确性。多部预应力结构、钢结构及桥梁、房屋系统的专著,被译为欧亚多种文字,闻名世界。林氏个人成就著作及创新工程得奖近百件。  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罗伯特.康

现有外籍院士

  (Robert Wolfgang Cahn) 物理冶金学家。英国国籍。1945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物理系,1950年、1963年先后获该校哲学博士、科学博士学位。1962年起历任英国北威尔士大学、萨塞克斯大学教授,法国巴黎-萨特大学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1986年迄今任英国剑桥大学材料科学与冶金系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91),欧洲科学院院士(1989),德国哥廷根艺术和科学院外籍院士(1987)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9)。  罗伯特·康教授在物理冶金主要领域如回复、再结晶、金属间化合物、金属玻璃等方面都有创造性的贡献,与德国P.Hassen合著的《物理冶金》一书行销全世界。创办或主编的《核材料》、《材料科学》、《材料研究》、《金属间化合物》等杂志,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自1968年以来就是《自然》杂志材料科学方面的主审人,写过数以百篇计的科学报告与评论,对国际材料科学导向有较大影响。  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马库斯

现有外籍院士

  (Rudolph A.Marcus) 化学家。美国国籍。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1943年获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学士学位,1946年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1958年任美国布鲁克林综合技术大学教授。1964年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1975年任英国牛津大学教授。1978年迄今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化学讲座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70)。曾获沃尔夫化学奖(1985),美国国家科学奖(1989),诺贝尔化学奖(1992)和美国国家科学院成就金奖(1995)。马库斯教授在理论化学方面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其中之一是化学体系中电子转移反应的Marcus理论,几乎涉及化学学科中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的各个分支领域,以及材料科学、分子器件及生命科学等领域,推动了这些学科的发展。在单分子反应研究中,将早期的RRK理论发展为RRKM (Rice-Ramsperger-Kassel-Marcus)理论,是当前研究高能分子的一种重要理论工具。  199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毛河光

现有外籍院士

  (Ho-Kwang Mao) 地球物理学家。美国国籍。生于中国上海。1963年获台湾大学地质学学士学位。1966年、1967年获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卡耐基研究所地球物理实验室和高压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3)。1989年获国际高压界最高奖——布里季曼奖。  1976年与P.M.Bell合作改进的金刚石压腔(DAC)可达100 GPa(1Mbar),1978年又提高到173 GPa,即相当于地球外核的压力。 1986年与徐济安、P.M.Bell合作创造了550 GPa的世界最高静压力的新纪录(已超过地心的压力)。除在高压技术(包括最高压力的获得和各种测量技术)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外,在超高压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确定了MgO-FeO-SiO2系统在下地幔的温度压力条件下矿物的相关性;观察到二价铁在高温下的歧化反应,以及铁、镁的强烈分异现象;开展氢的金属化研究并观察到新的重要现象等。  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米歇尔

现有外籍院士

  (Hartmut Michel) 生物化学家。德国国籍。生于德国路德维斯堡。1975年毕业于德国图宾根大学并获硕士学位。1977年获德国伍兹堡大学博士学位。1981-1987年任德国马普学会生物化学研究所教授。1987年至今,先后担任德国马普学会生物物理研究所教授、室主任、所长,并且是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委员、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6)、荷兰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米歇尔教授长期从事光合作用重要蛋白质的研究,在光合反应中心、需氧呼吸以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突破了膜蛋白结晶及其三维空间结构的分析,成功地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膜蛋白晶体—紫色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晶体,并以3埃的高精确度确定了该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因此与他人共同获得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此外,还确定了另一类紫色细菌的捕光色素蛋白复合物的结构,解释了含高电位和低电位铁原子簇的捕光色素蛋白复合物亚单位的排列顺序变化对该色素蛋白复合物作用功能的影响。  米歇尔教授对中国科学事业有特殊的感情,曾多次访问中国,进行学术交流,合作培养博士生,开展合作研究。主动提出与中科院植物所等研究所合作开展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000年6月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莫里茨
 
现有外籍院士

  (Helmut Moritz) 大地测量学家。奥地利国籍。1956年毕业于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测量工程系,1959年获该校科学技术博士学位。1964-1971年任德国柏林技术大学教授。1971年迄今任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教授。奥地利科学院院士(1988)以及9个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莫里茨教授1967年提出了在希尔伯特空间中误差理论和统计学相结合的一种“最小二乘推估”,并发展为物理大地测量的一种非常实用有效的推估技术;对莫洛琴斯基提出的大地测量边值问题进行了完善和发展;证明了引力位的二阶梯度中引力和惯性的可区分性;提出了一种“统一性”地球自转理论;总结发展了自克莱饶以来的关于地球作为平衡体的理论。  199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潘诺夫斯基
 
现有外籍院士

  (Wolfgang K. H. Panofsky) 物理学家。美国国籍。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教授、荣誉所长。生于德国柏林。1938年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1942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科学院院士,也是多个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潘诺夫斯基教授长期从事加速器物理、核物理和粒子物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曾参与建造能量为32MeV现代质子直线加速器,领导建成能量最高的电子直线加速器、SPEAR正负电子对撞机、PEP正负电子对撞机和斯坦福线型对撞机(SLC)等。提出了Panofsky-Wenzel定理,阐明了决定束流品质的尾场的纵、横势函数的关系;同时,提出了束流崩溃效应的渐近理论和环形加速器消色散聚焦结构理论,发明了以Panofsky命名的四级矩磁铁结构等。曾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Guggenheim Fellowship、Enrico Fermi奖等多项科技奖励。  潘诺夫斯基教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十分关注。先后数十次访问中国,到多个院校讲学、交流,热情培养中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曾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顾问,特别对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研制给予了大量具体的帮助。  200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