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开了一个讨论帖,推断缬氨酸(V)、亮氨酸(L)、异亮氨酸(I)、苏氨酸(T)、赖氨酸(K)、苯丙氨酸(F)、色氨酸(W)的出峰顺序。原帖链接如下:节后第一讨论贴--已知解离常数预测出峰顺序!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30219/4574102/帖子的点击率说明还是有不少网友关注的,在此先谢过大家的捧场。该贴到目前为止共有两位网友参与讨论,并都给出了各自不同的答案。我的答案跟他们的相差比较大,特此摆出来跟大家分享讨论。说的不一定对,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以下讨论全部以CZE为前提,且GBE只有缓冲溶液,没有任何其他添加剂(如有机溶剂)。要预测出峰顺序,首先得弄清楚这个物质的酸碱性。如果是弱酸性物质,在羧基完全解离的情况下,物质带负电荷,则荷质比越大出峰时间越晚。如果是弱碱性物质,完全电离时物质带正电荷,出峰顺序正好反过来,即荷质比越大,出峰时间越短。另外酸性物质,pKa>pH时,羧基解离;碱性物质,pKa<pH时,碱基解离。在此理论下,以上给出的所有氨基酸,带的电荷都是一样的:pH都大于pKa1,所以所有氨基酸的羧基均解离,带一个单位负电荷。而所给的pH也都小于pKa2(K除外),所以氨基也都解离并带上一个单位正电荷。对于K,pH小于pKa2,氨基没有解离,但是它有一个碱性的R基,并且pKR大于pH,所以也是带上了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再者,该缓冲体系为碱性(pH9.0),且远远大于pKa1,所以氨基的作用占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在这个buffer条件下,氨基的影响起主要作用,这些氨基酸所带的有效电荷应为正电荷。符合上面说的碱性物质出峰顺序的原则:即荷质比越大,出峰时间越短。荷质比从大到小为:V、T、L=I、K、F、W,所以理论上的出峰顺序也是V、T、L=I、K、F、W。但是,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K(赖氨酸)的侧链是这些氨基酸当中唯一呈碱性的(其他6个氨基酸的侧链均为中性),所以K一定是且必须是最后出峰!另外,我自己的实验经验,I比L先出峰。所以,最后的出峰顺序为:V、T、I、L、F、W、K注:以上讨论完全为原创也没有引用任何paper或书籍等理论,冒险大胆推断。有砖的尽管拍,没砖的就赶紧留个脚印表扬一下吧!-----------------------------------------------------下面附上两位网友的答案,感谢他们的积极参与!1 flysky97:对于赖氨酸pI>9.0 ,其他均<9.0 赖氨酸第一个出来;
分子量由大到小(其倒数由小到大顺序)为:
色W: 204.23
苯F: 165.19
赖K: 146.19
亮L: 131.17=异亮I: 131.17
苏T: 119.12
缬V: 117.15
我先猜一下顺序(不对莫怪):
赖氨酸Lys
色氨酸try
苯丙Phe
异亮氨酸iso
亮氨酸leu
苏氨酸thr
缬氨酸val
flysky97的推测跟我的正好完全相反,可能是没注意到物质的酸碱性问题,呵呵~-----------------------------------------------------------------------------------------------
2 wy20071722这个东西我想可能跟质量的关系不大,应该主要跟阻力有关,因为如果力平衡的话,就跟质量没关系了。等电点不同,解离度不同。主要跟电荷和半径有关系。考虑解离度不同,顺序:
赖
苏
异亮
亮
缬
色
苯丙
这个没有考虑和溶液缓冲离子的相互作用影响,像后面几个pH接近,特别像亮和异亮,可能分不开,不清楚他们之间分子大小和电动势的差异,有可能会出峰与预测相悖,但这样的话不相符的部分迁移时间应该是接近的。
分离不同等电点的应该是用等电聚焦来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