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们,好东西与大家共分享哦,好了就顶
送给刚接触原子吸收的朋友们,下面内容基本上把AAS比较重要的知识都包含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导学
一、 基本要求
掌握
原子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与特点,元素的特征谱线,描述吸收峰形状的参数,吸收峰变宽的原因,峰值吸收系数与吸收系数。了解基态原子数与原子化温度之间的关系,定量的依据。
掌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了解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构、流程及类型。
掌握分析条件的选择依据,应用领域,定量分析方法;干扰的类型与抑制方法。
二、 基本概念与重点内容
A 基本原理
1. 共振线
基态®第一激发态,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能量。产生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
吸收光谱
激发态®基态 发射出一定频率的辐射。产生共振吸收线(也简称共振线);
发射光谱
2。元素的特征谱线
1)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
基态®第一激发态: 跃迁吸收能量不同——具有特征性。
2)各种元素的基态®第一激发态
最易发生,吸收最强,最灵敏线。特征谱线。
3)利用特征谱线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2. 吸收峰形状
原子结构较分子结构简单,理论上应产生线状光谱吸收线。
¨实际上用特征吸收频率左右范围的辐射光照射时,获得一峰形吸收(具有一定宽度)。
¨由:It=I0e-Kvb , 透射光强度 It和吸收系数及辐射频率有关。
以Kv与n 作图:
3. 表征吸收线轮廓(峰)的参数:
中心频率nO(峰值频率) : 最大吸收系数对应的频率或波长;
中心波长:λ(nm),
半宽度:ΔnO
4. 吸收峰变宽原因
(1)照射光具有一定的宽度。
(2)多普勒变宽(温度变宽) ΔVo
多普勒效应:一个运动着的原子发出的光,如果运动方向离开观察者(接受器),则在观察者看来,其频率较静止原子所发的频率低,反之,高。
(3)劳伦兹变宽,赫鲁兹马克变宽(碰撞变宽)ΔVL
由于原子相互碰撞使能量发生稍微变化。
劳伦兹变宽:待测原子和其他原子碰撞。
赫鲁兹马克变宽:同种原子碰撞。
在一般分析条件下ΔVo为主
5. 积分吸收与峰值吸收
光谱通带0.2mm。而
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10-3mm。
如图所示:
若用一般光源照射时,吸收光的强度变化仅为0.5%。灵敏度极差;
若将原子蒸气吸收的全部能量,即谱线下所围面积测量出(积分吸收)。则是一种绝对测量方法,现在的分光装置无法实现。
谱线的积分吸收与基态原子数目成正比,即与原子浓度成正比。
6.基态原子数与原子化温度
7.吸收系数与峰值吸收系数
8.用峰值吸收系数k0代替kl的条件
B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与原理
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组成部分与结构流程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基本上由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组成。
2.锐线光源
什么是锐线光源?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为什么要使用锐线光源?
3.原子化装置类型
原子化器有火焰原子化器和无火焰原子化器两种。
4.火焰原子化器与原子化过程
5.火焰类型:
6.火焰原子化器的火焰温度选择:
(a)保证待测元素充分离解为基态原子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低温火焰;
(b)火焰温度越高,产生的热激发态原子越多;
(c)火焰温度取决于燃气与助燃气类型,常用空气—乙炔,最高温度2600K能测35种元素。
5.无火焰原子化器的特点与原子化过程
6.无火焰原子化过程
7.狭缝宽度与通带
C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实验条件的建立
1.需要选择的分析条件
(1)分析线;(2)狭缝宽度;(3)工作电流;(4)原子化条件的确定;(5)检测进样量。
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干扰类型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干扰主要有光谱干扰、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和背景干扰。
3.光谱干扰
光谱干扰主要来自光谱通带由多条吸收线参与吸收或光源发射的非吸收的多重线产生干扰和样品池本身的分子发射或待测元素本身的发射线的影响。
4.物理干扰
物理干扰是由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粘度、表面张力等)发生变化,
物理干扰出现在试样在转移、蒸发过程中,主要影响试样喷入火焰的速度、雾化效率、雾滴大小等。使喷雾效率下降,致使出现在火焰原子化器中的原子浓度减小,导致测定误差。
可通过控制试液与标准溶液的组成尽量一致的方法来消除。
5.化学干扰
化学干扰是指在溶液或火焰气体中发生对待测元素有影响的化学反应,导致参与吸收的基态原子数减少。背景干扰是一种分原子性吸收,多指光散射、分子吸收和火焰吸收。
化学干扰效应的消除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加入缓冲剂、保护剂、稀释剂等或采用预先分离的方法。
6.特征浓度(含量)
7.检测限
8、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有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9.标准曲线法
10.标准加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