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热分析仪器温度的分辨率指标多少是合理的???

浏览0 回复8 电梯直达
gq2000sf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们在做热分析是,不同的热分析有不同的温度分辨率指标, 我也留心了许多资料和许多老师探讨了此问题,且实践中也遇到类似问题。
首先仪器的灵敏度是极限指标,所以温度的灵敏度或分辨率在试验中难以考证或验证的, 所以各个TG厂家的指标都不一样,其中不乏造假的。
1, 对于TG , 我认为温度控制值在3度范围内能够接受,即理论设置值和仪器达到的值差异不高于3 度,同样做标准草酸钙, 因为取样的量不同, 分解温度有时差异50-100度,所以温度控制和温度的重复性控制在5度范围内就可以。我们分别在欧洲和美国的热分析比较结果, 标样分解温度差异比较大,所以TG的温度控制值不需要0.1 或0.01 的温控,而且实际仪器也无法控制0.1度,除非你的升温速率设置0.1 , 但效果也达不到!  -个人观点!!!
2,对于DSC, 因为是热量变化的研究,尤其热流型的DSC, 其实就是温度转化为热量数据,除了PE公司(和精工,他们是OEM关系)的功率补偿型, 鄙视其他任何厂家说自己是功率补偿型!!!
  所以我个人认为0.2-0.3 的温度控制精度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标样(高纯度金属)的熔点也并非是点,而是熔程, 精确在0.01 温度也是无法验证的, 尤其热分析是动态升温, 所以和量热仪的测温是不一样的。

3, 对于DIL热膨胀, 我认为控温达到0.1 是需要的,样品在温度变化1-2度时长度会发生变化,而且这个变化是可以被高质量的位移传感器检测到的, 但是0.01 的温控是比较困难的, 我做了升温速度是5K/min 的DIL,在初始RT(室温)-50度时,控温精度(理论值和仪器实际值)有差异,但在高温时,基本控制在0.1 度的误差内。而且标样的准确值和试验值相当吻合。
    望大家讨论和用自己的仪器来试验!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crystalsnak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gq2000sf 发表:
我们在做热分析是,不同的热分析有不同的温度分辨率指标, 我也留心了许多资料和许多老师探讨了此问题,且实践中也遇到类似问题。
首先仪器的灵敏度是极限指标,所以温度的灵敏度或分辨率在试验中难以考证或验证的, 所以各个TG厂家的指标都不一样,其中不乏造假的。
1, 对于TG , 我认为温度控制值在3度范围内能够接受,即理论设置值和仪器达到的值差异不高于3 度,同样做标准草酸钙, 因为取样的量不同, 分解温度有时差异50-100度,所以温度控制和温度的重复性控制在5度范围内就可以。我们分别在欧洲和美国的热分析比较结果, 标样分解温度差异比较大,所以TG的温度控制值不需要0.1 或0.01 的温控,而且实际仪器也无法控制0.1度,除非你的升温速率设置0.1 , 但效果也达不到!  -个人观点!!!
2,对于DSC, 因为是热量变化的研究,尤其热流型的DSC, 其实就是温度转化为热量数据,除了PE公司(和精工,他们是OEM关系)的功率补偿型, 鄙视其他任何厂家说自己是功率补偿型!!!
  所以我个人认为0.2-0.3 的温度控制精度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标样(高纯度金属)的熔点也并非是点,而是熔程, 精确在0.01 温度也是无法验证的, 尤其热分析是动态升温, 所以和量热仪的测温是不一样的。

3, 对于DIL热膨胀, 我认为控温达到0.1 是需要的,样品在温度变化1-2度时长度会发生变化,而且这个变化是可以被高质量的位移传感器检测到的, 但是0.01 的温控是比较困难的, 我做了升温速度是5K/min 的DIL,在初始RT(室温)-50度时,控温精度(理论值和仪器实际值)有差异,但在高温时,基本控制在0.1 度的误差内。而且标样的准确值和试验值相当吻合。
    望大家讨论和用自己的仪器来试验!
   


标题有误导哦,分辨率和精度,准确度差别蛮大的
个人认为单纯讨论热分析的分辨率极限指标意义不大,需要结合噪音来衡量。

另,LZ提出的概念好多啊,大家容易晕的
1,TG的温度,意思是重复性吧,也就是精度的概念
2,3,是准确度还是精度呢?
热分析小将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楼主说的有一定道理,对于一些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对仪器能力的夸大很有意见,而这下极限性能往往意义不大或根本无法验证。
我曾经遇到过耐驰的销售把它们TG/DTA的能量分辨率吹的和他们DSC一样,唉,最终受害的还是用户,不厚道
liouzb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是做工业炸药热分析的  请问哪位仁兄知道国内那里能做高压DSC测试啊
谢谢
修身养性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嗯,理性的购买仪器的话,是不能完全依赖指标的,因为有的指标写得很好,但是根本做不出来的,或者验收的时候不验收;最实际的方法是做几个样品比较一下仪器的实际性能,实验结果是最能够说明一切的了;最后再参考一下价格,找一个性价比最好的

原文由 bulldog1022 发表:
楼主说的有一定道理,对于一些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对仪器能力的夸大很有意见,而这下极限性能往往意义不大或根本无法验证。
我曾经遇到过耐驰的销售把它们TG/DTA的能量分辨率吹的和他们DSC一样,唉,最终受害的还是用户,不厚道
修身养性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除了PE说自己的Diamond DSC是功率补偿型产品外,没有一家热分析厂家说自己的产品是功率补偿型的,都承认是热流型的啊

因为热流型和功率补偿型的产品各有优缺点的,功率补偿型的仪器最大优点是升降温速率可以做的很快,所以在一些等温结晶实验的时候会有一些方便之处,其他地方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而且因为价格昂贵,并不为大部分用户所接受,所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大部分用户都是用热流型的DSC,因为热流型的DSC基线稳定,而且灵敏度更高一些,后续的维护成本也低一些


原文由 gq2000sf 发表:
我们在做热分析是,不同的热分析有不同的温度分辨率指标, 我也留心了许多资料和许多老师探讨了此问题,且实践中也遇到类似问题。
首先仪器的灵敏度是极限指标,所以温度的灵敏度或分辨率在试验中难以考证或验证的, 所以各个TG厂家的指标都不一样,其中不乏造假的。
1, 对于TG , 我认为温度控制值在3度范围内能够接受,即理论设置值和仪器达到的值差异不高于3 度,同样做标准草酸钙, 因为取样的量不同, 分解温度有时差异50-100度,所以温度控制和温度的重复性控制在5度范围内就可以。我们分别在欧洲和美国的热分析比较结果, 标样分解温度差异比较大,所以TG的温度控制值不需要0.1 或0.01 的温控,而且实际仪器也无法控制0.1度,除非你的升温速率设置0.1 , 但效果也达不到!  -个人观点!!!
2,对于DSC, 因为是热量变化的研究,尤其热流型的DSC, 其实就是温度转化为热量数据,除了PE公司(和精工,他们是OEM关系)的功率补偿型, 鄙视其他任何厂家说自己是功率补偿型!!!
  所以我个人认为0.2-0.3 的温度控制精度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标样(高纯度金属)的熔点也并非是点,而是熔程, 精确在0.01 温度也是无法验证的, 尤其热分析是动态升温, 所以和量热仪的测温是不一样的。

3, 对于DIL热膨胀, 我认为控温达到0.1 是需要的,样品在温度变化1-2度时长度会发生变化,而且这个变化是可以被高质量的位移传感器检测到的, 但是0.01 的温控是比较困难的, 我做了升温速度是5K/min 的DIL,在初始RT(室温)-50度时,控温精度(理论值和仪器实际值)有差异,但在高温时,基本控制在0.1 度的误差内。而且标样的准确值和试验值相当吻合。
    望大家讨论和用自己的仪器来试验!
   






lunsey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本人用过PE 和TA的仪器,所以热流式和功率补偿式的DSC都用过,个人还是感觉功率补偿式的的好用很多。除了升降温比较快,它的灵敏性也很好,连1mg的液晶试样都能测出很小的转变峰来。而且基本上除了铝坩锅没有什么后续的维修维护啊。


原文由 birdlover 发表:
除了PE说自己的Diamond DSC是功率补偿型产品外,没有一家热分析厂家说自己的产品是功率补偿型的,都承认是热流型的啊

因为热流型和功率补偿型的产品各有优缺点的,功率补偿型的仪器最大优点是升降温速率可以做的很快,所以在一些等温结晶实验的时候会有一些方便之处,其他地方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而且因为价格昂贵,并不为大部分用户所接受,所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大部分用户都是用热流型的DSC,因为热流型的DSC基线稳定,而且灵敏度更高一些,后续的维护成本也低一些


vicki812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你是拿TA什么型号的嘛,PE的diamond是他们公司最高端型号,TA公司也有高中低型号的,要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

另外所说的后续维护成本主要是指如果传感器坏了,PE的更换成本可是大很多哦,因为他们要更换两个炉子,而热流型的只用更换一个炉子。当然传感器并不是很容易坏的,比如你用的就是没坏的拉。


原文由 lunsey 发表:
本人用过PE 和TA的仪器,所以热流式和功率补偿式的DSC都用过,个人还是感觉功率补偿式的的好用很多。除了升降温比较快,它的灵敏性也很好,连1mg的液晶试样都能测出很小的转变峰来。而且基本上除了铝坩锅没有什么后续的维修维护啊。


原文由 birdlover 发表:
除了PE说自己的Diamond DSC是功率补偿型产品外,没有一家热分析厂家说自己的产品是功率补偿型的,都承认是热流型的啊

因为热流型和功率补偿型的产品各有优缺点的,功率补偿型的仪器最大优点是升降温速率可以做的很快,所以在一些等温结晶实验的时候会有一些方便之处,其他地方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而且因为价格昂贵,并不为大部分用户所接受,所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大部分用户都是用热流型的DSC,因为热流型的DSC基线稳定,而且灵敏度更高一些,后续的维护成本也低一些


人来人往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vicki812 发表:
你是拿TA什么型号的嘛,PE的diamond是他们公司最高端型号,TA公司也有高中低型号的,要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

另外所说的后续维护成本主要是指如果传感器坏了,PE的更换成本可是大很多哦,因为他们要更换两个炉子,而热流型的只用更换一个炉子。当然传感器并不是很容易坏的,比如你用的就是没坏的拉。



如果做一些高分子材料的测试,样品的挥发或分解极难避免,很容易污染炉子,这种污染对功率补偿型DSC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这种污染不是简单的烧炉子就可以搞定。清理需要相当专业的手法,很容易对仪器造成损坏。我了解到的就有大把的案例。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