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急求。。。关于测定准确性。。在线等

浏览0 回复29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apple-do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shaweinan 发表:
原文由 zhangyidong 发表:
  进水或低浓度的样品溶液后残存在进样系统中一点点余液一般不会影响检测结果,除非你雾室的排液口或排液管堵了。

原文由 apple-dong 发表:
  我也觉得那点余液应该造成不了多大影响,所以想不通是什么原因。排液管是没问题的,这是可以确定的。然后昨天也把雾化器和雾化室都洗了,还是有这种影响。
  对了请问下,雾化器成雾正常是什么现象啊?
  昨天在检验雾化器的时候,能够成雾,且也比较正常,但就是会有脉动,调节泵的螺丝,还是不太有效果。


  你用的ICP仪器是采用的同心雾化器吗?如果是,将雾化器从雾室中取出,打开蠕动泵和载气,让水雾喷到一张滤纸上,查看喷出的水雾是否正常。
  有脉动的原因,一是泵管没装好,二是泵管夹的位置不合适。如果是后者,在点燃等离子体前,先将泵管夹松到最小的位置,然后打开载气慢慢调紧泵管夹,直到溶液刚好不能进入雾室,之后再去点等离子体。


“调甭管夹,直到溶液刚好不能进入雾室?”那样岂不是溶液进入不了雾化器了,我们都是在慢泵下,进部分气体,观察起泡,调到起泡匀速前进,无明显脉动状态。
我们现在用的是V型槽雾化器,也是用类似的方法,但是那水雾正常应是什么状态,能描述下吗?
apple-do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shaweinan 发表:
原文由 apple-dong 发表:
终于等到你了
可是用高纯水洗后,再进样品的话,浓度又会偏低了
我有进水空白后,连续进一个0.1g/ml的浓度的铜样,8分钟后还没有达到正常

原文由 zb_hongyu 发表:
0.1g/ml,这个浓度也太大了点吧.


  应该是0.1ug/ml。


哦,对,是我搞错了,呵呵,我用的是mg/L的单位,写错了
apple-do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shaweinan 发表:
原文由 apple-dong 发表:
  是水平观测的,但是是经过了进8分钟的进样冲洗后,它的结果才接近真值。而之前的,如第一组,它有相差0.014,相对0.1而言,就是14%啊!

原文由 shaweinan 发表:
  你的标准溶液的浓度是怎么取的,分析校准曲线拟合出来的相关系数是多少?再有如果每次都很规律地用水冲洗后结果就会偏低,那你的样品中有没有在中性条件下易水解的成分?

原文由 apple-dong 发表:
  铜的标液浓度为0 、0.1 、1、 10、 100ppm,分析线是根据仪器内部软件推荐的来设定的,其中没有你说的那条线啊。
  标液里还有铁、锰、铜、锌的标准元素,应该没有中性易水解的成分,而且我是用标液来代替样品,即直接用测标线的标液回测。
  另外,进水或低浓度的样后,必然残存在进样系统中一些余液,浓度偏低应该也正常吧?

原文由 shaweinan 发表:
  你这样取标准溶液的浓度然后回测0.1ppm的标液可能误差会比较大,原因是它在整个分析校准曲线中太靠近抵端了,你将100ppm的高点去掉可能结果会好些。再有,从你的Cu 213.598nm和224.700nm两条谱线测定的重现情况看,并不是单向增加的,特别是224.700nm那条谱线的情况,而213.598nm的最后一个数据我个人觉得也仅仅是个波动,只不过是波动的幅度大了些。
  对于前面我提到的那条谱线,那因为开始我以为你用的ICP仪器是侧向观测的。而对于轴向观测的仪器选波长短一些的应该更好,因为长波的地方背景比较深,信背比不好。

原文由 apple-dong 发表:
  100ppm的在这次测量中计算标线时,是没有包括在内的,那个点被去掉了。虽然说结果并不是单项增加,但是总体来说,第一组结果还是相较偏低的。
另外还有一组1ppm的数据:
        Cu 224.700     Cu 324.754
1    0.894372    0.858228
1    0.884311    0.843441
1    0.939449    0.898228
1    0.926851    0.88937
1    0.935722    0.891018

  这也是在进洗液后,进的1ppm的铜标样。很明显的是,后面的结果要比前面的偏大,虽然有波动,我也在考虑是不是仪器稳定性的原因,但是我可以确信,一是仪器条件已达到很好的状态,二是曾想过以一种浓度的样做参照,在不同时间在测这一样,看强度的变化,来判断仪器的漂移性,但是因不能确定这时测的结果是因累积或余液的影响,还是仪器稳定性的影响,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判断。
  不知道沙老师对这方面有什么建议?


  我个人认为在这样的浓度下,精密度那么不好已明显是仪器稳定性的问题了


那该怎样验证仪器稳定性呢?

另外,我后来为了验证硼是否有明显的记忆效应,曾连续进同一浓度0.4mg/L的样,看测量结果是否有一直增大的趋势,数据是:
试管    样品标签    B 249.678    B 249.772
47    0.4    0.395958    0.395938
48    0.4    0.399133    0.406976
49    0.4    0.394618    0.408997
50    0.4    0.409288    0.408088
51    0.4    0.400589    0.411234
52    0.4    0.401469    0.40984
53    0.4    0.412463    0.415821
54    0.4    0.39504    0.401726
55    0.4    0.409989    0.410077
56    0.4    0.407715    0.418924
57    0.4    0.399384    0.416061
58    0.4    0.390447    0.416525
59    0.4    0.397057    0.413255
60    0.4    0.400082    0.411727
61    0.4    0.403649    0.423283
这样的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吧?
对了,顺便请问,结果在多大的误差是可以接受的呢,是看相对误差还是绝度误差?多大的范围内呢?
呵呵,这么多问题,有劳了。。
apple-do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lilongfei14 发表:
用超纯水冲洗是最好的了,没必要用洗涤液,那样用浪费有耗材的。


不过对于痕量元素希望能加快洗涤速度,这样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当然选洗涤液的时候要尽量选对仪器伤害小的,我看很多都有选硝酸,我现在也正在尝试用它
shawein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shaweinan 发表:
  你用的ICP仪器是采用的同心雾化器吗?如果是,将雾化器从雾室中取出,打开蠕动泵和载气,让水雾喷到一张滤纸上,查看喷出的水雾是否正常。
  有脉动的原因,一是泵管没装好,二是泵管夹的位置不合适。如果是后者,在点燃等离子体前,先将泵管夹松到最小的位置,然后打开载气慢慢调紧泵管夹,直到溶液刚好不能进入雾室,之后再去点等离子体。

原文由 apple-dong 发表:
  “调泵管夹,直到溶液刚好不能进入雾室?”那样岂不是溶液进入不了雾化器了,我们都是在慢泵下,进部分气体,观察起泡,调到起泡匀速前进,无明显脉动状态。
  我们现在用的是V型槽雾化器,也是用类似的方法,但是那水雾正常应是什么状态,能描述下吗?


  在点燃等离子体之前蠕动泵应该是停止的,这是如果是泵管夹松到最小的位置,则载气打开后在样品毛细管出口处会形成负压,从而使样品溶液被提升。此时慢慢调紧泵管夹就可以使溶液刚好停止进入雾室。因此当开启蠕动泵时,由其提升后雾化进入雾室的溶液就不再会产生脉动了。
shawein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shaweinan 发表:
  我个人认为在这样的浓度下,精密度那么不好已明显是仪器稳定性的问题了。

原文由 apple-dong 发表:

  那该怎样验证仪器稳定性呢?
  另外,我后来为了验证硼是否有明显的记忆效应,曾连续进同一浓度0.4mg/L的样,看测量结果是否有一直增大的趋势,数据是:
试管    样品标签    B 249.678    B 249.772
47    0.4    0.395958    0.395938
48    0.4    0.399133    0.406976
49    0.4    0.394618    0.408997
50    0.4    0.409288    0.408088
51    0.4    0.400589    0.411234
52    0.4    0.401469    0.40984
53    0.4    0.412463    0.415821
54    0.4    0.39504    0.401726
55    0.4    0.409989    0.410077
56    0.4    0.407715    0.418924
57    0.4    0.399384    0.416061
58    0.4    0.390447    0.416525
59    0.4    0.397057    0.413255
60    0.4    0.400082    0.411727
61    0.4    0.403649    0.423283

  这样的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吧?
  对了,顺便请问,结果在多大的误差是可以接受的呢,是看相对误差还是绝度误差?多大的范围内呢?
  呵呵,这么多问题,有劳了...


  这个结果已经可以看出不存在记忆效应了,你可以分别算一下这两条线的相对标准偏差即RSD,在这个浓度下应该是小于或接近1%。
apple-do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shaweinan 发表:

  这个结果已经可以看出不存在记忆效应了,你可以分别算一下这两条线的相对标准偏差即RSD,在这个浓度下应该是小于或接近1%。


两组的标准差,分别为0.63%和0.67%,的确是小于1%。不过很多资料都说硼、汞记忆效应比较强,那么记忆效应一般是那些因素影响决定的呢?
另外,我看其他帖子说记忆效应 是上一溶液对下一溶液测量的影响,这种影响到底该理解成积累(如上面我做的,连续测量一溶液)呢,还是有如高浓度测后对后面低浓度样的影响呢?
shawein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apple-dong 发表:
  两组的标准差,分别为0.63%和0.67%,的确是小于1%。不过很多资料都说硼、汞记忆效应比较强,那么记忆效应一般是那些因素影响决定的呢?
  另外,我看其他帖子说记忆效应是上一溶液对下一溶液测量的影响,这种影响到底该理解成积累(如上面我做的,连续测量一溶液)呢,还是有如高浓度测后对后面低浓度样的影响呢?


  记忆效应主要是由上一次测量时的样品残留产生的,所以可以理解成积累效应,它在ICP分析中主要与进样过程和进样系统所采用的材质有关,因此先测高浓度对后面低浓度样品很容易产生影响。
apple-do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shaweinan 发表:
原文由 apple-dong 发表:
  两组的标准差,分别为0.63%和0.67%,的确是小于1%。不过很多资料都说硼、汞记忆效应比较强,那么记忆效应一般是那些因素影响决定的呢?
  另外,我看其他帖子说记忆效应是上一溶液对下一溶液测量的影响,这种影响到底该理解成积累(如上面我做的,连续测量一溶液)呢,还是有如高浓度测后对后面低浓度样的影响呢?


  记忆效应主要是由上一次测量时的样品残留产生的,所以可以理解成积累效应,它在ICP分析中主要与进样过程和进样系统所采用的材质有关,因此先测高浓度对后面低浓度样品很容易产生影响。


哦。。。我好像明白些了。之所以说硼、汞记忆效应强,主要是指高到低浓度时,高浓度样黏附在进样系统的壁上,易对后面低浓度的样造成影响。而同浓度之间,因为介质相对是均匀的,流动也相对是均匀的,所以影响也相对较小。我也终于理解为什么我说低到高会有影响时,很多人的反对了,因为里面本来含记忆性强的物质比较少,所以理应黏附在壁上的物质少,很容易被后面的溶液洗掉。

呵呵,多谢沙老师给了我这么多耐心的解释,真是非常感谢哈!
下一步,我要再仔细想想为什么我的数据会得出和多数人不一样的情况呢。
(*^__^*) 嘻嘻……还有一个问题,记忆效应强弱,主要是受什么影响呢?物质结构上分子量大小?还是物质物理性质上的黏着性强弱?还是其他呢?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