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UV与HPLC检测之间

浏览0 回复9 电梯直达
柏坡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大家经常用到紫外和液相检测产品,那么为什么有些产品需要用紫外检测而有

些又用液相检测?他们两者的关系是怎么划定的呢?能不能用紫外代替液相

反之亦然呢?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液相色谱(L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无名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在能够实验你的检测专属性、检测精度和准确度的情况下,无所谓具体方法的选择!
〓猪哥哥〓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液相可以分离混合样品,然后对各个单体成分进行检测。
紫外一般对纯度非常高的或对总*类的物质进行响应,测出总含量。

液相对于不同的成分还可以选择不同的检测器来进行检测。
柏坡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最近我们领导交代下任务了,能不能把用液相检测的品种该用紫外做,感觉要做方法学验证,很麻烦。
tianru的爸爸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hgycook 发表:
最近我们领导交代下任务了,能不能把用液相检测的品种该用紫外做,感觉要做方法学验证,很麻烦。

非常有创意的领导!

有些指标估计是可以用紫外代替的,但有些是不行的。
如,计算杂质比例或者有效成分比例时,用紫外的导数去计算,是可以做到,但很难,一是理论上二是实践上,但如果用HPLC先分离然后再用UV检测就简单了。
柏坡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lxdongzi2003 发表:
原文由 hgycook 发表:
最近我们领导交代下任务了,能不能把用液相检测的品种该用紫外做,感觉要做方法学验证,很麻烦。

非常有创意的领导!

有些指标估计是可以用紫外代替的,但有些是不行的。
如,计算杂质比例或者有效成分比例时,用紫外的导数去计算,是可以做到,但很难,一是理论上二是实践上,但如果用HPLC先分离然后再用UV检测就简单了。


我想只是方法的问题,还请老师们多指导。
seas7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hgycook 发表:


大家经常用到紫外和液相检测产品,那么为什么有些产品需要用紫外检测而有

些又用液相检测?他们两者的关系是怎么划定的呢?能不能用紫外代替液相

反之亦然呢?

分析方法的确立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验证,只要符合了专属性,线性,准确度,精密度,检测限,定量限等要求,方法就能被确立,紫外法转液相法如此,液相法转紫外法亦然。
几十年前,当液相技术尚不成熟时,紫外法以其广泛适用性而占有主导地位,许多老的国标方法都是用紫外法。
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液相色谱逐渐以其专属性,高分辨率,高灵敏度,易使用性而开始取代紫外法,与此同时,紫外分析仪的自动化开发则远远落后于GC,HPLC,MS。曾经被普通分析人员看作“禁区”的高难度仪分突然变得平易近人起来,而紫外却变得意外的不易操作起来,这为HPLC全面替代紫外提供了技术和非技术两方面的条件。
于是,曾经一度盛行用液相全面取代紫外的论调,尽管这并不十分必要也不十分科学,因为紫外依然有其自身适用的广泛发展空间。最后,液相高昂的分析成本阻碍了这一进程。
从结果来看,当时“一窝蜂”的改良运动导致了现在令人困惑的局面,许多老专家经常会质疑“紫外能满足要求,为何要用液相?有些该换液相法的,却为何用紫外?”
作为执法者,则更为困惑,如果一个企业用了自己经过验证的方法,却不同于国标,那该如何处理判断?幸亏,许多国标法是“推荐”性,即使是强制性也只是对“出厂报告”进行要求,这就给企业留下了一定的回旋余地。
总之,分析方法的确立,是个复杂的过程,紫外和液相,其在分析领域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一切凭数据说话,。
eee9999ee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tianru的爸爸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hgycook 发表:
我想只是方法的问题,还请老师们多指导。

没有通用的方法,把你要修改的指标拿出来让大家一起给你想办法吧。
xiaowang26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