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PCR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

浏览0 回复3 电梯直达
快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PCR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

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王伟等拟文谈到,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PCR技术以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快速准确等优点在食品检测领域得以广泛的应用。

1        PCR的技术原理

根据已知的待扩增的DNA片段序列,人工合成与该DNA两条链末端互补的两段寡核苷酸引物,在体外将待检DNA序列(模板)在酶促作用下进行扩增,这种方法也就是PCR技术。扩增过程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和适温延伸等3步反应作为一个周期,反复循环,从而达到迅速扩增特异性DNA的目的。高温变性是在体外将含有需扩增目的基因的模板双链DNA经高温处理,分解成单链模板,低温退火降低反应系统温度,使人工合成的寡聚核苷酸引物与目的DNA互补结合,形成部分双链,适温延伸是将反应循环系统的温度调至适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有4种核苷酸存在时,引物链将沿着5′→3′方向延伸,形成与模板互补的新链,新链又可作为下一次反应的模板,如此周而复始使目的基因的数量呈几何级数扩增。

PCR技术检测的主要步骤为:1运用化学手段对目标DNA提取;2设计并合成引物,引物设计与合成的好坏直接决定PCR扩增的成效,通常要求引物位于待分析基因组中的高度保守区域,长度为15~30个碱基为宜;3进行PCR扩增;4克隆并筛选鉴定PCR产物,将扩增产物进行电泳、染色,在紫外光照射下可见扩增特异区段的DNA带,根据该带的不同即可鉴定不同的DNA;5DNA序列分析。

  不同的对象如扩增DNA片断序列全知、半知或未知,其PCR参数、退火温度、时间、引物等都有较大的差别,将RFLP、Sequence、反转录PCR等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众多的衍生技术,如多重PCR,定量PCR,竞争PCR单链构型多态性PCR,巢式PCR等。这些技术的产生将使PCR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潜力更加广泛。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PCR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快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2 PCR技术在检测食品中有害微生物的应用

2.1 检测食品中的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病原属肠杆菌科,蛋、家畜和肉制品等都是主要的传播媒介。1993年Song等人利用PCR技术成功的检测到血液中的伤寒沙门氏菌DNA。1994年卢强等参考Rahn设计的引物,扩增了invA基因284bp的特异片段。

  近年来,用PCR技术检测沙门氏菌得到了迅速发展,产生了许多种PCR法,如常规PCR、套式PCR、多重PCR。也可几种方法结合使用,如李君文等将常规PCR与半套式PCR相结合,根据沙门氏菌中保守的165rRNA基因为模板设计了一对引物,扩增的片段为555bp。经过优化设计反应条件,只对沙门氏菌产生特异性扩增,敏感性达30cfu。为了对扩增强果进行鉴定,又在这两条引物之间设计一条半套式引物。经半套式PCR检测下明第一次的产物是正确的,且灵敏度提高至3cfu。此外,还可将PCR与微孔板检测、ELISA技术以及探针杂交有机结合起来。

2.2 检测食品中的大肠杆菌

  在大肠杆菌检测中,主要的检测目标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和肠毒素大肠杆菌两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coli,EHEC)是指能够引起人类出血性肠炎的一类大肠杆菌,主要经口传播。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首先在美国于1982年爆发,之后在世界各地相继发现病例。卢林耿等在2001年进行的调查表明,我国的食品中也存在散发E.Coli0157的菌株。

  王静等经过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食品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多重PCR方法,将样品增菌后,采用快速裂解吸附法制备模板,用多重PCR同时检测EHEC的3种毒力基因eaeA、hlyAB、slt1/2,相应扩增片段依次为1109、302、228bp。检测了60株大肠杆菌和其它菌种:结果12株大肠杆菌0157:H7、1株大肠杆菌026:H11和1株大肠杆菌0111:H8,同进检出上述3种基因,2株EAEC检出了eaeA基因,1株VTEC检出了s1t1/2基因,其余43株大肠杆菌和非大肠杆菌未检出上述基因。检测食品中EHEC时,从样品增菌培养到整个检测过程结束不超过8小时,方法的检出限≤1.6 cfu/g(mL)。检测的126份食品样品中,3份检出了EHEC(包括牛肉、猪肉和生菜各1份)。试验结果表明,该法是一种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省时、省力的EHEC检测方法。

  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旅行者”腹泻的重要原因。王嘉福等(1997)用自己设计的两对引物,对食品中的大肠杆菌(ETEC)的热敏性毒素(LT)基因和耐热性毒素(ST)基因进行了PCR扩增,扩增出来的314bp和237bp DNA片段均能与相应的基因探针杂交,可以检测出3种毒素基因型(LT、ST及LTST)的ETEC,具有快速和灵敏度高的特点。

2.3 检测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肉毒神经毒素,在天然物质中毒力最强。据报道,Nooki根据毒素A基因的非重复区段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NK1-NK2和NK3-NK2)分别用于扩增长度为546bp和252bp的特异片段;又根据毒素A基因的重复区段序列,设计了另外一对引物NK11-NK9,用于扩增长度为1266bp的特异片段。此三对引物都能快速、特异地从肉食品样品中检测出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2.4 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其内毒素——中毒休克综合症毒素(TssT1)可引起中毒休克综合症,产生的脱皮毒素(ETA、ETB)与一系列脓疤性葡萄球菌感染有关。Johenson等(1990)建立了检测上述毒素基因的PCR技术,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检测出葡萄球菌毒株,并且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2.5 检测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斯特氏杆菌

  李斯特氏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当中,是影响食品卫生的重要病原菌。有资料显示,在其传播途径中,动物性食品为主要传染源。研究资料表明,李斯特氏杆菌的致病性由2个重要致病因素引起:李氏溶血素O和侵袭因子内化素,无李氏溶血素O的李氏杆菌不致病。王芳等采用ERIC-PCR方法,根据是否可以扩增获得1600bp的DNA片段,作为鉴定单增李氏菌依据,并与国标鉴定方法进行对比,以确定ERIC-PCR方法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鉴定方法获得的结果完全一致,这证明ERIC-PCR方法鉴定单增李氏菌具有可行性。

快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3 PCR技术在检测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应用

  目前植物性转基因食品的检测采用的技术路线有两条:一是检测插入的外源基因,主要应用PCR法、Northern杂交及Southern杂交;二是检测表达的重组蛋白,主要采用ELISA法、Western杂交及生物学活性检测。PCR技术应用于转基因产品的检测,其敏感快速、简便的特点是其它检测技术所无法比拟的。

  刘光明等根据转基因农作物中常用的花椰菜叶病毒启动子(CaMV 35S)和根癌农杆菌终止子(NOS)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两对不同的引物和相对应的两种荧光双链探针(FDCP),分别建立了常规PCR、应用FDCP的新型实时荧光PCR检测转基因成分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两种PCR方法均能有效检测出35S和NOS片段,其中常规PCR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点;应用FDCP的新型实时荧光PCR方法则更为简便、快速、准确。

  曹际娟等应用PCR技术对转基因(GM)玉米及其粗加工食品如:爆玉米花、热玉米棒、速溶玉米片中通常转入的基因构建元件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和外源抗虫GryLA(b)目的基因进行检测;对GM玉米的检测低限可达到0.1%。

快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4 PCR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展望

  PCR技术在食品检测的实际应用中表现出灵敏度高、速度快、特异性强、简便、高效等特点,为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但是,PCR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表现出一些缺陷,例如容易出现假阳性、假阴性,产物容易突变,不能检测致毒微生物产生的毒素等。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项新技术与PCR技术的有机结合,以及今后专门针对如何控制外源DNA的污染、如何控制突变和如何利用PCR技术鉴别致毒微生物产生的毒素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必将为PCR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更加广泛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