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使用以下化学品,对身体的危害大么?(正己烷,环己烷,丙酮,四氢呋喃,异丙醇)

浏览0 回复30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平凡人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已烷中毒
【理化性质】

已烷(hexane,C6H14)理论上有五种构体,常见的有正已烷[CH3(CH2)CH3]和新已烷[(CH3)3CCH2CH3]。常态下为微有异臭的液体。分子量86.17。 沸点:正已烷为68.74℃,新已烷为49.7℃。几乎不溶于水,溶于醚和醇。商品正己烷常含有一定量的苯和其他烃类。

【职业接触】

从石油馏分、炼厂气、天然气中分离正已烷时;作为溶剂,特别在提取植物油和作为合成橡胶溶剂、化验试剂以及低温温度计的溶液时;以及用作航空及车用汽油添加剂时新已烷有很高的辛烷值,均有接触机会。

【毒代动力学】

1.吸收

正己烷虽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机体,但职业中毒仅见于经呼吸道吸收者。正已烷吸收入血有剂量-反应关系。大鼠暴露于浓度1800、3600、10800 和3600Omg/m3,6h后血中正已烷半减期为1~2h;人接触360mg/m3,安静下4h血半减期为1.5h;生理负荷3h后,半减期为2h。人按触正已烷313.2~439.2mg/m3及其他溶剂,测定呼出气,平均吸收27.8%± 5.3%,呼吸道存留5.6%±5.7%。

2.分布

正已烷在体内分布与器官的脂肪含量有关,主要分布于脂肪含量高的器官,如脑、肾、肝、脾、睾丸等。

3.转化

正已烷的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及细胞色素C直接参与其氧化代谢。代谢产物有2-已醇、3-已醇、2-已酮 (甲基正丁基甲酮)、2,5-已二酮等。

【毒性】

正已烷属低毒类,但其毒性较新已烷大,且具有高挥发性、高脂溶性,并有蓄积作用。毒作用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轻度抑制作用,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l.急性毒性

正已烷小鼠吸入LC为120~15Og/m3(2h),麻醉浓度为100g/m3 (lh)。大鼠经口LD50为24~29ml/kg。兔涂皮2~5ml/kg(4h),引起共济失调与躁动。人吸入单纯正已烷180Omg/m3,3~5min无刺激;2880mg/m3,l5min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5040~720Omg/m3,lOmin,有恶心、头痛、眼及咽刺激;1800Omg/m3,lOmin, 出现眩晕、轻度麻醉。经口中毒可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刺激症状及急性支气管炎,摄入50g可致死。溅入眼内可引起结膜刺激症状。

2.慢性毒性

正已烷慢性毒作用主要为多发性神经病。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甚至肌肉萎缩。严重者可引起肝肾损害。大鼠每日大入2.76g/m3,143天,仅有夜间活动减少,但体重、血象、血清蛋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处死后组织学检查见网状内皮系统有轻度反应,末梢神经有髓鞘退行性变、轴突轻度变性,腓肠肌肌纤维轻度萎缩。18000mg/m3,每周16h,共4周,周围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明显下降,肌力降低。小鼠 吸入360mg/m3,每周6天,经1年,未引起神经病;9OOmg/m3,引起轻度神经病; 180Omg/m3,出现步态不稳、肌萎缩。长期职业性低浓度接触正已烷的工人,可发生周围神经病,特点是隐匿性和进展缓慢。轻症者多为远端感觉型周围神经病;较 重者出现运动型周围神经病;严重者可发生下肢瘫痪及肌肉萎缩,并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正已烷可刺激皮肤,引起潮红、水肿、水疱、皮肤粗糙。正已烷无致癌活性。也未见致畸报告。

【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急性吸入高浓度正已烷可引起眼与呼吸道刺激及中枢神经系统麻醉症状。口服中毒可出现急性消化道和上呼吸道刺激。

2.慢性中毒

长时间接触低浓度正已烷可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起病隐匿而缓慢。

(1)轻症: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感觉型神经病,出现指趾端感觉异常和感觉低下; 即麻木,触、痛觉和震动、位置觉减退,以下肢为重,肌肉疼痛,登高时明显,肌无力,腱反射减退。感觉减退一般呈手套、袜套样分布。

(2)重症:出现运动型神经病。首先表现下肢远端无力,合并肌肉疼痛或痉挛,腓 肠肌压痛。腱反射消失较少,且仅限于跟腱反射。上肢较少受累。感觉运动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也以运动障碍为主,触、痛觉消失限于四肢远端手足部,震动觉、位置觉仅轻度减退。严重者出现下肢瘫痪及肌肉萎缩,并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此外,正已烷可抑制血胆碱酯酶,并可用解磷定复能。

【实验室检查】

1.尿正已烷与25-已二酮 两者皆与环境中正已烷浓度正相关,尤其后者为较好的监测指标。有人报告约2.2mg/L 2,5-已二酮与暴露在144mg/m3正已烷环境相对应。

2.大脑脊液与生化检查偶见蛋白增高,神经纤维变性可能已上升至脊神经根。

3.肌电图检查 轻者肌肉最大收缩时呈混合相,肌肉小力收缩时,20个运动单位平均时限延长20%以上,多相电位增多(〉20%)或出现自发电位。重者出现正锐波、纤颤电位及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

4.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轻者可正常或属正常下限。重者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性减慢,并与肌无力程度成正比。

5.神经活检 轻者光镜及电镜检查正常,或偶见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神经细支异常;中、重者结旁轴突极度肿胀,伴髓鞘回缩。电镜见轴突肿胀,包括lOnm神经微丝积聚,也有脱髓鞘、髓鞘再生与正常再生。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长期密切接触正已烷的职业史,以及以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神经-肌电图改变、尿正已烷、2,5-已二酮测定结果,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和空气中正已烷浓度测定资料,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后,可诊断正已烷中毒。

【治疗】

对症处理。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患者应尽早脱离接触,及时治疗。为保证职业安全、预防正已烷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有人认为生产环境正已烷的安全浓度应低于180mg/m3。

平凡人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丙酮(acetone),也称作二甲基酮,饱和脂肪酮系列中最简单的酮。熔点-95度,沸点56度,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能溶解醋酸纤维和硝酸纤维。丙酮对人体没有特殊的毒性,但是吸入后可引起头痛,支气管炎等症状。如果大量吸入,还可能失去意识。日常生活中主要用于脱脂,脱水,固定等等。在血液和尿液中为重要检测对象。有些癌症患者尿样丙酮水平会异常升高。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食物疗法减肥的人血液、尿液中的丙酮浓度也异常地高。丙酮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植物界主要存在于精油中,如茶油、松脂精油、柑橘精油等;人尿和血液及动物尿、海洋动物的组织和体液中都含有少量的丙酮。糖尿病患者的尿中丙酮的含量异常地增多。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及其他有机溶剂中。蒸气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 2.55%~12.8%(体积)。丙酮的羰基能与多种亲核试剂发生加成反应,例如催化氢化生成异丙醇,还原生成频哪醇;与氨衍生物、氢氰酸、炔化物、有机金属化合物反应等。丙酮还能进行α氢的反应,例如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自身或与其他化合物发生类似羟醛缩合反应等。
毒 性
  丙酮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麻醉作用,高浓度接触对个别人可能出现肝、肾和胰腺的损害。由于其毒性低,代谢解毒快,生产条件下急性中毒较为少见。急性中毒时可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口服后,口唇、咽喉烧灼感,经数小时的潜伏期后可发生口干、呕吐、昏睡、酸中度和酮症,甚至暂时性意识障碍。丙酮对人体的长期损害,表现为对眼的刺激症状如流泪、畏光和角膜上皮浸润等,还可表现为眩晕、灼热感,咽喉刺激、咳嗽等。
  1、吸入:浓度在500ppm以下无影响,500~1000ppm之间会刺激鼻、喉,1000ppm时可致头痛并有头晕出现。2000~10000 ppm时可产生头晕、醉感、倦睡、恶心和呕吐,高浓度导致失去知觉、昏迷和死亡。
  2、眼睛接触;浓度在500ppm会产生刺激,1000ppm会有轻度、暂时性刺激。液体会产生中毒刺激。
  3、皮肤刺激:液体会有轻度刺激,通过完好的皮肤吸收造成的危险很小。
  口服;对喉和胃有刺激作用,服进大量会产生和吸入相同的症状。
  4、皮肤接触会导致干燥、红肿和皲裂,每天3小时吸入浓度为1000ppm的蒸气,在7~15年会刺激工人鼻腔,使之眩晕、乏力。高浓度蒸气会影响肾和肝的功能

[编辑本段]急 救
  1、吸入:脱离丙酮产生源或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应进行人工呼吸。
  2、眼睛接触:眼睑张开,用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眼约10分钟。
  3、皮肤接触:用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处至少10分钟。
  4、口服:用水充分漱口,不可催吐,给患者饮水约250ml。
  5、一切患者都应请医生治疗。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9℃,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alice010412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也看不懂MSDS,看上去说的很吓人,但是试剂操作中没人会按照规矩做。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Last edit by gongnongbing
工农兵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alice010412 发表:
我也看不懂MSDS,看上去说的很吓人,但是试剂操作中没人会按照规矩做。

MSDS很方便看的,实际过程中没有几个人去真真做到的。这个没法规范!
工农兵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正已烷  
  英文名 n-Hexane
  分子式 CH9(CH2)4CH3
  分子量 86.17
  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比重0.65937(20/4℃),沸点68.742℃,熔点-95℃,折射率1.37486(20℃);闪点-9°F。溶于醇、酮和醚,不溶于水。
  来源
  从铂重整装置的抽余油内(含己烷11一13%)
  精馏分离,除去轻重组分后,得含正己烷纯度为60—80%馏分。再经过0501型催化剂加氢,除去苯等不饱和烃,得合格正己烷。
  包装
  在钢制储灌或特殊的槽车中运送。
  用途
  主要作溶剂,如植物油萃取时的溶剂、烯烃聚合时的溶剂(如聚丙烯的溶剂)和颜料的稀释剂等。
  储运条件
  属一级易燃液体,危规编号61006,储运中要防火,防曝晒。消防可采用砂土、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
工农兵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正已烷是低毒类化学物 ,但因其挥发性和脂溶性高 ,在人体内可蓄积 ,特别对神经系统具有毒性 ,故有人认为应考虑列为高毒类化合物在体内 ,正已烷主要分布于血液及脑,肾,脾等器官 ,分布多少与各器官的脂肪含量有关.肝细胞为其生化代谢与解毒场所 ,一般在接触后数小时即可以原形及其代谢产物从肾脏排出.高浓度急性中毒 , 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刺激症状和头晕,麻醉等表现.长期职业性接触低浓度正已烷 ,可引起慢性中毒 ,主要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及神经衰弱综合征.其表现为起病隐匿并逐步进展.早期表现为手足发麻,痛觉,触觉减退 ,呈手套,袜套样分布.进一步发展可表现为四肢无力 ,握拳困难 ,行走费力 ,甚至不能站立.双上肢出现肌无力时 ,双手难以做精细动作 ,如不能夹菜,扣衣扣,剥鸡蛋壳等.严重时垂足 ,垂腕及手脚远端肌肉萎缩.该病严重时可致瘫痪 ,瘫痪的特点是四肢左右对称 ,下肢较上肢为重 ,远端重于近端.因此对胎儿也是有很大的危害,可以造成畸形或脏器功能异常,先天性疾病等.
如果您有接触,最好是能做系统的产前诊断。
工农兵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氯化环已烷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32001
  CAS号
  中文名称 氯化环已烷
  英文名称 Cyclohexyl chloride
  别 名 环已基氯
  分子式 C6H11Cl;(CH2)5CHCl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
  分子量 118.61 闪 点 28℃
  熔 点 -43℃ 沸点:142℃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0.99;相对密度(空气=1):4.0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如环已烯的合成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接触后可引起恶心、头痛和呕吐。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C50310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方法》19版译文,江苏省监测中心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可减少蒸发。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于密闭容器中作好标记,等待处理。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生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工农兵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丙酮毒性
  丙酮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麻醉作用,高浓度接触对个别人可能出现肝、肾和胰腺的损害。由于其毒性低,代谢解毒快,生产条件下急性中毒较为少见。急性中毒时可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口服后,口唇、咽喉烧灼感,经数小时的潜伏期后可发生口干、呕吐、昏睡、酸中度和酮症,甚至暂时性意识障碍。丙酮对人体的长期损害,表现为对眼的刺激症状如流泪、畏光和角膜上皮浸润等,还可表现为眩晕、灼热感,咽喉刺激、咳嗽等。
  1、吸入:浓度在500ppm以下无影响,500~1000ppm之间会刺激鼻、喉,1000ppm时可致头痛并有头晕出现。2000~10000 ppm时可产生头晕、醉感、倦睡、恶心和呕吐,高浓度导致失去知觉、昏迷和死亡。
  2、眼睛接触;浓度在500ppm会产生刺激,1000ppm会有轻度、暂时性刺激。液体会产生中毒刺激。
  3、皮肤刺激:液体会有轻度刺激,通过完好的皮肤吸收造成的危险很小。
  口服;对喉和胃有刺激作用,服进大量会产生和吸入相同的症状。
  4、皮肤接触会导致干燥、红肿和皲裂,每天3小时吸入浓度为1000ppm的蒸气,在7~15年会刺激工人鼻腔,使之眩晕、乏力。高浓度蒸气会影响肾和肝的功能。
工农兵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四氢呋喃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吸入为微毒类,经口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2816mg/kg(大鼠经口);LC5061740mg/m3,3小时(大鼠吸入);人经口50mg/kg最小致死浓度。
  致突变性:DNA损伤:哺乳动物淋巴细胞100mmol/L。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与酸类接触能发生反应。与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反应剧烈。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工农兵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异丙醇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5045 mg/kg(大鼠经口);12800 mg/kg(兔经皮)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