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二届网络大赛参赛作品】···重磅出击,再谈“基质效应”··讨论升级,欢迎参与···

浏览0 回复202 电梯直达
1518xj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LZ,我们的液质和你的一样的,也是Waters的,对于基质效应,我们的做法是做工作曲线来消除基质效应,请问这样做是否合理?
dickwang200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1518xj(1518xj) 发表:
LZ,我们的液质和你的一样的,也是Waters的,对于基质效应,我们的做法是做工作曲线来消除基质效应,请问这样做是否合理?


可以使用标准曲线来评价基质效应,但是用它来消除基质效应还是头次听说。你能说的详细点吗?可以交流一下。
1518xj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dickwang2008(dickwang2008) 发表:
原文由 1518xj(1518xj) 发表:
LZ,我们的液质和你的一样的,也是Waters的,对于基质效应,我们的做法是做工作曲线来消除基质效应,请问这样做是否合理?


可以使用标准曲线来评价基质效应,但是用它来消除基质效应还是头次听说。你能说的详细点吗?可以交流一下。


工作曲线的6个浓度是按照样品前处理的过程用空白基质做的,相当于6个浓度的加标回收。
然后标准曲线是直接用标准品配成6个浓度,上机。标准曲线每个点的响应都比工作曲线的点高一倍左右
dickwang200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1518xj(1518xj) 发表:
原文由 dickwang2008(dickwang2008) 发表:
原文由 1518xj(1518xj) 发表:
LZ,我们的液质和你的一样的,也是Waters的,对于基质效应,我们的做法是做工作曲线来消除基质效应,请问这样做是否合理?


可以使用标准曲线来评价基质效应,但是用它来消除基质效应还是头次听说。你能说的详细点吗?可以交流一下。


工作曲线的6个浓度是按照样品前处理的过程用空白基质做的,相当于6个浓度的加标回收。
然后标准曲线是直接用标准品配成6个浓度,上机。标准曲线每个点的响应都比工作曲线的点高一倍左右


个人觉得这种做法略有不妥,因为基质效应主要是考察基质对待测物响应的影响,而你在制备工作曲线时,操作过程中的误差或者损失这个也就计算在基质效应里面了,你能理解吗?如果使用标准曲线来评价,那么那就需要平行处理6分空白基质样品,然后在吹干前加入待测物,吹干复溶,然后进样分析并跟标准曲线上的点的响应来比。你的看法呢?
1518xj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dickwang2008(dickwang2008) 发表:
原文由 1518xj(1518xj) 发表:
原文由 dickwang2008(dickwang2008) 发表:
原文由 1518xj(1518xj) 发表:
LZ,我们的液质和你的一样的,也是Waters的,对于基质效应,我们的做法是做工作曲线来消除基质效应,请问这样做是否合理?


可以使用标准曲线来评价基质效应,但是用它来消除基质效应还是头次听说。你能说的详细点吗?可以交流一下。


工作曲线的6个浓度是按照样品前处理的过程用空白基质做的,相当于6个浓度的加标回收。
然后标准曲线是直接用标准品配成6个浓度,上机。标准曲线每个点的响应都比工作曲线的点高一倍左右


个人觉得这种做法略有不妥,因为基质效应主要是考察基质对待测物响应的影响,而你在制备工作曲线时,操作过程中的误差或者损失这个也就计算在基质效应里面了,你能理解吗?如果使用标准曲线来评价,那么那就需要平行处理6分空白基质样品,然后在吹干前加入待测物,吹干复溶,然后进样分析并跟标准曲线上的点的响应来比。你的看法呢?


您说的有道理。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液质上影响准确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基质效应,二是前处理提取率,工作曲线只能近可能的减少基质效应的影响,但是对提取率来说,实际上用标准曲线更好。所以单纯的用这两种曲线都不是很合理,合理的做法是先分析基质效应(平行处理6分空白基质样品,然后在吹干前加入待测物,吹干复溶,然后进样分析并跟标准曲线上的点的响应来比),然后做标准曲线来对整个前处理过程进行评定,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dickwang200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1518xj(1518xj) 发表:
原文由 dickwang2008(dickwang2008) 发表:
原文由 1518xj(1518xj) 发表:
原文由 dickwang2008(dickwang2008) 发表:
原文由 1518xj(1518xj) 发表:
LZ,我们的液质和你的一样的,也是Waters的,对于基质效应,我们的做法是做工作曲线来消除基质效应,请问这样做是否合理?


可以使用标准曲线来评价基质效应,但是用它来消除基质效应还是头次听说。你能说的详细点吗?可以交流一下。


工作曲线的6个浓度是按照样品前处理的过程用空白基质做的,相当于6个浓度的加标回收。
然后标准曲线是直接用标准品配成6个浓度,上机。标准曲线每个点的响应都比工作曲线的点高一倍左右


个人觉得这种做法略有不妥,因为基质效应主要是考察基质对待测物响应的影响,而你在制备工作曲线时,操作过程中的误差或者损失这个也就计算在基质效应里面了,你能理解吗?如果使用标准曲线来评价,那么那就需要平行处理6分空白基质样品,然后在吹干前加入待测物,吹干复溶,然后进样分析并跟标准曲线上的点的响应来比。你的看法呢?


您说的有道理。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液质上影响准确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基质效应,二是前处理提取率,工作曲线只能近可能的减少基质效应的影响,但是对提取率来说,实际上用标准曲线更好。所以单纯的用这两种曲线都不是很合理,合理的做法是先分析基质效应(平行处理6分空白基质样品,然后在吹干前加入待测物,吹干复溶,然后进样分析并跟标准曲线上的点的响应来比),然后做标准曲线来对整个前处理过程进行评定,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你理解的大部分是正确的,但是有一点就是使用工作曲线来定量,并不能减少基质效应的影响。基质效应的影响,其具体的减小方法或者消除方法在前面的帖子中已有详细的介绍,你可以再看看,如果问题,继续讨论。
1518xj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dickwang2008(dickwang2008) 发表:
原文由 1518xj(1518xj) 发表:
原文由 dickwang2008(dickwang2008) 发表:
原文由 1518xj(1518xj) 发表:
原文由 dickwang2008(dickwang2008) 发表:
原文由 1518xj(1518xj) 发表:
LZ,我们的液质和你的一样的,也是Waters的,对于基质效应,我们的做法是做工作曲线来消除基质效应,请问这样做是否合理?


可以使用标准曲线来评价基质效应,但是用它来消除基质效应还是头次听说。你能说的详细点吗?可以交流一下。


工作曲线的6个浓度是按照样品前处理的过程用空白基质做的,相当于6个浓度的加标回收。
然后标准曲线是直接用标准品配成6个浓度,上机。标准曲线每个点的响应都比工作曲线的点高一倍左右


个人觉得这种做法略有不妥,因为基质效应主要是考察基质对待测物响应的影响,而你在制备工作曲线时,操作过程中的误差或者损失这个也就计算在基质效应里面了,你能理解吗?如果使用标准曲线来评价,那么那就需要平行处理6分空白基质样品,然后在吹干前加入待测物,吹干复溶,然后进样分析并跟标准曲线上的点的响应来比。你的看法呢?


您说的有道理。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液质上影响准确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基质效应,二是前处理提取率,工作曲线只能近可能的减少基质效应的影响,但是对提取率来说,实际上用标准曲线更好。所以单纯的用这两种曲线都不是很合理,合理的做法是先分析基质效应(平行处理6分空白基质样品,然后在吹干前加入待测物,吹干复溶,然后进样分析并跟标准曲线上的点的响应来比),然后做标准曲线来对整个前处理过程进行评定,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你理解的大部分是正确的,但是有一点就是使用工作曲线来定量,并不能减少基质效应的影响。基质效应的影响,其具体的减小方法或者消除方法在前面的帖子中已有详细的介绍,你可以再看看,如果问题,继续讨论。

好的,我再仔细看看,受教了,有问题再请教你,谢谢您~!
dickwang200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太客气啦,多多交流,互相提高——这才是我们论坛的目的所在。
banny1984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dickwang2008(dickwang2008) 发表:
原文由 banny1984(banny1984) 发表:
仔细阅读了LZ的这篇大作了,受益匪浅,感受颇深!非常感谢!
我是做环境分析的,用的是agilent的LCMSMS。我做的样品环境污染的水、泥等,基质不亚于、且不同于生物样品,干扰物数量种类均很多,且大部分都是未知或不可知的。用的是SPE净化浓缩。


使用SPE应用问题不大呀,不过要优化好处理程序,。。。


我做的环境样品,基质跟你生物样的很不一样的,所以就算优化得很好,但对于一些很复杂的基质来说,还是会有基质效应的。
differi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good job !

also compare MMSTD with pure standard see any linear regression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