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解读2010版药典的创新重点,你是如何看待?

浏览0 回复6 电梯直达
〓疯子哥〓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中国药典》要发展,要提高,药典编制要符合医药工业快速发展的要求,要充分展现时代特征,要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


  2010年版药典(以下称新版药典)的编制工作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责任大。第九届药典委员会于2007年12月8日成立,此后正式进入新版药典的编制阶段。在历时20个月之后,新版药典出炉。在新版药典的编制过程中,我们对许多因素进行了创新和改革。

  编制管理创新

  药典委员是中坚力量,尊重并充分发挥委员在制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完善药典委员管理制度。从这一届药典委员会开始,每年召开一次由全体委员参加的药典工作会议,由专业委员会和常设机构进行工作述职,增加委员的责任感。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药典制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项目征集、论证、立项、实施过程中,通过调研、网上征求意见及召开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委员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扩大社会关注度。在审定稿与统稿阶段,坚持增修订内容公示制度,畅通反馈意见的渠道,企业提出的意见只要是合理可行的,就可以被采用。

  新版药典加强了药典编制的科研项目管理。2010版药典采用合同制,以《标准研究课题任务书》的形式,明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及研究要求等。若一个项目有多个单位申报,则择优选择承办单位。建立项目负责人制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动态。加强项目负责人与委员及承担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障制定工作的顺利进行。完善技术管理规定,规范标准制、修订工作。抓住重点工作,抓好重点项目及责任制落实,同时做好会议筹备,加强专业会议管理,保证会议质量和效果。

中药标准突破

  第一,注重中药质量控制的专属性。许多药材组分复杂,不可能对相关成分都进行控制。所以,在中药监管过程中确保按法定处方真实投料是一个关键因素。而作为质量标准,怎么来配合这个工作?借鉴与品质直接相关的能体现中药活性专属性的检测方法,探索改变并优化中药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必须结合中药的特色来研究中药质量控制标准。如原药典中金果榄原测定的“盐酸巴马汀”为非特征成分、非活性成分,新版药典改测活性成分“古伦宾”;独一味为藏药,资源贫乏,原标准测定的木犀草素成分,无专属性、非活性成分,无质量控制意义,现改测独一味药材所特有的“山栀苷甲酯”和“8-O-乙酰山栀苷甲酯”,该成分为独一味专属的有效成分。

  第二,注重中药质量控制的整体性和均一性。多指标成分定量较好地体现中药多靶点作用的特性,新版药典在整体性控制中药质量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具有整体、宏观的特点,符合中药的特点。但是对于有多家生产企业、药材多来源、处方组成又复杂的品种,搞指纹图谱控制难度比较大,发展并推行特征图谱控制技术将更科学、更可行。新版药典有选择的在中药注射剂等有研究基础的成药和中药提取物质量标准中采用特征图谱或指纹图谱技术控制产品质量。首次引入一测多评技术,用一个对照品对多个成分进行定量,在新版药典中被列为复杂体系量效关系评价的测定方法之一。用于那些要测多个关联成分的质量控制,可有效改变因需要有多种标准物质、检测成本大、时间长、出报告慢的状况,可大大减少标准成本,提高检测工作效率。

  第三,强化中药的安全性控制。新版药典一部附录新增了异常毒性检查法、溶血与凝聚检查法、降压物质检查法、过敏反应检查法以及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等附录,全面提高对中药品种的安全性控制技术要求。对铅、镉、汞、砷等有害元素分别规定了限值,改变了过去仅仅笼统地测定重金属总量的质量控制方式,使之更合理。

  第四,新版药典大幅度增加了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2005年版药典仅有13个饮片标准,2010年版药典饮片标准新增加438个。还配套第一次编制了中药饮片《临床用药须知》,将收载500多种各地的常用饮片及有特色传统炮制工艺的地方习用饮片等,弥补了我国中医药界临床用药指南方面的一大空白。新版药典还明确中成药制剂处方为饮片入药,调整中成药处方编写方式,对药味改用饮片名称进行表述,使其更符合中医药“饮片入药”的临床实际。这是一个重大调整,解决了长期以来中药饮片国家标准严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

  第五,中药鉴别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新版药典在药材及饮片横切片鉴别技术,药材、饮片及含全粉成药的粉末显微鉴别技术,药材、饮片及成药的薄层色谱鉴别技术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与提升,起到了引领作用。

 
(本文作者系国家药典委员会副秘书长)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疯子哥〓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其他方面进步

  1. 生物制品方面:首次收载按药品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和微生态制品;同品种纯化疫苗取代非纯化疫苗;逐步采用体外方法替代动物实验,用于生物制品活性/效价测定;凡例及相关通则中引入国家生物安全新的法规要求;加强了生物制品成品中杂质的控制;提高疫苗制品内毒素残留量限值的要求;提高生产用细胞基质来源的动物清洁级别的要求;生产用菌毒种的传代及遗传性状等要求更加明确和严格;对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和血浆的病毒安全性要求更严格;对生产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对添加防腐剂进行了限制;对生产过程有机溶剂使用及残留量限度等均增加了严格要求。

  2.化学药品方面:加大了杂质控制力度,90%以上的化药标准修订内容增加了对有关物质的控制;对来源于人或动物的生化药增加了制法和病毒检测,如绒促性素、尿促性素等增加了乙肝表面抗原检测项目。

  3.辅料质量方面:针对使用工业明胶为原料非法生产药用胶囊的问题,新版药典在胶囊标准中规定铬含量不得过2ppm,并制定了环氧乙烷、羟苯酯类、重金属等其他杂质的检查项目。

  4. 资源保护方面:例如,鉴于川贝母野生资源濒临枯竭,新增了两个在四川有几十年栽培历史的品种,经DNA分析证实为川贝母的栽培变种,其基源稳定,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川贝母的品质和市场供应问题;独一味为高原环境生长药材,原标准规定药用部分为带根的全草,药农带根采挖不利于资源保护,经大量的基础研究,证实该植物地上部分与根化学成分基本一致,故将其药用部分修订为“地上部分”,保留根部使之得以重新繁育。

  5.绿色标准方面:新版药典尽可能减少标准执行过程中毒性溶剂的使用,对标准中有毒、有害的溶剂尽量用无毒或低毒溶剂替代,新修订标准全面考虑使用无毒或低毒溶剂,实施低毒、低耗、低排放标准。

  《中国药典》收载的药品标准,既不是最高的标准,也不是最低标准,是国家药品标准体系的核心。药典的凡例、附录和正文(各论)才组成了一个完整、有效的药品标准,法定标准是在有效期内都必须符合和达到的标准。因此,所有药品生产企业必须依据国家法定标准的改进,特别是要紧密结合药典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企业产品的相应内控标准。

  《中国药典》要发展,要提高,药典编制要符合医药工业快速发展的要求,要充分展现时代特征,要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要在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Last edit by madprodigy
yongw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wen_w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皎然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内容丰富了
需要的仪器更多、更先进了
企业的投入也越来越多了
眼睛也越来越傻了
手也开始更机械了
梧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也是没感觉有多大创新,只不过是收载的药材和饮片增多了,部分检测项目的仪器更先进了,检测项目也增多了
皎然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其实现在中药的控制方向有些不太适宜!
对于一个人的评价,我们要从多个方面整体评价;对于中药呢,个人的愚见也应该是如此!但如何权重,现在确实也没有个好的方法!
现在的中药标准其实只要就是:首先确定是这个东西,然后某个成分的含量要合格,重金属别超标,至于其它的多是跟贮藏有关的!
这样能有效评价其优劣?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