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吸附剂颗粒大小对比表面的影响

浏览0 回复4 电梯直达
liuga198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们知道,现在国内的动态比表面仪器,比表面值的计算完全是建立在理想表面上来的。
所谓的理想表面是指像单晶那样,表面完整,结构有序,物理和化学性能均匀。
实际固体表面具有各种不均匀性。晶体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夹杂,产生个中晶格混乱,晶体表面有台阶或螺旋位错等各种缺陷,平坦表面、凹坑、棱、尖角处的原子所处的环境各不一样,表面吸附势也不一样。
所以,吸附剂颗粒越小,或者吸附剂是微细粉末、胶体状态时,吸附性质更为显著,从这个方面来说,其比表面也就越大
以江西理工的碳酸钙为列:
我们检测了3个不同粒径的样品,分别为:80目的。160目的,200--240目的。都是同一批次出来的样品。
得到的结果是:
80--100目:0.35
120-160目:0.52
200-240目:0.73
以上的结果是在没有处理的前提下做出来的,只是粗略得测试以下,数据上可能不是准确值,但是从这个趋势上可以看出,这个样品的比表面的确随着粒径的变小而增大。
现在不知道其他的样品的情况是如何,是否也有此趋势。还望各位老师多多指点~~
谢谢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lylsg555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好话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song667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样品的比表面的确随着粒径的变小而增大,当然是这样喽。这不很很好吗,与公式相符
liuga198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song6670(song6670) 发表:
样品的比表面的确随着粒径的变小而增大,当然是这样喽。这不很很好吗,与公式相符

请教下您说的是哪个公式?谢谢!
dnhsk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个比表面这么小,比表面数据肯定会受到颗粒大小的影响。本来就是颗粒越小的东西比表面越大。
liuga198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dnhsk(dnhsk) 发表:
这个比表面这么小,比表面数据肯定会受到颗粒大小的影响。本来就是颗粒越小的东西比表面越大。

同一粉体的颗粒越小的却存在这样的关系:颗粒越小,比表面越大,公式是:d=(D/2)*6/(S*ρ)。其中 d“:粉末粒度 S:比表面积,D: 分数维维数(表征固体表面粗糙度的指数) ρ:粉末密度
补充下:这个公式是建立在:没有考虑到S(比表面)大小还受材料内部微观孔隙影响。即微孔面积对BET比表面积的贡献。因此修正后的公式是:              d=(D/2)*k*6/(S*ρ)。  其中k表示S(BET)/S(孔),S(孔)为孔的外表面积。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