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三聚氰胺续集:奶粉又爆“激素门”!——圣元奶粉“激素门”事件追踪贴!8月18跟新

浏览0 回复100 电梯直达
wangmeib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清水寒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草原之恋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为什么过去没有吃奶粉,人照样很健康,现在花高价买奶粉反而问题多了。
儒雅凤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caiwend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凡心点点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未来的元帅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未来的元帅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如果是在民主国家发生这样的问题,卫生部长第一个要问责,辞职!! 
民主,就是要以民为主!!国家要强大首先要建立民主的制度!!
小鸟飞翔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卫生部:不能断定性早熟儿童与特定食物间有联系

卫生部于2010年8月10日10:00在卫生部(西直门外南路1号)5楼新闻发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西部大开发10年来卫生事业发展有关情况,以下是卫生部发言人就圣元奶粉事件对媒体进行的通报:

法制晚报记者:

请问一下圣元奶粉的事情。今天的报道有提出,在北京也发现了类似于怀疑因为食用圣元奶粉导致性早熟的案例,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相关的调查情况?谢谢。

邓海华:

对于媒体有关女婴可能因为服用某品牌的奶粉导致性早熟的报道,卫生部高度重视。

按照《食品安全法》第14条有关规定,卫生部已经责成湖北省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调查处理。据我们了解,湖北省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经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抽取该品牌的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并组织医学临床专家对涉及到的女婴进行临床会诊,同时开展医学调查,分析女婴患病原因。

我想介绍一下关于儿童性早熟方面的情况。关于儿童的性早熟,在临床上有严格的、科学的诊断标准,它分为真性性早熟(中枢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假性性早熟中的单纯性乳房发育是女孩发育过程中最常见的性早熟的症象,发病率约千分之二。

对于儿童性早熟,专家认为原因比较复杂,绝大部分病因不明。无论是单纯性的乳房早发育,还是真性性早熟,都还不能断定患者与特定的食物或者环境之间有联系。

我想介绍一下关于乳品质量安全关于激素的要求。为了确保乳品安全,国家在2008年制定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要求加强奶畜养殖、生鲜乳收购、乳品生产、经营、进口等各环节的监督检查,明确规定禁止销售、收购和加工尚处于用药期和休药期内的奶畜产,不符合健康标准或者没有经过检疫合格的奶畜产的,以及不合法规标准的生鲜乳,从源头上控制生鲜乳的兽药残留。

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农业部发布了第235号公告(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对有关雌激素类的药物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规定苯甲酸雌二醇仅做治疗药物使用,禁止使用乙烯雌酚及其盐、脂,以及醋酸甲孕铜等物质,并且规定上述物质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

小鸟飞翔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女婴食用奶粉性早熟:政府应尽快介入

 张贵峰

  武汉的三名女婴,因一直食用同一品牌奶粉,身体出现早熟特征,乳房开始发育。愤怒的家长不约而同地把祸首指向厂家。记者历时一周进行调查,试图揭开真相。与此同时,记者接到读者反映,江西、山东、广东目前也发现婴儿激素检测超标案例,他们均自出生就喝所涉品牌奶粉。(相关报道见本报21版)

  又见“问题奶粉”!虽然,涉嫌此事的奶粉企业已公开发表声明,断然否认其奶粉存在质量问题,强调“不存在添加任何‘激素’等违规物质的行为”,但从目前媒体调查报道提供的信息来看,该品牌奶粉的“问题”嫌疑,依然十分严重和强烈。

  三名毫无关联亲缘的女婴,食用同一品牌的奶粉之后,出现同样的性早熟特征,这难道会是一种巧合?退一步,即便武汉三名女婴的遭遇巧合了,远隔千里的江西、山东、广东等地婴儿,食用同样的奶粉、同样“激素检测超标”,岂能仍是与奶粉质量无关的“巧合”?!

  而另一个不“巧合”的情节是,据三名女婴之一的家长告之记者,“在治疗期间,圣元的代理商曾数次找她了解孩子病情,并提出了赔偿意愿”,“最开始圣元说愿意出2000元,我没有同意。后来有一次无意中说到20万元赔偿”。这正如其质疑的:“如果他们的奶粉没有问题,他们为什么要出钱?”

  此外,从生产和奶粉质量管理的角度看,怀疑奶粉质量导致婴儿性早熟,也并不缺乏现实依据。据专业人士介绍:“不排除有养殖者使用激素以提高奶牛的产量”,“为了催奶,饲养员会在奶牛饲料中添加激素,过量的激素会残存在牛奶中,经过加工到了奶粉里”。而与这种巨大的奶粉激素风险形成鲜明反差的一个事实又是,“在目前婴幼儿奶粉的检测标准中,并没有‘激素检测’这一项”。显然,在这种情势下,面对多名婴儿的不幸,继续听任舆论与厂家之间“打嘴仗”已没有太多意义,当务之急应该是,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须赶紧介入调查,通过权威专业的检测,尽快澄清事实真相。若奶粉确有质量问题,则应从速收缴、销毁,避免更多的婴儿继续受害,并严厉追究厂家的责任;若奶粉并无质量问题,也有利于尽快消除公众疑虑,维护奶粉市场秩序,同时还厂家一个清白。

  盘点上述奶粉事件,不得不说,与此前的三鹿奶粉事件,具有颇多似曾相识的雷同之处。如,当初三鹿问题奶粉被曝光,也是源于记者的个案调查——多名儿童因食用同样品牌的奶粉而身患结石,才逐渐曝光、真相大白;而在事件刚被曝光之处,奶粉厂家同样也是信誓旦旦、矢口否认奶粉存在质量问题;再如,问题奶粉之所以存在问题,同样与“检测”密切相关——一个是“三聚氰胺”被用来冒充“蛋白”蒙混质量检测;一个则是,“激素”根本没有成为奶粉的标准检测项目……

  老实说,笔者非常不情愿、不期待此事件成为“三鹿第二”——毕竟,无论是于国于家,还是对于企业、市场、消费者来说,这都算不上是什么好事。但同样得老实承认,对于自己这一心愿的实现,笔者同样毫无信心和把握。当年,“1100多道检测”的三鹿奶粉,不是照样也没检测出“三聚氰胺”,乃至坐视其成为心照不宣的“乳业潜规则”了么?而在全国一片喊打的背景下,“三聚氰胺”毒奶粉几年来不是一直阴魂不散、三度反复“重出江湖”么?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