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

主题:【讨论】好人就要分享-----推荐我敬慕的一个人

浏览0 回复34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yanyanrenre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们信仰的是生存主义,为了单纯的生活,什么都可以抛弃,信念、理想、耻辱、亲情~~~

  牢骚,纯属牢骚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0/12/7 9:25:56 Last edit by yanyanrenre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祥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卢佩章



人物介绍:

    卢佩章,福建省永定县人,
   
1944年考入同济大学化学系。在校期间,他是一位有志向的热血青年。1947年在“反饥饿”的运动中,上海市学生抢救教育危机运动委员会决定由各校推派代表到南京向国民党政府请愿。卢佩章是同济推派的参加请愿代表团的五人代表之一。1948年毕业,留校任助教。1949年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1958年在张大煜教授指导下,获副博士学位。1959年到苏联科学院工作半年,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析研究室主任。历任该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和国家色谱中心主任。曾担任中国分析测试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色谱学会理事长。以及《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分析化学》、《仪器仪表学报》等杂志的编委、《色谱杂志》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分析化学编写组副主编,国际性杂志《色谱》、《高效色谱和色谱通讯》、《实验室中计算机的应用》等编委及德国东亚科学论坛董事会成员。1980年11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工作成就


    卢佩章曾从事水煤气合成催化剂和人造石油方面的研究。1954年以来,他主要从事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理论、新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研究,是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
 
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气相色谱研究还是个空白。卢佩章和他的研究小组于1953年设计出我国第一台体积色谱仪,使分析石油样品的速度由原来30多小时缩短到不到1小时,而且所用样品量仅是原来的千分之一。这项技术迅速在全国石油化工企业普及应用。
      六十年代他的研究方向转向为国防工业服务,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建立真空熔融色谱法,测定金属铀中痕量氩的含量。先后组织40多名技术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六氟化铀生产中UF6、F2、HF、N2组分”的分析方法和仪器。发展了腐蚀性气体色谱等一系列国防分析技术和仪器,解决了国防工业的急需,填补了国内空白。
 
七十年代,卢佩章接受了我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79号密闭舱气体分析的国防科研紧急任务,并建立了科研小组。经过方法研究、仪器试制和现场反复考核,把色谱技术应用到潜艇密闭舱中,研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用色谱仪。用该仪器可迅速、连续测定密闭舱中气体组分,确保人员安全生活。 

    拥有先进可靠的运载火箭武器系统是当今世界强国的重要标志。火箭需要液氢作燃料,制备高纯液氢燃料的关键之一是必须去除其中的痕量氧,否则无法安全生产运行。卢佩章接受了任务,组建科研小组,开始了长达20年的科学探索。他们利用分子筛色谱技术开始了超纯气体净化和测试的研究,并为工业生产超纯气体提供了方法和手段,由于成功研制了当时国际上仅少数国家才能生产的新型吸附剂-------分子筛,并敏锐的察觉到这种吸附剂用作催化剂将有特殊性能,使我国先于国际上其他国家首先研制成功脱氧分子筛105催化剂。

      最令他难忘的是1999年参加了党和国家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专家庆功大会。从1956年获第一届中国自然科学奖三等奖至今,他获得的各种科学奖达30余项。取得上述成果离不开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创新的新技术。 
   
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他先后开展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理论、新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50年代末,他研究色谱选择性和柱效应随不同物质变化的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指标。60-70年代,他还在研究色谱峰保留时间和区域宽度线性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选择色谱最佳条件的系统方法,并成功的把该理论用于发展细管径高效液相色谱中。80年代初,他又在多元组分离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气相色谱法定性指标的预测和高效液相色谱保留值的预测,进行了以最佳分离条件的选择色谱图全曲线拟合等理论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智能色谱系统软件。
  1956
年,在中国科学院部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刚刚31岁的卢佩章做了我国第一篇气相色谱研究的学术报告。1959年卢佩章在前苏联第一次色谱分析报告会上作特邀学术演讲,并被收入在其后编撰的色谱专集里,又被德国翻译发表。

    八十年代,他将重点转向对年轻一代的培养,提出发展环境污染、中药复方、疾病诊断用液体等复杂混合物的智能分析方向。他先后培养指导了博士生12名,硕士生16名,其中7名现已是博士生导师,2名为室主任,1名为副所长,而22岁即到所和他共同工作,后又协助其带研究生的张玉奎研究员2003年当选为院士。



著作:

先后发表了300多篇论文。

编写出版的专著有
气相色谱法讲义》(1964)
《HPLG微填料》(1980)
《中德色谱报告会文集》(1983)
《色谱理论基础》(1989年)
《高效液相色谱及其专家系统》(1992)
气相色谱法》(1993)
气相色谱的专家系统》(1994)
《卢佩章选集》(1995)
《难忘岁月》(2005)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0/12/8 20:12:24 Last edit by nemoium
阿宝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很佩服上学时我们那个研究所所长---方肇伦院士
很厉害的一个人,有兴趣的可以搜索一下,在分析领域也是很厉害的一个牛人,上学的时候他70多岁,给我们作报告,很流利的英语,虽然已经故去,还是很厉害的牛人!
祥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中国拉曼光谱研究的先驱者,中国物理学之父
                                      -------------
吴大猷



人物介绍:
    吴大猷,广东高要人,毕业于南开大学,1907年9月29日出生。历任国立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国科指导会主任委员等职,1931-1933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33-1934年在美国作光谱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学方面的研究,1933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39年获中央研究院丁文江奖金。1943年获教育部第一等科学奖金。1946年,赴密西根大学任客座教授,后又至哥伦比亚大学工作两年。1948年被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工作经历及成就:
    1931-1933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33-1934年在美国作光谱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学方面的研究,1933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39年获中央研究院丁文江奖金。1943年获教育部第一等科学奖金。1946年,赴密西根大学任客座教授,后又至哥伦比亚大学工作两年。1948年被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6年 应胡适之邀赴台任教,在台大和清大联合主办的研究生班讲授古典力和量子力学,兼及流体力学和核子间的交互作用问题。后又就任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瑞士洛桑大学、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纽约州立大学。1957年获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其研究工作多在原子分子结构及光谱、核子散射、大气物理、电离体及气体方程式,统计物理,相对论等方面。1965年任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物理与天文系主任。1967年嘉新特殊贡献奖金及奖牌。
      1975年吴大猷将他历年教学讲稿整理成《理论物理》,计7册:①古典动力学、②量子论与原子结构、③电磁学、④狭义相对论及广义相对论、⑤热力学、气体运动论及统计物理学⑥量子力学(两册),在台湾出版。这部书由李政道介绍在北京重印,并写了序言,李政道在序言中指出:“他的这一部《理论物理》,包括了’古典’至’近代’物理的全豹,1977年初,在台湾陆续印出。这几年来对该省和东南亚的物理教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影响。”
      1978年从纽约大学退休,长居台湾 ,担任教育部科学教育委员会主委。1983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1983年6月吴大猷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一届亚洲-太平洋地区物理学大会,这是亚太地区物理学家一次空前盛会,使远隔重洋的同事、师生和同学欢聚一堂。其中吴大猷、周培源等是西南联合大学的教授,杨振宁、黄昆、李荫远等是西南联合大学的学生。1984年获菲律宾麦克塞奖。1983-1994年出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94年1月,卸任中央研究院院长。领导中研院期间,研究论文百余篇,研究论文近作119篇,编为《吴大猷论文集》出版,后《吴大猷文选》出版,叙述在台湾二十余年工作的回顾,也是台湾科学发展历史性的资料。
      70年代中期后,吴大猷开始关注物理学哲学问题。他的一系列关于物理学发展与哲学的讲演,于1975年出版,书名为《现代物理学基础的物理本质和哲学本质》。吴先生认为,一位物理学家,从对物理学的历史和哲学的更深刻更具批判性的理解中,会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物理学。此后,吴先生一直关注物理学哲学和科学哲学的问题。1988年,他在医院病榻上写出了《物理学的性质、简史和哲学》。1989年又作了14次系列讲演,并以《物理学:它的发展和哲学》为书名,于1992年出版。书中以大量篇幅讨论物理学哲学和科学哲学问题。对人文的关怀是吴大猷先生科学生涯中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2000年3月4日吴大猷病逝于台大医院。2002年11月由台湾“吴大猷基金会”主办的首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颁奖,大陆作者王元的《华罗庚传》获金签奖。吴大猷的相关著作有:《科学和教育》、《科学与科学发展》、《吴大猷科学哲学文集》、《物理学的历史和哲学》等。台湾科学院院长吴大猷在1994年南开90周年校庆时说:大猷1921年入校,中学4年,大学4年,任教2年,60余年以来,求学、为人、就业从未有违伯苓校长教诲——南开精神。



研究成果:
  20世纪30年代,吴大猷研究了多种原子分子光谱,研究了苯及其衍生物的喇曼光谱,发现并证明了苯的同位素移动并对此作了正确的解释。30-40年代,在我国最早进行了原子多重激发态的研究,较早计算了氦原子双激发能态;计算慢中子与原子碰撞的散射截面;提出原子碰撞的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研究了氯化乙烯的同分异构体的红外光谱及分子对称问题;讨论了由分子或电子激发的分子振动、分子振动与转动的交互作用、分子简正振动等问题。他有论文百余篇,专著十余本,如1975年出版的《理论物理》七卷本。它们涉及原子物理、分子物理、核物理、大气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相对论等多个领域,成绩卓著。  吴大猷已发表了一百二十多篇重要的科研论文和五本专著,他的两位学生李政道和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但这样一位大科学家还笔力雄健地写下了许多专业以外的短文,文笔生动,兴致盎然,饶有情趣。1999年出版的《吴大猷文录》即是其中一本,这是大科学家的小品,读者可通过书中的七十余篇文章,领略到这位大科学家身上体现的“知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和情感的力量”,只有竺可桢、茅以升的作品,可与吴大猷先生的媲美。《吴大猷文录》中也有多篇文章专门谈教育,其中《通识教育》一篇有很强的针对性。不少人误以为大学教育是为学生觅职的教育,亦有学术界人士以为大学应予学生以专才训练,吴大猷先生认为这些皆是偏狭之见,造成大学科系过度偏专狭窄。他提出:“大学教育的理想,是给予一个成熟的学生以接受各种教育的机会的处所。”“换言之,大学是学者和学生都有自由从事所选择的学术致力的处所。”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0/12/8 20:28:19 Last edit by nemoium
祥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国际著名的分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方肇伦



人物介绍:

        方肇伦院士1934年8月出生于天津市,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历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副所长、研究员,东北大学教授、东北大学分析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双聘)教授、浙江大学分析系统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分析仪器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化学部常委,英国皇家化学会高级会员。

工作经历:

      方肇伦1934年8月16日出生于天津市。他在中学学习期间即对分析化学怀有浓厚的兴趣,但当时志向只是当一名化验员,未想成家。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后,在选择专业时他毫不犹豫地选了分析化学,尽管有人认为此专业低人一等。他先后受教于张青莲、严仁荫、黄子卿、傅鹰、唐有祺、徐光宪等著名教授,特别是在高小霞先生的指导和影响下,在毕业前选择了仪器分析作为一生的努力方向。从那时起,虽然在事业的发展中遇到过不少挫折,但他对此专业的激情却始终不减。1957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工作,在该所缺少化学专业指导的困难条件下,他虚心向所外专家及同行请教,特别是兄弟所的何贻贞先生对他早期研究工作的指导使他受益终身。他用自己在学校中学到的基础知识在著名土壤学家宋达泉教授的指导下很快在土壤、植物的微量元素发射光谱分析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建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分析方法并利用所获得的数据制成了我国第一张东北及内蒙东部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图。
    在60年代初他又建立了水及土壤中钙、锶、钡的光谱分析方法与中国医科大学合作在辽宁省开展了大骨节病病因的研究,这是我国进行的最早的有关地方病的研究工作。此后的10余年中他又不断为地方病的研究提供了多项灵敏、高效的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其中合作研究的用于地方病研究的人发中多元素同时测定方法在当时也是一项首创。
    70年代初期刚开始恢复正常科研活动时,他意识到我们在新兴的光谱分析技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面的落后状态,在缺少资料和设备、资金的条件下,他急起直追,利用一台旧的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改装成冷蒸汽与电热原子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并建立了水、土中汞、镉的测定方法。他利用这一灵敏度大大提高了的方法与全室同事开展了沈阳市的镉、汞污染调查,并发现了沈阳市张士灌区镉的严重污染。这不仅是在沈阳市进行的首次系统污染调查,在全国也是较早的环境科学研究。他在地方病、环境保护方面进行的开创性工作后来都被他人接续并成为本所的重点学科,取得多项成果与奖励,而他却甘当无名英雄,从不与人争功,始终无悔,坚持不懈地向分析化学的高峰攀登。
    1977年当方肇伦从文献中读到丹麦学者Ruzicka与Hansen 发表的流动注射分析首篇论文时,他立即意识到这一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巨大意义及发展前景,马上利用有限的实验条件验证他们的实验。初步结果使他备受鼓舞,并以此为起点在我国首先开展了流动注射分析的系统研究及仪器研制工作。
    从此之后20余年里他坚持此方向,不断发扬自己研究工作中的特点与优势,终于在流动注射分析的某些领域如在线分离与预浓集及与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地位的成果,仅在流动注射分析方面发表论文110多篇,英文专著2部,为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科学院及辽宁省科技成果奖各1项,并获得首届海光分析化学奖。
    他以非平衡溶液处理学术思想为指导,全面发展了流动注射分离与预浓集的理论与实验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复杂生物与环境试样无机痕量分析的试样处理效率及自动化程度,大幅度降低了试样及试剂消耗并提高了测定方法的灵敏度与选择性。他所取得的成就在其英文专著《Flow Injection Separation and Preconcentration》(1993VCH)中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该书于1993年出版后影响广泛,很多著名学者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在流动注射与原子吸收光谱联用方面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中显著地改善了后者的分析性能,将分析范围扩展到5-6数量级并显著提高了抗干扰能力。有关成果在其英文专著《Flow Injection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1995,Wiley)中得到全面总结,并获得国际上高度评价。他发表的论文,仅作为第一作者的引用率已超过600篇次。他为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做了大量普及工作。他在中学教会学校学习过的经历给他创造了与国外学者交往的良好条件。他曾先后3次赴丹麦与Ruzicka、Hansen教授开展合作研究,5次赴德国与国际知名原子光谱专家Welz博士开展合作研究,并10余次应邀出席重要国际会议做大会报告,这些交流保证了研究工作始终处于前沿领域。在学术交往中他与一些国外学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从中受到启发,吸取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使自己的实验室建设也逐渐达到国际水平。他被聘为7种国际核心分析化学期刊的顾问编委及10余种国内分析化学期刊的编委。
    方肇伦从来不忘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普及。然而在80年代初期的我国,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并非易事。他先后7次尝试与厂家合作均未获得理想结果,大体都是产品鉴定通过之日即为其寿终正寝之时,产品质量滑坡与日俱增,直至烟消云散。1988年后他转向国外厂家寻求“知音”,于1989年与世界最大的分析仪器厂家之一,Perkin-Elmer公司的德国分部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动了流动注射尤其是用于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专用流动注射仪器的广泛应用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在该公司的资助下,国内实验设备得到大大改善,经费得到补充。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一系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际合作经费的支持下,他建立了一支稳定的流动注射分析研究队伍,在所内成立了独立的研究中心,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多项成果,1990-1995年间3次获科学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心成立后,他利用有利条件加速人才的培养,但因分析化学在应用生态研究所中非主攻学科难以申请到博士点,只能转向邻近的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分析博士点评上博士导师资格,培养博士生。由于学科方向的关系他在中科院应用生态所期间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仅5名,而直到1998年完全自己独立招收、培养的博士生才取得学位。长期超负荷的忘我工作损害了他的健康,在全然不知自己已患冠心病的情况下,1993年8月他参加在长春举行的亚洲分析化学会议做学术报告时,心绞痛突发,并发展为心肌梗塞。经大力抢救不但奇迹般活了过来,并且很快地又全身心地投入了他所热爱的工作。1997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后,对分析化学的感情愈发深厚,一方面利用调到东北大学后有利的教学环境为国家多培养人才,同时又努力开拓新的学科领域。他深信分析化学的未来必然要更紧密地与生命科学、电子学、信息科学全面结合,以分析科学的崭新面貌出现在下世纪,分析仪器也将走向微型化、自动化、智能化、便携化。他正在为一个新学科——微流控分析的建立而努力奋斗。


成就:



2001年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93年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1990年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1982年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1年辽宁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1年辽宁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94年获首届海光分析化学奖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著作:

1.《流动注射原子吸收光谱学》
2.《流动注射分析法》
3.《
微流控分析芯片
4.
《Flow Injection Separation and Preconcentration》


5.仪器信息网访谈:
微流控芯片的产业化:坚持中迎来曙光——访浙江大学微分析系统研究所所长方群教授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00926/048435.shtml)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0/12/8 21:15:43 Last edit by nemoium
阿宝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祥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论坛官理员(lpr20) 发表:
关于方先生的那个著作里面好多错别字


方先生的专著,网上查的很乱。
阿宝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方群教授是 方院士的儿子,在微流控领域有一定建树
祥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子光谱分析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本立



人物介绍:

      黄本立,原子光谱分析家。从事原子光谱分析研究和培养人才工作近50年。在该领域中对新方法、新技术、仪器装置和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多有建树。他对某些他认定是很有前途的新技术的率先研究在中国起了倡导作用。他是以原子光谱分析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并在中国首次以该研究方向招收了一批从国外回来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黄本立与光谱分析


      1950年3月初,黄本立在东北科学研究所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任务是配合东北地区重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开展光谱分析研究。从此,他就和原子光谱分析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在中国从事过原子光谱分析的人屈指可数,而且几乎都已转行,在长春更是无师可从。当时的实验条件也十分缺乏。他在地下室的废品堆里找到了一台日本人留下来的废旧小型摄谱仪,把它清理修复、调整好了,使用过期很久的感光板,完成了电机碳刷子和电解锌等样品的定性分析。
      1952年起,他用新到的苏制中型摄谱仪,先后研究建立了球墨铸铁、黄铜、电解铜阳极泥等的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大量样品,并为有关工厂培养干部,下厂安装、修理仪器,建立光谱实验室,把光谱分析推广到工厂。他还为抚顺钢厂试制了一台高压电花光源,这可能是中国第一台自制光谱分析用激发光源。

    50年代中,黄本立为冶金部建立了钨矿中微量铍的化学光谱测定方法,并分析了一批重要样品;他在钼矿半定量分析新方法研究中,发展了国外提出的“数阶法”,并对该法的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内标法和“接线法”,提高了该法的准确度,扩展了分析浓度范围;这在当时中国主要用照相摄谱法的情况下是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的。
      50年代中至60年代初,他参与了半导体材料、稀土材料和原子能材料等分析的研究,建立了分析高纯物质用的热空心阴极装置,并提出了该装置气体循环系统用的高效汞汽喷射泵,以及分析难熔粉末用的“环槽电极”等新器件。他提出的新型双电弧光源论文于1957年、1958年先后在中国外发表后,多次在中国外被引述和采用。它的特点是:加热和激发放电是并联的,可分别加以控制;激发放电采用低电压电容放电,可由电弧性一直过渡到电花性,从而可测定所有的易挥发元素,包括以往的双电弧所不能测定的微量难激发元素如卤素等,并可获得较高的精度。在著名光谱分析家等人的专著(1962)中它被誉为“最完善的双电弧光源”。

      黄本立很注意原子光谱分析领域中的新动态新进展,看到有“苗头”的新技术就根据需要和可能,选定目标,进行研究。
      1958 年,他请杨嘉墀和一位苏联专家指导,请长春光机所陈愈炽做光学机械设计,研制成可将摄谱仪改装成光电直读光谱仪的装置。50 年代末在国外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论文发表后不久,还没有专用仪器出售时,他就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建立了中国第一套原子吸收光谱实验装置,发表了中国首批有关原子吸收的文章。其中关于醇类影响的一篇,从实验上和理论计算上对其机理加以探讨,在第二届全国光谱会议上被评为优秀论文。他的工作在中国起了一定的倡导作用。
        “文化大革命”时,他刚被放出“牛棚”,在“靠边站”期间研制成中国第一台钽舟电热原子吸收光谱仪。他所主持的摄谱法光谱干板测光自动化课题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
      70年代他看准了当时在国际上刚刚上市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新型光源,对之进行研究。当时他用的是一台原用于加工塑料封皮的射频发生器改装的简陋装置。经他研究改进后,消除了它的放电声响和射频辐射泄露等严重缺点,为中国研制ICP装置提供了重要经验。
      在80年代初引进了较先进的ICP光谱仪后,他和合作者承担了多项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和中国科学院重点科研项目,从事环境分析方法研究及中国第一批固体环境标准参考物质的定值。松花江水系环境背景值及环境保护的研究,获得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及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和吉林省的奖励。
        所研制的可同时测定氢化物元素和非氢化物元素的新型雾化—氢化物发生装置,获中国专利。所主持的ICP进样方法及过程机理的研究,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科技进步三等奖。80年代末,建立了流动注射电化学氢化物发生法,使氢化物发生法不必使用硼氢化物。1991年在国际光谱会议上发表论文后,引起同行们的注意。90年代初,他开展了强流短脉冲供电空心阴极灯激发的原子和离子荧光的研究,使一些元素的荧光检出限改善了几倍至几十倍。该强短脉冲供电电源1997年获批中国专利。

成就:

1.  1957年提出的新型双电弧光源多次为中国外专著及论文所引用和一些实验室所采用。
2.  60年代初在中国首次建立原子吸收光谱装置并发表了中国首批原子吸收论文,所主持的“光谱感光板测光自动化”课题1985年获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
3.  1975年起从事感耦等离子体(ICP)光谱分析研究,参加过多项获奖工作(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 2次,国家科委及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三等奖 2次,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一次)。
4.  所研制的新型雾化-氢化物发生装置获中国专利。
5.  所主持的“ICP进样方法及其过程的研究”1993年获中科院长春分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6.  “流动注射在原子光谱分析中应用的技术、新方法”研究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7.  1991年获厦门大学第七届“南强奖”个人一等奖。

著作:

在中国外刊物上发表论文近二百篇

出版专著有:

1.《发射光谱分析》(1977,1979,合著)
2.《混合稀土元素光谱图》(1964,合著)
3.《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分析译文集》(1975,主编,合译)

1982—1995参加过国际会议25次,应邀作过大会报告四篇,特邀报告13篇。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