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 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对策

浏览0 回复11 电梯直达
会师楼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对策



近几年来,霉菌毒素中毒给畜牧业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调查,全世界贸易供应的谷物中,有25%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在高温高湿地区这种污染更加严重。我国是霉菌污染比较严重的国家,陈必芳等在1996年从全国28个省市采集104个饲料加工厂和养殖场饲料及饲料原料样品627份,检测结果显示配合饲料霉菌污染率100%,饲料原料污染率99%。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配合饲料饲料和原料污染霉菌毒素超标的比例高达60 %~70 %以上。
    霉菌毒素对动物除中毒和致死外,更重要的是不易被发现机体免疫机能下降、生长受阻、生产性能和抗病力降低,故饲料中霉菌毒素有“隐形杀手”之称。其对动物生产性能和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饲料霉变问题是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霉菌毒素污染问题应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1. 霉菌毒素及其污染现状

    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谷物或饲料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毒素在谷物的生长过程、饲料的制造、贮存及运输过程中皆可产生。对畜禽造成很大危害的便是由霉菌产生的霉菌毒素。一般而言,霉菌毒素主要是由四种霉菌属所产生:

曲霉菌属(主要分泌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

青霉菌属(主要分泌桔霉素等);

麦角菌属(主要分泌麦角毒素);

梭菌属(主要分泌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串珠镰孢菌毒素等)。

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300种霉菌毒素被分离和鉴定出来,上述的几种毒素即为现今普遍认识的8种主要毒素。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会师楼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霉菌毒素的污染已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旅澳博士敖志刚在2006~2007年对亚洲地区所采集的800多个样品测定中,原料粮、饲料等的玉米赤霉烯酮、去氧瓜萎镰刀醇、串珠镰孢菌毒素、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程度检出率均在90%以上。可见我国饲料及饲料原料的霉菌毒素污染也相当严重且呈逐年加重趋势。:

下面三个数据当前我国玉米、蛋白饲料和全价饲料的霉菌污染调查结果


2饲料及饲料原料发霉的原因



2.1.气候与季节:



2.1.1.霉菌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与饲料卫生关系最为密切的霉菌大多数属于中温型微生物(嗜温菌),最适宜生长温度一般为20~30℃。最适相对湿度为80%~90%。霉菌的生长繁殖与地区气候条件和季节有密切的关系。从全国饲料霉变情况调查结果来看,无论是饲料原料还是饲料产品,饲料中的霉菌检出率和霉菌带菌量,南方地区都大大高于北方地区。特别是我国南方地区,5~9月份的各月平均气温均在20℃以上,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特别是梅雨季节,霉菌生长繁殖最为旺盛,饲料霉变大多发生在这个季节。



2.1.2.天气原因:  近几年夏秋季连续多日阴雨天气,造成许多地区的玉米、大麦、小麦等饲料原料在收割前后和贮藏过程出现不同程度的霉变现象。

         

2.2收割方式的改变:



不论是中原地区还是东北地区,玉米收割方式的改变也是造成玉米霉变的主要因素,当今土地使用面积越来越少,玉米的晾晒方式都成乐居的大问题。
会师楼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2.3.饲料原料含水量高  



饲料原料如果含水量高,在贮存时容易霉变。而且这种原料如不经干燥处理即用于配合饲料的生产,常会导致其产品的水分含量超标,并使产品也易于霉变。玉米、麦类、稻谷等谷实类饲料原料的水分含量为17%~18%时是霉菌生长繁殖的最适宜条件。粉碎后的谷实类在水分含量高时更易发霉。因此,饲料原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防霉含水量(或称安全水分)之下(如谷实类一般为14%以下)。



2.4饲料加工过程中某些环节处理不当



在生产颗粒饲料时,如果冷却器及配套风机选择不当,致使颗粒料冷却时间不够或风量不足,导致出机的颗粒料水分含量及料温过高,这样的颗粒饲料装袋后易发生霉变。在饲料制粒系统的颗粒料提升料斗和管道中积存的物料,如果未定期清理,可形成霉积料,脱落后进入成品仓和包装袋,易引起整批颗粒料霉变。
    此外,原料仓长期不清理或受到污染,积存在原料仓的物料(尤其是粉碎后的物料)易于发霉。



2.5饲料贮存与运输不当



饲料仓库潮湿、鼠害严重,库区未经常清扫和定期消毒,饲料堆垛不合理,库存时间过长,运输时饲料受到雨淋、曝晒等,都容易引起饲料霉变。



3.霉菌毒素中毒的特点:



3.1霉菌毒素危害的普遍性



菌种类极其繁多,约12万多个种,许多霉菌不仅在谷物饲料仓贮中感染谷物,而且可在谷物生长期间感染谷物。玉米不论是在田间还是仓贮都比其它能量饲料更易感染霉菌,因此随玉米广泛应用于养猪,霉菌毒素的危害也就具有了普遍性。尽管许多规模化猪场对此有相当认识,重视用添加剂处理其毒素,但从笔者临诊观察看,处理多不彻底。这一点可从猪群中有程度不同的眼结膜充血、小母猪阴唇红肿、尿石症、脊背皮肤出血点得知。

至于农村散养户与专业户情况更严重。



3.2霉菌毒素危害的微量性



霉菌毒素对猪体损伤的阈值很低,极其微量即可致病。饲料中黄曲霉毒素达200ug/kg就出现生长受阻、免疫抑制。赤霉烯酮达1ug/kg以上引起假发情,直肠脱垂。

这种微量性的毒理作用常常让人掉以轻心,加重了霉菌毒素危害的普遍性。
会师楼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3.3霉菌毒素危害的蓄积性



由于摄取饲料是连续的,因此霉菌毒素多通过蓄积体现毒性,哪怕是极其微量的,通过蓄积可达到致病量。 这就是许多猪场用了霉菌毒素处理剂后猪群仍然存在肝硬变、肾变性的原因所在。



3.4霉菌毒素危害的复合性与对器官的泛嗜性



众多研究证明污染饲料中存在多种霉菌。 1994年报道饲喂天然霉变饲料所产生的中毒远远严重于饲喂等量提纯的霉菌毒素所产生的中毒症。说明饲料霉菌毒素中毒不是单一霉菌所造成的, 因此,临床上见到小母猪阴唇红肿,剖检却见肝肾损伤。 如果说一种霉菌毒素主要损伤一种器官的话,那么多种霉毒素就构成了对器官的泛嗜性损伤。



3.5霉菌毒素重点危害免疫系统



霉菌毒素提升加重炎症反应,并使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下降。 霉菌毒素还使肠系膜淋巴结的干扰素的表达减少,肠道防卫功能下降。霉菌毒素对细胞免疫反应产生抑制,降低了对病毒病与慢性疾病的抵抗力。

对传染性疾病的易感性:霉菌毒素对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广泛抑制降低了宿主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能力。

疫苗接种的效力: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可因摄入霉菌毒素而被削弱。



3.6霉菌毒素不能与猪体构成“稳态”



阈值下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猪体可以刺激猪体产生抗体等免疫反应,有利于猪体防卫功能;但是有一分子霉菌毒素就有一份机体的损伤。霉菌毒素不可能如同蓝耳病等病原微生物那样能与猪体共处“稳态”,这是所有的病原微生物在致病机理上不能与霉菌毒素相提并论之所在。
会师楼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4. 霉菌毒素的危害

    4.1引起霉菌病

  霉菌病是指霉变饲料中大量繁殖的霉菌及其孢子进入动物机体而引起的霉菌感染性疾病。最为常见的霉菌病是曲霉菌病。此病见于多种禽类(尤其是幼禽)和哺乳动物。曲霉菌病的特点是霉菌在肺、气囊等器官组织中大量繁殖而形成霉斑结节和引起局部的炎症,故该病又称曲霉菌性肺炎。该病的主要病原菌为曲霉菌属的烟曲霉,其次为黄曲霉以及黑曲霉、构巢曲霉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致病性。当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营养不良,或呼吸道发生卡他性炎症时,能促进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不同的霉菌毒素对不同的畜禽危害程度不同,对猪影响最大的是玉米赤霉毒素、呕吐霉素、串珠镰孢菌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等;对禽类影响最大的是黄曲霉毒素、T-2毒素及赭曲霉毒素。

    4.2. 霉菌毒素对动物造成的危害

    霉菌毒素产生的临床中毒症状会因在饲料中的毒素种类、剂量、饲喂时间、毒素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动物本身的品种、年龄及健康状况而有所不同。动物摄食不同剂量的霉菌毒素所造成的临床毒理学综合症已有很好的研究,可导致急性死亡、生长减缓以及生产性能降低。摄入低剂量的霉菌毒素可引起免疫抑制,降低对其他疾病的抵抗力;导致接种疫苗后反应增强,造成抗体水平太高,影响了疫苗的保护力;而且也提高了抗生素的用量,间接造成动物生长不均匀,表现差。高剂量的霉菌毒素直接造成动物生长不均匀、表现差,而且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现将饲料卫生上比较重要的霉菌毒素及其中的危害列表如下:
会师楼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4.3对家畜造成的影响

4.3.1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其他曲菌、青霉菌、镰孢霉菌和链霉菌属的放线菌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而且低质量浓度的黄曲霉毒素还会造成微血管脆弱而容易引起皮下出血及挫伤等。

可分为B1、B2、G1、G2、M1和M等,以B1毒性最强,是砒霜的68倍,氰化钾的10倍。对肝、肾、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可致癌,并引起免疫抑制、凝血障碍、降低甚至丧失食欲、生长受阻、饲料利用率下降、急性中毒引起死亡和母猪流产等。

黄曲霉毒素是免疫功能的抑制剂,中毒的第一个症状为采食量降低,通常约于开始饲喂后3~4 d发生。依污染的严重程度,黄曲霉毒素造成的损失包括,饲料效率下降、生长延迟、屠体品质不佳和死亡。 在20~200μg/kg的低质量浓度时,黄曲霉毒素减少饲料摄入量、降低饲料利用率和免疫抑制。泌乳母猪的饲粮中若出现超过500μg/kg含量时,则会因乳汁中的黄曲霉毒素而造成仔猪生长迟缓和死亡。即使离乳后不再饲喂含黄曲霉毒素的饲粮,但是仔猪生长受阻,饲养效果下降的情况会一直持续至上市。

长期采食含有黄曲霉毒素的动物,其肝、免疫系统及造血功能都会受损。黄曲霉毒素通过干扰肝中脂肪向其他组织的输送,使脂肪大量堆积在肝而产生斑点,同时还会干扰肝合成维生素和解毒的其他功能。
会师楼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4.3.1.1黄曲霉中毒临床症状

  猪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后,约经1~2周左右发病,多发生于2~4月龄的保育后期仔猪和生长猪,临床症状表现为猪群精神沉郁和渐进性食欲减退,口渴,消化机能紊乱,背毛粗乱,逐渐消瘦,进一步可发展为贫血,腹水,脾肿大,出血性腹泻,组织器官广泛出血,尤以臀部明显。全身皮肤黄疸,头部水肿,走动无力,腿、臀部肌肉不能活动,后躯衰弱,步态蹒跚,常呈犬坐式。黏膜苍白,体温正常,粪便干燥,直肠出血,尿呈浓茶色(血红蛋白尿)。

  仔猪对黄曲霉毒素更敏感,中毒的仔猪常呈急性发作,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头弯向一侧,头顶猪栏,数天内死亡。大猪病程较长,一般体温正常,初期食欲减退,后期停食,腹痛,呕吐,下痢,消瘦,背毛粗乱。猪的耳、四肢内侧和腹部皮肤出现红斑及出现黄疽、贫血等症状,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发育迟缓。

4.3.1.2黄曲霉中毒剖检病变

皮下脂肪黄疸,发病严重的猪肝脏变性坏死,肿大黄染,质地松软变脆、色泽不匀,个别病例肝脏有粟粒大至豌豆大突出于表面的黄色颗粒,胆囊内贮有少量稀薄胆汁,胆管上皮增生;肾软,皮质和髓质界限不清,膀胱有积尿,黏膜有出血点,淋巴结肿大、有出血点;全身黏膜、浆膜、皮下与肌肉出血。血管发瘪,管内血液不凝,大脑水肿,血管充血;心肌松软呈淡红色,有皱纹,肺充血、水肿。



4.3.2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是由赭曲霉及鲜绿青霉等所产生的一种霉菌肾毒素,它分为A和B 2种类型。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较大,在自然污染的饲料中常见。猪摄入1 mg/kg的赭曲霉毒素A可在5~6 d致死。 饲喂含1 mg/kg质量浓度的赭曲霉毒素的日粮,3个月后可引起猪烦渴、尿频、生长迟缓和饲料利用率降低。

攻击肾脏、免疫系统及造血系统,肝脏变得脆弱,轻度肾脏病变,增重下降,剧渴、生长迟缓,氮血症、多尿、下痢,糖尿症,免疫抑制。


    4.3.3呕吐毒素:



呕吐毒素学名脱氧雪腐镰菌烯醇,由污染小麦的雪腐镰刀菌和寄生在谷物的燕麦镰刀菌产生。

呕吐霉素中毒症状:厌食、呕吐、消化道炎症、白细胞下降、血尿、运动失调、内脏出血、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变质等,临床症状表现为患猪拒食、呕吐、脱毛和组织出血。繁殖母猪表现为受精率降低,泌乳性能下降,产仔数减少,弱仔数和流产增多。呕吐毒素(DON)一般与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同时存在。呕吐毒素是一类强有力的免疫抑制剂,最大毒害是猪只免疫受抑制,能影响动物免疫细胞,降低机体免疫应答能力,造成动物免疫力低下,易发生其他疾病。对生长肥育猪而言,用含有14 mg/kg呕吐毒素的饲料饲喂猪,10~20 小时内即会出现呕吐、不正常的焦虑和磨牙现象。

呕吐毒素会强力抑制猪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在呕吐毒素含量为0~14 mg/kg的试验中饲粮中每增加1mg/kg呕吐毒素,生长肥育猪的采食量即减少6%,在含毒量超过10 mg/kg即完全拒食。

呕吐毒素:损害肠道、骨髓、脾脏,采食量降低,换肉率差,容易遭到细菌的二次感染,呕吐、拒食,免疫抑制。
会师楼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4.3.4T-2毒素:



T-2毒素是由念珠球菌属产生的新月毒素中的一种,新月毒素已超过100种,饲粮中的含量超过0.4 mg/kg就会对动物产生中毒症状。 T-2毒素属于组织刺激因子和致炎物质,直接损伤皮肤和黏膜。表现为厌食、呕吐、瘦弱、生长停滞、皮肤黏膜坏死、胃肠机能紊乱、繁殖和神经机能障碍、血凝不良、肝功能下降、白细胞减少和免疫机能降低。

T-2毒素通过影响DNA和RNA的合成及通过阻断翻译的启动而影响蛋白质合成,而且T-2毒素还会引起胸腺萎缩、肠道淋巴腺坏死并破坏皮肤黏膜的完整性。抑制白细胞和补体C3的生成,从而影响机体免疫机能。

T-2毒素侵害消化道-口部、胃及肠道病变,采食量减少,口腔、皮肤受刺激出现病灶,拒食、呕吐,神经失调,免疫抑制



4.3.5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是由禾谷镰孢霉菌产生,具有雌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其临床症状随接触剂量和猪年龄不同而异。在所有的圈养动物中,猪对玉米赤霉烯酮最为敏感,而受影响最大的部位主要是其生殖系统。较低质量浓度会诱发母性化现象,较高质量浓度会干扰排卵、受孕、植入及胚胎的发育。子发育不良、不孕及生精细管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等。

后备母猪最为敏感,0.5~1 mg/kg低含量即可造成假发情、阴道脱垂或脱肛。玉米赤霉烯酮会增加怀孕母猪发生流产及死产的概率,初生仔猪的存活率较差、出现八字腿及外阴部肿胀。

赤霉烯酮表现为雌激素作用亢进,发情不规则或不发情,后备母猪假发情、未配前流脓,母猪阴唇、子宫扩大,受胎率降低、阴道炎、流产、死胎,产下仔猪外翻腿、阴唇红肿,脱肛、子宫脱出,公猪精液品质下降,免疫抑制。



4.3.6 烟曲霉毒素



近几年来欧洲、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等地的玉米和动物饲料已遭烟曲霉霉菌毒素的污染,其中发生最多的是烟曲霉毒素B1(FB1)。 对生长猪而言,1 mg/kg的FB1会降低猪生长速率8%,而10 mg/kg的FB1则可降低11%。而对肥育猪,1 mg/kg FB1即可对屠体品质造成有害的影响(脂肪厚度增加和瘦肉率降低),造成养猪业经济上的损失。

短期饲喂烟曲霉毒素会使猪产生肺水肿。肝、肺和胰是FB1的标的器官,低剂量会造成慢性渐进式的肝疾病,而较高剂量则有急性肺水肿发生。 给断奶仔猪饲喂超过23和175 mg/kg的FB1即分别会有肝受损和肺水肿的情形。低于12 mg/kg含毒量不会对肝组织病理造成任何不良的影响。在饲喂100 mg/kg的FB1 7 d后,肝损害及食道末端黏膜受损。
会师楼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4.3.7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是由赭曲霉及鲜绿青霉等所产生的一种霉菌肾毒素,它分为A和B 2种类型。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较大,在自然污染的饲料中常见。猪摄入1 mg/kg的赭曲霉毒素A可在5~6 天致死。饲喂含1 mg/kg质量浓度的赭曲霉毒素的日粮,3个月后可引起猪烦渴、尿频、生长迟缓和饲料利用率降低。


    4,3,8串珠镰孢菌毒素



生长受阻,黄疸,肝组织损伤,慢性肝机能障碍,急性肺水肿,采食量下降,淋巴胚细胞的生殖受损,引起蓝耳病和圆环病毒Ⅱ型,免疫抑制。


    4.3.9 麦角毒素



增重、采食量下降,繁殖率降低,缺乳、新生仔猪初生体重下降,暂时性或后驱麻痹、痉挛以及双肢、耳朵和尾部失血,导致坏疽,免疫抑制。


4.4对家禽造成的影响



黄曲霉毒素:法氏囊和胸腺萎缩,皮下出血,免疫反应差,抗体力价下降,疫苗失效,对疾病感受性提高,蛋变小、蛋黄重量降低,受精率、孵化率降低,胚胎死亡增加及不正常。
    赭曲霉毒素:抑制肾脏、免疫及造血系统,钙磷吸收不全、骨骼脆弱,蛋壳钙化不全、破蛋率高,皮下出血,容易挫伤。
    呕吐毒素:侵害消化道、腺胃及肠道病变,采食量下降、拒食,降低产蛋率。
    T-2毒素:引起猪拉稀,鸡产蛋率降低,羽毛生长不良,口腔溃疡,采食量下降、拒食,神经失调,抑制免疫力
    桔霉素:抑制肾脏,尿排泄量增加、软粪、下痢
    赤霉烯酮:卵巢萎缩,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下降
    串珠镰孢菌毒素:急性肺水肿,肝障碍,摄食量下降,免疫抑制
    麦角毒素:采食量下降,增重缓慢,饲料浪费


4.5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


    霉菌感染饲料后在生长过程中消耗营养、维生素、蛋白质及能量,也使饲料的组成成分发生分解,严重地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降低动物对养分的利用(下降10%)贮存期间发霉的玉米,其脂肪含量明显减少,由3.8%降低为2.4,胡萝卜素含量由3.1 mg/kg 降低为2.3 mg/kg,VE含量由此22.1 mg/kg降低为20.6 mg/kg。
    串珠镰孢菌可使被污染的饲料中VB1的含量显著下降,从而引起动物VB1缺乏症。冬小麦感染赤霉菌后脂肪和淀粉的含量均降低。
    饲料霉变除其营养价值降低外,影响了饲料的表观价值。在霉变的过程中霉菌产生的酶、饲料自身所含的酶及其它因素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使饲料的感官性恶化,如具有刺激性气味,酸臭味道,异常颜色,粘稠污秽感,结块等,导致适口性不良。反刍动物摄入霉菌污染饲料时,还可破坏瘤胃内微生物群的平衡,从而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其次,霉变的饲料表明其存在
会师楼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5. 如何选择高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

5.1霉菌毒素吸附剂种类

目前市场上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主要类型:

5.1.1矿物类、黏土类吸附剂(如蒙脱石粉)

利用多孔结构及巨大的表面积,强吸附同样具有离子极性的霉菌毒素(如黄曲霉菌、赭曲霉菌毒素和赤霉烯酮)。但是这一类的吸附剂的最大缺点是占用饲料体积,能够吸附营养。
  5.1.2酵母细胞壁提取物

利用酵母细胞壁内的葡聚糖特殊螺旋分子结构和甘露寡糖的黏胶化学结构与同样属于有机类的霉菌毒素的亲和性吸附霉菌毒素(如呕吐毒素和T-2毒素),为表面亲和吸附。
  5.1.3酶解毒剂

酶解去毒具有极大的局限性。首先,酶具有极强的选择性;其次,对饲料加工过程中的高温十分敏感,极易失活;再次是胃肠道的温度与复杂的环境,包括变化的pH值,是否适合该种酶的作用条件;最后, 酶解后的次级产物是否能保证没有毒性?
    5.1.4中草药

通过提高肝脏本身对毒素的解毒能力达到去除霉菌毒素的作用。目前为止, 全球还没有霉菌毒素解毒剂产品问世。
    5.2霉菌毒素驱霉剂的选择原则:

5.2.1必须具备高吸附能力
  高吸附能力来源于巨大的吸附表面积,原则上选择产品第一关是看比表面积大小。比表面积在600以下,通常有较大的层间通道,为吸附营养物提供较大的机会。吸附与黏附有本质的区别,吸附一般解释为“高强度的结合”,而黏附为靠巨大的比表面积粘着部分毒素,而不是结合,这些毒素在肠道蠕动过程中会游离出来,被吸收进入血液,从而产生毒害作用。活性炭虽然有巨大比表面积,但在动物体内并不能用来预防黄曲霉毒素中毒,原因是它不能将黄曲霉毒素真正地结合掉。

5.2.2具有选择性吸附
  理想的毒素吸附剂应具备只吸附毒素,不吸附营养物的特点。至今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选择性吸附的文献非常有限。而蒙脱石产品就具备选择性特点,为帮助大家了解判断,国际霉菌毒素委员会为此特别强调, 只有通过实验证明只吸毒素,不吸收营养物,才可称作具备选择性吸附的特点,否则不能自称具备选择性吸附特点,蒙脱石是权威学术文献证明具备选择性吸附特点。
会师楼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5.2.3对特定毒素有效吸附
  要求在较高毒素浓度的前提下对多种毒素能够很好地吸附,蒙脱石的研究证明此产品能同时特异性地吸收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及赭曲霉毒素。国家地质检测机构的研究显示蒙脱石能很好地克服呕吐毒素及玉米赤霉烯酮对仔猪的毒害作用,而实验室研究显示一般呕吐毒素很难被其它吸附剂吸收。经实验论证蒙脱石对呕吐毒素的吸附力达86%,可以说是有效的吸附产品。

5.2.4吸附不可逆

吸附后不会再释放,能彻底清除毒素在消化道中的作用。

5.2.5安全、无毒副作用
  意为此类产品不能有明显的对动物或人类食物链不利的作用或污染,首先不能吸收大量的营养物,动物在毒素高浓度存在时,对微营养物的需求较平时高;此条决定沸石粉及普通膨润土不能作为毒素吸附剂使用;吸附剂不能含有对人类食物链有污染的物质,而蒙脱石经过多年有效研究是安全无害无污染的新型添加剂。

5.2.6必须有实际证明有效
  必须具备实验室及动物实验双重资料方能证明有效,许多公司只提供实验室具备吸附能力的资料,活性炭在实验室内证明能吸附一定量的黄曲霉毒素,但在动物实验中却不能预防动物中毒,说明仅靠实验室实验结果不足以证明产品的功效。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4/5/28 11:14:40 Last edit by hjx1988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