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每周一毒贴之---真菌毒素专题(4)黄曲霉毒素M1分析方法总结

浏览0 回复5 电梯直达
imtoxiner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黄曲霉毒素M1最近算是成大明星了,准备写个黄曲霉毒素M1分析方法总结,和大家一起探讨(持续更新)!

1、结构及理化性质

不管三七二十一,还是先上个图:



先开个头,吃个饭回来写……

为什么说黄曲霉毒素M1,都出现在与动物相关的产品中?

    黄曲霉毒素M1是黄曲霉毒素B1在动物组织内的代谢产物,并能够进入乳汁
(牛奶?),因此大家看到的检测黄曲霉毒素M1都是检的“动物组织:如肝肾、乳腺”以及乳及其制品等”。

    再来一个黄曲霉毒素B1代谢途径图,黄曲霉毒素B1在体内羟化形成黄曲霉毒素M1(左上,相机不好,照的效果不太好,大家见谅,有空补一个好点的图)。新图如下:



2、黄曲霉毒素M1的相关限量标准

食品中的限量标准以GB 2761—2011为准:
规定如下:


注:上述限量的检测方法:婴幼儿配方食品按GB 5009.24 规定的方法测定,乳及乳制品按GB 5413.37(GB 54133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和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 的测定)规定的方法测定。

3、分析方法

黄曲霉毒素M1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薄层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亲和柱净化荧光光度法,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等。

3.1  薄层色谱法:

      GB 5009.2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和B1的测定(用于替代“GB/T 5009.24-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与B1的测定”)为薄层色谱法:

      适用范围:牛乳及其制品、奶油及新鲜猪组织(肝、肾、血及瘦肉)等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 与B1 的测定
    原理:样品经提取、浓缩、薄层分离后,黄曲霉毒素M1 与B1 在紫外光(波长365nm)下产生蓝紫色荧光,根据其在薄层上显示荧光的最低检出量来测定含量。

3.2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适用范围:ELISA适用于乳,乳粉和乳酪中黄曲霉毒素M1含量的测定。

    原理:黄曲霉毒素M1偶联物包被在酶标板的小孔中,将含有黄曲霉毒素M1的样品或标准液和抗M1的抗体加入到小孔中,此事固相包被的黄曲霉毒素M1和样品、标准品中游离的黄曲霉毒素M1竞争性地与抗体进行反应。反应完全之后,用稀释过的清洗液洗小孔,将未反应的物质冲掉。再在小孔中加入过氧化物酶,温育后再次清洗,加入底物溶液,温育后产生蓝色,加入停止液,终止颜色反应,颜色变为黄色,用酶标仪在450nm处测定颜色的强度,黄曲霉毒素M1的浓度与颜色强度成反比关系。

3.3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

    适用范围:乳,乳粉,低脂乳,脱脂乳,低脂乳粉,脱脂乳;乳粉中的黄曲霉毒素M1的最低检测限大约是0.1μg/kg,乳中的最低检测限大约是0.01μg/kg。

    原理:亲和柱内含有的黄曲霉毒素M1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交联在固体支持物上,含有黄曲霉毒素M1的样品通过免疫亲和柱时,抗体选择性的与黄曲霉毒素M1(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体。用水洗柱除去柱内杂质,然后用洗脱剂洗脱吸附在柱上的黄曲霉毒素M1,收集洗脱液。HPLC-FLD测定。

3.4 C18,硅胶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

    AOAC International1986年首次通过了乳液中的AFM1及AFM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公认定检测方法。

  原理:乳中的黄曲霉毒素M1,M2经过C18小柱提取,用乙醚淋洗至硅胶柱,用二氯甲烷-乙醇溶液淋洗,黄曲霉毒素M1以及三氟乙酸(TFA)衍生。用具有FLD的HPLC检测并与标品(三氟乙酸衍生)进行比较定量。

完----------------------有不对的地方,一起讨论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zjzy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两天,是不是有点过气了啊?呵呵,不过还是支持原创……
binb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爱涂涂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支持一下 这个知道一点点  不过没做过 就不参与讨论了
imtoxiner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yuzhh(yuzhh) 发表:
支持一下 这个知道一点点  不过没做过 就不参与讨论了

终于更新完了!

谢谢回帖,我也是知道的不多,大家一起讨论吧
小虾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