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TG的样品架采用何种方式较为合理?卧式,立式和挂式?

浏览0 回复14 电梯直达
sana186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听一些专家解释,说卧式通气体和切换气体时产生的是斜向力和螺旋力,对处理浮力问题上不是很理想,而挂式中,以PE公司的为例,采用对冲气体的方式解决浮力的问题,可是如何确保对冲气体间力的平衡?对于立式,则以尽管所受的浮力最大,可是却能通过气体缓冲缓解浮力的影响。各有各方的说辞,请教各位大虾,采用何种方式是较为合理,又采用何种方式解决该浮力的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tutm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卧式的应该气流速度影响比较小,一般热分析气流量都比较小,什么斜向、旋转之类影响应该是湍流吧,我认为这些影响不会大,我们过去使用100ml/min和300ml,结果也没见有什么明显不同。但是仪器设计时,秤杆受热伸长所需的称重补偿要求应该较高。
现在立式的较多,应该是它避免了卧式比较致命的秤杆受热伸长造成称量较难补偿的缺点。
人来人往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个问题各家争论纷纷,似乎并没有什么确切的答案。

一般会认为卧式的浮力大一些
longtofly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那这几种方式,哪个紊流更大呢?
如果与FTIR或MS联用,紊流影响是很大的。
thomas12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首先,
卧式受气流影响最小,因为气体流动的方向为水平方向,天平的称重方向为竖直的方向,这样气体的流动对天平称重的影响最小。
竖式受气流的影响要大些,因为气体流动的方向与天平称重的方向相同或相反,这样气流对称重的影响就会大些,这就像我们在大风中打着伞顶风前行,顶风打伞的阻力是较大的。
其次,
天平杆热胀冷缩对称重影响问题是这样的:
如果没有特殊的技术,天平杆的热胀冷缩对称重影响肯定是有的。
但是如果有了平行导向天平技术,那么天平杆的热胀冷缩对称重没有影响。
这就像高级一点的实验室天平一般会有类似于“滚珠盘”的结构,可以克服四角误差。
那么也就是说,虽然卧式受气流的影响小,但是想做成卧式,天平技术一定要过关才行。
tutm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楼上说的“平行导向天平技术”可以补偿加热的影响,但实际使用中还是有影响的,特别是不同加热速度时,那个反向伸长补偿的金属固定夹受热情况会有差异,会造成比较明显影响,不过一般可以用扣基线解决。
卧式对气流稳定性要求低些;立式的要求高。现在好像主流的已经是立式的了(包括上置和下置天平),只有少数还用卧式结构。
crystalsnak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同意楼上
虽然卧室有一些补偿技术,比如双杆,平行导向等,但毕竟还是先天不足。
就热重而言,立式还是有先天优势的,气流的问题,如果配置了精度较好的MFC,影响会小一些,实际效果,尤其是到了高温段,会比卧式好得多。

MT和TA的同步好像都是用的卧式,所以他的TG表现就不是很好。
主要体现在重复性和再现性方面

另外,RT到800度,重复性达到3ug的TG,不知道大家觉得如何
tutm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crystalsnake(crystalsnake) 发表:
RT到800度,重复性达到3ug的TG,不知道大家觉得如何

这样的重复性肯定是很好的啦。
如果是卧式的,每次做完要冷却很长时间,比如1-2个小时,重复性才会比较好。
ly13917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看看老外是怎么说的,好歹讨论的都是老外的仪器。




里面的parallel guided应该是上面谈到的“平行导向技术”。

摘自<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rmal Analysis> Edited by Paul Gabbott  Page:89



iloveinstrument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仪器的优劣跟很多因素有关,包括设计原理、设计细节、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等。不是单单一个卧式、立式等就能代表好或者坏的。
我是一个普通的热分析使用人员,经常会上来看看大家的评论和探讨,希望能够学到一些知识。个人的建议是大家多讨论一些应用、实验技巧之类的内容,这可能是上这个论坛的人、尤其是新手希望看到的。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free365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谢谢建议,欢迎常来!
tutm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loveinstrument(iloveinstrument) 发表:
我是一个普通的热分析使用人员,经常会上来看看大家的评论和探讨,希望能够学到一些知识。
个人的建议是大家多讨论一些应用、实验技巧之类的内容,这可能是上这个论坛的人、尤其是新手希望看到的。

呵呵,你的建议很好,来这儿的确实大多是用户,希望了解仪器使用中的应用问题;也希望你能来看的同时多参与讨论,分享你的经验。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