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有关校园“毒跑道”检测问题

浏览0 回复1 电梯直达
lixingmi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先来段新闻摘要:点击打开链接
多个地方频繁曝出的疑似校园“毒跑道”事件,终于引来多个部门联袂出手整治。上周,教育部会同环保部、住建部等部门召开“合成材料跑道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校园合成材料跑道的排查和整治工作。会议决定:一是对经权威机构检验确认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塑胶跑道立即进行铲除;二是利用暑假对近期新建塑胶跑道进行检测和排查,并根据结果分类整改;三是立即叫停在建和拟建跑道的继续施工。
今年5月,北京市实验二小白云路分校多位家长反映,学校操场冒出刺鼻气味,很多孩子出现了流鼻血症状。分析背后原因,多数学生家长直指去年才改建的塑胶跑道,而这或许并非毫无根据。
事件曝光后,虽然北京市西城区组织专家对实验二小白云路分校的跑道进行检测,且检测结果为合格,但西城区教委仍决定对该校的操场进行全场拆除
实际上,在此前多起疑似“毒跑道”的事件中,跑道的环保监测结果也都属于合格产品。人们不仅要问: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目前,校园操场建设普遍适用的两项国家标准是GB/T 22517.6-2011《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6部分:田径场地》,以及GB/T 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层》,两项标准规定了苯、甲苯和二甲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重金属(铅、镉、铬、汞)等有害物质的限量。
作为相关实验室,找来新闻中提到的两个国家标准;GB/T 22517.6-2011《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6部分:田径场地》主要是田径场地设置规范及物理检测,与“毒跑道”关系不大,有关系的是GB/T 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层》
就是这个标准:

标准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和限量:

有机组分只有三种,且是以固体含量计量。
检测方法:

其中三种有害有机组分使用的检测方法GB 18583






这是一个胶粘剂的检测标准,检测对象的含量是这样的

其中苯的方法:

TDI的方法:

苯和TDI,方法中都是使用溶剂溶解固体样品,然后测定!
以上就是新闻中用来检测塑胶跑道的现行国家标准。
GB18583-2008是一个针对胶粘剂(液态,反应固化前的高浓度检测对象)的检测标准,被用来对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固化成型的塑胶进行检测判定,所以才会出现新闻中所有检测合格,实际却异味很大的事。使用这样的标准来检测,再权威检测机构,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由此看到我国的标准化工作,条块分割,缺乏专业,权威,统一的科学管理,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
塑胶跑道又称全天候田径运动跑道,它由聚氨酯预聚体、混合聚醚、废轮胎橡胶、EPDM橡胶粒或PU颗粒、颜料、助剂、填料组成。其中聚氨酯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为运动面层使用.
百度一下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是水白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在人体中具有积聚性和潜伏性,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的甲苯二异氰酸酯蒸气会引起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和肺水肿;液体与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液体与眼睛接触可引起严重刺激作用,如果不加以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损伤。长期接触甲苯二异氰酸酯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对甲苯二异氰酸酯过敏者,可能引起气喘、伴气喘、呼吸困难和咳嗽。
人的嗅觉阈为0.35~0.92mg/m^3,另有报道为3mg/m^3。3~3.6mg/m^3时,对粘膜有刺激; 27.8mg/m^3时眼和呼吸道严重刺激。
与新闻中孩子的症状一致。显而易见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就是“毒跑道”中的主要污染物。那么作为环境卫生安全检测,就应该直接检测其在使用环境(常温)下的可挥发含量,才可以客观的定量评价其对使用者的危害。而不应该去检测整个塑胶中的TDI总含量。TDI总量并不能客观反映出其对使用者的危害,试想TDI总量一样,优质,反应固化良好的塑胶与劣质,反应固化不好的塑胶,常温下的可挥发量,显然不会是一样的。所以现行国标,在检测样品的选择是不合适的。
另外,塑胶常温下的有害可挥发物,除了主要的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外,所有的有机可挥发物,也是不能少的,现行国标中却没有(voc或tvoc),属于重要指标缺失。
那么,应该如何科学,客观,公正的来评价塑胶的质量?
个人认为,塑胶跑道的安全危害检测,应该以常温下污染物的可挥发组分为主。(至于重金属,含量应该不高,并且处于被固化状态,意义是环评上的)
塑胶跑道常温下的有害可挥发物的检测
检测手段:气相色谱应该是首选。
可挥发气态样品采集,常用手段有:
1.环境舱:优点:能模拟各种常温使用条件,其采集的气体样品最接近实际使用状态,并且单位样品量大,对于大面积粗放施工的检测对象,代表性好。缺点:设备体量较大,属破坏性检测,对于已建成场地,操作接受性低,检测周期较长。
2.顶空进样:可准确控制挥发温度,属饱和态检测,无需单独采集气态样品,与GC直接连机可实现自动化分析,缺点,样品量小,对于粗放样品代表性差。
3.集气罩采集:使用具有一定体量的罩子罩住一定面积的被检测平面(应该至少0.5平方以上),罩子顶部设置采样口,通过采样器采集一定量的罩内气体于采气袋或吸附管中。也可在罩上开小检测窗,使用现场检测仪(如美国华瑞7240型ppb rae plus)检测。优点:操作简单,属无破坏取样,可配合快速检测设备实现现场比较评价。缺点,受环境因素(如温度,气压)影响大,因而取样精度较差,取样时罩内检测物浓度呈非线性变化,必须进行必要的修正。另外,没有现成的商品设备。(其实,自制或定制加工也简单,一圆形“大锅盖”,顶部固定一气体采样器进气口做采样口,合适部位开一窗孔,能放入快速检测设备采气探头即可,不需要时关堵上。)
4.固体样品溶解:如GB18583-2008,用塑胶固体溶解测定检测物的总量,与检测物在固体状态时的可挥发量,属于间接检测,二者相关性如何不得而知,常识判断,应属两码事,是不可取的。
对于塑胶跑道可挥发污染物的检测,从检测技术角度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关于塑胶跑道释放的有毒有害物质及限量标准,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塑胶跑道在安全和环保方面尚无标准可执行。
看到一央视新闻,记者暗访一个用旧轮胎等废橡胶生产橡胶颗粒的工厂,把塑胶跑道的主要污染源矛头指向这种再生橡胶颗粒。个人看法,再生橡胶颗粒是作为塑胶跑道的底部弹性层使用,建成后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不属于主要污染源,从资源的回收利用以及跑道的物理功能性来看,应该是可取的。塑胶跑道的污染源,主要应与跑道面层材料(粘合剂,固化剂,颜料等)及施工(配比,反应固化等)有关。但对于施工,检测,使用各方,都处于无标准可行的状态。
全国学校现在有多少“毒跑道”,恐怕谁也说不清,这是关系到多少在校学生,幼儿园儿童的环境安全问题啊?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应尽快出台科学,客观,符合国情的相关标准,使各方都有章可循。别再没事时视而不见放任自流,一有事又谈虎色变草木皆兵!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zyl336789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塑胶跑道应该有国家标准,这样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