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的理化性质
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是含有α-酮基内酯的6个碳原子的酸性多羟基化合物。抗坏血酸为无色无臭的片状结晶体,有酸味、易溶于水、不溶于脂溶剂,遇氧、光、热极易氧化,在碱性环境、加热或与痕量铜、铁等金属离子共存时极易被破坏,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抗坏血酸C2和C3位两个相邻的烯醇式羟基极易解离、释放出H+,是很强的还原剂。
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极强的物质,可以有效清除长期暴露在不良环境中所产生的自由基物质。维生素C还有促进胶原形成、矿物质吸收、神经递质的合成、脂肪酸的代谢等作用。
维生素C的缺乏与过量
人体内缺乏维生素C生物合成必须的葡萄糖酸内酯酶,故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而必须由膳食供给,否则容易造成维生素C缺乏,导致坏血病。然而,服用过多维生素C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维生素C在体内分解代谢最终的重要产物是草酸,长期服用可出现草酸尿以致形成泌尿道结石。
维生素C的摄入量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膳食参考摄入量(RNI):
? 成人及孕早期妇女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量为100mg/d
? 中、晚期孕妇及乳母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量为130mg/d。
? 维生素C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1000mg/d[2]
我国制定的成年人维生素C的RNI为100mg/d,UL为1000mg/d。在高温、寒冷、缺氧条件下劳动或生活,经常接触铅、苯、汞的有毒作业人群,某些疾病的患者,孕妇、乳母,维生素C的摄入量可适当增加。
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是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深色蔬菜如冬寒菜、豌豆苗、韭菜、辣椒、油菜苔、花菜、苦瓜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水果中以柑、桔、橙、柚、柿、枣和草莓含量丰富,而苹果、梨含量很少;猕猴桃、刺梨、醋柳、酸枣等不仅维生素C含量丰富,而且含有保护维生素C的生物类黄酮。
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及标准规定
目前,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检测方法标准为GB5009.8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包括高效
液相色谱法、荧光法和2,6-二氯靛酚滴定法。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则使用GB5413.18-2010《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进行检测。另外,GB 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对维生素C在食品中的使用量也做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