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声明:本文为shela_624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是,利用可获得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一般有若干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根据一系列测量值的统计分布,按测量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进行评定,并可用标准差表征。另一些分量则可根据经验或其他信息所获得的概率密度函数,按测量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进行评定,也用标准差表征。
以上定义来自于国标方法
《GB/T 27418-2017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个人理解,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可以通过重复的多次平行检测来评定,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是通过评定每一个参数的系统误差来评定。在评定过程中,会涉及很多计算过程,因此,直接使用Excel做好模板,在后续评定过程中灵活使用是非常快速的方法。
以外标法定量的检测方法为例,不确定度的评定一般需要以下几个步骤:建立数学模型、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不确定度的表示。
1 建立数学模型
外标法定量的数学模型,一般为:
X:目标物质的含量;
c:目标物质通过标准曲线法测得的浓度;
V:定容体积;
m:试样的称样量。
2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对目标值进行重复独立检测,得到一系列的n个测量值。依次计算n个测定值的平均值、单个测得值的实验方差、单个测得值的试验标准偏差、测量重复性引起的A类标准不确定度。
3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根据数学模型,分析每一个变量可能引入的误差。
3.1 通过校准曲线计算目标物质浓度c
3.2 其余通过客观资料得到的信息
其余的B类不确定度评定一般包含标准储备液的浓度、试样的称样量、定容过程,对其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分解如下表所示。这些数据分量来源于各种证书,通过证书的具体信息确定区间半宽度a,具体可参考《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4.3.3.2注”中的举例。
通过公式计算每个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再假定其互不相关,采用方和根方法合成每个参数的标准不确定度。
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由于输入量之间不相关,因此采用方和根方法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公式如下。
扩展不确定度U由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乘以包含因子k得到,k一般取值2。
不确定度的结果标示为。
以上是外标法的定量的化学检测方法的不确定度的通用评定过程,个人理解有限,可能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