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毛细管电泳影响因素

浏览0 回复0 电梯直达
大耳朵兔兔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 缓冲液

缓冲试剂的选择主要由所需的pH决定,在相同的pH下,不同缓冲试剂的分离效果不尽相同,有的可能相差甚远。CE中常用的缓冲试剂有:磷酸盐、硼砂或硼酸、醋酸盐等。

缓冲盐的浓度直接影响到电泳介质的离子强度,从而影响Zeta电势,而Zeta电势的变化又会影响到电渗流。缓冲液浓度升高,离子强度增加,双电层厚度减小,Zeta电势降低,电渗流减小,样品在毛细管中停留时间变长,有利于迁移时间短的组分的分离,分析效率提高。同时,随着电解液浓度的提高,电解液的电导将大大高于样品溶液的电导而使样品在毛细管柱上产生堆积的效果,增强样品的富集现象,增加样品的容量,从而提高分析灵敏度。但是,电解液浓度太高,电流增大,由于热效应而使样品组分蜂形扩展,分离效果反而变差。此外,离子还可以通过与管壁作用以及影响溶液的粘度、介电常数等来影响电渗,离子强度过高或过低都对提高分离效率不利。

2 pH值

缓冲体系pH的选择依样品的性质和分离效率而定,是决定分离成败的一大关键。不同样品需要不同的pH分离条件,控制缓冲体系的pH值,一般只能改变电渗流的大小。pH能影响样品的解离能力,样品在极性强的介质中离解度增大,电泳速度也随之增大,从而影响分离选择性和分离灵敏度。pH还会影响毛细管内壁硅醇基的质子化程度和溶质的化学稳定性,pH在4-10之间,硅醇基的解离度随pH的升高而升高,电渗流也随之升高。因此,pH为分离条件优化时不可忽视的因素。

3 分离电压

在CE中,分离电压也是控制电渗的一个重要参数。高电压是实现CE快速、高效的前提,电压升高,样品的迁移加大,分析时间缩短,但毛细管中焦耳热增大,基线稳定性降低,灵敏度降低;分离电压越低,分离效果越好,分析时间延长,峰形变宽,导致分离效率降低。因此,相对较高的分离电压会提高分离度和缩短分析时间,但电压过高又会使谱带变宽而降低分离效率。电解质浓度相同时,非水介质中的电流值和焦耳热均比水相介质中小得多,因而在非水介质中允许使用更高的分离电压。

4 温度

温度影响分离重现性和分离效率,控制温度可以调控电渗流的大小。温度升高,缓冲液粘度降低,管壁硅轻基解离能力增强,电渗速度变大,分析时间减短,分析效率提高。但温度过高,会引起毛细管柱内径向温差增大,焦耳热效应增强,柱效降低,分离效率也会降低。

5 添加剂

在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添加剂,例如中性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有机溶剂等,会引起电渗流的显著变化。表面活性剂常用作电渗流的改性剂,通过改变浓度来控制电渗流的大小和方向,但当表面活性剂的浓度高于临界胶束浓度时,将形成胶束。加入有机溶剂会降低离子强度,Zeta电势增大,溶液粘度降低,改变管壁内表面电荷分布,使电渗流降低。在电泳分析中,缓冲液一般用水配制,但用水一有机混合溶剂常常能有效改善分离度或分离选择性。

6 进样

CE的常规进样方式有两种:流体力学和电迁移进样。电迁移进样是在电场作用下,依靠样品离子的电迁移和(或)电渗流将样品注入,故会产生电歧视现象,会降低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此法尤其适用于粘度大的缓冲液和CGE情况。流体力学进样是普适方法,可以通过虹吸、在进样端加压或检测器端抽空等方法来实现,但选择性差,样品及其背景同时被引入毛细管,对后续分离可能产生影响。通过进样时间也可以来改善分离效果,进样时间过短,峰面积太小,分析误差大。进样时间过大,样品超载,进样区带扩散,会引起峰之间的重叠,与提高分离电压一样,分离效果变差。

另外,毛细管电泳技术的高分离性能以及消耗试剂少等特点使其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常规分析的灵敏度不能适应痕量分析的要求,限制了它的应用和推广。样品前处理技术可以提高样品通量或将痕量分析物进行预富集,去除样品基质,将其与毛细管电泳技术联用不仅可以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同时也消除了大部分可能的基质干扰,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富集分离检测技术。常用的有CE一流动注射联用技术、固相萃取-CE联用技术、固相微萃取-CE联用技术、液相微萃取-CE联用技术、微透析-CE联用技术和膜萃取-CE联用技术。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毛细管电泳(CE)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