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十六届原创】为什么“我”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员工连看也不看哪?

浏览0 回复30 电梯直达
金坷垃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该帖子已被状元秀设置为精华; 奖励积分记录: 状元秀(10分)
维权声明:本文为xinye1210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前言

作业指导书本来作为实验室最具有操作性和指导性的文件,其作用在保证结果准确性方面自不必说,可是为什么在有些实验室中作业指导书只能作为外部审核时的门面,却始终得不到检测一线员工的广泛应用,经过分析原因如下:

1



1. 内容匮乏成为了标准的“替身”

出现这种情况的实验室一般是对作业指导书的作用不理解,或者对标准的领会不深刻,没办法只能参考测试方法来编制,最终导致对标准“掐头去尾”、“东拼西从”而当了标准的“替身”,检测员有了规范的标准为什么还会看这“四不像”的作业指导书,所以,这种作业指导书没有真正用起来也实属正常了。

2



2. 作业指导书编制小组安排不合理,内容脱离实际

作为作业指导书编制小组的成员本身应该是具有一定的检测经验,通过日常标准测试中针对样品的性能而出现的问题通过作业指导书的形式详细记录下来,形成的文件,以便其他人员能够依据作业指导书规范操作。而很多实验室为了提高效率,减少一线员工的工作压力,往往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工作由部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来担任,没有让检测一线的检测人员参与进来,这样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当然很容易脱离实际,而不具有可操作性。既然没有可操作性哪个检测人员愿意用啊?

3



3. 更新不及时不具有时效性

作业指导书作为标准方法的补充文件,它和检测标准一样也需要进行定期的核查。因为标准变更难免有测试条件及设备参数方面的变更,如果这种情况的标准变更,而作业指导书没有进行及时的核查修订,这类作业指导书显然是不具有时效性的,一个过期的文本,试想哪个检测人员愿意用啊?

4



4. 漏洞百出,千疮百孔

作业指导书和标准一样,要能让员工读懂。如果你的作业指导书内容“东一耙子西一扫帚”、句不成句、文不对题,哪个人也不愿看?所以在作业指导书实施之前编制人、审核人及批准人就要对内容加以确认。

5



5. 实验室重视程度不够、宣贯不到位

作业指导书作为标准的补充,应该所示检测中的新知识点,如果实验室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层以为发下去员工就会用,将实践漏掉,甚至连理论学习的机会都不给员工,难免执行上会受阻。另外,有的员工尤其是老员工会自以为他们的“经验”就是作业指导书,往往一直偏离标准而不自知,再加上对作业指导书的藐视,导致连看不看,这种情况下,难免将作业指导书作为一种摆设,而没有真正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6



结束语

实验室文件规定内容好不叫好,只有使一线检测人员得到有效的充分的利用,才是真正的好文件,所以实验室不但要从程序上规范制定,还要使全体人员正确认识、充分利用才行。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技术咨询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状元秀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承之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检测大大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口头教更通俗易懂,不懂的也好提问,更具实操性,单纯看可能比较枯燥!
Ins_4d306fd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作业指导书一般是详细的描述,标准中没有的,看来你的内容没有特色。
Insm_6ab359c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如果是编制的内容不切合实际,检测人员无法执行的话肯定不会使用。
金坷垃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Ins_77ec085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咕咕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hou121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应该结合实验室的样品特性而制定。
老来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