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金秋计划】植物油料油脂预处理与预榨、制取、精炼技术的标准和技术规范

浏览0 回复0 电梯直达
王小盒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精准适度加工是更精细、更准确的新加工模式,不但取决于油料油脂品种,也取决于企业工况。以“提质、减损、增值、低碳”为新发展理念,近年来我国针对多种油料油脂,开展了精准适度加工新方法建立、新技术突破、新装备保障、新产品创制和新标准引领的科技创新链条及技术规范建设,完成了新模式从理论到行业示范再到推广应用的转化,初步建立了以营养和安全为评价标准的食用植物油精准适度加工体系,取得了重大技术进展。

油料预处理与预榨技术

油料精选是精准适度加工的恰当起点,重点突破了大豆等油料的气调保质和原料精选技术,为精准适度加工提供了根本保证。中小规模预处理和榨油成套设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型的轧坯机、卧式调质干燥机和中/大型螺旋榨油机等主要装备的制造能力可以满足国内所需并出口国外。基于电磁致热原理开发的自动化和智能控温的大型炒籽设备在浓香型油脂生产中获得应用。预处理车间控制一体化系统的操作更便捷、指标更可控,吨电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油脂制取技术

我国油料众多,特性不一,需要差别化、精准化开发油脂制取技术。在大宗油料方面,国产制油装备实现超大型化,自行设计制造的5000~6 000 t/d大豆制油成套生产线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局面,其生产稳定性、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性价比在国际上有较大优势[3]。在特种油料方面,水酶法、水浸法新型技术已用于油茶籽制油,亚临界萃取技术和国产装备已成功应用于牡丹籽油、小麦胚芽油等油脂制取。

油脂精炼技术

我国精炼工艺与设备已比较成熟和完善,但创新仍层出不穷。酶法脱胶替代传统脱胶技术应用已从大豆油拓展至米糠油、玉米胚芽油等,国内已经发展到近10家工厂;复合吸附剂脱色、干法脱酸、纳米中和脱酸、低温短时脱臭、填料塔板塔双温脱臭、馏出物两级捕集等新技术得到推广,实现了营养伴随物的精准调控,有效控制了反式脂肪酸、缩水甘油酯、3-氯丙醇酯的形成,并达到了节能减排、提高油脂得率的目的[4]。

标准和技术规范

近年我国依据精准适度加工理念,制修订并发布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大豆油》(GB/T 1535-2017)、《食用调和油》(GB/T40851-2021)、《菜籽油》(GB/T 1536-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GB 2716-2018)、《中国好粮油 食用植物油》(LS/T 3249-2017)等,通过发挥技术规范与标准的引领作用,将精准适度加工理念落到实处,逐渐纠正了过度加工现象,推动油脂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据此构建起新模式技术体系,并在全国逐渐推广,大宗油料的精准适度加工已经初具规模,特别是大豆油、菜籽油和花生油这三大油品的相关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全面展开,成功开发出零反式脂肪酸食用油系列产品,其缩水甘油酯、3-氯丙醇酯含量低于欧盟限量,维生素E、植物甾醇保留率在80%以上。由于对工艺全程严格管控,新模式加工过程可降低69%的蒸汽消耗、78%的废水排放以及30%的碳排放,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