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国内原料药产业危机加重 升级迫在眉睫

浏览0 回复3 电梯直达
〓疯子哥〓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面对今年前3个月原料药贸易总体下滑态势、广交会上医药出口订单缩水以及国际经济景气度滑坡,原料药企业和行业应该如何应对?

  不过,行业内仍对2009年原料药产业发展持乐观态度:在国际市场,国内主要的原料药企业的主导地位仍难撼动;国内市场则在新医改语境下,将迎来更大的扩容机遇。

   “危”中寻“机”

  目前大家谈论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危机”。原料药产能全球迁移、新医改下市场扩容等利好因素,无疑将是原料药产业格局又一次重组再发展的机遇。但对于国内原料药企业来说,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由此衍生的环保压力,仍是悬在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此外,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摩擦,也是对原料药市场的一大考验。

   “产能过剩、购买力压缩、行情不稳定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不少企业带来了经营风险。另外,在人民币升值、原辅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人力成本上升等客观因素影响下,靠劳动密集、规模效益降低成本对医药行业的推动已经接近极限。”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沈贤姬如是说。

  而在国内市场,围绕价格展开的竞争依然惨烈。原料药市场的多变坑苦了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新医改背景下,制剂企业对原料药市场感到非常茫然。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医改方案公布之后,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成为许多企业的核心共识。

   “未来原料药市场走势肯定不平坦,但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市场将更加规范,优势企业增速将加快。”石药集团董事长蔡东晨表示,理性研判市场、技术创新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企业出手要快,积极利用国家的一些鼓励创新的政策,加强技术联合研究。“一些中小生产企业、医药包装企业以及产品结构不合理的制剂生产企业,要高度重视政府公关,节约成本,同时要找准细分市场,走联合重组之路。”

  沈贤姬亦表示,抗生素类、维生素类、解热镇痛药物等品种的生产,短期内没有国家可以取代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但要抗风险、抓机遇,创新升级是不二法门.

  结构升级迫在眉睫

  据医保商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我国原料药进出口增幅首次出现负增长,进出口为30.69亿美元,同比减少15.16%,占医药保健品类商品同期进出口总额的45.79%。其中,进口金额8.13亿美元,同比减少21.27%;出口金额22.57亿美元,同比减少12.72%。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刚结束的广交会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国际买家的观望情绪影响了购买力或购买周期,部分市场环境在恶化。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迫在眉睫。尽管在全球我国原料药价格的比较优势仍然存在,但企业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创新理念,抢夺市场话语权。

  当前,产能过剩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首要难题。尽管今年原料药市场仍有增长势头,但产能过剩、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将是引发新一轮价格战的导火索。“眼光有多远,企业就能走多远。要改变低水平的恶性竞争,关键看企业决策者的战略眼光。只有从长远的角度谋划,企业才能走得更远、更高。”沈贤姬说。

  以抗生素为例,本次展会上价位均在50元左右(税前),几乎就是成本价,上游中间体7-ACA、6-APA 的价格继续下滑。

  上游原料药价格的大幅攀升,在成本转嫁中给下游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如果在终端无法释放,就会反向回馈到上游。为了规避恶性价格竞争给企业造成的伤害、保证市场供需平衡,产业升级是不能避免的。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疯子哥〓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也来看看2008年全年盘点:大宗维生素 维C最风光

维生素C:2008年最光彩

我国维生素C生产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国,全年总产量超过10万吨,出口9万吨。

2008年出口价格继续上扬,平均价格为8~10美元/公斤,这是多年来没有的现象。作为维生素C主力厂家,石药、东北制药、维尔康制药等企业均取得了可观的业绩。

需要提请企业注意的是,国家虽有产业准入政策,但各地新竞争者的进入,会不会引发一轮新的价格战?对此,既不悲观,但也不能极度乐观。

维生素E:2008年最有优势

维生素E是继维生素C之后,中国原料药出口最重要的大宗产品,但它的产业历程还相对短暂。维生素E产品在2008年其价格从7~8美元/公斤不断攀高至25美元/公斤。而成交规模明显萎缩,说明买方观望心理加强。

事实上,今年的前3个月已印证了这一判断,价格逐步下降至17~18美元/公斤左右。维生素E价格上涨与其紫罗兰酮等中间体短缺或价格上涨有一定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产业内部的竞争格局正在转变。
〓疯子哥〓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维生素B2:2008年最不幸

与其他维生素相比较,命运最不好的就是维生素B2,在经过2007年价格暴涨之后,至今一直跌不停,目前已跌入谷底,其反差之大实在出乎业内的预计。

究其原因,一是过度的市场炒作放大了市场的实际需求,供求关系失衡;二是新竞争者的积极加入,产能过剩现象更加严重,市场的不确定因素更加多;三是从规模上讲,维生素B2只能算是维生素领域中的一只中小品种,规模远远没有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大,很容易出现过度竞争的格局和新竞争者进入与退出的变化。

一般来讲,规模小的品种需要稳定的市场环境,而我国目前的环境却恰恰相反,而且诸多急功近利的企业为了眼前利益,不惜哄抬价格,结果是行业内一损俱损。

肝素钠:2008年最走运
2008年初中国肝素钠原料药在美国遭遇不良反应死亡病例的调查。可喜的是,这不但没有影响肝素钠的出口,反而还供不应求,价格也是成倍增长。

4-AA:2008年最受捧

2008年是国产4-AA基本取代进口4-AA的一年。2007年是4-AA进口的高峰年,与此同时,国内的4-AA产业发展非常迅速。

2008年,国产4-AA产能有60万吨,深圳海滨制药已实现自产自用4-AA、浙江海翔药业将4-AA产能扩大到上百吨,相继上马的企业已达到40多家,生产中间体和侧链的企业也有10家。在国产4-AA质优价廉的基础上,2009年中国的4-AA出口将形成气候,前景可期。

工业盐:2008年最不争气

在众多传统大宗原料药经历了2007年价格上涨之后,2008年里尽管价格有所回调,但大部分仍在合适的利润水平之上,并未出现大起大落。只有青霉素工业盐,一直跌到现在还没有见底。月度出口规模也是大起大落,多次出现恐慌性的出售,商家对市场的掌握能力不足。

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国内青霉素工业盐系列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是在饱和状态下生存的。青霉素下游产品链有十分成熟的市场空间,其生命力向下延伸已成定局,6-APA、阿莫西林、GCLE、氨苄西林已经取代或将要取代青霉素的出口地位。

GCLE:2008年最艰难

在2006、2007年GCLE曾经涌现出7~8家生产企业,仅2008年,GCLE价格就从100美元/公斤跌到60美元/公斤。经过行业洗牌后,仅剩下宁波人健药业和天津信汇制药两家,连最早上马GCLE的荷泽睿鹰也在这场战争中败退。

GCLE的下游产品理论上很多,但实际上产业成熟的并被广泛采用的品种就3~4种且处于中、小规模,比如头孢他啶、头孢地尼和头孢丙烯,但仅有印度在进口中国的GCLE,全球市场约900吨左右,中国出口就高达700吨。预计2009年GCLE将平稳调整一段时间。
〓疯子哥〓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国现有医药企业6700多家,通过GMP的医药生产企业4000多家,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的原料药生产企业共有1000多家,医药中间体的生产企业也占较大比例,主要集中在江苏、四川、山东、浙江、广东等省。

近年来,中国原料药发展迅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药原料药第一大生产和出口国。

2008年化学原料药工业总产值1853.9亿元,同比增长23.2%;销售产值1756亿元,同比增长22.6%。截止2006年底,已批准上市的原料药1750种左右,其中化学药约1600多种,中药提取物类90多种,其它类50种。大宗原料药主要集中在抗生素类、维生素类、动物用抗生素类、解热镇痛药物、血液系统、药用营养剂、消毒防腐类和制剂辅料。单品种年产量超过千吨以上的品种共80多种。

2008年,中国原料药进出口总额238.94亿美元,同比增长22.19%,占我医药进出口总额的49.07%。

从2001年至今,我国原料药出口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2008出口额达到175.8亿美元,同比增长29.59%。出口对原料药工业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和重要,直接促进了行业利润水平的提高,2008年1-11月,原料药实现利润135.9亿元,增幅高达49.5%。

2008年有医药原料药出口实绩的企业8000多家,其中年出口额1千万美元以上的有398家,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维生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东北制药总厂、浙江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维尔康制药有限公司、中化宁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年出口额均超过1亿美元。

近年来,中国原料药质量也有较大提高,目前中国原料药获得欧盟药典委员会(EDPM)认证的COS证书数量已达158个,在美国FDA登记的原料药DMF文件数量也有472个。

2008年,中国的原料药出口到183个国家和地区,重点国际市场是亚洲、欧洲和北美,三大市场占我出口市场的比重高达87.88%,拉丁美洲市场发展速度也很快。排名出口前5位的目的国是美国、印度、日本、德国和荷兰,5国占我出口比重达46.4%。其中,中国对美国、印度的出口额比重分别为15.24%和11.74%。当然中国也从其他国家进口部分原料药,2008年进口额为63.13亿美元,同比增长26.61%。进口的主要来源国家和地区是日本、美国和中国台湾,占我全部进口比重为40.15%。

从2008年中国原料药进出口情况看,中国原料药出口市场稳定,对占近90%出口比重的三大市场的出口额保持了24%-30%的增幅,对排名前10位的出口目的国的出口额保持了2%-16%的增长。就占出口比重86%的一般贸易来说,虽然出口量微降4.39%,但出口额却增长了29.23%,原因是出口均价上涨了35.16%。可见,中国在国际原料药市场上具有相当的话语权,价格上涨并未引起市场份额的相应下降,也说明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原料药的需求是稳定的,短期内,中国原料药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份额是难以替代的。

虽然中国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比较明显,但从2008年的运行情况看,诸多因素对我国原料药的发展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首先,价格暴涨暴落加重了国际买家的担心和观望,影响了原料药行情的平稳发展。其次,部分原料药价格增幅较大,造成企业扩大产能的冲动,加剧了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第三,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买家资金紧张,购买力下降或购买周期延长,不仅影响了中国原料药的销售量,而且增大了出口企业的经营风险。第四,主要出口目的国和竞争对手国的货币贬值,降低了中国原料药的价格竞争力,加大了出口难度。第五,金融危机促使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使中国部分出口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所有这些,都将加剧2009年中国原料药出口的不确定性,并且在年初的原料药进出口中有所显现。2009年1-2月,中国的原料药进出口增幅首次出现负增长,进出口额为30.69亿美元,同比减少15.16%,占医药保健品类商品同期进出口总额的45.79%。其中,进口金额为8.13亿美元,同比减少21. 27%;出口金额22.57亿美元,同比减少12.72%。

虽然面临诸多困难,我们对中国原料药的发展前景依然看好,信心依然坚定。首先,全球药品市场2009年将有望保持4%以上的增幅,新兴医药市场有可能保持更大的增幅,原料药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将继续呈增长态势。其次,中国的许多原料药品种在国际市场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规模优势明显,短期内其它国家无法替代。第三,虽然因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原料药的价格有较大上涨,但这些上涨因素是刚性的,2009年不可能大幅下降并影响到中国原料药的出口总额。从2008年原料药进口情况看,均价上涨了25.21%,在全球原料药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中国原料药价格的比较优势依然存在。第四,中国企业避免同质化竞争,发展特色原料药的努力,和众多企业瞄准发达国家市场,积极通过高端市场认证,不断提高出口产品质量的做法,将拓展中国原料药的出口空间。第五,国家鼓励出口政策的不断出台和落实,也将对原料药的出口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之,2009年的中国原料药发展充满希望,医保商会将继续加强协调与服务,促进中国原料药的生产和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