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资料】注册设备工程师专业法规题解(第 2 章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浏览0 回复11 电梯直达
环保得忍着等春天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 2 章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2.1    内  容  提  要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应重点掌握以下条款:1.0.4; 2.0.1; 2.0.2A;3.1.2;3.1.4;
3.2.2;3.3.5;3.3.19;3.3.22;4.0.1;4.0.2;4.0.3;4.0.9;5.0.2;5.0.3;5.0.10;5.0.1l;5.14;5.0.28;7.1.2;7.3.3;7.3.4;7.4.1l;7.4.17;7.4.2;7.4.29;7.5.4;7.5.5;7.6.3;7.7.1;7.7.5。
重点了解以下条款:1.0.5;1.0.6;1.0.7;2.0.2;2.0.8;3.L 5;3.2.8;3.3.1;3.3.6;3.3.8;3.3.9;3.3.10;3.3.1l;3.3.19;3.3.22;3.3.23;3.3.24;4.0.4;4.0.5;4.0.7;5.0.1;6.0.1; 6.0.6;6.0.14;7.4.2; 7.4.3; 7.4.12;7.4.13;7.4.14;7.4.15;7.4.16;7.4.18;7.4.19;7.4.22;7.4.23;7.4.24;7.4.50;7.6.2;7.6.4。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环保得忍着等春天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2.2  复  习  题
2-1  给水工程的规划应在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进行设计。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    )年,远期规划年限宜采用(    )年。
A.5~10;10~20    B.5~10;15~20    C.5~10;10~15    D.10~20;20~30
2-2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系统的选择,应从全局出发,考虑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水体的保护,并应采用(    )系统。
A.复用或循环    B.直流或循环    C.复用或直流    D.直流
2-3  给水工程设计提倡的“两提高,三降低”是指(    )。
A.提高供水水质,提高供水水压,降低能耗,降低风险,降低药耗
B.提高供水水质,提高供水经济效益,降低能耗,降低漏耗,降低药耗
C.提高供水经济效益,提高供水社会效益,降低能耗,降低风险,降低药耗
D.提高供水水质,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降低能耗,降低漏耗,降低药耗
2-4  下面关于给水工程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1)给水工程设备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应从提高供水水质和供水可靠性、降低能耗,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改善劳动条件和增加经济效益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及设备供应情况,妥善确定
(2)给水工程设备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应从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改善劳动条件和增加经济效益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及设备供应情况,妥善确定
(3)对繁重和频繁的手工操作、有关影响给水安全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设备,应首先考虑采用机械化或自动化装置
(4)对繁重和频繁的手工操作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设备,应首先考虑采用机械化或自动化装置 
A.(1)、(3)    B.(2)、(3)    C.(1)、(4)    D.(1)
2-5  设计供水量应根据下列各种用水确定(    )。
(1)综合生活用水
(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3)消防用水
(4)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
(5)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6)公共建筑用水
A.全部    B.(1)、(2)、(4)
C.(1)、(2)、(3)、(4)、(5)    D.(1)、(2)、(3)、(4)、(5)、(6)
2-6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1)当按建筑层数确定生活饮用水管网上的最小服务水头时:一层为10m,二层为12m,二层以上每增高一层增加3m
(2)计算管网时,对单独高层建筑物或在高地上的建筑物所需的水压可不作为控制条件。为满足上述建筑物的供水,可设置局部加压装置
(3)在缺乏实际用水资料情况下,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的时变化系数宜采用l.3~1.6,日变化系数宜采用1.1~1.5,个别小城镇可适当加大
(4)城镇的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5%~25%合并计算;工业企业自备水厂的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可根据工艺及设备情况确定.
A.(1)    B.(2)    C.(3)    D.(1)、(4)
2-7  在缺乏实际用水资料情况下,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的时变化系数宜采用(    ),日变化系数宜采用(    ),个别小城镇可适当加大。
A.1.3~1.6;1.1~1.5    B.1.2~1.6;1.15~1.4
C.1.3~1.5;1.1~1.3    D.1.2~1.5;1.1~1.3
2-8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水质和水压,应根据(    )要求确定。
A.生产工艺    B.生产设备    C.生产原料    D.产量
2-9 工业企业内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量,应根据车间性质确定,一般可采用(    ) L/(人•班),其时变化系数为(    )。
A.15~35;2.5~3.0    B.25~35;2.5~3.0
C.25~35;2.0~3.0    D.20~25;1.5~2.0
2-10  工业企业内工作人员的淋浴用水量,应根据车间卫生特征确定,一般可采用(    )L/(人•班),其延续时间为(    )小时。
A.35~50;1.5    B.40~60;2    C.40~60;1    D.30~50;1
2-11  城镇的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    )合并计算。
A.15%~25%      B.10%~20%  C.15%~20%    D.10%~25%
2-12  水源的选用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考虑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
(1)水量充沛可靠
(2)原水水质符合要求
(3)符合卫生要求的地下水,宜优先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
(4)与农业、水利综合利用   
(5)取水、输水、净化设施安全经济和维护方便
(6)具有施工条件
A.(1)、(2)、(5)    B.(1)、(2)、(3)、(4)、(5)、(6)
C.(1)、(3)、(5)    D.(1)、(3)、(5)、(6)
2-13  下面关于水源选择的说法错误的是(    )。
(1)水源选择前,必须进行水资源的勘察
(2)井群的运行应采用集中控制
(3)用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时,应有确切的水文地质资料,取水量必须小于允许开采量,严禁盲目开采
(4)确定水源、取水地点和取水量等,应取得有关部门同意。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和卫生防护,还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5)镇的设计枯水流量保证率,也不能适当降低
(6)用地表水作为工业企业供水水源时,其设计枯水流量的保证率,应按各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
A.(2)、(5)    B.(5)    C.(4)、(6)    D.(5)、(6)
2-14  下面关于水量的错误说法是(    )。
(1)公共建筑内的生活用水量,应按现行的《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执行
(2)消防用水量、水压及延续时间等,应按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设计防火规范执行
(3)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应根据路面、绿化、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确定
(4)居民生活用水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用水
(5)综合生活用水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也包括浇洒道路、绿化和其他市政用水
A.(1)、(2)    B.(4)    C.(2)、(5)    D.(5)
2-15  用地表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时,其设计枯水流量的保证率,应根据城市规模和工业大用户的重要性选定,一般可采用(    )。
A.85%~90%    B.90%~97%    C.97%    D.90%
2-16  下面关于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应位于水质良好、不易受污染的富水地段
B.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应靠近主要用水地区
C.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位置应便于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D.井群用虹吸管集水时,虹吸管应采用钢管或铸铁管。每条虹吸管的长度不宜超过600m,管内流速可采用0.5~0.7m/s,水平管段沿水流方向的向上坡度不宜小于0.001
2-17  下列关于取水构筑物型式的选择地层条件,不正确的是(    )。
A.管井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大于5m,其底板埋藏深度大于15m
B.大口井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在5m左右,其底板埋藏深度小于15m
C.渗渠仅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小于6m,渠底埋藏深度小于5m
D.泉室适用于有泉水露头,且覆盖层厚度小于5m
2-18  不符合地下水取水构筑物设计要求的是(    )。
(1)有防止地面污水和非取水层水淬人的措施
(2)过滤器有良好的进水条件,结构坚固,抗腐蚀性强,不易堵塞
(3)大口井、渗渠和泉室可以不设通气措施
(4)有测量水位的装置
(5)管井井口应加设套管,并填人油麻、优质黏土或水泥等不透水材料封闭。其封闭厚度一般应自地面算起向下不小于3m。当井上直接有建筑物时,应自基础底起算。
A.(4)、(5)    B.(3)    C.(1)    D.(5)
2-19  井群用虹吸管集水时,每条虹吸管的长度不宜超过(    )m。
A.400    B.500    C.800    D.900
2-20  井群用虹吸管集水时,管内流速可采用(    )m/s。
A.0.3~0.5    B.0.5~0.6    C.0.5~0.7    D.0.2~0.7
环保得忍着等春天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2-21  井群用虹吸管集水时,水平管段沿水流方向的向上坡度不宜小于(    )。
A.0.01    B.0.001    C.0.005    D.0.02
2-22  当管井补给来源充足,透水性良好,且厚度在(    )m以上的中、粗砂及砾石含水层中取水时,经抽水试验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分段取水。
A.50    B. 40    C. 60    D.45
2-23  采用管井取水时应设备用井,备用井的数量一般可按(    )的设计水量确定,但不得少于(    )口井。   
A.10%~15%;2    B.10%~20%;2    C 10%~20%;1  D.15%~20%;1
2-24  大口井的深度一般不宜大于(    )m。其直径应根据设计水量、抽水设备布置和便于施工等因素确定,但不宜超过(    )m. 
A.15;10    B.15;15    C.10;15    D.10;10
2-25  大口井井底反滤层宜做成(    )形。
A.凹弧    B.凸弧    C.平底      D.任意
2-26  大口井井底反滤层可做(    )层,每层厚度宜为(    )mm。
A.2~3;200~300  B.3~4;200~300  C.3~4;300~400  D.2~3;300~400
2-27  大口井井底两相邻反滤层的粒径比,宜为(    )。
A.1~2    B.2~5    C.2~3      D.2~4
2-28  大口井人孔应采用密封的盖板,高出地面不得小于(    )m;
A.0.5    B.0.7    C.  1.5    D.0.25
2-29  大口井井口周围应设不透水的散水坡,其宽度一般为(    )m;在渗透土层中,散水坡下面还应填厚度不小于(    )m的黏土层。
A.0.5;1.5    B.1.5;1.0  C.1.5;0.5    D.1.5;1.5
2-30  渗渠中管渠的水流速度为(    )m/s。
A.0.4~0.8    B.0.5~0.8    C.0.5~0.7    D.0.6~0.8
2-31  渗渠中管渠的充满度为(    )。
A.0.5    B.0.4    C.0.6    D.0.7
2-32  渗渠中管渠的内径或短边不小于(    )mm。
A.600    B.500    C.800    D.600
2-33  水流通过渗渠孔眼的流速,不应大于(    )m/s。
A.0.02    B.0.005    C.0.01    D.0.006
2-34  渗渠直线部分检查井的间距,应视渗渠的长度和断面尺寸而定,一般可采(    )m。
A.60    B.50    C.80    D.40
2-35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位置的选择,下列基本要求正确的是(    )。
(1)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位于水质较好的地带
(3)靠近主流,有足够的水深,有稳定的河床及岸边,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
(4)尽可能不受泥沙、漂浮物、冰凌、冰絮、支流和咸潮等影响
(5)不妨碍航运和排洪,并符合河道、湖泊、水库整治规划的要求
(6)靠近主要用水地区
(7)供生活饮用水的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位置,应位于城镇和工业企业上游的清洁河段
A.(2)、(4)、(6)    B.(1)、(2)、(3)、(5)、(6)
C.全部            D.(1)、(2)、(5)、(6)、(7)
2-36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1)江河取水构筑物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其设计洪水重现期按不得低于100年
(2)设计枯水位的保证率,应根据水源情况和供水重要性选定,一般可采用90%~99%
(3)设计固定式取水构筑物时,应考虑发展的需要   
(4)水库取水构筑物的防洪标准与水库大坝等主要建筑物的防洪标准相同,并应采用设计和校核两级标准
A.(4)    B.全部    C.(3)    D.(1)
2-37  确定岸边式取水泵房进口地坪的设计标高时,下列情况不正确的是(    )。
A.当泵房在渠道边时,为设计最高水位加0.5m
B.当泵房在江河边时,为设计最高水位加浪高再加0.5m,必要时尚应增设防止浪爬高的措施。
C.当泵房在湖泊、水库或海边时,为设计最高水位加浪高再加0.5m,并应设防止浪爬高的措施。
D.当泵房在水库边时,可以不设防止浪爬高的措施。
2-38  江河取水构筑物最低层进水孔下缘距河床的高度,当采用侧面进水时,不得小于(    )m,当水深较浅、水质较清、河床稳定、取水量不大时,其高度可减至(    )m。
A.0.8;0.3    B.0.5;0.4    C.0.5;0.3    D.0.3;0.5
2-39  江河取水构筑物最低层进水孔下缘距河床的高度,当采用顶面时,不得小于(    )m。
A. 1.5    B.1.0    C.0.5    D.0.3
2-40  湖泊或水库边的取水构筑物最低层进水孔下缘距水体底部的高度,一般不宜小于(    )m,当水深较浅、水质较清,且取水量不大时,其高度可减至(    )m。
A.0.8;0.5    B.0.5;1.0    C.1.0;0.3    D.1.0;0.5
2-41  取水构筑物淹没进水孔上缘在设计最低水位下的深度,当采用顶面进水时,不得小于(    )m。
A.1.5    B.1.0    C.0.5    D.0.3
2-42  取水构筑物淹没进水孔上缘在设计最低水位下的深度,当采用侧面进水时,不得小于(    )m。
A.1.5    B.1.0    C.0.5    D.0.3
2-43  取水构筑物淹没进水孔上缘在设计最低水位下的深度,当采用虹吸进水时,一般不宜小于(    )m,当水体封冻时,可减至(    )m。
A.0.8;0.3    B.0.8;0.4    C 1.0;0.5    D.0.75;0.5
2-44  取水构筑物进水自流管或虹吸管的数量不得少于(    )条。当一条管道停止工作时,其余管道的通过流量应满足事故用水要求。
A.两    B.三    C.四    D.五
2-45  取水构筑物进水孔栅条间净距应根据取水量大小、冰絮和漂浮物等情况确定,小型取水构筑物一般为(    )mm,大、中型取水构筑物一般为(    )mm。
A.30~50;80~120    B.30~50;80~120
C.30~50;80~120    D.30~50;80~120
2-46  岸边式取水构筑物,进水孔的过栅流速有冰絮时为(    )m/s;无冰絮时为(    )m/s;
A.0.2~0.5;0.4~1.0    B.0.2~0.6;0.4~1.0
C.0.2~0.6;0.4~0.8    D.0.2~0.5;0.4~0.8
2-47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进水孔的过栅流速有冰絮时为(    )m/s;无冰絮时为(    )m/S。
A.0.1~0.2;0.2~0.5    B.0.1~0.4;0.2~0.5
C.0.1~0.2;0.3~0.6    D.0.1~0.3;0.2~0.6
2-48  取水构筑物进水孔格栅的阻塞面积应按(    )%考虑。
A.25    B.20    C.35    D.30
2-49  进水间内平板式格网的阻塞面积应按(    )%考虑,通过流速不应大于(    )m/s。
A.50;0.5    B.20;0.5    C.35;0.3    D.30;0.6
2-50  进水间内旋转式格网的阻塞面积应按(    )%考虑,通过流速不应大于(    )m/s。
A.50;0.5    B.25;1.0    C.25;0.3    D.30;1.0
太白金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环保得忍着等春天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2-51  取水构筑物进水自流管和虹吸管的设计流速,一般不宜小于(    )m/s。
A.0.8        B.1.0        C.0.5      D.0.6
2-52  下面关于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正确说法是(    )。
(1)当水源水位变幅大,水位涨落速度小于2.Om/h,且水流不急、要求施工周期短和建造固定式取水构筑物有困难时,可考虑采用缆车或浮船等活动式取水构筑物
(2)浮船式取水构筑物的位置,应选择在河岸较陡和停泊条件良好的地段。浮船应有可靠的锚固设施。浮船上的出水管与输水管间的连接管段,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摇臂式或阶梯式等
(3)山区浅水河流的取水构筑物可采用低坝式(活动坝或固定坝)或底栏栅式。低坝式取水构筑物一般适用于推移质不多的山区浅水河流;底栏栅式取水构筑物一般适用于大颗粒推移质较多的山区浅水河流
(4)底栏栅式取水构筑物一般适用于推移质不多的山区浅水河流。
A.(4)    B.(1)    C.(2)    D.(3)
2-53  不符合缆车式取水构筑物的设计要求是(    )。
(1)其位置宜选择在岸坡倾角为100~280的地段
(2)缆车轨道的坡面宜与原岸坡相接近
(3)缆车轨道的水下部分应避免挖槽。当坡面有泥沙淤积时,应考虑冲沙设施
(4)缆车上的出水管与输水斜管间的连接管段,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橡胶软管或曲臂式连接管等 
(5)缆车应设安全可靠的制动装置
(6)其位置宜选择在岸坡倾角为200~450的地段
A.(1)、(2)、(4)    B.(1)    C.(6)    D.(2)、(3)、(5)
2-54  城镇给水系统选择工作水泵的型号及台数时,应根据(    ),水压要求,水质情况,调节水池大小,机组的效率和功率因素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
A.最大日用水量变化情况    B.逐时、逐日和逐季水量变化情况
C.夏季用水量变化情况      D.不同季节用水量变化
2-55  在选择工作水泵的型号及台数时,当供水量变化大时,应考虑水泵大小搭配,但型号(    ),电机的电压宜一致。
A.应该相同    B.不宜过多    C.不超过两种    D.以大泵为主
2-56  水泵的选择应符合(    )要求。
A.型号    B.功率    C.节能    D.运行
2-57  水泵的选择应符合节能要求。当供水水量和水压变化较大时,宜选用叶片角度可调节的水泵、机组(    )或更换叶轮等措施。
A.并联    B.串联    C.备用    D.调速
2-58  泵房一般宜设(    )备用水泵。备用水泵型号宜与工作水泵中的大泵一致。
A.2~3台    B.每种型号1台    C.不少于2台    D.1~2台
2-59  不得间断供水的泵房,应设(    )外部独立电源。
A.有    B.一个    C.两个    D.三个
2-60  不得间断供水的泵房,如不可能设置外部独立电源时,应设备用动力设备,其能力应能满足发生事故时的(    )要求。
A.水压    B.用水    C.效率    D.用电
2-61  要求启动快的大型水泵,宜采用自灌充水。非自灌充水水泵的引水时间,不宜超过(    )min。
A.5    B.4    C.3    D.2
2-62  水泵吸水管的流速,在直径小于250mm时,为(    )m/s。
A.0.5~1.0    B.1.0~1.2    C.1.2~1.6    D.1.5~2.0
2-63  水泵吸水管的流速,在直径250~1000mm时,为(    )m/s。
A.1.2~1.6    B.1.0~1.2    C.0.5~1.0    D.1.5~2.0
2-64  水泵吸水管的流速,在直径大于1000mm时,为(    )m/s。
A.0.5~1.0    B.1.0~1.2    C.1.2~1.6    D.1.5~2.0
2-65  水泵出水管的流速,在直径小于250mm时,为(    )m/s。
A.1.0~1.5    B.1.5~2.0    C.2.0~2.5    D.2.0~3.0
2-66  水泵出水管的流速,在直径250~1600mm时,为(    )m/s。
A.1.0~1.5    B.1.5~2.0    C.2.0~2.5    D.2.0~3.0
2-67  水泵出水管的流速,在直径大于1600mm时,为(    )m/s。
A.1.0~1.5    B.1.5~2.0    C.2.0~2.5    D.2.0~3.0
2-68  非自灌充水水泵宜(    )设置吸水管。
A.合并    B.分别    C.减少    D.增加
2-69  设有三台或三台以上的自灌充水水泵,如采用合并吸水管,其数目不得少于(    )条,当一条吸水管发生事故时,其余吸水管仍能通过设计水量。
A.1    B.2    C.3    D.4
2-70  泵房内起重设备,可按下列规定选用:起重量(    )t时,设置固定吊钩或移动吊架。
A.大于2    B.大于3    C.小于0.5    D.0.5~2
2-71  泵房内起重设备,可按下列规定选用:起重量在(    )t时,设置手动起重设备。
A.大于2    B.大于3    C.0.5        D.0.5~2
2-72  泵房内起重设备,可按下列规定选用:起重量(    )t时,设置电动起重设备。
A.大于2    B.大于3    C.0.5        D.0.5~2
2-73  在选择泵房内起重设备时,起吊(    )、吊运距离长、起吊次数多或水泵双行排列的泵房,可适当提高起吊的机械化水平。
A.重量大    B.设备多    C.次数多    D.高度大
2-74  水泵机组的布置,应遵守下列规定:相邻两个机组及机组至墙壁间的净距在电动机容量不大于55kW时,不小于0.8m;在电动机容量大于55kW时,不小于(    )m。
A.0.8    B.1.0    C.1.2    D.1.5
2-75  水泵机组的布置,应遵守下列规定:当考虑就地检修时,至少在每个机组一侧设水泵机组宽度加(    )m的通道,并应保证泵轴和电动机转子在检修时能拆卸。
A.1.5    B.1.0    C.0.8    D.0.5
2-76  水泵机组的布置,应遵守下列规定:泵房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    )m。
A.1.2    B.1.5    C.1.8    D.2.0
2-77  水泵机组的布置时还应注意:地下式泵房或活动式取水泵房、电动机容量小于20kW时,机组间净距,可根据情况适当(    )。
A.调整    B.减小    C.加宽    D.加长
2-78  当泵房内设有集中检修场地时,其面积应根据水泵或电动机外形尺寸确定,并在周围留有宽度不小于(    )m的通道。
A.1.5    B.1.2    C.1.0    D.0.7
2-79  地下式泵房宜利用空间设集中检修场地。装有深井水泵的湿式竖井泵房,还应设(    )的场地。   
A.维修过滤器    B.存放水泵    C.放置工具    D.堆放泵管
2-80  泵房内的架空管道,不得阻碍通道和跨越(    )设备。
A.电气    B.机组    C.辅助    D.机械
2-81  泵房地面层的地坪至屋盖突出构件底部间的净高,除应考虑通风采光等条件外,尚应遵守下列规定:当采用固定吊钩或移动吊架时,其值不小于(    )m。
A.2.0    B.3.0    C.2.5    D.3.5
2-82  泵房地面层的地坪至屋盖突出构件底部间的净高,除应考虑通风采光等条件外,尚应遵守下列规定:当采用单轨起重机时,应保持吊起物底部与吊运所越过的物体顶部之间有:(    )m以上的净距。
A.1.2    B.0.8    C.0.5    D.1.0
2-83  泵房地面层的地坪至屋盖突出构件底部间的净高,除应考虑通风采光等条件外,尚应遵守下列规定:当采用桁架式起重机时,除应遵守保持吊起物底部与吊运所越过的物体顶部之间的净距外,还应考虑起重机(    )的需要。
A.升降    B.控制    C.运行    D.安装和检修
2-84  设计装有立式水泵的泵房时,除应符合有关条文中有关规定外,还应考虑因素之一为:尽量(    )水泵传动轴长度。
A.利用    B.考虑    C.延长    D.缩短
2-85  设计装有立式水泵的泵房时,除应符合有关条文中有关规定外,还应考虑因素之一为:水泵层的楼盖上设(    )。
A.爬梯    B.检修平台  C.吊装孔    D.人孔
2-86  设计装有立式水泵的泵房时,除应符合有关条文中有关规定外,还应考虑因素之一为:设置通向中间轴承的(    )。
A.通道    B.平台和爬梯  C.冷却水管    D.通风管
2-87  管井泵房内应设预润水供给装置。泵房屋盖上应设(    )。在条件许可时,可建成露天式。
A.爬梯    B.检修平台    C.人孔    D.吊装孔
2-88  泵房至少应有一个可以搬运最大设备的(    )。
A.吊车    B.汽车    C.门    D.平台
2-89  泵房内直径≥(    )mm以上的阀门,如启动频繁,可采用液压或电力驱动。
A.300    B.400    C.500    D.600
2-90  根据生产需要,水泵的运行可采用(    )或自动控制。
A.分散    B.集中    C.单独    D.特殊
环保得忍着等春天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2-91  泵房设计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采暖、通风和(    )设施。
A.消防    B.防振    C.排水    D.给水
2-92  设计负有消防给水任务的泵房时,其耐火等级和电源以及水泵的(    )、吸水管、与动力机械的连接和备用等,还应符合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A.转速    B.运行    C.停泵    D.启动
2-93  向(    )输水的泵房,当水泵设有止回阀或底阀时,应进行停泵水锤压力计算。当计算所得的水锤压力值超过管道试验压力值时,必须采取消除停泵水锤的措施。
A.高地    B.城市    C.水塔    D.水厂
2-94  停泵水锤消除装置应装设在泵房外部的每根(    )总管上,且应有库存备用。
A.进水    B.出水    C.连接    D.输水
2-95  从水源至城镇水厂或工业企业自备水厂的输水管渠的设计流量,应按(    )确定。
A.最高日子均时供水量    B.最高日最大时供水量
C.平均日平均时供水量加自用水量    D.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加自用水量
2-96  从水源至城镇水厂或工业企业自备水厂的长距离输水管渠的设计流量应计入(    )。
A.水厂自用水量    B.消防用水量    C.生产用水量    D.管渠漏失水量
2-97  向管网输水的管道设计流量,当管网内有调节构筑物时,应按(    )确定;当无调节构筑物时,应按(    )确定。
A.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加未预见水量
B.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
C.最高日最高时由水厂所负担的供水量;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
D.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加未预见水量
2-98  输水干管一般不宜少于两条,当有安全贮水池或其他安全供水措施时,也可修建一条输水干管。输水干管和连通管管径及连通管根数,应按输水干管任何一段发生故障时仍能通过(    )计算确定。
A.事故用水量        B.全部设计用水量
C.最大小时用水量    D.70%平均小时用水量
2-99  城镇的事故水量为设计水量的(    ),工业企业的事故水量按(    )确定。当负有消防给水任务时,还应包括(    )。
A.70%;有关工艺要求;消防水量    B.75%;有关工艺要求;75%消防水量
C.70%;70%;消防水量            D.75%;有关工艺要求;70%消防水量
2-100  当采用明渠输送原水时,应有可靠的保护水质和(    )的措施。
A.防止污染    B.水量调节    C.防止水量流失    D.防止溢流
2-101  输水管渠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检查井和通气设施,当管径为700mm以下时,检查井间距不宜大于(    )m。
A.100    B.200    C.300    D.400
2-102  输水管渠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检查井和通气设施,当管径为700~1400mm时,检查井间不宜大于(    )m。
A.100    B.200    C.300    D.400
2-103  城镇配水管网(    )设计成环状,当允许间断供水时,(    )设计为树枝状,但(    )考虑将来有连成环状管网的可能。
A.宜;可;应    B.应;宜;必须    C.宜;可;必须    D.应;宜;应
2-104  在树枝状管段的末端应装置(    )。
A.排气阀    B.止回阀    C.排水阀    D.压力表
2-105  城镇生活饮用水的管网,(    )与非生活饮用水的管网(    )。
A.严禁;直接连接  B.严禁;连接    C.不得;直接连接  D.不得;连接
2-106  城镇生活饮用水管网,(    )与各单位自备的生活饮用水供水系统(    )。
A.严禁;直接连接  B.严禁;连接  C.不得;直接连接  D.不得;连接
2-107  旧钢管和旧铸铁管单位长度水头损失,当流速(    )m/s时,(    )考虑修正系数。
A.≤1.2;需要    B.<1.2;不需要    C.>1.2;需要    D.<1.2;需要
2-108  配水管网应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及设计水压进行计算,并应对(    )的用水量和水压要求进行校核。
A.最大转输时发生消防    B.发生消防时最不利管段发生故障
C.最高日最高时最不利管段发生故障    D.最大转输时最不利管段发生故障
2-109  负有消防给水任务管道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    )mm;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    )m。
A.100;100    B.100;120    C.150;100    D.150;120
2-110  承插式铸铁管一般宜采用(    )接口。
A.橡胶圈、膨胀性水泥、青铅    B.橡胶圈、青铅、石棉水泥
C.橡胶圈、膨胀性水泥、石棉水泥    D.青铅、膨胀性水泥、石棉水泥
2-111  承插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和承插式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一般可采用(    )接口。
A.青铅    B.膨胀性水泥    C.石棉水泥    D.橡胶圈
2-112  输水管道和配水管网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分段和分区检修的阀门。配水管网上的阀门间距,不应超过(    )个消火栓的布置长度。
A.3    B.4    C.5    D.6
2-113  在输水管道和配水管网(    )上,应装设排(进)气阀。
A.隆起点和平直段的必要位置    B.隆起点和低洼点
C.转折点和平直段的必要位置    D.隆起点和转折点
2-114  在输水管道和配水管网低洼点应装设(    )。
A.支墩    B.泄压阀    C.减压阀    D.泄水阀
2-115  设计满流输水管道时,应考虑发生水锤的可能,必要时应采取<    )的措施。
A.设置止回阀    B.消除水锤    C.降低水泵扬程    D.采用金属管材
2-116  城镇给水管道与建筑红线的水平距离一般不得小于(    )m。
A.1.5    B.2    C.3      D.5
2-117  城镇给水管道与电力电缆的水平距离一般不得小于(    )m。
A.1.5    B.1    C.0.5    D.0.3
2-118  当城镇给水管与污水管平行设置时,管外壁净距不应小于(    )m。
A.1.5    B.1    C.0.5    D.0.3
2-119  给水管道相互交叉时,其净距不应小于(    )m。
A.0.15    B.0.2    C.0.25    D.0.3
2-120  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或输送有毒液体管道交叉时,给水管道应敷设在上面,且不应有接口重叠;当给水管敷设在下面时,应采用钢管或钢套管,套管伸出交叉管的长度每边不得小于(    )m,套管两端而采用防水材料封闭。
A.2    B.3    C.5    D.10
2-121  管道穿过河流时,可采用管桥或河底穿越等形式,有条件时应尽量利用已有或新建桥梁进行架设。穿越河底的管道,应避开锚地,一般宜设两条,按一条停止工作时,另一条仍能通过(    )进行设计。
A.70%设计流量    B.最大小时流量    C.平均小时流量    D.设计流量
2-122  管道穿过河流时,管道内流速应大于不淤流速。管顶距河底的埋设深度应根据水流冲刷条件确定,一般不得小于(    )m,但在航运范围内不得小于(    )m。并均应有检修和防止冲刷的设施。
A.0.3;0.7    B.0.7;1.0    C.0.5;1.0    D.0.5;0.7
2-123  集中给水站设置地点,应考虑取水方便,其服务半径一般不大于(    )m。
A.50    B.100    C.150    D.200
2-124  城镇水厂内清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根据产水曲线、送水曲线、自用水量及消防储备水量等确定,并应满足消毒的接触时间要求,当厂外无调节水池时,在缺乏资料情况下,一般可按水厂最高日设计水量的(    )计算。
A.5%~15%    B.10%~25%    C.10%~20%    D.15%~25%
2-125  符合水厂厂址选择要求的是(    )。
(1)水厂厂址的选择,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给水系统布局合理
(3)不受洪水威胁
(4)有较好的废水排除条件
(5)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
(6)有良好的卫生环境,并便于设立防护地带
(7)少拆迁,不占或少占良田
(8)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A.全部    B.(1)、(2)、(3)、(5)、(6)
C.(2)、(3)、(4)、(5)、(6)、(8)    D.(1)、(2)、(5)、(6)、(7)
环保得忍着等春天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2-126  水厂平面布置时必须要达到的要求是(    )。
(1)水厂应考虑绿化,新建水厂绿化占地面积不宜少于水厂总面积的20%,清水池池顶宜铺设草皮
(2)水厂内应采用水洗厕所,厕所和化粪池的位置应与净水构筑物保持大于10m的距离
(3)城镇水厂或设在工厂区外的工业企业自备水厂周围,应设置围墙,其高度一般不宜小于2.5m
(4)水厂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并应留有适当的安全裕度
(5)水厂应考虑绿化,新建水厂绿化占地面积不宜少于水厂总面积的30%
A.(1)、(2)、(3)    B.(1)、(4)    C.(2)、(4)、(5)    D.(1)、(2)、(3)、(4)
2-127  水厂内主要车行道的宽度,单车道为(    )m,双车道为(    )m,并应有回车道。
A.3.0;6    B.3.5;6    C.3.5;6    D.3.5;4
2-128  水厂内人行道路的宽度为(    )m。
A.1.5~2.0    B.1.0~2.0    C.1.5~2.5    D.1.2~2.5
2-129  城镇水厂或设在工厂区外的工业企业自备水厂周围,应设置围墙,其高度一般不宜小于(    )m。
A.1.5    B.2.0    C.2.5    D.3.5
2-130  水厂内车行道转弯半径不宜小于(    )m。
A.5    B.6    C.4    D.3
2-131  水处理(    )的选择及主要构筑物的组成,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生产能力、处理后水质要求,参照相似条件下水厂的运行经验、结合当地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研究确定。
A.工艺流程    B.仪器设备    C.技术参数    D.规模
2-132  水处理构筑物的生产能力,应按最高日供水量加自用水量确定,必要时还应包括(    )补充水量。
A.浇洒绿地    B.消防    C.未预见    D.管道漏失
2-133  城镇水厂和工业企业自备水厂的自用水量应根据原水水质和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以及构筑物类型等因素通过计算确定。城镇水厂的自用水率一般可采用供水量的(    )。
A.1%~5%    B.3%~8%    C.5%~10%    D.8%~15%
2-134  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应按原水水质最不利情况(如沙峰等)时,所需供水量进行(    )。
A.设计    B.校核    C.对比    D.调整
2-135  设计城镇水厂和工业企业自备水厂时,应考虑任一构筑物或设备进行检修、清洗或(    )工作时仍能满足供水要求。
A.停止    B.间歇    C.交替    D.临时
2-136  净水构筑物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排泥管、(    )、溢流管和压力冲洗设备等。
A.排气管    B.排空管    C.检修管    D.观测管
2-137  城镇水厂和工业企业自备水厂的废水和泥渣,应根据具体条件做出(    )处理。
A.特殊    B.不同    C.妥善    D.深度
2-138  滤池反冲洗水的回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在贫水地区应优先考虑(    )。
A.降低冲洗强度    B.降低冲洗频率    C.回流    D.回收
2-139  净水构筑物上面的主要通道,应设防护(    )。
A.警示牌    B.便梯    C.平台    D.栏杆
2-140  在寒冷地区,水处理构筑物应有防冻措施。当采暖时,室内温度可按(    )℃设计。
A.3    B.5    C.8    D.10
2-141  在寒冷地区,水处理构筑物应有防冻措施。当采暖时,加药间、检验室和值班室等的室内温度可按(    )℃设计。
A.10    B.12    C.15    D.20
2-142  当原水含沙量高时,宜采取(    )措施。
A.增设格栅    B.降低流速    C.投药    D.预沉
2-143  当有天然地形可以利用,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取(    )措施,以供沙峰期间取用。
A.蓄水    B.预处    C.预投药    D.重力
2-144  预沉措施的选择,应根据原水(    )及其组成、沙峰持续时间、排泥要求、处理水量和水质要求等因素,结合地形并参照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一般可采用沉沙,自然沉淀或凝聚沉淀等。
A.浊度    B.水质    C.含沙量    D.悬浮物
2-145  预沉池的设计数据,可参照当地(    )或通过原水沉淀试验确定。
A.具体要求    B.经济条件    C.运行经验    D.实际条件
2-146  预沉池一般可按沙峰持续时期内原水日平均(    )设计(但计算期不应超过一个月)。当原水含沙量超过设计值期间,必要时应考虑在预沉池中投加凝聚剂或采取其他设施的可能。
A.浊度    B.水质    C.悬浮物    D.含沙量
2-147  用于(    )的凝聚剂或助凝剂,不得使处理后的水质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的影响。
A.生活饮用水    B.生产用水    C.水厂自用水    D.消防用水
2-148  用于工业企业(    )的处理药剂,不得含有对生产有害的成分。
A.生活饮用水    B.生产用水    C.水厂自用水    D.消防用水
2-149  凝聚剂和助凝剂品种的选择及其用量,应根据相似条件下的水厂运行经验或原水凝聚沉淀试验资料,结合当地药剂供应情况,通过(    )比较确定。
A.市场价格    B.技术经济    C.处理效果    D.同类型水厂
2-150  凝聚剂的投配方式为(    )时,凝聚剂的溶解应按用药量大小、凝聚剂性质,选用水力、机械或压缩空气等搅拌方式。
A.人工投加    B.自动投加    C.干投    D.湿投
2-151  湿投凝聚剂时,溶解次数应根据凝聚剂用量和配制条件等因素确定,一般每日不宜超过(    )次。
A.3    B.2    C.4    D.6
2-152  凝聚剂用量较大时,溶解池宜设在(    )。
A.地上    B.地下    C.半地下    D.药库旁
2-153  凝聚剂用量较小时,溶解池可兼作(    )。
A.贮药池    B.搅拌池    C.投药池    D.计量池
2-154  凝聚剂投配的溶液浓度,可采用(    )%(按固体重量计算)。
A.3~10    B.5~20    C.5~10    D.3~15
2-155  石灰宜制成(    )投加。
A.乳液    B.粉末    C.颗粒    D.溶液
2-156  投药应设瞬时指示的(    )设备和稳定加注量的措施。
A.控制    B.计量    C.操作    D.显示
2-157  与凝聚剂接触的池内壁、设备、管道和地坪,应根据凝聚剂性质采取相应的(    )措施。
A.防渗    B.防锈    C.防腐    D.防藻
2-158  加药间必须有保障工作人员卫生安全的劳动保护措施。当采用发生异臭或粉尘的凝聚剂时,应在通风良好的单独房间内制备,必要时应设置(    )设备。
A.安全    B.净化    C.除尘    D.通风
2-159  加药间应与药剂仓库毗连,并宜靠近(    )。加药间的地坪应有排水坡度。
A.值班室    B.投药点    C.主要设备    D.通风口
2-160  药剂仓库及加药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计量工具和(    )设备。
A.防水    B.搬运    C.防潮    D.报警
2-161  药剂仓库的固定储备量,应按当地供应、运输等条件确定,一般可按最大投药量的(    )天用量计算。其周转储备量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确定。
A.5~10    B.10~15    C.15~30    D.10~20
2-162  计算固体凝聚剂和石灰贮藏仓库的面积时,其堆放高度一般当采用凝聚剂时可为(    )m。当采用机械搬运设备时,堆放高度可适当增加。
A.0.5~1.0    B.0.5~1.5    C.1.0~1.5    D.1.5~2.0
2-163  计算固体凝聚剂和石灰贮藏仓库的面积时,其堆放高度一般当采用石灰时可为(    )m。当采用机械搬运设备时,堆放高度可适当增加。
A.1.5    B.1.2    C.1.0    D.2.0
2-164  选择沉淀池或澄清池类型时,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生产能力、处理后水质要求,并考虑原水水温变化、制水均匀程度以及是否连续运转等因素,结合当地条件通过(    )比较确定。
A.工程造价    B.同类型水厂    C.施工难度    D.技术经济
2-165  沉淀池和澄清池的个数或能够单独排空的分格数不宜少于(    )。
A.同时工作的个数  B.三个    C.两个    D.四个
2-166  经过混凝沉淀或澄清处理的水,在进入滤池前的浑浊度一般不宜超过(    )度,遇高浊度原水或低温低浊度原水时,不宜超过15度。
A.3    B.5    C.8    D.10
2-167  设计沉淀池和澄清池时应考虑(    )的配水和集水。
A.均匀    B.对称    C.慢速    D.平均
环保得忍着等春天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2-168  沉淀池积泥区和澄清池沉泥浓缩室(斗)的容积,应根据进出水的(    )含量、处理水量、排泥周期和浓度等因素通过计算确定。
A.浊度    B.悬浮物    C.含砂量    D.有机物
2-169  当沉淀池和澄清池排泥次数(    )时,宜采用机械化或自动化排泥装置。
A.不确定    B.较少    C.较多    D.有规律
2-170  澄清池应设(    )装置。
A.检修    B.观测    C.控制    D.取样
2-171  混合设备的设计应根据所采用的凝聚剂品种,使药剂与水进行恰当的(    )、充分混合。
A.急剧    B.均匀    C.长时间  D.全面
2-172 混合方式一般可采用(    )混合专设的混合设施。
A.重力  B.水泵    C.搅拌    D.人工
2-173  絮凝池宜与沉淀池(    )。
A.宽度一致    B.深度一致    C.合建    D.高程相同
2-174  絮凝池型式的选择和絮凝时间的采用,应根据原水水质情况和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或通过(    )确定。
A.计算    B.比较    C.试验    D.分析
2-175  设计隔板絮凝池时,絮凝时间一般宜为(    )min;   
A.20~30    B.15~20    C.10~15    D.12~15
2-176  设计隔板絮凝池时,絮凝池廊道的流速,应按由大到小的渐变流速进行设计,起端流速一般宜为(    )m/s,末端流速一般宜为0.2~0.3m/s。
A.0.2~0.3    B.0.5~0.6    C.0.6~0.8    D.0.8~1.0
2-177  设计隔板絮凝池时,隔板间净距一般宜大于(    )m。
A.1.0    B.0.8    C.0.5    D.0.3
2-178  设计机械絮凝池时,池内一般设(    )档搅拌机。
A.4~5    B.1~2    C.2~3    D.3~4
2-179  设计机械絮凝池时,搅拌机的转速应根据浆板边缘处的线速度通过计算确定,线速度宜自第一档的(    )m/s逐渐变小至末档的(    )m/s。
A.0.5;0.1    B.0.5;0.2    C.0.6;0.3    D.0.6;0.2
2-180  设计折板絮凝池时,絮凝时间一般宜为(    )min。
A.6~15    B.5~10    C.6~10    D.5~12
2-181  设计折板絮凝池时,絮凝过程中的速度应逐段降低,分段数一般不宜少于(    )段。
A.二    B.三    C.四    D.五
2-182  设计折板絮凝池时,折板夹角采用(    )。
A.450~900    B.900~1200    C.600~1000    D.600~900
2-183  设计穿孔旋流絮凝池时,絮凝池每格孔口应作(    )对角交叉布置。
A.前后    B.左右    C.进出    D.上下
2-184  平流沉淀池的沉淀时间,应根据原水水质、水温等,参照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一般宜为(    )h。 
A.1.0~1.5    B.0.5~1.5    C.1.0~3.0    D.1.0~2.0
2-185  平流沉淀池的水平流速可采用10~25mm/s,水流应避免过多(    )。
A 急流    B.转折    C.涡流    D.交叉
2-186  平流沉淀池的有效水深,一般可采用(    )m。
A.2.0~3.0    B.1.5~2.0    C.3.0~3.5    D.2.0~2.5
2-187  平流沉淀池的每格宽度(或导流墙间距),一般宜为3~8m,最大不超过15m,长度与宽度之比不得小于4;长度与深度之比不得小于(    )。
A.5    B.6    C.8    D.10
2-188  乎流沉淀池宜采用(    )配水和溢流堰集水,溢流率一般可采用小于500m3/(m•d)。
A.穿孔墙    B.导流墙    C.左右穿孔板    D.上下隔板
2-189  异向流斜管沉淀池宜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    )度的原水。
A.1000    B.800    C.300    D.500
2-190  异向流斜管沉淀池,斜管(    )液面负荷,应按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一般可采,用9.0~11.0m3/(m2•d)。   
A 进水区    B.配水区    C.沉淀区    D 出水区
2-191  异向流斜管沉淀池,斜管设计一般可采用下列数据:管径为25~35mm;斜长为1.0m;倾角为(    )。
A.30    B.75    C.45    D.60
2-192  异向流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的清水区保护高度一般不宜小于(    )m;底部配水区高度不宜小于1.5m。
A.1.0    B.1.2    C.1.5    D.0.8
2-193  同向流斜板沉淀池宜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    )度的原水。
A.100    B.200    C.150    D.300
2-194  同向流斜板沉淀池斜板沉淀区液面负荷,应根据当地原水水质情况及相似条件下的水厂运行经验或试验资料确定,一般可采用(    )m3/(m2•h)。
A.30~40    B.15~25    C.10~20    D.20~30
2-195  同向流斜板沉淀池沉淀区斜板倾角设计一般可采用(    )。
A.30    B.45  C.60    D.40
2-196  同向流斜板沉淀池应设均匀(    )的装置,一般可采用管式、梯形加翼或纵向沿程集水等型式。
A.集水    B.进水    C.配水    D.排泥
2-197  机械搅拌澄清池宜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    )度的原水。
A.4000    B.5000    C.3000    D.2000
2-198  机械搅拌澄清池(    )的上升流速,应按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一般可采用0.8~1.1mm/s。
A.进水区    B.排泥区    C.清水区    D.分离区
2-199  水在机械搅拌澄清池中的总停留时间,可采用(    )h。
A.0.5~1.0    B.0.8~1.0    C.1.2~1.5    D.1.0~1.2
2-200  机械搅拌澄清池搅拌叶轮提升流量可为进水流量的3~5倍,叶轮直径可为第二絮凝室内径的70~80%,并应设调整叶轮(    )和开启度的装置。
A.转速    B.角度    C.间距    D.数量
2-201  机械搅拌澄清池是否设置机械刮泥装置,应根据池径大小、底坡大小、进水(    )含量及其颗粒组成等因素确定。
A.浊度    B.悬浮物    C.含砂量    D.有机物
2-202  水力循环澄清池宜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2000度的原水,(    )的生产能力一般不宜大于7500m3/d。 
A.滤池    B.设计    C.单池    D.水厂
2-203  水力循环澄清池清水区的(    )流速,应按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一般可采用0.7~1.0mm/s。
A.进水    B.出水    C.水平    D.上升
2-204  水力循环澄清池导流筒(第二絮凝室)的有效高度,一般可采用(    )m。
A.1~2    B.2~3    C.3~4    D.1.5~2.5
2-205  水力循环澄清池的回流水量,可为进水流量的(    )倍。
A.1.5~2    B.2~4    C.1.5~3    D.1~2
2-206  水力循环澄清池斜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宜小于(    )。
A.30    B.60    C.45    D.75
2-207  脉冲澄清池宜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    )度的原水。
A.1000    B.2000    C.2500    D.3000
2-208  脉冲澄清池清水区的(    )流速,应按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一般可采用0.7~1.0mm/s。
A 上升    B.出水    C.水平    D.进水
2-209  脉冲(    )可采用30~40s,充放时间比为3:1~4:1。
A.周期    B.持续时间  C.形成      D.间隔
2-210  脉冲澄清池的(    )高度和清水区高度,可分别采用1.5~2.Om。
A.沉泥区  B.进水层    C.悬浮层    D.配水区
2-211  脉冲澄清池应采用穿孔管配水,上设人字形(    )。
A.盖板    B.分水板  C.导流板  D.稳流板
2-212  虹吸式脉冲澄清池的配水总管,应设(    )装置。
A.排气    B.检测    C.取样    D.计量
2-213  悬浮澄清池宜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3000度的原水。当进水浑浊度大于3000度时,宜采用(    )式悬浮澄清池。
A.三层    B.双层    C.活动式    D.组合式
2-214  悬浮澄清池单池面积不宜超过150m2。当为矩形时每格池宽不宜大于(    )m。
A.5    B.3    C.6    D.4
2-215  悬浮澄清池清水区高度宜采用1.5~2.Om;悬浮层高度宜采用2.0~2.5m;悬浮层下部倾斜池壁和水平面的夹角宜采用(    )。
A.300~400    B.400~500    C.450~500    D.500~600
2-216  悬浮澄清池宜采用穿孔管配水,水在进入澄清池前应有(    )设施。
A.气水分离    B.计量      C.排气      D.取样
2-217  气浮池一般宜用于浑浊度小于(    )度及含有藻类等密度小的悬浮物质的原水。
A.50    B.100    C.150    D.200
2-218  气浮池接触室的上升流速,一般可采用(    )mm/s,分离室的向下流速,一般可采用1.5~2.5mm/s。
A.2~10    B.8~15    C.10~20    D.15~30
2-219  气浮池的单格宽度不宜超过米;池长不宜超过15m;有效水深一般可采用2.0~2.5m。
A.6    B.10    C.12    D.8
2-220  气浮池溶气罐的溶气压力一般可采用0.2~0.4MPa;(    )一般可采用5%~10%。 
A 回流比    B.压力比    C.气水比    D.进气比   
环保得忍着等春天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2-221  气浮池溶气释放器的型号及个数应根据(    )释放器在选定压力下的出流量及作用范围确定。 
A 气浮池    B.单个    C.多个    D.两个   
2-222  供生活饮用水的过滤池出水水质,经(    )后,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供生产用水的过滤池出水水质,应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A.深度处理    B.检测    C.消毒    D.清水池   
2-223  滤池型式的选择,应根据(    )、进水水质和工艺流程的高程布置等因素,结合当地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A.建设资金    B.施工水平    C.管理水平    D.设计生产能力 
2-224  滤料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    )性能,并不得含有有害成分,一般可采用石英砂、无烟煤和重质矿石等。   
A.水力    B.耐磨    C.化学稳定    D.抗蚀   
2-225  快滤池、无阀滤池和压力滤池的个数及单个滤池面积,应根据生产规模和运行维护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但个数不得少于(    )。   
A.三个    B.两个    C.两组    D.三组   
2-226  滤池应按正常情况下的滤速设计,并以检修情况下的(    )校核。
A 反冲洗强度    B.滤层膨胀率    C.强制滤速    D.单池面积
2-227  滤池的工作周期,宜采用(    )h。
A.8~12    B.10~16    C.10~18    D.12~24
2-228  滤池的正常滤速根据滤料类别不同一般分:①8~12m/h,②10~14m/h,③18~20m/h。
采用石英砂滤料过滤应该取(    )滤速。
A.①    B.②    C.③    D.不在上述范围内
2-229  滤池的滤料粒径范围根据滤池类别及所选滤料种类不同分为:①d=0.5~1.2mm; ②d=0.8~1.8mm;③d=0.8~1.6mm;④d=0.5~0.8mm;⑤d=0.25~0.5mm。如果采用双层滤料过滤无烟煤滤料粒径应选(    )。
A.④    B.③    C.②    D.①
2-230  快滤池宜采用大阻力或中阻力配水系统。大阻力配水系统孔眼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为(    )。
A.1.0%~1.5%    B.1.5%~2.0%    C.0.20%~0.28%  D.0.6%~0.8%
2-231  中阻力配水系统孔眼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为(    )。
A.1.0%~1.5%    B.1.5%~2.0%    C.0.20%~0.28%  D.0.6%~0.8%
2-232  虹吸滤池、无阀滤池和移动罩滤池宜采用小阻力配水系统,其孔眼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为(    )。 
A.1.0%~1.5%    B.1.5%~2.0%    C.0.20%~0.28%  D.0.6%~0.8%
2-233  洗滤池根据采用的滤料不同的冲洗强度及冲洗时间分为:①q=12~15L/(s•m2),t=7~5min;②q=13~16L/(s•m2),t=8~6min;③q=16~17L/(s•m2),t=7~5min;如果采用双层滤料过滤其冲洗强度和冲洗时间应选(    )。
A.①    B.②    C.③    D.不在上述范围内
2-234  每个滤池应设(    )装置。
A.取样    B.排气    C.连通    D.计量
2-235  快滤池冲洗前的水头损失,宜采用2.0~3.Om。每个滤池应装设(    )。
A.计量装置    B.压力表    C.真空表    D.水头损失计
2-236  滤层表面以上的水深,宜采用(    )m。
A.1.5~2.0    B.2.0~2.5    C.1.0~1.5    D.1.0~1.2
2-237  当快滤池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时,其承托层粒径级配分(    )层。 
A.二    B.四    C.三    D.一
2-238  大阻力配水系统应按冲洗流量设计,配水干管(渠)(    )处的流速为1.0~1.5m/s。
A.孔眼    B.末端    C.进口    D.出口
2-239  三层滤料滤池宜采用(    )配水系统。
A.小阻力    B.中阻力    C.中阻力或大阻力  D.大阻力
2-240  三层滤料滤池承托层除满足粒径要求外,其材料选择上小粒径宜选择(    )及大粒径为砾A.重质矿石    B.石英砂    C.无烟煤    D.砾石
2-241  快滤池洗砂槽的平面面积,不应大于滤池面积的(    )%,洗砂槽底到滤料表面的距离,应等于滤层冲洗时的膨胀高度。
A.30    B.25    C.20      D.15
2-242  滤池冲洗水的供给方式可采用冲洗(    )或高位水箱。
A 水池    B.水表    C.水泵    D.水塔
2-243  滤池冲洗水的供给方式当采用冲洗水泵时,水泵的能力应按冲洗(    )滤池考虑,并应有备用机组。
A.一组    B.双格    C.全部    D.单格
2-244  滤池冲洗水的供给方式当采用冲洗水箱时,水箱有效容积应按单格滤池冲洗水量的(    )倍计算。
A.1.5    B.2    C.2.5    D.3
2-245  快滤池(    )断面流速宜为2.0~2.5m/s。
A.排空管    B.冲洗水管    C.溢流管    D.取样管
2-246  当压力滤池的直径大于(    )m时,宜采用卧式。
A.2    B.5    C.3    D.4
2-247  虹吸滤池的分格数,应按滤池在(    )运行时,仍能满足一格滤池冲洗水量的要求确定。
A.正常    B.交替    C.高负荷    D.低负荷
2-248  虹吸滤池冲洗前的水头损失,一般可采用(    )m。
A.1.5    B.1.2    C.2.0    D.2.5
2-249  虹吸滤池冲洗水头应通过计算确定,一般宜采用1.0~1.2m,并应有(    )冲洗水头的措施。
A.调整    B.减少    C.增大  D.控制
2-250  虹吸进水管的流速,宜采用(    )m/s;虹吸排水管的流速,宜采用1.4~1.6m/s。
A.1.0~1.2    B.1.2~1.5    C.0.6~1.0    D.0.8~1.2
2-251  每个无阀滤池应设单独的进水系统,(    )系统应有不使空气进入滤池的措施。
A.出水    B.冲洗    C.排水    D.进水
2-252  无阀滤池冲洗前的水头损失,一般可采用(    )m。
A.1.5    B.1.2    C.2.0    D.2.5
2-253  无阀滤池过滤室滤料表面以上的直壁高度,应等于冲洗时滤料的(    )高度再加保护高。
A.平均    B.最大膨胀    C.滤层    D.水头损失
2-254  无阀滤池应有辅助(    )措施,并设调节冲洗强度和强制冲洗的装置。
A.虹吸    B.排气    C.计量    D.冲洗
2-255  移动罩滤池的分组及每组的分格数,应根据生产规模、运行维护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但不得少于可独立运行的(    ),每组的分格数不得少于8格。
A.四组    B.三组    C.一组    D.两组
2-256  移动罩滤池的设计过滤水头,可采用(    )m,堰顶宜做成可调节高低的形式。移动罩滤池应设恒定过滤水位的装置。
A.1.2~1.5    B.1.0~1.2    C.0.8~1.0    D.1.5~1.8
2-257  移动罩滤池集水区的高度应根据滤格尺寸及格数确定,一般不宜小于(    )m。
A.0.3    B.0.4    C.0.5    D.0.6
2-258  移动罩滤池过滤室滤料表面以上的直壁高度应等于冲洗时滤料的(    )高度再加保护高。
A.滤层    B.平均    C.最大膨胀    D.水头损失
2-259  移动罩滤池的运行宜采用(    )控制。
A.程序    B.半自动    C.自动加人    D.人工
2-260  地下水除铁一般采用接触氧化法或曝气氧化法。当受到硅酸盐影响时,应采用(    )氧化法。
A.接触    B.曝气    C.自然    D.药剂
环保得忍着等春天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2-261  地下水除铁接触氧化法的工艺:原水(    )一接触氧化过滤。
A.预沉    B.曝气    C.消毒    D.投药
2-262  地下水除铁曝气氧化法的工艺:原水曝气一(    )一过滤。
A.沉淀    B.絮凝    C.氧化    D.混合
2-263地琢水除铁接触氧化法曝气后水的pH值宜达到(    )以上。
A.5.0    B.5.5    C.5.8    D.6.0
2-264  地下水除铁曝气氧化法曝气后水的pH值宜达到(    )以上。
A.5.8    B.6.5    C.7.0    D.6.0
2-265  地下水除锰宜采用接触氧化法,当原水含铁量低于2.0mg/L、含锰量低于1.5mg/L时,其工艺流程可采用:原水曝气一(    )过滤除铁除锰。
A.双级    B.单级    C.混凝    D.直接
2-266地下水除锰宜采用接触氧化法,当原水含铁量高于2.0mg/L、含锰量高于1.5mg/L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工艺流程必要时可采用:原水曝气一(    )一1次过滤除铁一2次过滤除锰。
A.沉淀    B.絮凝    C.氧化    D.混合
2-267  地下水除锰宜采用接触氧化法,当除铁受硅酸盐影响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工艺流程必要时可采用:原水曝气一1次过滤除铁(接触氧化)一(    )一2次过滤除锰。
A.沉淀    B.消毒    C.氧化    D.曝气 
2-268  除锰滤池滤前水的pH值宜达到(    )以上。
A.7.5    B.6.5    C.7.0    D.6.0
2-269  -次过滤除锰滤池的滤前水含铁量宜控制在(    )mg/L以下。
A.1.0    B.0.5    C.0.8    D.1.2
2-270  地下水除铁除锰采用跌水装置时,跌水级数可采用(    )级,每级跌水高度为0.5~1.Om,单宽流量为20~ 50m3/(h•m)。
A.1~2    B.2~3    C.1~3    D.2~4
2-271  地下水除铁除锰采用淋水装置(穿孔管或莲蓬头)时,孔眼直径可采用(    )mm,孔眼流速为1.5~2.5m/s,安装高度为1.5~2.5m。当采用莲蓬头时,每个莲蓬头的服务面积为1.0~1.5m2。
A.2~6    B.3~6    C.4~8    D.5~10
2-272  地下水除铁除锰采用喷水装置时,每(    ) m2水池面积上宜装设4~6个向上喷出的喷嘴,喷嘴处的工作水头一般采用7m。
A.5    B.6    C.8    D.10
2-273  地下水除铁除锰采用射流曝气装置时,其构造应根据工作水的(    )、需气量和出口压力等通过计算确定。工作水可采用全部、部分原水或其他压力水。
A 压力    B.流量    C 水质    D.来源
2-274  地下水除铁除锰采用压缩空气曝气时,每立方米水的需气量(以升计),一般为原水(    )(以毫克/升计)的2~5倍。
A 二价铁含量    B.处理水量    C 三价铁含量    D.投药量
2-275  地下水除铁除锰采用板条式曝气塔时,板条层数可为(    )层,层间净距为400~600mm。
A.2~3    B.2~4    C.4~6    D.3~4
2-276  地下水除铁除锰采用接触式曝气塔时,填料层层数可为(    )层;填料采用30~50mm粒径的焦炭块或矿渣,每层填料厚度为300~400mm;层间净距不宜小于600mm。
A.2~3    B.2~4    C.3~4    D.1~3
2-277  以下有(    )种地下水除铁除锰曝气装置淋水密度一般可采用5~10 m3/(h•m2):①淋水装置、②喷水装置、③板条式曝气塔、④接触式曝气塔。
A.④    B.③    C.②    D.①
2-278  淋水装置接触水池容积,一般按(    )min处理水量计算。接触式曝气塔底部集水池容积,一般按15~20min处理水量计算。
A.20~30    B.30~40    C.10~20    D.15~30
2-279  采用叶轮表面曝气装置时,曝气池容积可按(    )分钟处理水量计算;叶轮直径与池长边或直径之比可为1:6~1:8,叶轮外缘线速度可为4~6m/s。   
A.20~40    B.20~30    C.15~30    D.10~20   
2-280  当跌水、淋水、喷水、板条式曝气塔、接触式曝气塔或叶轮表面曝气装置设在室内时,应考虑(    )设施。
A.消毒    B.防爆    C.排气    D.通风   
2-281  除铁滤池的滤料一般宜采用天然(    )或石英砂等。   
A 锰砂    B.砾石    C.磁铁矿    D.卵石   
2-282  除铁滤池滤料的粒径:石英砂一般为d最小=0.5mm,d最大=2mm;锰砂一般为d最小=0.6mm,d最大=1.2~2.0mm。厚度为800~1200mm,滤速为(    )m/h。   
A.4~6    B.6~10    C.5~8    D.10~12   
2-283  除铁滤池宜采用(    )配水系统。   
A 中阻力    B 中阻力或大阻力  C 大阻力    D 小阻力   
2-284  除铁滤池当采用锰砂滤料时;承托层的顶面两层需改为(    )。   
A.石英砂    B.砾石    C.锰矿石    D.卵石   
2-285  除铁滤池的冲洗强度和冲洗时间当采用锰砂滤料,其粒径在0.6~1.2mm无辅助冲洗,膨胀度满足30%时,冲洗强度一般选(    )L/(s•m2)。   
A.18    B.15    C.20    D.12   
2-286  除锰滤池的滤料可采用天然锰砂或(    )等。   
A 锰砂    B.石英砂    C.磁铁矿    D.卵石   
2-287  两级过滤除锰滤池的设计宜遵守滤速(    )m/h。   
A.3~5    B.4~6    C.5~8    D.8~10
2-288  两级过滤除锰滤池的设计宜遵守冲洗强度:锰砂滤料时:(    )L/(s•m2),石英砂滤料时:12~16L/(s•m2)。
A.10~12    B.12~15    C.14~16    D.16~20
2-289  两级过滤除锰滤池的设计宜遵守膨胀率:锰砂滤料:(    );石英砂滤料:27.5%~35%;
A.10%~15%    B.15%~25%    C 12%~20%    D  20~30
2-290  两级过滤除锰滤池的设计宜遵守冲洗时间:(    )min。
A.4~8    B.5~15    C.5~10    D.10~15
环保得忍着等春天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