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这个DMA测试该如何解释呢?

浏览0 回复29 电梯直达
weec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该帖子已被free365设置为精华;
请问,我的材料是环氧树脂E-51/咪唑固化物,做三点弯曲DMATA公司的DMA2980),升温速率10/min,在此图所在状态之前,所有指标的检测均正常,而且马上就要出现正切峰值了,可是,每次测试,一到快出现正切峰值的时候,测试就停止了,储能模量,损耗模量指标不在继续变化,振幅(Amplitude)和位移(Displacement)值就迅速掉下来,我改变振幅值参数(先后试了5um15um75u100um)和升温速率(3515/min),均是出现这种情况。

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啊?

另外,此图中的参数PositionAmplitudeDisplacement该如何理解?分别是什么东西?我发现,一旦这个位移指标(Displacement)超过某一值(如10000um),测试就停止了,此时恰好是在正切峰值刚要出现的时候。

请问,谁能帮我解释下呢?

附件: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热机械分析仪(DMA/TMA/DMTA)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tutm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是不是样品软化了?建议你不要用设定振幅方式来做,改用设定应力方式测试
weec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呵呵,tutm,我就知道你会回答我的问题,一直等着你回复呢。这个论坛里,我太崇拜你拉,热心人。

是像你说的那样,样品的玻璃化温度大概在145左右,估计是样品的软化,造成了displacement值过大,(估计超过了仪器的最大行程值),然后测试自动停止。你说我说的对吗?

因为很少用DMA,你是怎么知道我是用的设定振幅的模式做的?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记得在测试的时候,是将应力值设定为1N的。

tutm,帮我解答下吧。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0/4/15 6:26:05 Last edit by weecui
tutm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呵,谢谢你的夸奖。我们也刚在使用DMA,具体操作我也不是很内行。我是看你设置的振幅参数是um单位,因此估计你使用的是定形变的应变模式。你问题的原因我估计就是你楼上说的情况。
Position值是传感器探测到的夹具位置;
Amplitude是振幅,仪器默认的是125%,可以自己在105-135%之间设定,其含义是振动时在设定的应力(应力模式)或应变(应变模式)数值上增加的百分数;
Displacement含义也是传感器的位置,但是一个相对值
tutm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weecui(weecui) 发表:
因为很少用DMA,你是怎么知道我是用的设定振幅的模式做的?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记得在测试的时候,是将应力值设定为1N的。

这个“应力值设定为1N”应该是应力模式才可设定的,你设置小一些可能形变就不会超出测试限度了,要试验一下的。
weec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bbox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个升温速率每分钟10度是不是太大了,话说我做的时候最快就是每分钟5度的
从图上看程序温度161.5,样品温度刚刚到140,温度滞后比较大啊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0/4/16 23:07:29 Last edit by bbox
bbox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预应力1N是TA推荐的三点弯曲模式的值,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这个样品不适合用三点弯曲来做
三点弯曲模式做高模量的样品比较合适,像LZ这种Tg附近模量跌落比较大的样品可能单双悬臂夹具会好一点
附一个我自己做的PMMA双悬臂夹具的结果参考

类似的问题最好把原始数据文件贴上来,坛子里很多人都有TA的分析软件的,得承认TA的软件设计得是最人性化的。
至少也要发个截屏文件上来哈,这种手机拍的照片看起来是在是吃力

原文由 tutm(tutm) 发表:
原文由 weecui(weecui) 发表:
因为很少用DMA,你是怎么知道我是用的设定振幅的模式做的?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记得在测试的时候,是将应力值设定为1N的。

这个“应力值设定为1N”应该是应力模式才可设定的,你设置小一些可能形变就不会超出测试限度了,要试验一下的。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0/4/16 23:24:21 Last edit by bbox
weec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非常感谢你的认真回复。受益匪浅,学习了。

另外,单双悬臂模式的话,虽然不会出现这种三点弯模式时,由于样品在高温区模量降低,变软,夹具因超过最大位移值,无法接触到样品,从而使得测试停止的情况,但是,单双悬臂不是一般适用于热塑性样品测试吗?

另外,三点弯曲不是特别适用于热固性树脂DMA测试吗?

我后来在测试时,点击了autostrain选项,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中途停止的情况了。但是,损耗模量曲线非常难看,请问,一般情况下,影响损耗模量测试的参数都有哪些呢?
谢谢!


原文由 bbox(bbox) 发表:
预应力1N是TA推荐的三点弯曲模式的值,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这个样品不适合用三点弯曲来做
三点弯曲模式做高模量的样品比较合适,像LZ这种Tg附近模量跌落比较大的样品可能单双悬臂夹具会好一点
附一个我自己做的PMMA双悬臂夹具的结果参考

类似的问题最好把原始数据文件贴上来,坛子里很多人都有TA的分析软件的,得承认TA的软件设计得是最人性化的。
至少也要发个截屏文件上来哈,这种手机拍的照片看起来是在是吃力

原文由 tutm(tutm) 发表:
原文由 weecui(weecui) 发表:
因为很少用DMA,你是怎么知道我是用的设定振幅的模式做的?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记得在测试的时候,是将应力值设定为1N的。

这个“应力值设定为1N”应该是应力模式才可设定的,你设置小一些可能形变就不会超出测试限度了,要试验一下的。
weec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请问,

我后来改用了单悬臂和双悬臂,可是,样品都在测试阶段最后断裂了,断裂就发生在夹具夹持的部分。

请问是什么原因呢?

原文由 bbox(bbox) 发表:
预应力1N是TA推荐的三点弯曲模式的值,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这个样品不适合用三点弯曲来做
三点弯曲模式做高模量的样品比较合适,像LZ这种Tg附近模量跌落比较大的样品可能单双悬臂夹具会好一点
附一个我自己做的PMMA双悬臂夹具的结果参考

类似的问题最好把原始数据文件贴上来,坛子里很多人都有TA的分析软件的,得承认TA的软件设计得是最人性化的。
至少也要发个截屏文件上来哈,这种手机拍的照片看起来是在是吃力

原文由 tutm(tutm) 发表:
原文由 weecui(weecui) 发表:
因为很少用DMA,你是怎么知道我是用的设定振幅的模式做的?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记得在测试的时候,是将应力值设定为1N的。

这个“应力值设定为1N”应该是应力模式才可设定的,你设置小一些可能形变就不会超出测试限度了,要试验一下的。
bbox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怀疑是应力集中,或者振幅过大,你的扭矩扳手力矩多少?悬臂模式振幅多少?

原文由 weecui(weecui) 发表:
请问,

我后来改用了单悬臂和双悬臂,可是,样品都在测试阶段最后断裂了,断裂就发生在夹具夹持的部分。

请问是什么原因呢?

原文由 bbox(bbox) 发表:
预应力1N是TA推荐的三点弯曲模式的值,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这个样品不适合用三点弯曲来做
三点弯曲模式做高模量的样品比较合适,像LZ这种Tg附近模量跌落比较大的样品可能单双悬臂夹具会好一点
附一个我自己做的PMMA双悬臂夹具的结果参考

类似的问题最好把原始数据文件贴上来,坛子里很多人都有TA的分析软件的,得承认TA的软件设计得是最人性化的。
至少也要发个截屏文件上来哈,这种手机拍的照片看起来是在是吃力

原文由 tutm(tutm) 发表:
原文由 weecui(weecui) 发表:
因为很少用DMA,你是怎么知道我是用的设定振幅的模式做的?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记得在测试的时候,是将应力值设定为1N的。

这个“应力值设定为1N”应该是应力模式才可设定的,你设置小一些可能形变就不会超出测试限度了,要试验一下的。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