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评审的目的 同行评审程序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作者的著作水平符合该学科领域一般学术的标准。因此,通过同行评审的方法可以鼓励作者达到其所在学科领域可接受的标准,防止发表不相关的结果、毫无根据的论断、不被认可的诠释和个人偏见。学者和业内人士通常对未经同行评审的出版物持怀疑态度。在许多领域著作的出版或者研究奖金的颁发,如果沒有以同行评审的方式来进行就比较容易遭到质疑,甚至成为某出版物、作品是否可以被称为学术出版物的主要标准。 同行评审的作用和局限 同行评审过程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库恩所说的科学团体的某些特征。对学者来说,同行评审不仅是一种外在的分配研究基金的机制,它还深深地植根于高等教育制度之中。美国前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Atkinson 曾说:“美国科学已经在国际性科学奖项中占支配地位,它所带来的科技***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美国科学制度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同行评审。”同行评审决定了教师取得终身教职资格和晋升和成果价值的评估。在这种机制下,学科新知识、新发现得到同行专家的检验,判断其学术上的真正价值。同行评审还决定了学术研究著作能否得以发表。在某种程度上,同行评审是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遵守这项制度被看成是一种严重的违规行为。因此,学术界也就是主流学术文化认同这样一个道理,学术机构在做出决定时必须运用同行评审的机制。同行评审在学术性的科学研究中所起的规范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专门研究同行评审的专家Daniel Greenberg说:“科学机构怎样来推进真理,消除错误,表扬发现真理的研究者,拒绝胡思乱想呢?”答案就是,科学经过三个半世纪发展,已经进入到证明科学自身是否有所进展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了。Greenberg认为,同行评审制度并不是绝对不出错的,同行判断的错误也时有发生。但这种制度要比任何一种其它的鉴定真理的方法,更能够免于诚信问题、欺骗及学派偏见。它也使学术研究和成果评判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免于政治和社会压力的干扰。多年以来,为什么在美国科学界中欺世盗名之事相对少见?美国人认为这并不是因为科学家拥有不同寻常的诚实品质,而是因为科学发现要经过同行专家的严格评审。因此,尽管科学家本人是有感情的,谋求自利的,竭力想超过自己的竞争者,但公正的原则作为“他律”是一种强有力的规范。 但是这种制度在美国学界也经常受到批评。美国学者认为同行评审看上去是个很好的机制,但实际上是有缺点和带倾向性的。第一,由于现代学术和科学的发展,任何专家除了自己的专门领域之外,对自己专门研究之外的领域实际上所知有限,特别对一些超出自己知识结构的创新性研究的判断难免失准。第二,同行评审在本质上是带有倾向性的。他们被批评把联邦政府的研究经费用来酬报他们的同事。还有人认为同行评审是一个老同学、老朋友的网络,它使富人变得更富。多年以来,这种制度一直在资助同一类的老学校、同一类的老科学家和同一类的老学科,为了资助一些有特权的少数人,而否定了资助一些新人的创新研究计划。 尽管同行评审存在不足,但仍然是目前行之有效并被广泛采用的办法。 谁在履行“同行评审”? 从同行评审的定义和目的可知,同行评审能否起到把关的作用关键在于人,即履行同行评审的专家。大家知道,同行评审,特别强调的是真正的小同行,才能达到学术把关的作用。如果“同行”只是大学科领域相同,而没有真正从事过相关的研究或对要评审把关的论文内容不甚了解,那么就很难起到评审把关的作用。虽是小“同行”,但若未能认真“评审”,只是简单应付,敷衍塞责,也难以起到把关作用。因此,专家所在的学科专业领域、学识、学风、学术道德等因素是决定同行评审质量的关键。选对了评审专家,就能把好关;选不对专家,要么外行评内行,要么敷衍塞责,自然很难发挥评审作用,也就很难把好质量关。那么我们看看目前谁在履行同行评审?通常,同行评审由那些不直接参与被评审研究而又博学多识的科学家来履行。也就是研究者的同行,那些熟悉研究者领域的另一些科学家来做出这种判断和评价。 我们可以根据中国科技界人才金字塔中的各组成部分分析一下,看看谁有时间和精力并真正在履行同行评审? 首先,院士极少能亲自评审论文。作为中国人才金字塔顶端的两院院士,他们有时间和精力为期刊评审论文吗?他们可能被邀请参与基金项目的最后评审,决定科研基金分给谁。但院士多被奉为“帅才”,要参与很多战略研究、宏观决策,还要出席很多社会活动,有的几乎成了“社会活动家”或“电视明星”,根本没时间也不太可能坐下来为期刊评审论文。期刊希望依靠院士担任同行评审专家来把关论文质量是不大现实的。 长江学者也很少评审论文。被称为“小院士”的长江学者多为“将才”,不但拥有众多的科研项目,领导着庞大的科研团队,正忙于科研任务和再创新高(向院士进军),而且大多“学而优则仕”,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还有很多行政管理工作要做。他们即使还愿意继续为期刊评审论文,但也实在是分身乏术,爱莫能助了。 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也很难挤出时间评审论文。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自然是科研队伍中的佼佼者,被誉为“后备长江学者”,情形与长江学者类似,而且距离“院士”之路还相对漫长一些,领导科研团队、搞科研、跑项目、开会、教课、指导研究生等实在忙得可以,即使能挤出时间评审论文,所能评审的数量也极为有限。 首席专家、主持多项课题的专家也忙得没时间评审论文。 科研行政双肩挑的专家更是忙的甚至差点“荒于学术”,也没有时间评审论文。 没有科研项目的教授和副教授们大多忙于上课,因为没有争取到“课题经费”,只好多上课多挣“课时费”。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给期刊评审论文的审稿费大都很低,而认真评审论文所付出的劳动,比之于上课所得到的课时费,得不偿失,因而也不大喜欢审稿。 除去学界这些大“忙人”的现役科学家,剩下的就是离退休的专家教授、正在奋斗高级职称的助教助研讲师们、研究生等。退休专家教授评审论文可以,但存在的问题是,刚退休的专家们能量还很大,还继续活跃在科研一线,还没到发挥“余热”为期刊审稿的时候;如果离退休时间太长,因为不在科研一线工作了,对新的科研进展不再清楚,甚至陈旧的知识已经赶不上时代的潮流。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3S技术等新兴技术在中国也就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但有些教授在岗时都没有接触过这些新东西,淡出科研后更不了解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如果还请他们对这些新技术研究成果进行评审把关,大家可以想见效果如何了。讲师、助教和研究生们如果没有直接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也是很难对稿件进行评审把关的。有的博士生或博士后经常被导师(前述大忙人大多为研究生导师)安排代审稿件,如果研究生直接参与前沿课题研究,对同一领域的论文评审提出初步意见,再让导师复核确认后签名发出,这种审稿模式也未尝不可。但期刊看重的是专家的名望和学术水平,初衷是希望被邀请的同行专家能亲自评审把关。有的期刊编辑部因为觉得难找到对口的同行专家评审,或者所找同行专家评审粗浅,其意见没有多大参考价值,不但增加成本且耽误很长时间,就减少外审稿件数量,甚至干脆不送外审,直接由编辑部(编辑部主任、专职副主编、编辑)操刀评审决定稿件的取舍。 |
中国科技期刊的同行评审现状如此,那么,国际科技期刊的同行评审又如何呢? 国际上多数杂志是由曾经做过科研工作但现已成为职业编辑的“前科学家”来决定。部分杂志如“Science”一般是由专门聘请的“审稿编辑”(Reviewing Editor)负责,他们均为有关领域的领军人物,但已未必仍然直接在科研第一线工作。只有少数一流的杂志,如PNAS、JCB(Journal of Cell Biology)等,主要由仍然是现役科学家的编委或院士来做决定。说是作决定,由于是在很短时间内处理来稿,多是简单看看摘要和主要的图,然后写下三言两语作为评语,就把来稿打了回票。往往只有少数稿件会送出进行同行评议。部分杂志如Cancer Research和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JBC),通常都送本刊编委。如果编委认为必要,再加送另一专家。这种情况下一般由编委作最后决定,但主编、副主编或资深编委有权推翻编委的决定。许多杂志还另外增加了一套评分系统,要求审稿人对稿件进行量化的评价。多数杂志还另设一栏,可供审稿人向编委提出不便告知作者的意见。有些审稿人虽然在给作者的评语中写得不痛不痒,但在给编委的意见中提出劣评,或在只提供给编委不透露给作者的评分中打低分,那么编委或副主编仍然会拒稿。当然编委和副主编也是大专家,还要维持基本的公正,也不会完全被审稿人牵着鼻子走。对于大多数商业出版的学术杂志,作为职业编辑的前科学家在整个审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负责选定审稿人,而且可决定审稿人的哪些意见可以忽略或必须重视。 编辑是否能履行同行评审不可一概而论。如果编委、副主编、编辑也是大专家,有科研经历,了解学科前沿,是可以对属于自己研究领域的稿件进行评审把关的。但相反,如果编辑没有科研经历,不了解学科前沿,就很难评审把关了。中国拥有庞大的专职科技编辑队伍,但大多没有科研经历,属于前述后一种情况,能否把关就不言自明了。但现实中,不但有的在评审把关,而且所评审的稿件还不是自己专业领域的。 现在很多期刊、项目评审、各个大学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上都推行同行评审,有的还采用匿名评审制度。设置这个制度的初衷应该说很好,严格执行的话可以有效地保证论文评审、项目评估和研究生的质量。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牵制,使得同行评审制度的作用大打折扣,效果堪忧,有的甚至形同虚设。例如,由于有效同行评审的缺失,导致近年来许多毫无创新价值的垃圾文章、抄袭剽窃的文章、造假的文章等通过学术期刊发表出来,泛滥到学术界,造成资源浪费和极坏的影响。 因此,笔者认为,学术期刊质量的提高应从同行评审抓起。学术期刊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应通过有效的同行评审真正肩负起学术质量“把关人”的使命。 参考资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Peer_review http://www.lib.utexas.edu/lsl/help/modules/peer.html 陶东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形同虚设.《北京晨报》, 2006-09. http://edu.people.com.cn/GB/4804303.html 陶飞亚. 学术研究中的“同行评审”制度. 学习时报,2004-04. http://www.china.com.cn/xxsb/txt/2004-04/13/content_554376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