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六届原创】实验室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浏览0 回复51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ida21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依风1986(xurunjiao5339) 发表:
具体作业内容见下面:

   质量控制方法:
   1.1品管样品(QC)测试:
      用标準物质如(BCR680、BCR681……)已知含量的物质,当作样品测试,并计算其偏
差。计算及判定标准:QCSample回收率=仪器读值/理论值*100%,将测试结果记录於样品回收率管制图表,其回收的可接受范围是80%~120%,否则此批样品应重新分析。
   1.1.2 RPD 相对差异百分比(即做平行样实验):
      将同一分析件平分為两份的样品,分别进行检测分析,并计算其偏差。
      计算及判定标准:计算相关百分数偏差=∣(第二次检测数据D2-第一次检测数据D1)∣/(第一次分析数据D1+第二次分析数据D2)/2*100%,可接受范围是80%~120%,否则此批样品应重新分析。
   1.1.3添加样品回收率:
选取已有分析数据的一个样品分為两份,取一定体积或质量的标準品或标準溶液加入其中一份样品中,进行样品分析,并计算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偏差。
计算及判定标准:添加样品回收率(Spike addition Sample recovery)= (仪器读出数据*稀释后样品的体积-添加前样品仪器读出值*添加前样品的体积)/ 添加标样的浓度*添加标样的体积*100%,将相关数据记录於添加样品回收率管制图表。回收的可接受范围是80%~120%,否则整批样品重新分析。
  1.1.4 保留样品的测试(即做重復性实验):
        根据之前测试记录挑选含有目标元素之样品,进行重新测试,并计算两次测试结果之偏差。
计算及判定标准:计算相关百分数偏差=∣(第二次检测数据D2-第一次检测数据D1)∣/(第一次检测数据D1+第二次检测数据D2)/2*100%,可接受范围是80%~120%,否则整批样品重新分析。
  1.1.5实验间能力比对:
      技术负责人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凝定实验室间能力比对计划,按计划中要求的时间比对方法分别送叁家或叁家以上的实验室进行实验间比对,并计算比对结果Z值。
      计算及判定标準:稳健Z 比分数=参加实验室的测量结果-所有测量结果的中位数/IQR(四分位数间距)*0.7413 ;判定标準:|Z|≦2,结果為满意;详见CNAS-GL02《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
2.0测试结果(质量控制测试、相对差异百分比、添加样品回收率、保留样品的测试)的控制图制作﹕


请教一下,1.1.2、1.1.4中计算相对偏差公式,我们实验室用的是  相对偏差=[(单次测定值-平均值)/平均值]×100%,

换算一下,相对偏差=(A2-A1)/(A2+A1)*100%,和您的计算结果正好2倍关系,希望能探讨一下。
依风198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da216(ida216) 发表:
原文由 依风1986(xurunjiao5339) 发表:
具体作业内容见下面:

   质量控制方法:
   1.1品管样品(QC)测试:
      用标準物质如(BCR680、BCR681……)已知含量的物质,当作样品测试,并计算其偏
差。计算及判定标准:QCSample回收率=仪器读值/理论值*100%,将测试结果记录於样品回收率管制图表,其回收的可接受范围是80%~120%,否则此批样品应重新分析。
   1.1.2 RPD 相对差异百分比(即做平行样实验):
      将同一分析件平分為两份的样品,分别进行检测分析,并计算其偏差。
      计算及判定标准:计算相关百分数偏差=∣(第二次检测数据D2-第一次检测数据D1)∣/(第一次分析数据D1+第二次分析数据D2)/2*100%,可接受范围是80%~120%,否则此批样品应重新分析。
   1.1.3添加样品回收率:
选取已有分析数据的一个样品分為两份,取一定体积或质量的标準品或标準溶液加入其中一份样品中,进行样品分析,并计算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偏差。
计算及判定标准:添加样品回收率(Spike addition Sample recovery)= (仪器读出数据*稀释后样品的体积-添加前样品仪器读出值*添加前样品的体积)/ 添加标样的浓度*添加标样的体积*100%,将相关数据记录於添加样品回收率管制图表。回收的可接受范围是80%~120%,否则整批样品重新分析。
  1.1.4 保留样品的测试(即做重復性实验):
        根据之前测试记录挑选含有目标元素之样品,进行重新测试,并计算两次测试结果之偏差。
计算及判定标准:计算相关百分数偏差=∣(第二次检测数据D2-第一次检测数据D1)∣/(第一次检测数据D1+第二次检测数据D2)/2*100%,可接受范围是80%~120%,否则整批样品重新分析。
  1.1.5实验间能力比对:
      技术负责人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凝定实验室间能力比对计划,按计划中要求的时间比对方法分别送叁家或叁家以上的实验室进行实验间比对,并计算比对结果Z值。
      计算及判定标準:稳健Z 比分数=参加实验室的测量结果-所有测量结果的中位数/IQR(四分位数间距)*0.7413 ;判定标準:|Z|≦2,结果為满意;详见CNAS-GL02《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
2.0测试结果(质量控制测试、相对差异百分比、添加样品回收率、保留样品的测试)的控制图制作﹕


请教一下,1.1.2、1.1.4中计算相对偏差公式,我们实验室用的是  相对偏差=[(单次测定值-平均值)/平均值]×100%,

换算一下,相对偏差=(A2-A1)/(A2+A1)*100%,和您的计算结果正好2倍关系,希望能探讨一下。


您的i相对偏差计算定义从哪里得来的?
ida21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依风1986(xurunjiao5339) 发表:
原文由 ida216(ida216) 发表:
原文由 依风1986(xurunjiao5339) 发表:
具体作业内容见下面:

   质量控制方法:
   1.1品管样品(QC)测试:
      用标準物质如(BCR680、BCR681……)已知含量的物质,当作样品测试,并计算其偏
差。计算及判定标准:QCSample回收率=仪器读值/理论值*100%,将测试结果记录於样品回收率管制图表,其回收的可接受范围是80%~120%,否则此批样品应重新分析。
   1.1.2 RPD 相对差异百分比(即做平行样实验):
      将同一分析件平分為两份的样品,分别进行检测分析,并计算其偏差。
      计算及判定标准:计算相关百分数偏差=∣(第二次检测数据D2-第一次检测数据D1)∣/(第一次分析数据D1+第二次分析数据D2)/2*100%,可接受范围是80%~120%,否则此批样品应重新分析。
   1.1.3添加样品回收率:
选取已有分析数据的一个样品分為两份,取一定体积或质量的标準品或标準溶液加入其中一份样品中,进行样品分析,并计算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偏差。
计算及判定标准:添加样品回收率(Spike addition Sample recovery)= (仪器读出数据*稀释后样品的体积-添加前样品仪器读出值*添加前样品的体积)/ 添加标样的浓度*添加标样的体积*100%,将相关数据记录於添加样品回收率管制图表。回收的可接受范围是80%~120%,否则整批样品重新分析。
  1.1.4 保留样品的测试(即做重復性实验):
        根据之前测试记录挑选含有目标元素之样品,进行重新测试,并计算两次测试结果之偏差。
计算及判定标准:计算相关百分数偏差=∣(第二次检测数据D2-第一次检测数据D1)∣/(第一次检测数据D1+第二次检测数据D2)/2*100%,可接受范围是80%~120%,否则整批样品重新分析。
  1.1.5实验间能力比对:
      技术负责人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凝定实验室间能力比对计划,按计划中要求的时间比对方法分别送叁家或叁家以上的实验室进行实验间比对,并计算比对结果Z值。
      计算及判定标準:稳健Z 比分数=参加实验室的测量结果-所有测量结果的中位数/IQR(四分位数间距)*0.7413 ;判定标準:|Z|≦2,结果為满意;详见CNAS-GL02《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
2.0测试结果(质量控制测试、相对差异百分比、添加样品回收率、保留样品的测试)的控制图制作﹕


请教一下,1.1.2、1.1.4中计算相对偏差公式,我们实验室用的是  相对偏差=[(单次测定值-平均值)/平均值]×100%,

换算一下,相对偏差=(A2-A1)/(A2+A1)*100%,和您的计算结果正好2倍关系,希望能探讨一下。


您的i相对偏差计算定义从哪里得来的?


参考工具书上有的,我们是这样操作。但有的实验室是按您那种计算公式,我也不能确定,希望哪位懂的能解释一下吗?
依风198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da216(ida216) 发表:
原文由 依风1986(xurunjiao5339) 发表:
原文由 ida216(ida216) 发表:
原文由 依风1986(xurunjiao5339) 发表:
具体作业内容见下面:

   质量控制方法:
   1.1品管样品(QC)测试:
      用标準物质如(BCR680、BCR681……)已知含量的物质,当作样品测试,并计算其偏
差。计算及判定标准:QCSample回收率=仪器读值/理论值*100%,将测试结果记录於样品回收率管制图表,其回收的可接受范围是80%~120%,否则此批样品应重新分析。
   1.1.2 RPD 相对差异百分比(即做平行样实验):
      将同一分析件平分為两份的样品,分别进行检测分析,并计算其偏差。
      计算及判定标准:计算相关百分数偏差=∣(第二次检测数据D2-第一次检测数据D1)∣/(第一次分析数据D1+第二次分析数据D2)/2*100%,可接受范围是80%~120%,否则此批样品应重新分析。
   1.1.3添加样品回收率:
选取已有分析数据的一个样品分為两份,取一定体积或质量的标準品或标準溶液加入其中一份样品中,进行样品分析,并计算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偏差。
计算及判定标准:添加样品回收率(Spike addition Sample recovery)= (仪器读出数据*稀释后样品的体积-添加前样品仪器读出值*添加前样品的体积)/ 添加标样的浓度*添加标样的体积*100%,将相关数据记录於添加样品回收率管制图表。回收的可接受范围是80%~120%,否则整批样品重新分析。
  1.1.4 保留样品的测试(即做重復性实验):
        根据之前测试记录挑选含有目标元素之样品,进行重新测试,并计算两次测试结果之偏差。
计算及判定标准:计算相关百分数偏差=∣(第二次检测数据D2-第一次检测数据D1)∣/(第一次检测数据D1+第二次检测数据D2)/2*100%,可接受范围是80%~120%,否则整批样品重新分析。
  1.1.5实验间能力比对:
      技术负责人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凝定实验室间能力比对计划,按计划中要求的时间比对方法分别送叁家或叁家以上的实验室进行实验间比对,并计算比对结果Z值。
      计算及判定标準:稳健Z 比分数=参加实验室的测量结果-所有测量结果的中位数/IQR(四分位数间距)*0.7413 ;判定标準:|Z|≦2,结果為满意;详见CNAS-GL02《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
2.0测试结果(质量控制测试、相对差异百分比、添加样品回收率、保留样品的测试)的控制图制作﹕


请教一下,1.1.2、1.1.4中计算相对偏差公式,我们实验室用的是  相对偏差=[(单次测定值-平均值)/平均值]×100%,

换算一下,相对偏差=(A2-A1)/(A2+A1)*100%,和您的计算结果正好2倍关系,希望能探讨一下。


您的i相对偏差计算定义从哪里得来的?


参考工具书上有的,我们是这样操作。但有的实验室是按您那种计算公式,我也不能确定,希望哪位懂的能解释一下吗?


我们的就按照这种去计算的,不知道你们那种计算哪里有出处!
baby073125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依风198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baby073125(baby073125) 发表:
检测中的质量控制就是靠临时的决断。

也是经验的体现
avih1981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误差是‘陪伴’着你的检测整个过程,我们只能想办法尽量减小误差
依风198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avih1981(v2741071) 发表:
误差是‘陪伴’着你的检测整个过程,我们只能想办法尽量减小误差
你想减少的还只是随机误差!系统误差是避免不了的
fisher8272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依风1986(xurunjiao5339) 发表:
你想减少的还只是随机误差!系统误差是避免不了的
系统误差可以用更优秀的设备减少。
依风198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fisher8272(fisher8272) 发表:
系统误差可以用更优秀的设备减少。
优秀的设备是很好,不过只有政府事业单位才有这样的财力,像我们企业需要考虑成本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