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十七届原创】【金秋计划】+玻璃仪器能否只验收不校准?

浏览0 回复86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陌路初上烟雨蒙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使用最好还是校准下,如果有些没用的话,可以暂时不校准
追梦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Jake.K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xx_dxd_xx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又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的观点一贯是:量具肯定需要校准,但不是必须都送外校,完全可以自己做校准。楼主提到的验收,其实跟我的意思差不多。不过怎么验收是要有相关规范才行,只看外观肯定不够,是全部检测还是抽检,也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珍奇异宝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个人认为,如果在检测标准或者校准检定规范涉及对玻璃器皿有等级要求允差要求,一定要溯源确保准确度
独行者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玻璃仪器作为量具在不确定度分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xx_dxd_xx(xx_dxd_xx) 发表:
这又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的观点一贯是:量具肯定需要校准,但不是必须都送外校,完全可以自己做校准。楼主提到的验收,其实跟我的意思差不多。不过怎么验收是要有相关规范才行,只看外观肯定不够,是全部检测还是抽检,也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开展“内部校准”,也需要具备条件与能力才行,必须满足CNAS-CL01-G004:2023《内部校准要求》才行。如果自己有能力开展“内部校准”,那就没有必要外送校了。
      “验收”只是计量器具采购回来后,首次接收入库前需要做的工作。只有供应商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所提交的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能够满足我的使用要求,才能够接收入库。否则可以拒收或退货。
xx_dxd_xx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路云(luyunnc) 发表:
      开展“内部校准”,也需要具备条件与能力才行,必须满足CNAS-CL01-G004:2023《内部校准要求》才行。如果自己有能力开展“内部校准”,那就没有必要外送校了。
      “验收”只是计量器具采购回来后,首次接收入库前需要做的工作。只有供应商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所提交的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能够满足我的使用要求,才能够接收入库。否则可以拒收或退货。


我不想跟你抠字眼,你也别回复我。只讲条条框框,不管实际情况,就像是天天背诵语录的红卫兵。

楼主写的文章也好,楼里其他人的观点也好,我不敢评价对不对,但是大家都是结合实际情况,在合规、准确、便宜、方便、等等多方面因素之间找到平衡折中的做法。唯独你老先生只会死背条款。背书谁不会?光靠背书能解决实际问题吗?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4/9/9 14:00:01 Last edit by xx_dxd_xx
独行者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其实校准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读取结果时更准确一点,目的就是提高检测过程中的准确性,而通过不确定度分析能够直观了解到每个因素对结果的不确定度,所以玻璃仪器一样需要校准还是不校准主要还是看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大小。我是这么认为的。
xx_dxd_xx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独行者(baby073125) 发表:
其实校准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读取结果时更准确一点,目的就是提高检测过程中的准确性,而通过不确定度分析能够直观了解到每个因素对结果的不确定度,所以玻璃仪器一样需要校准还是不校准主要还是看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大小。我是这么认为的。
分析不确定度的做法我很认同,这在我做化学分析的领域是非常常见的问题,比如称样量1g样品,溶解定容到100mL,然后用气相色谱测定含量,假设称量不确定度0.1%、定容不确定度0.2%、气相色谱测量不确定度3%,这样一合成,结果的不确定度几乎完全由最后色谱测量贡献,前面的称量和定容几乎不影响。这时候天平和容量瓶的校准就可以放宽要求。
我跟你观点不同的地方在于不是不校准,而是放宽校准要求。对于这种影响很小的量具,仍然要校准,但是没必要完全照搬JJG的标准,没必要达到那么高的准确的和可靠性。
至于怎么样放宽,这个确实不好一概而论,我认为一方面是降低准确度等级,一方面是考虑抽检。
比如化学分析的量具,校准结果要求达到0.1%数量级的准确度,这是国标规定的,也是与常规容量分析相适应的。但是用于常规仪器分析,大部分情况下把这个准确的等级降低到0.5%~1%完全没问题,那么校准时对量具和环境的要求也能相应降低。
关于抽检,这个可能也是很有争议的观点。因为传统的观点是量具每个必须单独检验,与普通商品要求不一样。但这个观点过于僵化,而且实际上作为化学计量领域的标准物质,其定值模式就是类似于抽检的。化学计量的特点是有损的,对标准物质定值需要进行测量,而测量之后这个被测物质就消失了,不可能采用传统的每个必检的做法。因此实际上化学计量中标样定值都是生产一批,验证均匀性之后抽取一部分进行测定定值。既然标样定值可以这样做,为什么移液管、容量瓶这类量具不能怎么做呢?

另外还可以考虑送检和自检相结合,并且将送检结果与自检结果做比对,这样还能更加有效的保证准确度和可靠性。

当然,我这里说的全部是从数据可靠性角度出发的,没有谈合规问题。要过认证还是死抠条文比较好,免得节外生枝。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4/9/10 10:11:20 Last edit by xx_dxd_xx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