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转帖】三聚氰胺事件----对食品安全的反思?

浏览0 回复4 电梯直达
【四季风】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李铀委员:食品安全缺乏强力监管机制
2009年03月04日09:05  来源:《科学时报》
成都市政协副主席李铀委员: 
近几年来,“瘦肉精”、“苏丹红”、“大头奶粉”等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发生,伤透了国民的心。尤其是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的爆发,集中反映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严重缺陷。剖析上述事件的产生及处置过程,可以看到,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部门职责不清,监管出现缺位;检测标准滞后和不足,影响监管力度;检测资源分散,监管技术支持乏力。
上述这些问题,使我们食品监管成本不低,效率却不高。而同时,由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不健全,食品安全法律责任不严、处罚过轻,导致食品安全违法成本很低,食品违法屡禁不绝。“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面对当前食品安全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维护人民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大力推进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因此,我建议:改多部门分段监管为少部门集中全程监管;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立食品安全强势检测体系;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
    《食品安全法》的出台也将改变我们看待食品的观念,从食品“卫生”到食品“安全”,两个字的改变,表明了我们从观念到监管模式的提升,值得期待,但需要更为完善的细则使其落到实处。

《食品安全法》6月起实施 明确问责制
2009年03月03日09:59  来源:《科学时报》
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法》,该法律从今年6月1日起施行。按照法律规定,农业、卫生、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都分别承担食品安全的相关监管责任。3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落实《食品安全法》的有关情况。
“各相关部门将以《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做好《食品安全法》学习贯彻和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介绍说。
陈啸宏说,1995年我国颁布了《食品卫生法》,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新的《食品安全法》在原有《食品卫生法》的基础上更加完备。新的《食品安全法》明确了作为生产经营者,包括大企业、中小企业和个人,在食品安全中的特殊作用,即作为第一责任人。而建立食品安全全过程的监管也是《食品安全法》的一大特点。同时,新的《食品安全法》吸收了在国际上行之有效的先进管理理念,规定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行为等基本准则。
此外,《食品安全法》还进一步明确了生产经营当中索证、索票制度,以及不安全食品的召回制度、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等一系列规定。它实现了风险评估、标准制定、食品检验、信息发布、事故处理相统一、相协调。此外,还明确了政府和各级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建立了问责制。(张巧玲)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四季风】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怎样吃上放心食品?国家安委会被寄予厚望

解读《食品安全法》记者 崔丽 闵捷
2009年03月04日08:5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李援(中)、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右)和本报记者与网友在线交流。
三鹿奶粉事件余波刚平,瘦肉精事件一波又起。接连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令国人对食品安全一时疑虑重重:中国的食品安全到底怎么了?怎样才能吃到放心食品?
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高票通过了《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能否让百姓吃上放心食品?怎样让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就此话题,3月1日,中国青年报、新浪网联合邀请了两位专家解读这部法律,并与网友在线交流。
这两位专家分别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食品安全法》起草有关负责人李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

  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被寄予厚望

  食品安全事故近年很像“离离原上草”,有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李援以2001年为起点,掰起指头数了数几件大事:南京冠生园月饼、多宝鱼、苏丹红、福寿螺,直到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令人不得不面对食品安全的严峻态势。
  李援分析说,这些事故的产生,源于监管体制不健全,监管处于失控、半失控状态,表现在三个方面:
  ——食品的监管措施、方式有漏洞,比如食品的标准不统一、不完善,食品的监测、评估不科学、不全面,甚至还出现过免检制度。
  ——企业向百姓、向社会负责的意识不够,在生产中为了多获得利益,放弃道德底线,给食品添加一些有害物质,造成对人民群众的伤害。
  ——从田头到餐桌的整个食品生物链,是多个部门在分段监管,各个监管环节的衔接不够。属于我这一段的我管,不属于我这一段的我就不过问,使得一些信息、一些事故的处理不及时。食品事故一旦发生,尽管有这么多部门,事故仍扩大和蔓延。
  “针对这些问题,在1995年《食品卫生法》的基础上,《食品安全法》的制定应运而生。”李援说。
  罗云波认为,在《食品安全法》当中,成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是最重要的新措施。“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奶粉生产链条当中的奶站,是哪个部门也不监管的真空地带,教训非常深刻。监管的真空地带怎么来弥补?我们就得依靠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在这种监管体制下进行有力的协调,同时对监管者进行监管,了解监管者是否作为、是否乱作为等等。”
  “另外,国家的食品安全战略关乎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需要有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站在高层面上来研究。”罗云波说。
实行无缝对接监管体制
  现行的分段监管体制不是一蹴而就。据李援介绍,1995年通过的《食品卫生法》,确立的食品监管部门是卫生系统。随着食品安全形势越来越复杂,食品安全事故不断出现,一个部门的监管显得力不从心。
  为了使监管资源充分利用,从2003年开始逐步增加其他政府部门来分别监管,形成了分段监管体制,例如农产品的种植养殖由农业部门管,食品生产由质监部门管,超市、商场等食品流通环节由工商部门管,小餐馆、大饭店等餐饮服务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
  李援透露,《食品安全法》维持了分段监管体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时候,许多委员就提出,最近几年接连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如果还维持分段监管体制,食品安全现状是不可能改变的。
  李援解释说,毕竟世界各国都根据国情来建立监管体制。瑞典设食品安全局,把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全管了。日本由两个比较大的部门来管食品安全,然后中央政府成立委员会,来协调这两个部门。再比如美国,它涉及的部门大概七八个,与我国类似,比如说农产品、肉类由农业部来监管,检验、检测由食品药品监督局来监管。
  对此,罗云波认为,美国虽然也是多部门在管食品安全,但它是按照品种分类在管。比如说农产品和畜产品,由农业部门一管到底,从农田一直管到餐桌,保证了不会出现监管链条的断裂。而我国是按照环节分段管,所以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李援回应说,《食品安全法》当中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是对分段监管体制的很大推进。因为有了一个国家层级的协调机构,就可以对各个下属监管部门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协调处理,把安全漏洞补上。
食品添加剂不得滥用
  老百姓每天吃的食品,一部分含有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界限是什么呢?罗云波说,《食品安全法》有明确的规定,在生产上不属于必要的添加剂,不能添加到食品。
  由于接连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使得一些消费者听到添加剂就毛骨悚然。罗云波表示这不必要,“实际上食品工业离不开添加剂,说个简单的,盐也是一种添加剂,糖也是一种添加剂。”
  “添加剂的使用,一定要跟食品的掺杂施假区别开来。”他提高了声调,“比如三鹿奶粉事件中,一些不法分子向牛奶中添加的三聚氰胺,根本就不是食品添加剂,这种掺杂施假属于投毒行为。”
  “还有一种错误行为是滥用食品添加剂。比如滥用增白剂、吊白块,把馒头弄得很白,大家以为是富强粉,实际上是劣质的面粉做的。再比如滥用防腐剂,当食品品质本身不好,很容易腐败时,有的生产商就超过限度地添加防腐剂,给消费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
  李援补充说,如果要加食品添加剂标准以外的物质,比如说蒙牛公司往牛奶里面添加的OMP,一定要先接受卫生部门的安全评估。卫生部门如果认为它是安全的,并且添加进去对于改变牛奶的品质有利,并且将其列入食品添加剂名目以后,蒙牛公司才能添加,不能自己擅自添加,未经批准就上市。
  “现在有些食品里面,有十几种甚至上百种添加剂,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添加剂有可能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出、尝不到,无法判断食品的安全程度。”李援表示,含有添加剂的食品到底安全不安全,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需要对消费者做出的回答。
  因此《食品安全法》规定,卫生部门要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风险监测,分析市面上的食品哪些可能存在风险。
  拿起桌上的一瓶矿泉水,李援举了个例子——假设这瓶水可能有问题,根据《食品安全法》,卫生部门就应当马上进行安全评估,确认有问题,就采取措施,没有问题也要进行信息发布。
  “《食品安全法》规定了信息发布的制度,国家食品安全的总体情况,食品安全的风险、信息情况和食品安全评估的情况,都要统一发布、定期发布,让大家吃得放心、吃得安全,这才是监管部门的最终目的。”

【四季风】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保健食品要通过立法清理门户

  我国保健食品近年发展比较快,现在一年有上千亿元的产值,经有关监管部门批准的品种将近9000种。在最初提交审议的《食品安全法》草案里,没有提到保健食品,后来才加入了这个概念。

  针对这个明显变化,李援介绍说,保健食品实际上也是食品,《食品卫生法》把它叫做“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这种保健食品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体机能的提高,但是它和药品一个最根本的区别,是药品具有药理作用,能治病,而保健食品没有药理作用。起初的《食品安全法》草案,准备把保健食品当做普通食品,采取相同的监管方式。后来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时,有相当一部分意见提出把保健食品在《食品安全法》中单独写出来。其中一个理由就是,我们国家的保健食品占60%以上含有中药成分,很多企业夸大它的保健功能,甚至宣称有治疗作用,然后谋取暴利,所以法律需要监管保健食品,消除这个领域的无序状态。

  罗云波说,“这个市场显得很混乱,国家规范了好多次。所以我觉得将保健食品写进这部法律很重要,明确由谁来管,今后怎么去做,对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安全法》将从今年6月1号实施。李援透露说,国务院正在制定《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条例,到6月1号,法律和实施条例将同时出台,这样更有利于法律的执行。

  罗云波特别指出,“《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和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设立,不意味着中国的食品就天下太平了。治理食品安全有一个过程,全社会都要齐心协力做好各自的工作,把这部法律贯彻实施好。”
结石宝宝再现 三聚氰胺仍是幕后凶手?
吴洣麓
2009年03月03日07:59  来源:《北京科技报》
“再次集中出现这么多小孩结石,而检测结果是奶粉中的三聚氰胺含量不超标。这本身就值得启动流行病学调查机制,去追查事件最根本的原因。”

  2月11日,有媒体报道,婴儿在食用“多美滋”奶粉后,出现了肾结石的症状。数日之后,惠氏、雅培、美赞臣等奶粉也都一头撞在了“结石门”上,纷纷卷入其中。

  2月13日,上海质监总局发布公告宣称,没有在多美滋奶粉中检出三聚氰胺。惠氏公司也发表声明:生产和销售的惠氏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是安全可靠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的综合检测中心对惠氏奶粉进行了检测,结果同样没有检出三聚氰胺。美赞臣公司则将矛头直指媒体,认为媒体报道其奶粉含三聚氰胺的说法有误。而雅培公司进行了企业内部自检,发现其产品含有微量三聚氰胺。
继“三鹿”之后,新一轮的奶粉风暴再次席卷了中国。

  “截止到2月25日,我这里统计在册的‘结石宝宝’已达至124个。”“结石宝宝之家”的创办者赵连海说。赵连海的儿子去年曾被查出患有肾结石,尽管他的儿子已恢复了健康,但他还是决定为更多的结石患儿做点事。去年9月,他发起创办了“结石宝宝之家”,想要收集患肾结石的宝宝资料,再将相关材料送到卫生部。

  赵连海介绍说,这124个“结石宝宝”中,有100个一直都是吃多美滋奶粉的,而期间没有吃过其它任何品牌的奶粉。另外24个也都以吃多美滋奶粉为主。 “我们相信质检总局的证明,奶粉中不含三聚氰胺。但是,让我们不解的是,为什么不断出现‘结石宝宝’,问题到底何在?奶粉中是不是含有其他导致肾结石的物质?”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张沅教授介绍,肾结石的产生通常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具体成因并不是特别明确。一般来说,如果糖、蛋白或者脂肪摄入过多,水摄入得太少,就有可能引发肾结石。

  对此,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说,一般来说,奶粉里的盐、糖、蛋白质以及脂肪等成分都会根据其浓度的变化,产生不同的“渗透压”。如果奶粉的配方不合理,奶汁的渗透压与身体所要求的渗透压不一致,那么,宝宝摄入这样的奶粉后,这些成分就有可能沉积到肾脏。如果长期食用渗透压偏高的婴儿奶粉,必将增加孩子的肾脏负荷,为引发肾结石创造了条件。因此,奶粉中的蛋白质、脂肪含量高不见得就好,关键在于奶粉的配方要科学合理。

  “如果真的是‘配方’出了问题,那么不光是被曝光的品牌奶粉有问题,所有品牌的奶粉都有可能出问题。”资深乳业观察家、上海壹言商务咨询有限公司首席策划师汤志庆说,“可据我所知,国外并没有因为吃奶粉而引发结石的案例。”汤志庆曾在光明、蒙牛任过职。他认为,新一轮的奶粉安全风暴很有可能是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所导致的。

  “很多结石宝宝都是去年9月前后发病的,为何在今年2月才大量涌现?如果进口品牌真的有问题,为什么去年9月没有被检测出来?另外,目前国内正处在严查乳品质量时期,进口品牌为何要在这个节骨眼上铤而走险?这就好比一个有犯罪动机的人,在严打时不但不收敛,反而更加嚣张;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汤志庆说。

  汤志庆认为,这次曝出的所有“问题”品牌均来自外国企业,这“十分可疑”。在国内发生“三鹿奶粉”事件后,国产品牌全面陷入崩溃,很多大中城市的婴幼儿奶粉市场都沦为进口品牌的天下。而就在这时,进口品牌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气度和责任心,不仅价格猛涨,产品也从低端到高端全面铺设,给人一种趁火打劫的感觉,导致了许多国产企业强烈不满。“多美滋、美赞臣、雀巢、惠氏、雅培五大品牌占据了中国绝大部分市场。种种迹象都让人怀疑可能是国内某几个品牌为了竞争‘枪打出头鸟’。”

  也有观点认为,可能是国外奶粉中的一些矿物质,适合外国人的体质,但却是中国人不能承载的。对此,张沅说,不同的种族在营养需要量上可能会有一些差别,但仅用这个说法去解释奶粉出问题是站不住脚的。

  令汤志庆深感疑惑的一件事情是,为何当厂家找到“结石宝宝”的家长时,他们不愿提供更多的详细资料,甚至拒绝沟通。例如,2008年10月14日,浙江消费者王燕女士投诉称,在其购买的“金装多美滋多学1加”奶粉中发现虫子。多美滋公司曾多次建议与其一起到当地消费者协会协商处理,但遭到了拒绝。

  “目前的情况是,不是‘结石宝宝’的家长在跟厂方交涉,而是由一个牵头人在联系,这完全是有一个组织在操作。这看上去有被操纵的嫌疑。为什么患儿的家长躲在后面,出来见面的都是所谓的联络人?”汤志庆说。

  赵连海和他创办的“结石宝宝之家”就被人指责为动机不纯、“做人不厚道”,是“为了骗赔”。

  “我做这些并不是针对奶粉产品,目的主要是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我也一直跟那些‘结石宝宝’的家长强调,在没有权威的检测报告出来之前,不要断言就是奶粉的问题。”赵连海说。

  “无论真相是什么,从我们专业人士的眼光来看,中国的乳品行业已经被伤得很深了。”汤志庆说,“我们原本希望在三聚氰胺事件后,能净化这个市场,国家也为此出台了很多政策,使企业逐步从痛苦的阴影中走出来。可从去年9月一直到现在,事情并不是一步一步平息,而是一波一波出来。过年之后,乳品市场本来正逐步回暖,消费者的信心预计一年到两年就能恢复,结果现在再一次遭到沉痛地打击,市场被搞得更乱了,恢复期也很难预料。”

  “假如这一轮风波真是由某些品牌在背后操作,那么这种‘我死掉,也要拉一个人死掉’的做法非常恶劣,是对整个社会极为不负责任的。现在的情况是,许多消息并不是通过官方曝出的,而是通过网络曝出的一些言论,一些不确切的信息也对恶性竞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汤志庆说。

  2月19日,有媒体报道,卫生部、中国疾控中心的专家组赶到贵州凯里,开始着手调查。

  “再次集中出现这么多小孩结石,而检测结果是奶粉中的三聚氰胺含量不超标。这本身就值得启动流行病学调查机制,去追查事件最根本的原因。”赵连海说。
【四季风】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质检局:未检出多美滋奶粉含三聚氰胺
2009年03月02日16:24 
结石宝宝网上登记增至101例 没有三聚氰胺,何物引致结石?

  目前疑因吃多美滋奶粉导致宝宝结石的登记案例增至101例。许多家长表示,虽然质检部门没有从奶粉中检出三聚氰胺,但不代表奶粉中没有其它物质可能引起结石症状,因此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展开流行病学调查。

  2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向媒体通报了对多美滋奶粉三聚氰胺含量的调查结果。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家质检总局对2008年9月以前生产的乳制品开展了三聚氰胺专项检查,多美滋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未检出三聚氰胺。然而,记者昨天从由结石患儿家长组成的“结石宝宝之家”了解到,到目前为止,疑因吃多美滋奶粉出现结石症状的各地宝宝数量已经从最早爆出的48名增至125名,其中已提供详细资料并登记的也已有101例。

  既然引致结石的“元凶”不是三聚氰胺,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目前这个问题困扰着所有患儿的家长。“质检部门说多美滋的奶粉中没有检出三聚氰胺,那为什么还是有上百例‘结石宝宝’出现?而且我们知道的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中。这个问题谁来回答家长?”

  一位深圳家长“豆豆妈”(化名)表示,现在最重要的应该是调查为什么有这么多喝多美滋的宝宝出现结石症状,“既然有这么多案例出现,事件还是不是偶然性的?奶粉即使不含三聚氰胺,是不是还存在着其它问题引起结石症状?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家长根本无从获悉,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再继续扩大调查范围,而不仅限于检查奶粉中的三聚氰胺。”不少家长都呼吁,有关部门应该尽早对此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并给家长提供相关的指引。

  惠氏也涉“结石门”? 公司发声明称不含三聚氰胺

  继多美滋之后,惠氏也被列入可能导致结石的怀疑对象。昨天有媒体报道,一位结石宝宝的家长提供了一份长期喝惠氏奶粉并确诊结石的19个患儿名单。对此,昨天惠氏中国公关发言人余平表示,惠氏的产品已经过质检部门多次检测确认不含三聚氰胺,但公司会积极跟消费者保持联系沟通,并为家长提供专家咨询。(来源:金羊网)
老多_小多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