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如何配制标准曲线?

浏览0 回复19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diplomatq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是用后者,配制一定浓度的化合物的储备液(一般用甲醇定容),然后用生物基质来一步步稀释,配成几个点的标准溶液,然后按照样品处理方法来处理,进样。这样做线性确实不好把握,但每一步都精准处理的话达到两个9还是没问题的(液质联用)。
至于第一中,只能在线性一直不好的时候配一条溶剂溶解的曲线找问题,真正意义不大。
longbeix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方法中有说明啊,一般的如测IgG含量的就是直接法了!我们也有跟标准方法不一样的检测方法,但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有文件证明它能够测得并且可标准方法没有明显的差异!
雾非雾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因为生物基底比较复杂,可能对目标物在仪器的响应上影响比较大,所以个人理解用后一种方法比较好。
化合物的储备液用合适的溶剂来溶解,然后一直使用生物基质来稀释,然后按照样品处理方法来处理。
elever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ren047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曲线的标准的配制是根据具体情况去区分的,有些化合物在特定的基质的条件下有的会增效有的抑制,对于这种比较复杂的生物样品一般采用第二种,当然现在的情况是由于这样的阴性样品不好找(有时)。
因此现在一般采用的第一种的比较多,采用第一种的方式如果同时采用内标法定量的话,以上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因此,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dickwang200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juju11 发表:
如果说是要接近真正的样品,那么储备液和工作液最好都是水溶的,毕竟样品中不会有有机溶剂的嘛。不过一般由于溶解性的问题,很少使用纯水溶解的。
我一般用第一种方式做标准曲线。
原因大概是:1 用第二种,标曲各个点的有机溶剂含量不同,这样基质就不同,用质谱测定,高中低浓度的基质效应可能不同。2 第二种方法其实很浪费空白基质的,所以一般也不考虑。


对于你说的第二种方法有机溶剂含量不同,我的个人看法是:首先从高浓度的溶液A往下稀释,这个A溶液就已经是生物样品溶液,而且有机溶剂的含量控制在2%以下。后面各个浓度点的样品均是采用生物基质来稀释,这样在样品中有机溶剂的含量就会很小,几乎是微乎其微。所以基质不会有太大不同。
对于第一种方法,对于有些化合物很难用水来溶解,所以这就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dingcunga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两种方法我都用的,个人倾向后一种,即稀释法,而标准加入法(即第一种)在参考文献中比较常见。
  现如今系列标准溶液配制可以自动化了,这使得标准加入法显得很方便,而且空白生物基质利用率很高。但是这我不能补偿我的担心,毕竟生物基质中加入有机溶剂影响是不确定的。我上一次采用标准加入法做方法学验证,在做冻融稳定性发现,血浆因为加入了少量乙腈成果冻状了,个别样品萃取时很难分散,自然的结果就偏低了。
  稀释法配制的血浆和实际血浆更加接近,虽然不同浓度血样有机溶剂含量不一样,但是只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是不会影响线性范围的。稀释法需要的空白生物基质较多,在基质不好弄的时候就比较麻烦了,比如做胆汁或者是小鼠的血样。
  个人认为对大多数药物而言这两种方法对测定结果不会产生明显差异。
戈壁明珠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石蛋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一种好处理吧,影响少一点吧,第二种更接近实际,但比较复杂,影响较大吧!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