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好的青春年少,到人近中年,一直在欧美化工公司做,从事过不同的职能,质量管理、生产、技术服务、物流......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在工厂埋头苦干过,在区域总部“高瞻远瞩”过,然后又象大多数欧美化工公司中国/亚太总部的战友们一样,在张江奋斗。
无力说教,套句外企的俗话,只能“分享”些经验,或许后来者有所受益,也让圈外人增加对欧美企业的了解和理解,理解媒体宣传个人印象与事实状况的差异,理解在荣光背后的无奈,理解特定行业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在中国语境中的衍化与变异,反过头来,也更加理解身在职场的自我。
意欲着手的话题繁杂,不如先从职场人感兴趣的薪资水平比较入手。以下内容基于本人自身经验或第一手传来经验,也就是本人曾经或者有较密切的朋友/同学曾经工作过,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验证或者审计过,但肯定不是江湖传言。相信在座的有门内人士,请发言、指正。
话说回来,稍大些的公司在国内都有数家工厂,有的有独立的贸易公司,研发中心,中国投资公司,管理服务公司......即使同一家集团公司内部的不同legal entity 或者 site, 在薪资、文化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的差异,一来说明我们的比较、叙述只是基于一个集团公司,如Dow, DuPont, Bayer, BASF等等,而不是每个LE或者site,所以不可能穷尽分析对象;二来,每个集团公司能够容许的系统内差异恰恰也是不同集团公司彼此间总体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表现。比如通常大家会认为,美国公司总部更强势,corporate的控制欲和控制力会更强,而欧洲公司则相对反之。
以下内容未经系统整理和前后校准,只是笔者根据经验和知识的即时记载。每个公司设薪资(代表现金收入,包括工资,各种各样的bonus,欧美在华化工业员工收入的中位值约为13个月工资加2到3月工资的奖金);福利(代表法定保险之外的benefit plan,如补充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saving plan, retention plan, 交通补贴,免费餐饮等等,不过多考虑数额过小的伙食补贴、书报费等);工作/生活平衡(包含工作紧迫性,压力的频率与强度,加班需求);一般性公司文化(包括office politics,部门间的合作与争斗,team building的感觉)等4项。每个项目从1到5排序,5代表最优。为有效区分样本,本人将不吝使用极端值1或5,虽然他们的公司收入或许没有5倍差距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