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转帖】东莞爆发基孔肯雅热疫情 已发现91例疑似病例

浏览0 回复3 电梯直达
去年冬天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是引起近期印度洋岛屿基孔肯雅流行的“罪魁祸首”,该蚊种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资料图)

南方日报讯(记者/陈枫通讯员/粤卫信)省卫生厅昨晚通报,东莞市发生一起基孔肯雅热社区聚集性疫情。截至本月1日共发现91例疑似病例。病例均为轻症病例,以发热并伴有关节痛、肌肉骨骼痛或皮疹症状为主,绝大多数已经痊愈,无住院、重症和死亡病例。

本月1日,我省东莞市报告万江新村社区发现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2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东莞市送检的15例发热病例血标本中检测到10例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阳性。根据病例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省疾控中心认定这是一起基孔肯雅热社区聚集性疫情。

接到报告后,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副省长雷于蓝分别作出批示。省卫生厅高度重视,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并分别于前昨两日派出两个工作组赶赴东莞指导防控工作。省卫生厅要求东莞市根据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和诊疗方案,切实做好疫情处置、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和爱国卫生工作。东莞高度重视,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积极做好发热病例监测和蚊媒监测,开展健康教育,加大基孔肯雅热等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力度,动员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翻盆倒罐,清除蚊虫孳生地,对相关场所进行消毒,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省疾控中心专家何剑峰介绍说,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fever)其实不是新病,而是一种始发于非洲的病毒性传染病。“基孔肯雅”的意思是“屈肢痛”,形容病人因严重的关节疼痛而蜷缩着身体的特征体态。蚊虫是其主要传播媒介。其潜伏期一般为2天至4天,也可长达7天至12天。主要症状有发热、关节痛、躯干部皮疹等,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结膜充血、腹痛或出血症状。

据了解,“基孔肯雅热”的临床症状和传播途径与登革热基本一样。我省从2008年起就发现国外的输入性病例,这次东莞疫情很可能也是由输入性病例引发的。该病的病死率极低,市民不用惊慌。

■小资料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fever)是一种始发于非洲的病毒性传染病。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发现本病流行,1953年分离到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virus,CHIK-V)。“基孔肯雅”这个名称音译自坦桑尼亚的Swahili土语,意思是“屈肢痛”,形容病人因严重的关节疼痛而蜷缩着身体的特征体态。这种传染病主要分布于冬季气温18℃以上的非洲及东南亚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一般为2天~4天,也可长达7天至12天。其主要症状有发热、关节痛、躯干部皮疹等,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结膜充血、腹痛或出血症状。初期症状容易与感冒、关节炎、登革热等病混淆,导致误诊,恢复期可长达几周至数月,甚至3年以上,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多为对症治疗。

蚊虫是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媒介,包括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和带叉-泰氏伊蚊。其中埃及伊蚊为家栖蚊种,是传播基孔肯雅病毒能力最强的蚊种;白纹伊蚊是引起近期印度洋岛屿基孔肯雅流行的主要媒介,该蚊种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消咳喘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灰米奇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广东,除了夏天最热时期没有蚊子,其它时候都有。
去年冬天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灰米奇(eginzon) 发表:
广东,除了夏天最热时期没有蚊子,其它时候都有。


对呀广东这边一般是春天和冬天蚊子特别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